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嚴守廣西
字數:5504 加入書籤
4月22日,天氣晴朗,在玉林南部的山穀中,日軍第22聯隊的第一大隊正在列隊行進。前麵和兩側的山坡上有日軍的偵察兵,他們有時候還要打上兩槍,這就是所謂的火力偵察了。不過他們什麽也發現不了,因為廖磊安排的阻擊部隊都在山坡的另一麵,山頂上隻有極隱蔽的觀察哨。其實沒有觀察哨也沒關係,因為桂軍的偵察機很快就要過來了,飛機上看得更清楚。現在桂係的空軍也有了通信能力,不必丟鐵桶子了。
果然,不長時間飛機就來了。這兩天日本人也習慣了,總有飛機在他們的頭頂上轉。當然飛機也沒有攻擊他們,日本鬼子還不太緊張。一個大隊的日本兵也沒有防空武器,步兵武器夠不著,也就隻能幹看著。總不能被一兩架飛機嚇回去吧?所以日軍還是照常的行軍。
桂係的空軍偵察沒有攻擊動作是為了麻痹日軍,也不會總是不攻擊的,今天空軍就要作戰了。
這一個大隊的日軍有一千多人,據偵察,他們攜帶有步兵炮。這一千多人的隊伍拖得很長,竟然有四五裏。他們的隊形分散就是防止被突然襲擊。像今天的埋伏,就難於把他們一勺燴了。
日軍有一半隊伍進入了桂軍設置的伏擊圈,前鋒已經超出了阻擊的範圍。雖然日軍隻進來一半也不能再等待了。廖磊一聲令下,桂軍的炮擊就開始了。
駐玉林的這個團原來的炮不多,山炮隻有三門,還有幾門迫擊炮。東北軍支援的全部是迫擊炮。他們現在是三個團的迫擊炮都集中在這裏了,總數36門(有舊的)。這些炮都在山的背麵,也就是所謂的反斜麵啦。迫擊炮打的快,這些炮一分鍾就能打出超過五百發的炮彈,射擊目標都是預先測定好的,炮彈當然就打得準。成群的炮彈就覆蓋了日軍這個大隊的行軍隊伍,道路上爆炸連片。
日軍也是訓練有素的隊伍,炮聲一響鬼子兵就四散開來,尋找防炮的位置臥倒。“敵襲!”日軍指揮官拔出戰刀,指揮著自己的隊伍。饒是如此,這種飽和性的炮擊也讓行進中的日本鬼子傷亡慘重。
鬼子兵可以找隱蔽處躲藏,車輛馬匹都在路上是躲不掉的,被炸得一片狼藉。其中一輛車上有這個大隊的電台也被炸毀了,失去了電台他們就失去了與聯隊部的聯係。
日軍的一個大隊也是有炮的。他們的炮在隊伍的後部,還沒有進入伏擊圈,但是同樣也被炮擊了。82迫擊炮的射程也接近十裏地,不管日軍的隊伍進不進伏擊圈都是可以炮擊的。
桂軍的炮擊隻打了一分多種就停了。不為別的,炮彈消耗不起呀!這就接近一千發炮彈了,平均每個日本鬼子一顆炮彈!以往的內戰中,打上幾十發炮彈就已經了不得了,桂軍的部隊還是頭一回打這麽富裕的仗,也很爽啊。
炮擊的時候部隊已經運動上來了。炮聲一停,衝鋒號吹響了,兩個營的部隊,大麵積散開,從西側山坡上衝了下來。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士兵中的兩成手中不是步槍而是東北軍的長槍,有點像古代的戰場了。
山地中衝擊被包圍的敵軍,出擊的隊伍是從一個側麵衝下去,不會兩麵同時衝鋒,這才是真正的戰場。為什麽不是四麵八方的包圍衝擊呢?第一是避免誤傷。衝鋒需要火力掩護,如果機槍對麵開火豈不是打了自己人?第二,地形不會兩麵相同的,一麵山坡平緩,另一麵就陡峭,出擊的部隊隻能選擇平緩的山坡。
“殺!”
