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重兵壓境
字數:4906 加入書籤
10月初,日本鬼子迫不及待的發動了對海參崴的侵略戰爭。現在日本人定下了兩個目標,一個是蘇俄的遠東,另一個是越南。現在他們首先實施了進攻遠東的目標,我們不由得要問:圖謀遠東對日本人有什麽便利呢?是什麽讓他們先對遠東下了手?
在日本人看來,蘇俄的遠東的確有不少的誘惑。最重要的一點是遠東地區礦物豐富並且都是日本國目前急需的。比如鐵礦石、有色金屬礦、煤炭、石油、天然氣、森林、優質木材等等,外興安嶺就是一處天然的寶庫,蘊藏著無數的寶藏!遠東還不僅僅是礦藏豐富,這裏的礦山都處於開發和生產的階段,日本人隻要占領這一地區,各種礦產資源立即可以產出,供日本國使用,連運輸的倉庫、交通、鐵路、港口等等都是現成的,免去了勘探開發的過程。第二,遠東地區有基本的工業,雖然規模還不大,卻自成體係。這些綜合條件便於日本人掠奪大量的急需資源。日本國是資源短缺的國家,除了硫磺礦、金銀礦幾乎沒有別的礦藏。
如果與日本人的第二個目標——越南相比較,在礦物資源與開發方麵差距巨大。首先越南的礦物資源遠遠趕不上遠東地區,其次,越南基本上處於蠻荒的階段。日本人需要的鐵礦、煤礦等等的(主要在越南北部),需要從勘探階段開始,建設需要時間,不是馬上就有可利用的資源。法國人占據越南的時間也不短了,北圻的礦產有所開發,但是規模很小。法國人開發的重點還是在南圻,也就是西貢(現代叫胡誌明市)地區,那裏盛產稻米。
以上說的是礦物資源。另一方麵,從軍事角度來看,蘇俄的遠東地區很孤立、衰弱。遠東與蘇俄的本土被隔離開了,也就得不到人力、物力、資金的支持。遠東原來隻有一個集團軍,海軍非常弱,並且在曆次的作戰中被東北軍削弱了,得不到補充。在國際環境中隻有一個落後的南朝鮮算是它的盟友,除此之外,它的周圍都是敵人。日本人當然不知道東北軍與遠東建立了聯盟,這是秘密的,並且剛剛發生一個月,外人哪裏會知道呢?
對於沒幫手的東俄羅斯,日本人認為他們可以一鼓而下,順利地征服。
此外,到遠東的路途距離比較近,僅僅隔著一個日本海,作戰方便,補給運輸物資也方便。日本人狂妄的把日本海看做自己的內海了,以為是在自己的家門口,他們有強大的海軍,可以為所欲為。
最後一點就是東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對東北軍有威脅,日本人還是念念不忘中國,念念不忘滿洲,總把滿洲當做自己的勢力範圍。如果他們取得了遠東地區,就可以在漫長的邊界上威脅滿洲地區,隨時可以向南發展。這是日本人心中的如意算盤。
總之,這一係列的有利條件太有誘惑力了,所以日本鬼子就毫不猶豫地發動了對東俄羅斯的戰爭。
10月7日,日本艦隊到達了海參崴的外海,並開始對海參崴炮擊。這是不宣而戰,小日本沒有西方的“紳士”做派,他們從來都是搞突然襲擊,不宣而戰,這讓英美等西方國家嗤之以鼻,西方的文明認為這是極端不道德的行為。
前幾年為了對付中國,日本國與蘇俄曾經建立了聯盟關係(真實的曆史上斯大林就是這麽幹的)。可是在朝鮮戰爭期間他們就曾經兵戎相見,並由此導致雙方中斷了外交關係,今天更是大打出手了。
日本國的艦隊是以兩艘航母和兩艘戰列艦為核心,擁有各種艦船40多艘的龐大艦隊。艦隊搭載的陸軍是一個加強的聯隊,有六千多人,他們是屬於第118師團的。這個師團適合於高寒地區,在原本的曆史上曾經長時間在蒙古地區作戰。
借此機會,我們簡要地說明一下日本國當前的海上力量。
日本是島國,曆來重視海軍建設,當前他們的海上力量已經接近海上霸主英國。由於英國的軍事重心在歐洲,所以在亞洲、遠東,日本海軍就是一霸,也隻有美國的太平洋海軍力量能夠與日本相抗衡。
在日本與中國的作戰中,日本海軍有所損失,但是沒有傷筋動骨,他們的主要力量還在。例如,著名的八八艦隊就基本沒有損傷。
日本海軍的艦隻太多,列舉出來很麻煩,我們以航母為例簡單敘說。
當前日軍正在現役的航母有四艘,他們是: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龍驤號。還有一艘鳳翔號,在長江被擊沉。鳳翔號是日本國第一艘航母,也是全世界實際下水的第一艘。
日本國熱衷於航母的建造,在二戰期間,日軍擁有航母的最高峰是25艘(其它資料有不同數據,但誤差不大)。現在正在建造的就有三艘,即將下水的一艘就是蒼龍號。它在原本曆史上是1935年初下水服役,在我們的故事中,日本人感到了危機,更加緊備戰,加快軍艦的建造,所以預計蒼龍號明年可以下水,提前了一年。
在重巡洋艦古鷹號的劍橋上,站著日軍一幹高級指揮官,為首的是艦隊司令小林躋造海軍中將和參謀長永野修身少將等。古鷹號就是艦隊的旗艦。
艦隊裏有航母,有戰列艦,為什麽用巡洋艦做旗艦呢?
