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援桂航空隊
字數:4930 加入書籤
進入廣西的東北空軍被命名為“東北軍援桂航空隊”。隊長李福振中校,政訓官由東北駐桂係的聯絡官孫德荃充任。那麽這個航空隊與桂軍是什麽關係呢?也就是指揮權的問題。
東北軍和桂係雙方議定:航空隊歸桂係最高機構指揮,就是李宗仁、白崇禧有權指揮他們。但是有一條,作戰原則和用兵方向必須經過政訓官孫德荃的認可。比如,派航空隊向湖南出擊打唐生智,這就是打內戰了,則孫德荃可以否決。還有一條,航空隊的內部事務,桂係一方不得插手。這就是說,李、白二位可以對航空隊隊長李福振下命令,但是不能越過李福振直接指揮航空隊的下級部隊。
這個原則雙方都能接受,是合作的基礎,即保持了航空隊的獨立性,又可以與友軍配合作戰。
8月底,援桂航空隊進駐玉林機場,當然也包括地勤、物資和指揮通信機構都要在玉林安頓下來。9月10日,李宗仁、白崇禧特意來到玉林視察。先進的飛機裝備他們當然感興趣,要來看一看。
援桂航空隊在玉林郊區建設了一處靶場,做演練場地。李、白二人要來看看,李福振就邀請他們首先看實彈演習。眾人騎馬來到山上,這裏早就支起了帳篷,安放了簡單的桌椅。周圍有部隊警戒,當地的山民早就已經清理了,山穀裏沒有百姓。李福振注意到了,他們的隨員中有大鼻子歐洲人,經介紹知道是法國的軍事觀察員。bf-109已經在戰場上亮相了,這也沒什麽好保密的,看就看吧,反正也是盟友。
演習的科目有兩個,一個是機關炮打地麵靶,第二個是航空炸彈轟炸地麵靶。
李福振通過對講機,指揮演習開始。兩架bf-109就從遠處天邊飛來,它們低空掠過靶場,觀察靶子位置。李、白二位還是第一次看到單翼金屬蒙皮的飛機,單從外形上已經令人震撼了,飛機透著金屬的光澤,明顯的比雙翼飛機強悍。飛機的速度可以說風馳電掣一般,比雙翼飛機可是快多了。
山溝裏有一處用於轟炸的標靶,是用白灰在山坡上畫的一個大圓圈,直徑有20米的樣子。李福振解釋說:爆炸點在圈內就算命中。
李福振說:“我們的張少帥說過,我們寧可拿出一半的炸彈做實彈演習,投彈準確了,戰場上投下的炸彈才有用。在戰場上投不準,浪費炸彈是小事,貽誤戰機是大事。練兵就要常備不懈。因此,我們每個飛行員,每個月至少有一次實彈打靶,打好了賞,打不好就要罰。”
李、白二位心中暗想:這個道理是對的,可是要有銀子才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啊!還是東北軍財大氣粗啊!
此時山頭上的人們看到,那兩架飛機又飛過來了,樣子有點嚇人。這是俯衝轟炸,飛機從雲端直衝而下,空氣的阻力形成了嗚嗚的吼聲,很恐怖的。兩架飛機一前一後,距離不是很遠,俯衝的動作讓人眼暈。飛機的機腹下麵各自懸掛了一枚航空炸彈,估計能有百十米的高度吧,兩枚炸彈脫離掛架投了下來,飛機急速拉起,發出奇怪的吼叫聲向空中衝去,炸彈落地爆炸了。雖然沒有命中靶心,但是兩枚炸彈都落在圈內,算是命中。
李福振解釋說:“俯衝轟炸就是追求一個準確性,今天的成績算是好的。但是戰場畢竟不同於靶場,情況要複雜的多,在這裏能投中,戰場上就不一定了。”
時間不長,人們隨著飛機的馬達聲看到那兩架飛機又回來了。這一次是機關炮打靶,這是模擬空戰的。地麵的靶子是一大塊布,上麵畫著飛機的樣子,用繩子拉起來,靶子的背後是一堆木料,它們的作用是引爆炸彈。原則上說,瞬發引信的炮彈,碰到布匹也是應該引爆的,後麵放上木材是觀看效果。
這一次飛機不是俯衝,而是低空飛行,在距離靶子2000米的時候飛機就開炮了。兩架飛機隻有一架開炮,砰砰的連續射擊,至少打出五發炮彈。眼見得靶子周圍就是一片爆炸的煙霧,靶子被炸飛了,木材也起火了。隻有一架飛機開火是模擬實戰,一架飛機進攻,另一架飛機打掩護。
按說這種打靶應該是用飛機拖著一個大氣球在天上飛行,那個氣球就是靶子。但是那樣打靶成本高,並且有危險性。
拖氣球的繩子能有多長?兩百米?五百米?數千米外打靶,這個距離不是很遠。如果碰上菜鳥,打氣球他打不準,打前麵的飛機可準得很!俗話說:怕什麽來什麽,前麵的飛機就懸了。地麵靶模擬性不好,可是安全度要高得多。
打靶的效果還是不錯,李、白二位也算開了眼,看看新式飛機和新裝備。
回到機場,李、白二位長官又近距離的參觀了飛機,還登梯子上去看看座艙。座艙狹小,裏麵堆滿了各種儀表和設備,李福振在旁邊一一講解。
趁著這個機會,李福振詢問李、白兩位長官,東北的援桂航空隊還能不能擴大規模,飛機越多,戰鬥力越強嘛。這個事他們不能當著東北軍的麵商量,所以推說需要商議,要等一等。
幾天後的結果還不錯,他們同意擴大到一個大隊(團級)的規模,並提出最好有轟炸機。這個意見經過東北軍方麵商議,同意再派來一個戰鬥機中隊和一個轟炸機中隊,三個中隊就是一個大隊的規模了。
空軍畢竟不同於陸軍,如果是陸軍,來一個團可未必被允許。空軍對他們的政權威脅不大。這一個大隊的空軍,其警衛至少有一個連,當然都是輕武器的哨兵。
軍閥的事不好辦呐!哪個能像東北軍那樣,組建誌願軍的時候,各派軍閥們可是師、團級的部隊都進入了東北啊!