喊殺聲震天。出擊部隊的側麵還有機槍噠噠的射擊掩護著自己的衝鋒隊伍。
就在此時,日軍的炮開始反擊了,反應速度還是很快呀!
按日軍的標準,一個大隊有兩門山野炮,八挺重機槍,此外就是輕機槍、擲彈筒等等。早期的日軍配有迫擊炮的較少。這個大隊有兩門迫擊炮,在車上被炸翻了。
他們的炮太少,也顧不得反擊中國軍隊的炮兵了,而是直接炮擊攻擊他們的地麵部隊。與此同時,山路上殘存的輕重機槍都在臨時陣地上架起來,向西麵山坡上射擊,阻擋中國士兵的衝鋒。
山坡上衝下來的桂軍在幾裏寬的山路上也是漫山遍野的,分散且麵積大。日軍的倉促反擊就很難集中火力,阻擊不利。
桂軍的士兵真正是冒著敵人的炮火衝鋒啊,所幸日軍隻有兩門炮,炮彈稀疏不說,一分鍾也就兩三炮。鬼子的機槍也所剩不多了,輕重機槍算在一起也就是五艇(這是前隊鬼子的機槍,後麵還在包圍圈之外)。鬼子的機槍還受到桂軍這邊機槍的壓製,但是衝鋒的士兵還是一個一個地倒下,這就是人海戰術啊!靠的就是人多,快速奔跑,衝上去。桂軍的確是強軍,這樣危險的衝鋒毫不畏懼。
其實迫擊炮就是拔除敵軍火力點的一線火炮的利器,這就看炮兵的水平了。桂軍顯然利用的不好,他們隻知道戰前的炮擊。
這時空中傳來了馬達聲,桂軍的空軍終於出戰了,這一次是六架飛機飛臨戰場的上空。
桂軍的空地配合不好。地麵部隊出擊了,空軍還怎麽打?
日本鬼子還有一部分沒有進伏擊圈,空軍隻好去攻擊他們了。剛好,那裏有鬼子的炮兵。鬼子兵沒有防空武器,導致飛行員更加大膽,他們俯衝下來,在低空投彈,並且用機槍掃射。桂軍炮擊中幸存下來的兩門炮不在幸運,都被炸翻了。航空機槍掃過地麵,就是一條帶血的線。道路上的殘餘日軍沒辦法,隻好找大石頭、水溝躲避。
前邊伏擊圈裏的喊殺聲逐漸高漲,桂軍一方又有一個營衝下了山坡,加入了攻擊的隊伍,戰場上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
進入伏擊圈裏的鬼子大約700人,還能拚刺刀的估計不足400。桂軍先後加入了三個營,大約2000人,長槍就是400支,是絕對的優勢。
眼看著戰敗,鬼子的軍官極力想撤出部隊。但是在四五裏長的山溝中一片混戰,如何撤得下來?
等到敗退的日本鬼子從伏擊圈裏退出來時,清點一下,也就剩兩百多人了,500多鬼子兵死在了伏擊圈裏。兩百鬼子逃出來了,他們的後麵是緊緊追趕的桂軍。漸漸的前後的鬼子合兵一處,有四五百人的樣子,他們且戰且退,桂軍窮追不舍。麵對著這樣混亂的場麵,空軍無處下手,燃油彈藥也消耗的差不多了,空軍也就整隊返航了。
日軍靠著一個高地上的兩挺機槍穩住了陣腳,整理隊伍,梯次向南撤退。
讀者可能也發現了,桂軍並沒有在日軍的退路上安排部隊,沒有企圖打殲滅戰。而是網開一麵,這就是野戰下的圍三缺一了,給對手留一條出路,為的是不讓他們拚死決戰。在敵軍的逃跑過程中,進行追擊作戰,這樣的收效更大。以日本鬼子的頑強,如果他們拚死一搏,還真是不那麽容易消滅的。這也是戰場上的策略。
日軍1200多人,經過這一個伏擊戰,損傷過半,從這個戰場上逃出去的已經不足500人了。他們的重武器沒有了,電台也打壞了,與第11師團也就失去了聯係。這還不算完,日軍向南逃跑,一路上都是山地。廖磊既然這樣布置戰場定然是有後招的。
