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破交戰

字數:5251   加入書籤

A+A-




    4月24日,陸川的日軍第22聯隊幾乎傾巢出動,向北麵的山區進攻。

    這一次桂軍的空軍不再客氣,20架飛機輪流出動,炸彈機槍一起上,打得日軍寸步難行。日軍吃了苦頭,可是他們的艦載機過不來,這還是因為雷州半島這邊是次要戰場的緣故,日軍事先也沒有料到廣西的邊界會有大戰。

    桂軍的飛機來了日軍總要分散隱蔽防空,可是這一批飛機燃油耗盡飛走了,日軍整隊出發,桂軍的下一批飛機又來了,這可如何是好?沒辦法,白天就隱蔽吧,夜間再行軍。可是照樣不行,部隊在山路上行進,不知道何時,山裏就打過來成群的炮彈,還有猛烈的機槍掃射。日軍集結隊伍向襲擊者進攻,地形不熟悉,又是夜間,也是幹吃虧。山中的地理特點,到處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兩挺機槍、幾門炮,殺傷幾十、幾百個鬼子輕鬆平常。日軍攻的急了,桂軍頂不住,也就撤了,換一個地方再打。

    這不是遊擊戰嗎?也可以這麽說,但軍事術語叫“襲擾”。

    日軍要前進就是這個狀態,除非退回去。其實現在想退也不行了,退路一樣是山地,桂軍的阻擊辦法照常奏效。桂軍熟悉地形,他們總是能運動到需要的地方打阻擊,襲擾日軍。在白日裏,桂軍的飛機不停地轉,找到目標就攻擊。

    4月份在南方也是好天氣多,飛機每天都能出動。

    僅僅兩天,第22聯隊傷亡已經四百多人,火炮損失了四門,輜重損失過半。

    到現在為止,日軍的聯隊長已經知道第一大隊是怎麽回事了,結局隻有一個——全軍覆沒。

    要想改變這種被動的狀態,隻有取得航空兵的支援,取得製空權,日間進攻作戰,大日本皇軍還是戰無不勝的!

    他想退兵了,可是退兵也有難度。就在此時,陸川守軍發來電報,稱陸川城被圍攻,敵軍火力很猛。陸川如果丟失,他的第22聯隊就斷了退路。

    這下子他心慌了,連忙上報到第十一師團的師團長厚東篤太郎中將那裏(篤,音堵),說他的聯隊被困於山中,要求航空兵支援,否則退兵都困難。隨後派遣軍司令野村吉三郎也得到了報告,一個聯隊的部隊也不能不管啊!第11師團在黃浦江已經丟掉了一個步兵聯隊,此時再丟掉一個,那麽第11師團就剩兩個步兵聯隊了,豈不是廢了?於是他緊急調動尚在外海的加賀號航母到雷州半島附近,提供航空兵支援。

    有軍隊圍攻陸川是怎麽回事?那是廖磊調了一個營和六門迫擊炮,另外有一個營的地方民團配合,他們佯攻陸川。這是因為廖磊看到阻擊有效,信心大增。也就是因為他手頭兵力緊張,再加上山路遙遠,部隊運動不方便,調這一個營也是十分的勉強了。佯攻陸川,就是為了摧毀日軍的信心,讓他們從心裏上就垮掉,犯錯誤,下麵的仗就好打了。

    到了26日,加賀號上的艦載機終於飛到了陸川戰場,日軍飛機有備而來,桂軍不知情,措手不及。桂軍正在執行任務的三架飛機與日軍九架飛機突然遭遇,被擊落兩架,另一架逃走。混戰中日軍也被擊落一架飛機。

    桂軍不是每一架飛機上都有通信設備的,但是地麵部隊有。地麵部隊也看到了空中的戰鬥,他們趕緊向指揮部報告。桂軍的機場在玉林,非常近,剩餘的17架飛機全部出動,沒掛炸彈,輕裝上陣,找日軍的飛機決戰。

    日軍飛機還有八架,正保護著第22聯隊撤退,桂軍的機群就來了,又是一次空中混戰,桂軍損失三架飛機,日軍被擊落四架,傷兩架,隻好狼狽逃竄了。桂軍沒有追擊,用航空機槍支援地麵作戰。

    這一天雙方的空戰打了好幾場,日軍乘機退到陸川。他們並不敢停留,而是連夜逃走。因為不知道這一地區的製空權究竟屬於誰?他們也看到了,廣西的空軍也不弱。

    就這樣,加賀號航母損失了七架飛機,十幾名飛行員,救出了第22聯隊。桂軍飛機損失了10架,他們又緊急調動20架飛機到玉林應急。桂軍本土作戰,飛行員損失少,這也減小了自己的損失。

    到此為止,這次突發的戰役結束了。日軍的第22聯隊損失了五成,接近兩千人,其中有一個成建製的大隊被全殲!他們寸功未建,灰溜溜的回到了原地。

    在空軍的配合下,桂軍收複了陸川,把日軍趕出了廣西界。李宗仁有嚴令,廖磊當然不會超出廣西的範圍。這也是對的,他們的前麵不光是第22聯隊,還有其他日軍,並且日軍隨時可以增兵。如果桂軍出了山區,麵對日軍的大部隊,桂軍隻有吃虧的份。

    經過這一事件,桂軍也提高了警惕,兩省沿線所有可能的通道都放上觀察哨,每一個點都要做出應急的方案,一旦出現險情,應該如何救援都要事先考慮到。廖磊就暫時留在廣西的南部地區,他的司令部設在南寧,統管廣西南部的防禦,也包括不長的海岸線。其實廣西的沿海暫時還是安全的,因為那裏有個法國人的艦隊,艦船總數也是三十多艘。不管怎麽說,法國還是世界上數得著的列強。

    ......

