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女皇登基

字數:4750   加入書籤

A+A-




    西伯利亞國的重頭戲是安娜女皇登基。這可是個大事件,這場戲要演好,不能有紕漏,更不能演砸了。

    第一個就是選擇地點。

    地點選在中國不是不行,那個力度就差遠了,那不是成了流亡政府嗎?再者說,傀儡皇帝的形象太明顯啦!明明是傀儡,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也不能太明顯了,樣子總要像那麽回事。所以就必須在俄羅斯境內。

    最後選的是克拉城,就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我們還繼續的使用簡稱克拉城。此地在東北軍控製區的最東端。因為東邊的蘇俄遠東地區明顯的衰弱了,容易對付。東北軍再出動重兵,四麵警戒,安全有保證。

    時間選擇的要盡量的早,大地的冰雪就是最好的防禦夥伴,敵軍的大部隊很難行動。

    戲演完了就趕緊撤,今年的夏季又將是一場大戰,東北軍已經做好了準備,還不知道斯大林能投入多少兵力?還有,關鍵的空軍,蘇俄在這一個冬季裏恢複的怎麽樣了?為此,第四航空隊又一次轉場到烏裏雅蘇台,作為後備隊,相機出動。在一線作戰的是第三航空隊,還有特別縱隊和西國的部隊也都有自己的航空兵。目前所有的陸軍航空兵配置的全部是教-19飛機,武器依然是機槍,先進的東西就是通信設備,按照級別配置大小功率的對講機。

    從交通上說,安娜女皇的出行也很方便了。窄軌鐵路已經從烏裏雅蘇台向北延伸到了克孜勒、阿巴坎。這是正規的鐵路,運行狀態良好。從阿巴坎向北修了三條支線,分別到達北部邊界的東側、中部和西側,這三條是臨時線路,施工質量差了很多,隻要火車能通過就行。有點類似於礦山、林場的臨時線路了。好處是造價低,按照需要,隨時可以改變線路的走向。安娜的花車就可以一直開到邊界處,餘下的路程就少於300公裏了。

    為了加強宣傳的力度,東北軍政府在奉天、天津召集了不少的記者,有國內的,也有外國的,當然東北軍還是要有必要的審查和監督管理,畢竟去的地方是前線,起碼不能混入日本、蘇俄的間諜。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各派駐奉天的聯絡官們都感到有興趣,要求前往觀禮。所有的這些人也都提前到達了烏裏雅蘇台。

    按說新皇登基是個重大的外交活動,有外交關係的國家都會有高級別的官員出席。可是俄國的沙皇帝國算是亡國了,外交關係當然一個也沒有,這位安娜女皇的能量、地位都不足,沒有那麽大的影響力。還有,雖然現在西方國家與蘇俄都沒有外交關係,並且他們心中會支持所有的俄國造反者,但是外交上還要慎重,在新女皇還沒有成氣候的情況之下,誰也不能貿然地下賭注。東北軍是後台老板,大家都知道,但是明顯的東北政府不能出麵在世界上吆喝。因此導致了這一次登基大典上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正式代表,也包括中國,中國的合法政府是南京嘛。

    3月14日,一列火車停在烏裏雅蘇台車站,整個烏裏雅蘇台城都戒備森嚴,列車的第二節是安娜的豪華花車。東北專為安娜造的這節車廂還是第一次使用。

    此時的安娜還沒有登基,皇帝的儀仗、禮儀都不能使用,因此她的出行還沒有太複雜的儀式。這一列車中有東北軍方麵的官員、有衛隊、儀仗隊、軍樂隊,還有國內外的記者。比較重要的人物是張宗昌,那個假恩琴已經不再需要了。

    火車到達邊境終點,這一行人就要換乘東北軍特有的機車拖動的保溫雪橇車了。這種車很暖和,也適應雪地行走。可它們是軍車,就沒有那麽漂亮舒適了。在茫茫的雪原上也隻有這種車可以劈開厚厚的積雪,開辟道路,順利前進。

    當然這一路上都少不了東北軍的警戒保衛,主力部隊就是新成立的特別縱隊的第三支隊(高寒部隊,第四支隊在西部)。

    3月15日上午10點,車隊到達克拉城的城外。在這裏,安娜要改乘她的豪華馬車了。

    這裏的氣溫是零下三十度左右,安娜要穿著厚實的皮毛衣裙以抵擋嚴寒。好在路途不遠,車子慢慢的行駛,還要接受俄羅斯民眾的朝拜,也就是半個小時吧,應該不會凍得流鼻涕吧?

    從他們換乘馬車的地點開始,直到城裏,道路上的積雪都特意清除幹淨了,城裏的街道兩旁已經聚集了大量的本地民眾,他們在寒風中等待著目睹他們的新君主。此時行動最自由的就是胸前掛個牌牌的記者們了,他們到處亂跑,都在尋找合適的拍照地點。

    高亢的軍號吹響了,那是三把加長的銀色軍號,專做禮儀之用。

    新沙皇的馬車在騎兵衛隊的護衛之下入城。道路兩旁的民眾高呼“烏拉!”當然這不是打仗衝鋒,而是高呼萬歲,迎接他們的女皇。車隊過處,民眾跪倒了一片。

    女皇馬車的後麵是東北軍高官們的車隊,為首的就是張宗昌。

    西伯利亞的城市中都是很空曠的,建築物之間的間距很大,一般都是林木隔開,很少有密集的建築群。這就為今天的儀式提供了便利。東北軍事先在市中心選定一塊場地,搭建各種儀式所需的道具。沒錯,就是道具,這就是一場戲嘛。隻要演出成功,多拍照片,就算大功告成。否則,這個西伯利亞的小城,哪來的皇宮啊?大殿什麽的都沒有,建造一個談何容易?俄羅斯的城市倒是不缺教堂,可這又不是結婚,教堂怕是不合適。這個年代也不知道哪位是導演大腕,如果有,東北軍一定會請一個來主持。