轟炸機來廣西的路線就不同於戰鬥機了,遼寧號航母設計製造時就沒有考慮過起降轟炸機,因此,飛行鉛筆不能在航母上起降。但是沒關係,轟炸機載重量大,它本身的航程就遠,多帶汽油,從青島起飛,同樣沿著海岸線就到了廣西。航程增加600公裏而已。隨著轟炸機一起來廣西的還有一架大隊長的指揮飛機,機型也是飛行鉛筆(do-17),它的內部做了改裝。
飛機可以很快來到廣西,下個命令一天就飛來了。可是地勤、物資、機場的準備都需要時間,很多物資都要從內河運輸過來。最快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所以,要到10月初,援桂航空隊其餘的飛機才能到達玉林。
東北援助桂係的快艇編隊在渤海進行了兩個多月的培訓,到7月初就回到了廣西。這個編隊總數10艘快艇,其中六艘魚雷艇,三艘炮艇,一艘100噸的指揮艇,因為500噸級的快艇在靈渠過不去,100噸級的就最大了。
快艇回到廣西,李、白兩位也很重視,還親自視察過他們,讓他們加緊訓練,盡快的進入實戰。這一次受到東北空軍實彈演習的啟發,他們也準備搞一次實彈演練。舍不得耗費魚雷等軍火是不行的,沒有真刀真槍的演練,怎麽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於是他們也拉出幾條破木船做靶子,在西江裏實彈打靶。
快艇在內河作戰時,陸地上的火炮、機槍對快艇威脅很大,因為快艇幾乎沒有防禦的裝甲,所以內河艦隊的作用就有限了,隻有排除了陸地上的威脅,快艇才能出擊。從這個情況說,內河快艇就是防禦性的,當敵軍的水麵艦隻來進攻時,進行防禦作戰。例如防禦日本艦隊從西江進入廣西,在這種情況下,魚雷艇就成了日軍艦隊的克星。
廣西在緊鑼密鼓地備戰,日本人終於還是要來的。
桂係在廣東的情報還是很靈的。廣東畢竟是中國的國土,兩廣又是緊鄰,李宗仁和陳濟棠關係尚可,來往密切。因此,桂係在廣東的人員、朋友、關係網都不少。在作戰時期,這就成了情報的來源。他們所欠缺的就是情報的傳遞的手段,還是沿用著最原始的辦法:靠人員往來攜帶密信,或者口頭傳達。
之所以這麽笨拙,這其中也有技術的原因。東北搞出來單晶矽刺激了電子技術的發展,但此時還處於高科技的階段,民間通信主要的還是有線電報。即便軍用的無線電台,絕大部分還是非常笨拙複雜的設備。因此,適於諜報使用的便攜、小型的電台基本沒有。很難想象,擺放半間屋子那麽大的無線電台,諜報人員能夠使用嗎?
由於這些原因,桂係對於廣東的情報很豐富,但是傳遞不暢通。
比如,日軍的第16師團已經來到廣東,他們的駐防地、裝備、人數、調動情況等等的情報桂係都能知道,就是慢一點。
9月初,日軍第16師團向肇慶集結部隊,準備進犯廣西。這個情報就比較及時。原因嗎,就是肇慶臨近了廣西,路程很近,情報一兩天就能送到。
與上次第11師團進犯廣西一樣,這次他們也組織了一個大船隊攜帶部隊的輜重。西江是重要的交通水道,使用船隻當然方便,省力又快捷。為了保護船隊,也為了增加炮火的火力,日軍還出動了一個小艦隊。竟然有一艘驅逐艦,排水量1500噸,艦上有四座120毫米炮台。從這個數據看是比較老式的軍艦了。此外還有護衛艦兩艘、炮艦三艘。
情報還有一個要點,日本人把加賀號航母開到了佛山,用來支援作戰。同時,在佛山擴建了原有的一座機場,可以判斷,日軍陸軍航空兵的70架飛機可能全部到了佛山,日本人把佛山當做他們的空軍基地了。
他們的航空兵為什麽沒有到肇慶呢?那裏不是更近嗎?因為佛山是平原,肇慶是山區,平原上建機場,方便又安全。山區地形複雜,容易遭到攻擊。
如果這些情報可靠,日軍的飛機數量可能在100到120架之間。
日本人當然也是有情報的,桂係有多少兵他們還是能知道個大概。第16師團可以看做是日本國的主力部隊了,日本人認為,他們的主力師團有兩萬五千精兵,對付中國一個軍閥的十幾萬雜牌部隊應該是綽綽有餘。為了這次作戰,日軍下了大決心。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350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