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小日本蠢蠢欲動

字數:4896   加入書籤

A+A-




    8月16日,日本外相森恪突然造訪海參崴,他見了布柳赫爾。

    森恪表明了來意,他說道:“為了朝鮮的局勢,我大日本國首相田中義一命我與貴國商議。南朝鮮的政權危在旦夕,眼看不保。而貴國由於西伯利亞的局麵也難於幹預,為了我們兩國的共同利益,我日本國願意出兵支援南朝鮮,把北韓人趕回去。為此特來征求貴國的意見。希望我們兩國能夠合作,主導遠東的事務。”

    眼下蘇俄與日本國在遠東是同盟的關係,其原因還不是東北軍?那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嘛。因此,日本人覺得有機可乘。因為南朝鮮是蘇俄的勢力範圍,蘇俄在南朝鮮有巨大的利益,此前日本國縱然有心,也是不敢向南朝鮮挑釁的。挑釁南朝鮮也就得罪了蘇俄,日本國已經獲得了蘇俄遠東大批礦物,這個利益也不小。更何況遠東集團軍也不是好惹的呢。

    在南朝鮮的問題上蘇俄始終在警惕著日本人,蘇俄人的地盤豈容他人染指?

    對於布柳赫爾來說,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他無需請示就有主張。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南朝鮮的局麵完全在布柳赫爾的掌控之中,不要說南朝鮮,他認為拿下整個朝鮮也不難。他完全不需要別人幫忙。

    因此布柳赫爾回答的很痛快,他說道:“謝謝田中首相的好意。不過南朝鮮的局勢還是由南朝鮮人來處理,我蘇聯方麵不希望他人幹涉南朝鮮的事務。另一方麵,雖然貴國與我國是盟友,南朝鮮也是我蘇聯的盟友,可是,由於曆史的原因,我們認為日本國是無法與南朝鮮人合作的,你們兩國是無法成為盟友的,他們也不會接受貴國的支援。”

    布柳赫爾一口回絕了。當然他也會向莫斯科匯報請示。

    斯大林知道了這個情況也會同意布柳赫爾的意見。斯大林當然希望日本人給中國添亂,日本人如果能直接進攻遼寧、山東等地就更好了,可是在朝鮮的確不行。原因布柳赫爾都說清楚了:首先那是蘇聯的地盤,怎能允許日本人卷土重來?日本人援助是假,重返大陸是真,斯大林還不懂這個?即便盟友的關係也不能讓日本人侵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呀?第二,布柳赫爾已經掌控了朝鮮的局麵,不需要別人幫忙。第三,日本人卷進來不但不能幫忙,卻隻能添亂。

    日本人的動機是明顯的,他們就是為了重返大陸。森恪無功而返,令日本內閣很失望。

    ......

    到了8月底,從新疆傳來的消息說:托派又來新疆采購軍火了,來者依舊是老熟人——韓亭貴。不過他的態度有些微妙的變化。

    上一次因為資金不足,他竭力討好巴結常經武。這一次雖然舊賬尚未還清,可是態度又恢複了原來的傲慢。這倒是也可以理解,在蘇俄共產黨人的眼裏東北軍就是反動的軍閥部隊,常經武就是反動軍官啦。

    此外,東北軍幫助、扶植托洛茨基的企圖已經被托洛茨基識破。托洛茨基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威望,在一般情況下他不會對他的部下流露出他對東北軍的這個認識。但是,他有這個認識就會時不時的露出對東北軍的不滿情緒,這就會對他的部下造成影響。韓亭貴就應該屬於這種情況。

    從他們償還欠款的情況,也能有所判斷:他們還款不積極主動。這似乎是托洛茨基的態度。托洛茨基會認為:既然東北軍沒安好心,付出一些軍火就是應該的。

    對此,大帥府的指示是:第一,大度一點,不要斤斤計較。第二,堅持正常貿易,價格可以優惠,錢不能不收。第三,對方如果欠賬太多,就可以拒絕交易。

    這是告訴托洛茨基,我們不欠你的人情!休要拿大。

    這其實也是為了托洛茨基好,真要是免費提供軍火,這個情況一旦泄露,托洛茨基“勾結外國反動軍閥”這個罪名也就坐實了。對於托派絕對沒有好處。

    看來托洛茨基這位領袖,對於這些彎彎繞的人情世故還是欠火候啊。

    按照常經武經手的軍火貿易數量,可以判斷:托派的軍隊數量增加很快,預計超過了五萬。按東北軍的編製已經超過一個軍了。

    阿拉木圖方麵的情報更是有驚人的消息,他們說:有成編製的蘇俄紅軍向托派投誠,可能是斯大林派來的圍剿部隊。因為哈薩克的疆域很大,戰場遠離阿拉木圖,他們沒有得到更詳細的情報,不知道是那一支部隊?將領是誰?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則有兩點推測:第一,托派得到了大批成熟的正規軍官,他們的軍隊將迅速走向正規化,部隊的素質可以快速地提高。第二,這種臨陣叛逃有可能激怒斯大林,造成蘇俄內部的“大清洗”(就是大量的屠殺高級將領)提前。曆史上的大清洗是由基洛夫被刺身亡而引發的。

    總之,這些情況都說明托洛茨基已經壯大,成為了蘇俄國內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蘇俄要亂套!