    東北海軍的潛艇部隊已經得到了命令:可以襲擊日本的軍用、民用船隻。於是他們也就開始行動了。

    由於u2潛艇的定型和陸續產出,東海艦隊的兩個潛艇編隊都增加了u2艇的配置。替換下來的u1艇都作為訓練艇使用了。

    新式的u2艇當然是性能全麵提高啦,比較突出的是原來的u1艇隻有一具魚雷發射管,現在的u2有三具,前二後一。尾部有個發射管,逃跑的時候可以打擊後麵的追兵。將來的u2潛艇將有前四後一共五具魚雷發射器,這才是曆史上在二戰中大顯威風的u2潛艇,但是現在隻有三具,這也很不錯了。

    東海艦隊有兩個潛艇分艦隊,一分隊在南洋,他們有兩艘u2艇:舷號711、712,原來的703艇是u1型暫時沒有替換。司令是劉平,他就是原702艇的艦長,因為戰功被升職。第二分隊在黃海、東海活動,他們也有兩艘u2艇和一艘u1艇,司令是李潤青,他是原來南洋潛艇分隊的司令。

    保留部分u1艇是因為新的u2艇暫時不夠用,以後會慢慢替換的。但是u1艇隻有一個魚雷發射管,那就隻好拿來打商船了,與軍艦作戰就太危險的,萬一失手,反倒會被對手咬住。

    ......

    南洋海域的各個航線都是繁忙的,大小商船不斷的來來往往。在南沙群島附近一條航道的旁邊,東北海軍的703潛艇(u1)隻露出潛望鏡、天線和換氣出口,停在那裏監視著航道。老u1艇隻有一個魚雷發射管,隻能打耍了單的商船,劉平囑咐他們不要企圖對付軍艦。現在它就像一隻餓狼,監視著航道,尋找機會。

    過往的商船很多,難道商船就看不到潛艇嗎?

    這個年代裏,非軍用的船隻都沒有聲呐設備,距離幾公裏之外的潛望鏡目標微小,的確難於發現。就算有聲呐也不行,因為潛艇是停機狀態,懸浮在那裏,沒有噪音。此時還沒有主動聲呐(像雷達那樣探測回聲波)。當有危險時,潛艇就把潛望鏡等水麵的設備收回,潛艇懸浮於水麵之下,是不會被發現的。

    “報告!發現一艘日本商船,按照聲呐特征比對,應該是日本人的吉陽丸。”這是聲呐兵的報告。

    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裏,他們沒有作戰,但是也沒閑著。他們有兩個任務:第一,熟悉南洋的水域,畫詳細的海圖。第二,記錄重要船隻的聲呐特征,特別是日本船。商船、軍艦都要記錄。

    每一條船的噪音都是有特點的,把他們記錄在案,編號備查。比如現在,由於距離遠,潛望鏡還無法辨別船隻的時候,按聲呐特征已經知道了來者是誰。

    “全體進入備戰!注意觀察!檢查魚雷發射器!”艦長發出一連串的命令,潛艇裏頓時緊張忙碌起來。

    “報告!已經看清楚了,是吉陽丸。”

    “潛艇上浮至水下五米!魚雷準備!注意附近其他船隻!”

    此時的魚雷沒有自動製導裝置,就像打炮彈一樣,靠瞄準射擊,打出去的魚雷是不能控製轉向的。水下五米使用的潛望鏡是剛性連接到船體的,它就兼做瞄準鏡使用了。所以,要發射魚雷就隻能浮出水麵,或者懸浮於淺層水下。在深水發射魚雷那是現代的裝備,此時不行。

    注意其他船隻是重要的,如果有軍艦伴隨,就隻能放棄這次機會了。

    一艘孤單的商船對於潛艇毫無危險,潛艇可以等到最近的距離才發射魚雷。一般4000米以內都屬於近距離攻擊。

    潛艇之所以不浮出水麵,是避免被攻擊船上的幸運逃脫者看到,盡量少暴露自己的信息。沒有目視的證據,則一切都靠猜測啦。

    “預備,發射!”

    一聲悶響,一枚魚雷箭一樣的衝向日本商船。在一聲巨大的爆炸之後,上萬噸的商船被打了個大洞,商船傾斜,隨後慢慢的沉沒了。

    魚雷是用壓縮空氣發射的,所以發射的聲音不是很大,有點沉悶。

    703艇在不遠處看著自己的獵物慢慢沉入水中,才不慌不忙的掉頭而去。獵物就是一艘孤零零的商船,對潛艇沒有危險性,所以他們並不匆忙。

    上萬噸的商船沉的慢,所以船員們有逃生的機會,他們可以放下救生艇逃命。這個情況703艇都能看到,但是沒有攻擊這些手無寸鐵的船員們。這也算東北軍講點人道主義吧。

    在二戰的曆史上,破交作戰(就是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可沒有這麽客氣。潛艇上沒有炮,可是機槍、衝鋒槍、步槍還是有的。不少的戰例就是用機槍掃射幸存者。

    其實東北軍這麽做也有道理。日本商船上的船員可不一定都是日本人,包括船長,說不定是哪國人。直到現代也是這個樣子。中國的海員所服務的不一定是中國船,中國船上的海員也不可能都是中國人。所以就沒有必要對海員下手。即便如此,用魚雷攻擊商船,也會造成很大的傷亡。可那就沒辦法了,這就是戰爭!

    在二戰中“破交”作戰是合法的,各國都這麽幹,沒有誰說這是濫殺無辜,也沒人指責這是恐怖主義。所以東北軍也這麽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