    車隊來到市中心模擬的皇宮建築之處,安娜下車,儀式開始。登基儀式的主持人是東正教的牧師,他也是這個地區教會的長老了。在他的引導之下,安娜登上為她搭建的丹墀,那正中安放著皇帝的寶座。牧師的口中似唱似念的,應該是神聖的讚美詩。另一位主角據介紹是俄羅斯貴族長老院的長老,不過看著似乎年齡不大。有人在烏裏雅蘇台見過他,就是那位瓦西裏男爵,不過現在的身份變了一下。他手捧金皇冠為安娜帶上,又遞過一支裝飾華麗的短手杖,據說,那就是皇帝的權杖了。安娜在牧師的引導下,虔心祈禱,然後轉身坐上皇帝的寶座,下麵跪下一片都是她的臣子們,口呼烏拉!至此禮成,俄羅斯帝國的新沙皇:安娜女皇就新鮮出爐了。鎂光燈閃閃,紀錄著這個神聖的時刻。

    出彩的節目還是有的,那就是安娜女皇的登基演說,這才是重頭戲,她的演說內容,明天就會刊登於全世界的主要報刊上,其錄音也會在世界主要的電台播放。

    “俄羅斯的臣民們,今天,全能的上帝把至高無上的權杖賜予朕,從今天起,朕將擔負起上帝賜予的權利和責任......”

    她總要有一個號召天下的口號,喚起俄羅斯的民眾跟著她走。他的口號就是:“恢複神聖的法律!”他譴責斯大林政權隨心所欲的逮捕民眾,不經過任何的審判就可以執行死刑或者流放、關集中營。抓住這一點,就拿住了斯大林的死穴,斯大林是不可能尊重法律的,哪怕是斯大林自己製定的法律也不行。獨裁的本質就是我說了算!如果法律說了算還要斯大林幹什麽?

    我們經常看到朝鮮金三胖的照片,跟在他周圍的人們都拿著筆和本子隨時記錄他說的話。這就是在向世界宣告:在朝鮮沒有法製!金三胖吐個唾沫就是釘,他說了算!

    朝鮮人真是缺心眼,這是什麽好事啊?滿世界嚷嚷,還唯恐別人不知道!

    安娜女皇還有一個許諾:人人有麵包!跟著她走,就會有麵包、有衣服,就能體麵地活下去。這就是針對著蘇俄的糧食短缺,農作物緊張的狀態了。

    她很聰明,沒有把“民主、自由”拿來當口號,第一,太抽象,號召力不強。第二,舊沙皇似乎也沒有講什麽民主自由,她這個新沙皇也不是民選的,許諾這個就有點自欺欺人了。

    西國是有廣播電台的,以後還會辦報紙,他們當然會抓住這個機會大肆宣傳。

    登基過後,安娜女皇不會停留在克拉城,她會利用這次機會到處巡視,廣泛地接觸她的子民,擴大影響。然後就會返回烏裏雅蘇台,畢竟西國還是戰場,太不安全了。東北軍的戰略思想就是遊擊戰,也不想保守哪一個地方。她留在這裏豈不是負擔?

    有一點一定要說明:女皇與西國是個什麽關係呢?她是西國的女皇嗎?

    不是的,安娜是俄羅斯帝國的女皇,西國僅僅是俄羅斯的一個地區,叫做國家,實際上相當於我們中國的一個省。俄羅斯的首都是聖彼得堡(列寧格勒),女皇的宮殿是冬宮。

    安娜登基之後就發布政令,任命張宗昌為西伯利亞國的總督。當然不是“張宗昌”這個名字,而是“葛裏高利-列昂尼維奇-張”,這是張宗昌的俄文名字。

    總督就是全權處理西國軍政事務的最高長官,而且不是選舉的,是任命的,對外具有國家元首的地位。咱們中國曾經有過“督軍”的官稱,那也是這個意思,不同的是,中國的督軍大部分都是自我任命的。

    安娜女皇回烏裏雅蘇台之後,西伯利亞大草原就會再次的陷入戰爭。蘇俄的軍隊過來可是沒有東北軍方便,因為,在東北軍控製的這一地區,原蘇俄遠東鐵路已經全部沒有了,鋼軌、枕木都沒有了,連緊固件、道釘也沒剩下,通信的電杆、電線也無影無蹤。也有留下的,那就是橋梁,因為東北軍行軍打仗也要用這些橋梁嘛。還不僅僅如此,東北軍破壞鐵路還向東西兩麵擴展。蘇俄的部隊就要靠兩條腿走路了,那就一定要冰雪融化之後才行,所以蘇俄的部隊最快也要一個月之後才能到達。東北軍的戰術依然是遊擊戰加運動戰,不固守城池,不打陣地戰。

    今年的形勢又不同於去年了,特別縱隊和西國的部隊都大幅度地增加了,無需其他部隊支援,就足以應付局麵。蘇俄想打通東西交通,真是比登天還難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