從玉林到陸川,甚至過了陸川,這條山穀中的若幹要點上已經遍布桂軍的觀察哨和部隊,他們有主力部隊也有地方民團,隨時可以打擊日軍。所以日軍第一大隊的四五百殘兵走不了多遠就會被吃的幹幹淨淨。
山路上三匹馬奔跑著,馬背上是日本鬼子兵。不要說他們的土黃色軍裝,看戰馬也知道是日本人。因為日本鬼子的戰馬被叫做“東洋馬”,體形高大,實際是阿拉伯的品種。廣西本地都是矮小的西南馬,這個區別很明顯。
突然間,山林中一排砰砰的槍聲,其中似乎有連發的輕機槍的點射聲,三匹馬應聲倒下。三個鬼子兵被摔個七葷八素,還沒等爬起來,就被撲上來的一夥人給綁了個結實。有個鬼子兵不老實,口中幾哩哇啦的亂喊,被狠狠地砸了幾槍托就老實了。
“射人先射馬”這句話絕對正確。馬匹體型大,當然容易打,馬匹打死打傷,騎手也就摔下來了。
這是陸川城裏派出的聯絡兵,因為第一大隊失去了聯絡。像這樣聯絡送信的,被打了黑槍,絕對不止這一夥。有第一大隊送信的,也有第22聯隊的聯絡兵。
......
桂係的空軍也是不斷地出動,他們始終就沒有遇到日軍的飛機,他們也會判斷出日軍航母艦載機的航程不夠,因此,膽子也越來越大了,直接飛到日軍占領的陸川地區偵察。他們也帶上了炸彈,遇到目標也會攻擊。聯隊級的日軍是有高射機槍的,但是此時配置的不多,對桂軍飛機威脅不大。
陸川城外的一片樹林中,冒出了嫋嫋的炊煙,被桂軍的飛機發現了。於是桂軍一次出動了12架飛機蜂擁而來,一頓狂轟濫炸,樹林中煙火騰起。據事後坐探偵察報告,被轟炸的是一個大隊的營地,日軍傷亡至少超過了百人。
與他們相比,前方第一大隊的殘兵更慘了,他們在飛機的監視下逃跑,隻要被發現,航空炸彈就會投下來,飛機的機槍也會掃射他們。被逼無奈,他們隻能夜間趕路。可桂軍是地頭蛇,地麵熟悉得很,處處有伏擊,並且都是炮擊開頭,衝鋒在後,絕對不是土匪山賊的武裝水平。僅僅兩天的時間,這夥殘兵就一個不剩了。
這些殘兵敗將留下來是不是可以當做誘餌,引誘陸川的第22聯隊來救援啊?
這是不需要的,否則,把他們派回去送信的兵放過去不就可以了嗎?
日軍的一個大隊,1200多人,突然人間蒸發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聯隊長能交代的過去嗎?還不等著上軍事法庭?所以日軍必然要有動作的,他們必須前去救援。桂軍就等著打伏擊好了。
兩天後,4月24日,偵察機報告,陸川的日軍出動了,據飛機偵察,大約有兩千人。這就是說,日軍的第22聯隊幾乎傾巢出動了,陸川所剩的日軍也就是500人左右。至於廣東方向會不會再有日軍過來現在不得而知。
廖磊決定先不管陸川了,殲滅來犯之敵更重要。
日軍兩千,桂軍也是兩千(主力部隊,沒算地方民團),雙方均等。桂軍有兩個優勢:第一,有空軍助戰;第二,日軍在明處,桂軍在暗處。桂軍本土作戰地形熟悉,日軍是人地兩生。
桂軍即便想增兵也是需要時間的,作戰的時間就要拉長了。
戰鬥要速決,不能打成持久膠著狀態,否則日軍必然有大部隊的援兵。因為日軍在廣東有兩個師團,兵力充裕。那就打成大戰了。大規模的攻防戰對桂軍不利,那就要放棄一些地方誘敵深入。總之局麵就複雜了。日軍如果投入更多的兵力,就有可能丟掉廣西的南部,就是沿海地區。
這一仗如何打?且聽下回分解。
---324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