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為淵逐魚

字數:4694   加入書籤

A+A-




    上一章我們說到伏羅希洛夫扣押了鐵木辛哥,給予“審查”。這就震動了第6騎兵師,也震動了第1騎兵軍,第一個坐不住的就是遠征軍的總指揮布瓊尼。作為蘇俄的高級將領,“審查”鐵木辛哥意味著什麽?他最清楚不過了:下一個就是他布瓊尼!

    現在是大軍遠離中央,布瓊尼依仗著手握重兵,他親自找伏羅希洛夫,借著為了遠征順利穩定軍心之名義,要求伏羅希洛夫釋放鐵木辛哥。但是伏羅希洛夫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一口拒絕,並威脅說:你要站穩立場!這就等於是下戰書了。伏羅希洛夫想借機清洗哥薩克騎兵的猖狂野心已經暴露無遺。

    事以至此,布瓊尼該怎麽辦?

    此時此地,布瓊尼等一幹將領唯一的後顧之憂就是自己的親人家眷。事情非常僥幸,也算特殊的情況:哥薩克族的故鄉頓河流域遠離蘇俄的政治經濟中心地帶,並且是民族獨立性很強的一個群體,斯大林的特工和肅反人員不能在哥薩克那裏為所欲為。這也就是說:布瓊尼極其部下的家屬暫時是安全的,這就解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布瓊尼也看明白了,托派不好對付,這一次出征難於取得軍功。鐵木辛哥的匯報已經表明:托派已經不是軟柿子了,翅膀硬了。布瓊尼等人是托洛茨基一手提拔的,有了這層關係,這一次如果作戰失利,斯大林借機清洗,他們是有口難辯。有斯大林處置異己的前車之鑒擺在那,現在他們無功而返的結局已經清晰可見了。今天抓了鐵木辛哥就是個預兆,他還有猶豫的餘地嗎?猶豫、順從就是自取滅亡,同時也要拖累自己的家人。再者說,不搭救自己的親信,他將失去人心,誰還會跟他這個大哥混?道理已經擺明了,還有什麽可優柔寡斷的?

    布瓊尼當機立斷,派出自己的親信衛隊包圍伏羅希洛夫的駐地,實施抓捕。

    伏羅希洛夫也是心中有鬼,安能沒有防備呢?另一方麵,與政治沾邊的人物在蘇俄是有特殊地位的,一般的人不敢惹他們。去執行任務的官兵也是人,是人就有弱點,他們麵對這些政工人員自己就先沒有的底氣。伏羅希洛夫見大事不好,卷包跑了。除了哥薩克的騎兵不是還有四個步兵師嗎?布瓊尼是總指揮,可步兵不是哥薩克人,這種內訌之事就未必聽布瓊尼的,那裏就成了伏羅希洛夫的落腳之地。當然了,前提條件是他不要再整人,假如他在步兵師中故伎重演,還是免不了被抓。

    一夜之間斯大林方麵的蘇軍雖然沒有內戰,卻調動頻繁,立時就形成了互相戒備的兩個軍事集團。

    在這種形式之下,布瓊尼的首要任務是什麽?

    是保護家鄉!保護哥薩克族不要被屠殺!而不是眼前各方麵敵軍。

    如何保護自己的族人呢?這就需要知道哥薩克族人是個什麽群體?有何特點?

    原則上說,哥薩克不算一個民族,而是一個利益的共同體。這是曆史形成的。由於俄羅斯的地域遼闊,逃亡的人、逃荒的人等等個體來到了頓河、第聶伯河、伏爾加河流域,這就類似於中國的災民闖關東了。這一地區草原遼闊,人煙稀少,飛禽走獸隨處可見,各種魚類俯仰即是,為人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條件,再加上統治者鞭長莫及,這些人們就在這裏定居下來,生活繁衍。“哥薩克”就是突厥語“自由人”之意。所以隻能把他們看做是歐羅巴種族的一個聚合體。由於這一片地域特別的遼闊,自然的就劃分了幾個分支群體。

    草原適合於牧業,因此哥薩克在傳統上也屬於遊牧的人群,時代的進步讓不少人改變了對放牧的依賴,形成部分其它職業的群體,比如農民、工商業者等。但是哥薩克的主體在這個時代依然以遊牧為主。

    遊牧民族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彪悍善戰,他們的群體幾乎就等同於大小不同的軍事單位,隨時可以拉出人馬參戰。也正是這個特點被曆代的統治者看中,利用他們出征作戰,組成騎兵部隊。可以說,從沙皇的時代起,他們就是俄羅斯的一支主要的部隊來源。布瓊尼的騎1軍就是頓河哥薩克的兵源。

    在蘇俄遠征軍的指揮部裏,鐵木辛哥麵對布瓊尼弓著身體,90度的鞠躬。布瓊尼連忙過去把他拉起來,說道:“兄弟之間別這樣,快過來坐。”

    鐵木辛哥說道:“布瓊尼軍長,你為了我,把你自己和我們的騎1軍以及我們頓河哥薩克的族人都置於危險之地了呀!我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布瓊尼:“你我兄弟之情都先放下,我們當務之急應該怎麽辦。現在是非常時期了,萬分緊急,必須立即行動!”

    鐵木辛哥:“現在最危險的,也是我們最牽掛的,就是我們的親人,是我們頓河哥薩克的族人。軍長你要想辦法呀!”