此時的航母大多數是平板的跑道,沒有劍橋,或者劍橋很小。戰列艦是炮戰的主力,要到第一線冒著炮火戰鬥,巡洋艦相對安全一些。另外,巡洋艦是速度最快的軍艦,航海性能靈活,更方便指揮,所以日軍艦隊的旗艦就選了古鷹號。
小林躋造回頭說道:“可以開始炮擊了。”
司令一聲令下,幾艘軍艦上的重炮齊鳴,炮彈出膛,飛向海參崴的各處海防陣地。
炮擊的目標是什麽?當然是岸防炮啦,這是最主要的炮擊目標。
在海參崴,東俄羅斯一方的海軍不行,沒有對抗日軍大艦隊的實力,可是俄羅斯人不缺大炮,特別是岸防炮。如此重要的海港,定然戒備森嚴,最好的岸防炮都會放在這裏。
岸防炮(海防炮)的口徑都很大,小口徑的也有兩百毫米以上。常見的305毫米居多,也有280毫米的,406毫米的。極個別的居然有510毫米的。這可是了不得,炮彈有水缸那麽粗,兩三米長,能打出20公裏甚至更遠,普通人難以想象。這麽大個的炮彈若是命中軍艦的話,萬噸以下的恐怕就成了碎片了!就算最堅固的戰列艦(主裝甲有400毫米厚),挨上一發不沉掉也是重傷。岸防炮的確厲害!
戰列艦上同樣是巨型口徑的大炮,兩三百毫米是尋常的,重型主炮有四百毫米以上的。
海參崴的開場戰鬥就是大炮中的巨無霸對轟,比著誰的口徑更大。
現在就是岸防炮與戰列艦對轟,他們誰更厲害呢?對此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要讓我說,還是岸防炮厲害。為什麽?
炮擊第一要素是要打得準。軍艦飄在水上就要晃,再大的軍艦在無風三尺浪的大海上也會顛簸晃動,艦炮隨著船晃悠,微小的晃動也是晃,對火炮來說,失之毫厘謬以千裏。因此艦炮的準確度就低。岸防炮在陸地上,就沒有這個問題了,這個先天條件差距不小,當然是陸地上的炮打得準。其次,艦炮的炮擊是現場計算,邊打邊校正。而岸防炮對它麵前的海域熟悉的很,不知道訓練炮擊了多少次,他們把海域劃分成編號區域,事先都有校正的,基本上是指哪兒打哪兒,準確的多。
岸防炮的防護也強於艦炮,工事都是幾米厚的鋼筋水泥建築,十分堅固。火炮在鋼軌上移動,可以進入防炮洞躲避,也可以推出來炮擊。如果敵方炮彈不是命中岸防炮的要害,則很難被擊毀。
船上的炮受甲板麵積的限製,一門挨著一門,炮筒子枝枝杈杈像個大刺蝟,也沒有防炮洞這類設施,挨上一發炮彈就會毀壞好幾門炮。岸防炮在陸地上,空間大,火炮距離遠,被敵方擊中一次,隻是毀掉一門炮,其它的不受影響。
大口徑的火炮裝卸炮彈都有專用機械,地麵上空間大,機械設備就優於軍艦上的。還有彈藥庫等工事建築會更合理,操炮的人員也可以多一些,分工更細。因此,岸防炮的射速要高於艦炮。
總之,陸地上比船上的優勢多。
參加炮擊的是長門號、陸奧號兩艘戰列艦,這兩艘是姊妹艦,噸位設備都是一樣,是同一張圖紙建造的,都是四萬噸級的大家夥。他們的火炮也很誇張,主炮是410毫米,竟然有8門(4座雙聯裝),410毫米的炮彈比水桶都粗!此外還有140毫米炮18門!14座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這些是主裝備,其它的不說了。這兩個大船遠遠地看去那些炮筒子像樹林一樣啊!
要不說日本的艦隊厲害呢?這種大型的戰列艦日本目前就有五艘。我們的東北軍就缺少戰列艦,一艘都沒有!差距還是不小啊!如果兩軍相遇,打傳統的海戰,也就是大炮對大炮,東北軍的東海艦隊肯定吃敗仗,全軍覆沒都是可能的。
海參崴的海麵上巨炮轟鳴,大口徑火炮的聲音也大,比天空上的炸雷還要響,震耳欲聾。海麵上騰起巨大的水柱,沿岸的陸地、城市、山地中不時的落下巨大的炮彈,石頭和地麵上的建築碎片雜物等都被拋射到天空。
爆炸聲掩蓋了天空中飛機的馬達聲。為了保持絕對的優勢,日本艦隊帶來了目前日本國最強的兩艘航母:赤城號和加賀號,現在就有十幾架艦載機在艦隊上空警戒巡航。東俄羅斯的海軍不行,可是空軍還是有力量的,日軍的艦載機沒敢出擊,他們全部在艦上待命,保衛艦隊的空中安全。
果然,開始炮擊後時間不長,從大陸方向飛來一個機群,目視觀測至少有30多架飛機,直奔日軍艦隊而來。日軍各個軍艦立即拉響了防空警報,淒厲的汽笛聲,短促又尖銳。艦隊也擺成了防空(斜線交叉)隊形。兩艘航母上的艦載機也正在緊急起飛,一場空戰不可避免了。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430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