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夜襲

字數:4640   加入書籤

A+A-




    此時已經是8月19日的淩晨三點,特務一連乘夜偷襲無名高地的戰鬥,在山頂上打響了,山上手榴彈的爆炸聲,槍聲響成一片。槍炮聲就是信號,早已準備好的特務二連、三連,立即行動,借著山上槍炮聲的掩護,隱蔽地接近山腰上那三塊巨石。他們的出發地是正麵偏北,同樣是攀爬陡坡,也是避開了正麵的通道。

    天然形成的石頭絕對不會均勻規律,靠特務營進攻的這一側就有兩個,另外一個稍遠,地勢更高。

    在營長賈富林的指揮下,特務二連、三連迅速向山腰的巨石靠近,戰士們的身影終於被日軍發現,在近戰激烈的槍聲中山腰的戰鬥也打響了。

    他們的進攻路線並不是正常進攻的西側,而是從偏北的側麵發起攻擊,而且帶有偷襲的突發性。紅軍戰士們借助夜色的掩護,發動猛烈的進攻。雙方的距離已經非常靠近了,紅軍的手榴彈就成了近戰的利器,手榴彈是拋起投擲的,工事掩體等都可以拋進去,沒有死角。也可以說,手榴彈就是步兵手中的炮,威力巨大。日軍據守這三處突出陣地的兵也不多,每一塊巨石陣地上不過五六人,合計十幾個鬼子兵。而進攻的紅軍則有一百多人,人數上紅軍也是的被紅軍占領。

    可正當特務營準備繼續攻擊最後一塊巨石的時候,在那石頭上的一挺重機槍突然打響,猛烈的機槍子彈像一股狂風直掃向進攻的紅軍戰士,五六名士兵倒在了血泊中。還是黑夜挽救了更多的紅軍官兵,這要是白天視野好的話,暴露於空地上的紅軍官兵就很難躲過奪命的機槍子彈了。衝鋒的戰士們全部臥倒,尋找隱蔽,但是他們也沒有放棄,還是尋找機會,一步一步地向巨石靠近。

    有一個班的士兵已經迂回到了地勢更高的巨石側後方,他們利用地勢更高的優勢甩手榴彈。他們還帶著一挺輕機槍,此時也端在手上向日軍猛掃。

    小鋼炮的分量輕,操作它的是三人一組的火力單位,炮身、底盤、炮彈都隨身攜帶,跟隨著步兵進攻。現在是夜間,可視度極差,但是一百米的近距離還是能夠看清目標的。所以日軍的機槍一開火,小鋼炮就架設起來。紅軍對於小鋼炮太熟悉了,好的炮手用不著瞄準,憑著手感就能打個八九不離十。它的炮擊速度快,三發炮彈十多秒鍾就打出去了。

    不知道是日軍的機槍手被打掉了還是機槍暫時的故障,反正鬼子的機槍暫時被壓製了。借此機會,二連長帶十幾個士兵從斜坡上猛壓下去,拚死衝到巨石的十幾米處,隨即甩出一批手榴彈。頓時,巨大的石頭籠罩在煙火之中。紅軍戰士們都懂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黑夜加上濃厚的黑煙日本鬼子啥也看不見了,這十幾名紅軍官兵就猛撲上去。

    就在此時,有七八個鬼子兵從大石頭後麵的煙霧中竄出來,隨即鬼子們就開槍射擊。二連長手中端的是輕機槍,危急之中就開了火。這近距離的開槍互射,讓雙方都死傷慘重。日本鬼子倒下一片,十幾名紅軍戰士大多數都倒下了,連長的一隻手臂被子彈擊中,機槍落地。一名戰士趕緊跑過去,抱起滾落在地的機槍,隨即打出一梭子彈,餘下的幾名官兵這才脫險。

    這就有個疑問了:那麽多的手榴彈打過去,爆炸的煙霧都籠罩了大地,鬼子兵難道天照大神附體?打不死?還衝出來了,可能嗎?

    這是有原因的,原來,日軍在他們的陣地中還挖有防彈壕。所謂的防彈壕就是在陣地的前後左右挖了很多深溝,手榴彈扔過來,如果不是馬上爆炸,它就滾落到防彈壕裏去了,在深溝內爆炸的手榴彈就難以傷人了。所以紅軍甩出去那麽多手榴彈,效果甚微,最後還讓日本兵衝了出來,造成很大的傷亡。防禦工事下功夫也是有用啊!

    經過艱苦的戰鬥,特務營付出了三十多人的傷亡占領了半山腰處的三塊巨石。隨後他們緊急地搶修工事,主要是防炮的掩體。紅軍在半山腰有個據點,對於進攻非常有利。但是這一處陣地在敵軍的炮火和機槍、步槍的射程之內,不能屯兵,也就不能做進攻的出發地。隻能容納少量的幾個士兵堅守。

    山頂的戰鬥還在激烈的進行中,特務營還要繼續戰鬥,營長賈富林帶領著二、三連,快速地支援一連的戰鬥。一連爭奪的那個高地,其地勢高於山頭的其它部位,如果能夠占領,則意義非凡。

    雖然是黑夜,雙方都在山頂上,互相間距離不是太遠,紅軍的動作日軍還是能夠看到。所以山頂南側的日軍也拚命地使用火力阻擊紅軍的支援,同時也會出動部隊打反衝鋒。

    山頂的樹木都被日軍砍伐了,目的當然是掃清射界。因此,賈富林帶的隊伍前進艱難,他們前進的通道都被密集的機槍子彈封鎖了,日軍出擊的隊伍也從幾個方向上壓過來。

    此時在北部高地上作戰的特務一連處境也十分的艱難了。在戰鬥初期,憑借著偷襲的優勢,他們攻入了日軍的陣地,消滅了數十個日本鬼子,占據了日軍陣地的一角。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軍已經覺醒應戰,一連的攻擊不再順利了,戰鬥進入了膠著爭奪的狀態。而一連隻有七十多人,戰鬥減員也很嚴重,現在隻有五十人左右。而山頂上日軍總數兩千多人,兵力相差太懸殊。現在半山腰上的二、三連支援上不來,局麵就危急了,稍有差池,一連就可能全連覆沒。特務營長賈富林當機立斷,他命令:“打信號!命令一連撤退!”