    ......

    廣東的第11師團基本被全殲,存留不多,其殘部被調回日本重新補充整編,並從國內調來第16師團以加強廣東的日本駐軍。這個16師團也是日本國的常備師團之一,屬於甲種師團,它有四個步兵聯隊,有25000人的規模。在曆史上它可是參與南京大屠殺的部隊之一。當然在我們的故事裏沒有了南京大屠殺。

    日軍在廣東登陸以後,在廣西吃了兩次虧。日本人是睚眥必報的主,豈能善罷甘休?縱觀廣東的周邊,也隻有廣西的桂軍很強,是日軍的心腹之患,他們時時的想著進軍廣西,報一箭之仇。

    廣西的空軍比較厲害,為此,日軍特意調來不多的陸軍航空隊,在廣州以及其西部地區修建機場,目標就是廣西。

    日軍有陸軍有海軍,可是沒有空軍,他們隻有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曆史上在二戰中,日軍航空兵擁有的飛機總量,在全盛時期達到了3600多架,而同期的美軍在太平洋地區隻有600多架飛機,日軍是絕對的優勢。可是在二戰前,日軍的飛機沒有那麽多,飛機的性能也還沒有達到他們“零式”飛機的水平。在我們的故事裏,日軍的航空兵被東北軍打擊削弱的很嚴重。從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的低於東北軍的空軍。

    在這個背景之下,他們調來廣東的陸軍航空兵隻有70架飛機,相當於東北軍的一個師級航空隊的水平。加賀、赤城兩艘航母的艦載機數量都是50架,由於戰損和飛行員不夠,目前都是40架左右。所以日軍的飛機總數有150架左右。

    那麽桂軍的情況呢?很幸運,廣西來了一支東北空軍的支援隊伍,因此他們空軍極大的加強了。

    廣西目前的狀態的確需要支援,問題就在於桂係的頭頭們能不能容忍東北軍的進入。一般的軍閥都不願意接受別人的部隊。以廣西為例,在曆史上他們就曾經把進入廣西的中央軍繳械俘虜,經過談判遣送出廣西的地盤(那是湖南南部)。

    事情有機緣巧合。在兩個月前,桂軍采用地麵火把導航的辦法,使得陰雨天氣下飛機依然能夠起飛作戰。東北軍在廣西有聯絡官,也有不少的技術人員,這個消息也就傳到了東北。東北的空軍很有興趣,空五軍派出空14師二大隊大隊長李福振中校(團級)專程過來學習交流,他接觸了桂係大大小小的頭頭們,李宗仁、白崇禧也接見過他,這就加強了兩軍之間的聯係和信任。

    關鍵還在於廣西直接麵對著日軍的主力部隊,壓力還是很大的。今後的作戰不一定都是勝仗,打敗了也很正常,畢竟日軍的軍事力量遠遠的強於桂軍。對此,李宗仁、白崇禧的心裏還是明白的。日本陸軍有絕對的優勢,空軍也比廣西強,海軍不要說了。因此,能否接納東北的空軍到廣西支援這個意見就提出來了,並上報到張學良那裏。

    考慮到東北目前的戰事不多,空五軍已經組建完成,這支力量就是抗日用的,隻要廣西可以接受,當然可以支援廣西。部隊也需要在戰爭中提高嘛。因此張學良傾向於可以派空軍支援,當然也要經過張老將和桂係的李、白二位的同意啦。這就促成了東北空五軍的一個中隊的先頭部隊來到了廣西。

    這裏有個技術問題。

    此前東北軍支援廣西的教-19飛機是用內河小船運送大部件到廣西組裝的。這是因為雙翼飛機結構簡單,容易拆解組裝。而bf-109是金屬蒙皮的單翼飛機,機身機翼是一個整體,拆解組裝難度大,因此不能采用這種方式,隻能飛過去。

    空五軍的駐地在天津、山東,他們怎麽飛過去呢?

    距離太遠,加副油箱也不行。此外還有一個導航的問題。眾所周知,飛行路線也是有航線的,從來沒走過的航線,除非地標特別的明顯,否則是無法飛到目的地的。

    經過研究最終采用的方案是:空五軍的一個中隊8架飛機上遼寧號航母,這當然要進行航母上起降的訓練。遼寧號目前活動範圍的最南部到長江口,就是上海的外海。飛機從那個位置起飛,一直沿著海岸線飛行,地標非常明顯,絕對不會迷失航向。一直飛到海南島北端的雷州半島,這裏的地標更明顯。從雷州半島向正北,幾十裏就進入了廣西。廣西方麵在玉林準備機場,沿途設置觀察哨和導航地標。這個方案還是妥穩的。航行全程不到2000公裏,帶上副油箱航程還有富裕。

    至於途經廣東的日本占領區也是沒問題的,第一,bf-109飛的高,在六七千米以上高空飛行,日軍的飛機達不到這個高度。第二,bf-109速度快,是雙翼飛機的二倍還要多,日軍的飛機追不上。

    地勤人員和地麵裝備、彈藥補給是提前坐船進入廣西的。李福振中校就留在廣西負責接應和指揮這支部隊。

    就這樣,空五軍的一個中隊到達了廣西。他們是探路的先頭部隊,按照需要,東北空軍還可以增兵。當然這需要桂係點頭同意才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