    布瓊尼:“我們電報的聯絡始終保持著,通知他們很容易。但是,但是電報上說不透徹,還是需要有人回去。”

    鐵木辛哥:“布瓊尼軍長,我回去吧,我的騎6師也回去,咱們的家鄉也不能沒有正規部隊呀。”

    布瓊尼:“嗯,有道理。讓我想想......”

    過了一會,布瓊尼繼續說到:“你說的對,我們的部隊需要回去,但是你不能去,這邊更需要你,因為在我們的將領中,你最熟悉哈薩克的情況。”

    鐵木辛哥:“怎麽?我們還不撤兵嗎?大軍留在這裏有什麽用?還要繼續打嗎?”

    鐵木辛哥有疑問,提了一連串的問題。

    布瓊尼在室內來回走動,形勢雜亂,他在思考,力圖理出一個頭緒來。

    布瓊尼:“我在想我們哥薩克今後的出路,我們哥薩克人今後怎麽辦?”

    鐵木辛哥:“我們哥薩克與伏羅希洛夫翻了臉,也就等於是與斯大林翻了臉。哪怕斯大林為籠絡我們處置了伏羅希洛夫,我們也是不敢回頭啊!”

    是啊,斯大林是什麽人?什麽脾氣秉性,蘇俄的高官們都知道,布瓊尼他們更是知道。若是回頭,今天沒事不等於明天也沒事,出事是早晚的,並且多一半是掉腦袋!

    布瓊尼:“你說的對,有了今日的行動我們就沒有回頭的路了。所以我現在要考慮的是:要不要聯係托洛茨基,否則,我們一個騎兵軍的力量,加上家鄉哥薩克頓河部族的力量,也不是斯大林的對手。如果我們形成與斯大林軍事對抗的局麵,我哥薩克唯一的優勢是地域遼闊和本土作戰。但是要麵臨斯大林的反複圍剿,結局如何?恐怕很殘酷啊!”

    局勢變化太快,鐵木辛哥內心震驚,細想一想還真是沒有別的出路。

    布瓊尼:“鐵木辛哥同誌,留下你就是為了聯絡托洛茨基,你來過一次了,總比其它人熟悉呀。怎麽樣?能承擔此重任嗎?”

    鐵木辛哥起立立正,敬禮,大聲回答:“報告布瓊尼同誌,我堅決完成任務!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布瓊尼也敬禮還禮,然後緊緊地握住鐵木辛哥的手,說道:“鐵木辛哥同誌,我幾百萬頓河哥薩克族人的前途命運都交到你的手上了!”

    前麵我們曾經說過,紅軍的高級將領差不多都是托洛茨基提拔起來的,這裏的布瓊尼和鐵木辛哥也不例外。可以說,托洛茨基就是布瓊尼他們的恩公。如果是在中國的封建禮教之下,他們就屬於師徒關係了,布瓊尼們要自稱“門下”“學生”的,托洛茨基就是“主公”“導師”。這層關係為他們的融合開了方便之門。布瓊尼們賣身投靠也少了思想障礙,托洛茨基收留他們也簡化了考驗信任度的問題。

    斯大林領導的黨叫蘇聯共產黨,托洛茨基的黨也叫蘇聯共產黨,軍隊也是一樣,都叫蘇聯紅軍。這怎麽區別呢?蘇聯共產黨早就有發明,列寧的時代裏,蘇聯共產黨就劃分為“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列寧的黨叫蘇共(布)。所以到了現在,斯大林一方稱對方為“托派”,那就是蘇共(托)了,那麽斯大林的一方就是蘇共(斯)啦。同樣的,軍隊就叫紅軍(托)和紅軍(斯)了,或者托派紅軍、斯派紅軍。再簡稱就是托派和斯派。

    既然都是共產黨,那也就沒有招降納叛的問題了,布瓊尼轉到托派依然是共產黨和紅軍。托派接收他們的心裏障礙也很小。

    一年半以前,鐵木辛哥曾經帶兵到達巴爾喀什湖地區,地理位置他是熟悉的,現在是兩軍交戰,找到對方(托派)也不難。因此聯絡不成問題,問題就在於談判了。前麵也說了,他們一方倒戈投誠,另一方招降納叛都沒有心理障礙。再加上師生恩公這層關係,雙方談判極其順利,斯派的騎1軍搖身一變就成了托派的騎10軍。斯派的遠征到此就畫上了句號,餘下的部隊隻有亡命逃跑的份了,有疑問的就是他們能不能順利逃回去。

    托洛茨基不但得到了一支生力軍,同時也得到了頓河流域的地盤,他們當然會全麵考慮接收頓河流域與設置防禦。

    斯大林征繳叛逆的如意算盤被伏羅希洛夫的野心(其實也是斯大林的授意)徹底砸碎了,以徹底的失敗而告終。斯大林如何處置伏羅希洛夫還是個次要問題,問題在於多疑的斯大林據此開始了大清洗。與原本的曆史相比,大清洗提前了一年。蘇俄斯派的軍政界官員將麵臨著巨大的災難。

    但是曆史變化了,現在已經不是原來的情況,蘇聯的國內已經四分五裂,斯派的清洗,起到了為淵逐魚的作用,托派可以就近接收大批的斯派“叛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