    前後各兩發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這是讓一連撤退的命令。

    一連的撤退也是有條不紊的,他們收攏自己陣亡士兵的遺體,抬到樹林中隱藏,抬上傷員,還在要害部位都埋設了大量的地雷,然後,依然從陡峭的北麵側山坡退下來。是的,向西麵的路平緩,容易行走,還有二、三連的接應。但是那裏也是日軍交叉火力的射擊範圍,危險性更大。

    紅軍的夜襲有成功,也有失手,成功的是占領了半山腰處的工事,減少了進攻的阻力。失敗的是沒能占領北側的高地。總的來說夜襲有收獲,占領了半山腰的重要陣地就需要鞏固。為此,林彪命令紅33團派出一個排的兵力,配備重武器固守巨石陣地,派出工兵加固工事。在這三處巨石陣地上都安排了輕重機槍和小鋼炮。同時,發動總攻的時間也要提前,不能再等待了。一旦日軍搶先發動反擊,半山腰的陣地則難於固守。

    紅2師的33團擔任主攻。這次作戰是紅軍對正規日軍部隊的攻擊,是曆史上的第一次。對麵是日軍常備師團的一個加強了的大隊,實力絕非一般。這使得這次作戰的意義不同尋常,所以,在攻擊發起之前,林彪親自來到該團陣地前沿進行訓話:“同誌們,東麵的山上是日本鬼子,是侵略我國土,殺我同胞,掠奪我財產的日本鬼子,血債要用血來償!你們肩負著民眾的期望和黨的信任,要用你們英勇的戰鬥做出回答。前麵的山上就有兩千個日本鬼子被我們包圍在這裏,他們已經無處可逃了。我們今天就是要消滅他們,你們就是要向他們討還血債。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殺光侵略者!”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殺光侵略者!”戰士們響亮的口號聲震蕩著山穀。

    軍團長親自作戰前訓話,這讓33團的官兵深受鼓舞,戰鬥情緒高昂。

    “堅決消滅日本鬼子!”的口號聲不斷。

    8月19日清晨6點,天色將亮,林彪的指揮部就發出了總攻擊命令。炮聲轟鳴,成群的炮彈落到山上日軍的陣地中。在爆炸聲中,紅軍對無名高地發起了總攻擊。

    紅軍的炮擊密集又猛烈,幾十門炮把上千的炮彈投放到無名高地的山頭上。我們把曆史扭轉了,不是我軍吃炮彈,而是日本侵略者吃中國人的炮彈。可以預計,這一波炮擊不但摧毀了日軍的地麵工事,也會造成日軍大批的傷亡。

    總攻命令發出了,早已鉚足了勁的33團官兵迅速向無名高地衝去。片刻間,槍炮聲大作,殺聲震天。

    紅軍占據著半山腰的三處堡壘,這就保證了進攻部隊前半段的安全。設置在哪裏的輕重機槍和小鋼炮都充分地發揮了威力。

    小鋼炮就是60毫米的迫擊炮,它的射程隻有兩裏多(1000多米,50年代改進的60毫米迫擊炮射程有1500米,是步兵班的常規裝備),這是射程最近的炮了,因此它就是前沿的步兵裝備,就像步槍一樣。現在放在半山腰,日軍的大部分目標都可以用它炮擊。今天的進攻可是讓它大顯神威了,敵軍的輕重機槍火力點用它來拔除最為犀利。還有,由於它是拋射的,所以它可以躲在巨石的後麵發射炮彈,日軍的機槍就打不到它。當然缺點也是有的,迫擊炮都有個毛病,就是容易發生距離遠近的偏差。炮彈不是打遠了就是打近了,很難掌握,往往三五炮也解決不了問題,結果敵軍發現被炮擊,就轉移了。此時好的炮手就體現出高價值了。

    半山腰上這三個陣地是日軍的眼中釘,他們不會不想辦法的。因此,日軍的輕重機槍和火炮都重點關照它們,紅軍的陣地不斷的被日軍的炮彈擊中,巨大的爆炸聲把士兵的耳朵都振聾了。這就造成了紅軍士兵的傷亡,而且很嚴重,開戰不到半個小時,幾塊巨石已經被炮彈消掉了一尺多,一個排十幾人,剩下的已經不夠半數,傷亡比例很高。

    衝擊敵軍陣地的紅軍傷亡也不小。雖然掩護的火力很強,也是無法避免傷亡的。日本鬼子的槍法很準,近距離上基本是彈不虛發,所以紅軍的士兵也是成排的倒在戰場上。33團組織營級的集團衝鋒就搞了三次,始終沒能奏效。

    中日雙方在無名高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和反爭奪。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33團的二營終於衝了上去,占領了日軍的前沿陣地。紅軍又向前邁出了艱難的一步。這主要應該歸功於紅軍官兵的不怕犧牲,英勇奮戰,同時也要歸功於紅軍的炮火厲害,如果沒有這幾十門炮,如果沒有充足的炮彈,那還不知道要填進去多少年輕的性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