第316章:廣西布局
字數:6820 加入書籤
除了上海的日軍戰俘,人數最多的要數長江艦隊了。它的駐地在武漢,擁有大型艦艇22艘,水兵加上陸戰隊、地勤等等有2000多人。駐大冶鐵礦的少量武裝也是屬於這個艦隊的。他們按照中日間達成的協議向國軍投降,他們的艦艇裝備就成了國軍的戰利品。與上海的戰俘不同,他們是立即遣返回國的。
同樣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的還有杭州、蘇州日租界裏邊的武裝,這些戰俘也是立即遣返。
此後的日租界還有五個:蘇州、杭州、武漢、沙市、重慶。蘇杭二州在南京的眼皮底下,尚能維持平靜和貿易,但是經濟萎縮也是明顯的。原來聚集於租借地避難的寓公們,知道日租界地位不穩,也是紛紛的另選出路。重慶、武漢、沙市的日租界幾乎是名存實亡了,連日本人也都跑了。因為他們實在是惹不起川軍的老總們。
還有一項工作——打撈沉船。江陰、長江口、黃浦江裏都有沉船,他們已經成了航道裏的障礙,特別是江陰,大型船隻的航運已經終止了,航道嚴重堵塞。因為沉船比較大,南京政府找到了美國的打撈公司,4年前沉沒於大沽口的日向號也是他們打撈的。
......
上海抗戰結束了,南京鬆了一口氣。真的沒事了嗎?日本人可是奔著海南島和廣東省而去,那裏的局麵真是不好控製。南京有沒有什麽安排?什麽對策?我們暫時還不知道。奉天的張作霖可是在想了,為此,他找來了張作相。張學良又去天津整頓訓練空軍去了,不在奉天。今天參與謀劃的就是張作霖、張作相和趙三本這三個人。
張作霖說道:“輔忱老弟,我們可有聯絡陳濟棠的路子?”
張作相:“沒有,太遠了,我們東北軍與粵係基本上沒有來往,聯絡的中間人都不好找。”
作為聯絡的中間人,那是需要一個信任度的,沒有把握或者信任度差是不敢委托的。在東北與陳濟棠之間的確很難找到這樣一個中間人。
自從中投行運作起來以後,東北與國內絕大部分的軍閥都有了聯係,比如桂係的李宗仁與東北之間就互派了聯絡官。東北聯係李宗仁是可以的,李宗仁與陳濟棠也是交往頗深,也算是昔日的友人。但是東北軍通過李宗仁聯係陳濟棠就不合適了,對於東北軍來說,李陳二人密切,東北軍反倒成了外人,可信度太低了。
張作相又說道:“有一個渠道很勉強,那就是在南京的各派協商會議,在那裏有陳濟棠派來的議員,是否親信就不好說了。”
張作霖:“嗯,這倒是可以考慮,必要時可以使用這條路聯係他們,畢竟是他派來的人嘛。可是能幫他們什麽呢?我們很沒有把握,派人肯定不行,給軍火呢還是僅僅提個醒?提些建議呢?”
張作相:“給他軍火他當然高興,可是這軍火能用於抗日嗎?這可就不好說了。”
是啊,廣東那邊可是一直在打,今天打張三,明天打李四,從來就沒消停過。陳濟棠拿了軍火第一個就是用於內戰。他本來獨立性就強,軍火充足了他都敢獨立!
空嘴說白話,提建議行嗎?那就是耳旁風。
張作霖讓張學良研究對付日本鬼子入侵的預案裏就有廣東戰場的部分。他們之所以探討陳濟棠的情況,就是感覺那份預案不夠有力,似乎有什麽不足。今天張學良不在,張作霖就轉向了趙三本,因為趙三本也是預案的參與製定者。
“三本,你解釋一下那份預案的辦法。”
“大帥,輔帥。目前形勢來看預案的辦法還是比較好的選擇,我們聯係陳濟棠的確不如聯係李宗仁,支援陳濟棠更不如支援李宗仁。”
“哦,詳細解釋一下?”
了解曆史的趙三本對於桂係的抗日節操那是沒的說的,怎麽說也是抗日名將嘛!拉一把,出幾個主意都是應該的。陳濟棠也是抗日的,但是出力程度不同,作用大小也不同。
趙三本說道:“陳濟棠作為軍閥,他寧可敗了,把地盤讓給日本人,也不會允許別人進入廣東來抗日。靠陳濟棠的力量絕對擋不住日本人的入侵,他就是有抗日之心,也沒有那個能力,所以我們的付出沒有成果,這種付出還有什麽意義?我們支援的物資反倒成了日軍的戰利品了。
桂係的部隊也算咱們中國的強軍了,讓他們打到廣東去,趕走日本人,他們恐怕做不到。但是,廣西多山,利於防守,他們守住廣西應該是有能力的。
預案強調的是防守廣西,沒有向廣東出擊的建議,相反,還特別的說明不要出擊的好處。也可能因此,大帥覺得辦法太緩,不夠有力。
我們的分析是:第一,桂係不具備出擊廣東擊退日軍的能力,因此,出擊必敗,廣西也未必保得住了。第二,桂係守住廣西,有這支強軍的存在,就像頂在日本人腰間的一把刀,日本人即便占領了廣東也不敢大規模地進犯中原。因此,保住廣西的戰略意義重大,它能把日軍侵華的戰爭限製在廣東一地,局限了戰爭的規模。”
張作霖、張作相聽著,頻頻地點頭,表示讚同。
張作相問道:“那麽我們怎麽支援一下呢?你有沒有具體的設想?”
趙三本:“具體的,預案中沒有細說,按實際需要即可。這兩年桂係在廣西建設的不錯,水利上投入不小,農業大有起色。因此,他們不缺糧也不缺錢,軍火上也湊合。他們與法國人關係不錯,軍火、機器設備大多來自法國。從軍事上說如何幫他一把,讓他錦上添花,扛住日本人的進攻?兩位老帥應該比我能內行,怎麽問我呢?”
張作霖、張作相聽了哈哈大笑。張作相說道:“你可真是會說話。”
張作霖說:“他說的不錯,這個咱還是懂。第一是飛機,第二是火炮。支援他一批教-19就足夠了,在山區裏,建設臨時機場不容易,教-19起飛距離短,有個四五十米的跑道就能起降,很適合他們。給他們新機型,單座戰鬥機,有50架就解決了大問題。機槍彈、炸彈都充足供給。火炮方麵就選82口徑的迫擊炮吧,輕便,山地上便於攜帶,炮彈還便宜,他們也打得起。方式嘛......用優惠貿易價格,可以簽長期貸款合同。”
在戰爭年代,長期貸款就等於是白送。實際上,就等於桂係出人,東北軍出軍火,共同抗日。
80毫米迫擊炮彈是炮彈中最便宜的,因為它結構簡單,主要部分是鑄造的,加工量小。
桂係已經有空軍了,隻是規模小,他們的教官都是法國人。教-19是最容易駕駛的飛機,稍加培訓就可以飛。兩三年內還不算落後。
如果桂係有了比較強的空軍,部隊再增加一批步兵炮,借助山地的地形,阻擋日軍應該沒有問題。此外,在飛機的航程之內(一般是300公裏),他們還可以主動出擊,襲擊日本人。這樣一來,日本鬼子進了廣東也不得安生。
......
這裏有一個問題,上海抗戰的時候對19陸軍的支援就沒有軍火,怎麽輪到桂係就又是飛機又是大炮的呢?既然可以給軍火,東北軍出兵支援可不可以呢?
首先說出兵是不行的,因為桂係也是軍閥,他也怕“請神容易送神難”,東北軍進入廣西是絕對不行的。
曆史上是有實例的,紅軍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開始長征,國民黨的中央軍追擊紅軍進了廣西和湖南南部,那裏是桂係的地盤,結果中央軍被桂軍繳械俘虜。後來經過談判,南京保證部隊不再進入桂係的地盤,這批中央軍才被釋放。
所以外軍進入軍閥的地盤是不能允許的。
然後再說軍火。第19陸軍是南京內部的兩大派係之一,屬於內部派係。蔣介石的這一次下野就是粵係所為。他們處於自身的平衡之中,東北軍援助軍火就等於助長了粵係,蔣介石當然不幹啦。而桂係是外部的軍閥,就像山西的晉綏軍一樣,他們的獨立性很強,擁有多少軍隊武裝蔣介石管不著。所以東北軍與晉綏軍素有武器方麵的貿易,這次對桂係也屬於軍閥之間的貿易。
廣西與上海的情況的確不同。
......
張作相說道:“廣西的路途遙遠啊,海上運輸不安全。日本鬼子雖然沒有明確中斷海上的交通,可他們到了廣東沿海,航道就在他們控製之下了。並且日本鬼子開始窺視南洋,也就不一定能買西方列強的賬,北部灣是法國人的勢力範圍,我們用法國船也同樣不保險啊!這就要從內陸走,走什麽線路呢?”
趙三本:“走長江、湘江、靈渠、漓江就到了廣西。”
張作相:“我們在長江上還有兵站,這條路別處都好辦,就是湖北境內麻煩點,那是劉湘、鄧錫侯的地盤啊。”
鄧錫侯隻是控製著湖北的中西部,嶽陽那一片正是他的勢力範圍。趙三本也覺得有點麻煩,直皺眉頭。
張作霖笑著說道:“這不用我們操心,湘江的大部分都在桂係控製之下,他們與鄧錫侯是鄰居。這事讓李宗仁去處理,他要是處理不好就不是一方諸侯了。”
其實還有一條路,繞遠一些,也算便利:從長江到宜賓,上中緬鐵路到昆明,從昆明到河內是窄軌鐵路,河內到南寧也有窄軌鐵路。河內到中國境內的這兩條鐵路都是法國人修的,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後,很長時間裏,通達昆明的鐵路運輸都是從河內繞過去的。
但是,目前這條線路政治上太複雜了,它途經南京方麵的地盤,此外還有:劉湘、劉文輝、雲龍和法國人的地盤,隻要有一個找麻煩的也不好辦。
......
這裏提到了靈渠,就不得不說幾句。
靈渠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還是秦始皇那個年代建設的,直到現代還在使用!它造福於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作為華夏的子孫們不能不知道它。因此,我們要用最少的文字介紹一下靈渠,了解一下我們祖先的奇思妙想。
兩廣到湖南的邊界是南嶺,它是分水嶺,即河水要麽向北,要麽向南流去。沒有貫通南北的河流,因此,南嶺就斷絕了南北的水道交通。
我們的先人利用湘江的這一段地勢較高的地形,挖掘了靈渠,通向不遠處的漓江,靈渠全長二十多裏。湘江向北在嶽陽入洞庭湖、長江;而漓江則向南入西江,從澳門入海。通過靈渠就貫通了南北的水道。
靈渠有很多的奇妙之處,全部羅列出來就是一篇文章了,那就有點對不起讀者了。因此我們隻是摘出一兩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要取湘江之水,就要在湘江上建一個阻擋水流的擋水堰。擋水堰就是水位高了可以漫過去的低矮擋水壩,類似於現代的橡膠壩的作用,於是靈渠就得到了水源。
據考古學者考證,那一處關鍵的擋水堰還是兩千年前的原建築!它是建築在沙灘河道上的,底部用經過防腐處理的木樁,橫豎排列打入沙石中作為地基,上麵砌築石料而建成的。擋水堰的後麵為了防止水流衝刷毀壞了擋水堰,使用片狀的石料,倒嗆刺的方向插入沙中,在水流衝擊下它們會越插越深,從而滯留泥沙,保護擋水堰。由此可見我們祖先的智慧是多麽的高超。
一個工程用了兩千年啊!那些做豆腐渣工程的是不是要臉紅一下啊?
我們再說一個:
來自南洋的暖濕氣流,吹到高海拔的南嶺,為南嶺帶來了充沛的雨水,使得靈渠常年保持暢通。即便如此,相對的枯水季節還是有的,那麽枯水季節怎麽辦?這麽重要的水道不能中斷啊!
我們的祖先還是很有辦法。在靈渠的多個河段,設立了非常簡易的閘口。它是什麽工作原理呢?
閘口是用石料砌築的,靈渠很狹窄,使用樹枝葦席繩索這種簡易的材料就可以暫時攔截水流。當攔截了一定的水量時,打開這個簡易水壩,這一段水渠就水量充足了,船隻就可以通過這一段。
靈渠用這種特有的方式對付枯水期,保持航運暢通。當然了,這一係列的操作都有專人負責,靈渠曆來也是有人維護的。當然也不會白出力,過往的船隻是要付費的。
好了,我們隻說這兩點,其餘的略去。
......
從水路運輸過去的就是飛機的零部件,到廣西還要組裝,同時也需要技術指導,因此,東北軍總要派技術人員和教官過去的。東北與桂係之間有聯絡官,雙方溝通方便。
最後趙三本還有幾項建議:
他建議告誡李宗仁、白崇禧:對日作戰不要貪婪,原則上不要出兵進入廣東,守住廣西就是大功一件。不懂得節製就可能吃虧。如果對日作戰吃了虧,讓日本鬼子乘勢進入廣西,則戰略上將陷入被動。
趙三本還有一項建議,讓張作相大吃一驚!是什麽建議呢?且聽下回分解。
---316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