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日軍受挫

字數:4712   加入書籤

A+A-




    東俄空軍來了個調虎離山之計,18架轟炸機飛臨日軍艦隊所在的海域開始投彈轟炸。伊爾-4轟炸機也算這個時代的先進機型了,帶炸彈的能力強,18架所帶的炸彈有六十多噸了。成群的炸彈從天而降,像鳥群撲向海麵上的日軍艦隊,大海上立刻像燒開了鍋的水,沸騰起來。

    空中往下掉炸彈,日軍的艦隊也沒閑著,他們把所有的防空武器都開動起來,對空射擊,因此各個艦船上也是煙火一片。

    幾十公斤重的航空炸彈對皮糙肉厚的軍艦威脅還不算嚴重,除非炸到了要害之處。可是航母的木料飛行甲板卻成了薄弱的環節,特別是飛行甲板目標太大,寬二三十米,長200多米,那就是轟炸的巨大標靶。這樣大的目標比平時訓練的標靶還要大,命中它相對容易。更重要的是,航母就是本次空襲的重點,各個轟炸機都把它當做首要目標。

    隨著炸彈的爆炸,日軍的兩艘航母再次燃起了大火,赤城號已經損壞,正在緊急搶修之中,這次轟炸又給它增添了幾處創傷,索性還是沒有致命傷,船不至於沉沒,動力也還有,還可以行駛。加賀號同樣中了幾枚炸彈,炸出來三四個大窟窿,水兵們冒著危險在忙亂地救火和維修。他們能不著急嗎?天空上幾十架飛機還等待回收,時間像火燒眉毛一般的緊迫。甲板上還有正在燃燒的飛機成了巨大的火炬,鬼子兵顧不得了,燃燒的飛機直接就被推到大海中。

    對於艦船來說是輕微傷,可是作為航母,飛機不能再起降,也就等於癱瘓了,對於日軍艦隊來說,也算是致命的打擊。由此可知,航母的飛行甲板是個薄弱環節呀!即便是現代,高科技的年代裏,飛行甲板依然是薄弱環節。

    航母如此,其它的船隻也好不到哪裏去。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等等,還有運輸後勤物資的商船,運輸陸軍的商船,總之,不分船隻的種類他們都遭到了炸彈的轟炸,沒有什麽例外。所不同的就是軍艦都有防護裝甲,皮糙肉厚,抵抗能力強,商船的抵抗能力差,有一艘貨運商船就被炸個大窟窿,船隻起火,失去了動力,漏水嚴重,已經傾斜,船員們還在盡力地搶救。

    東俄的空軍已經達成了作戰目標,戰場指揮官就下令撤退了,他們的戰機互相掩護著向東北方向撤出了戰場。這裏的空中還有日軍的戰機,可是現在日軍的兩艘航母的飛行甲板均負傷,大火熊熊,起碼暫時不能降落,這附近也沒有日軍的機場,隻有大海,如果航母的甲板不能及時修複,他們唯一的結局就是墜海。在這種情況下,東俄軍沒有必要與他們周旋。此外,還有一批日軍的飛機正在追擊東俄第一批空襲機群還沒有回來,其中就有十架三三式。東俄空軍如果在此戀戰,遇到那一批飛機回來豈不要吃虧?這是東俄空軍急速撤退的原因。

    對於日軍來說,能不能盡快修複加賀號的甲板,收回空中的飛機才是最揪心的,搞不好這幾十架飛機就要墜海!

    空戰在激烈地進行,炮戰也沒停,一直在對轟。長門號和陸奧號兩艘戰列艦的主炮是410毫米的,很誇張啊。海參崴的岸防炮也不弱,一般都是305毫米,也有406毫米的,都是巨型大炮。在海參崴港口一側的山地上,星羅棋布的分布著十幾個炮台,都是堅固的鋼筋水泥工事,可以說堅不可摧。現在,大部分的大炮都從防炮洞中推出來了,眾多的大炮齊鳴,震撼山嶽。

    “海參崴”的“崴”字讀作“歪”的第三聲,在正規漢字中這個讀音的字很少,是海灣的意思。東北話把海灣叫做“崴子”,此地夏季裏盛產海參,大批的漁民來到此地,叫做“趕崴子”。這就是海參崴名字的由來。

    既然是海灣,定然是半島式的山脈環抱的地形,所以港口的兩側都是山地,岸防炮就建設在山地之中。具體到海參崴,它海灣的入口處隻有一公裏寬,西側的半島地形複雜,伸延較遠,當然也就是炮台的主陣地。日軍必須首先擊毀炮台,攻克占領這些山地半島,才能進入海灣,到港口,到海參崴城。

    所以日軍戰列艦現在炮擊的就是港口西側半島上的炮台。

    設在山地中的指揮所裏正有一幹軍官手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大海的遠方,那裏有一片小黑點,冒著黑煙,那就是日本人的艦隊。打頭的兩個大一點的黑點,外形清晰,從望遠鏡中已經可以判斷是長門號和陸奧號兩艘戰列艦了。這兩艘戰列艦不斷的冒出硝煙,它們正在開炮。海麵上水柱也不斷的騰起,那是岸防炮的還擊的結果。

    巨型大炮的聲音像悶雷一般,空中飛來的炮彈似火車吼叫,又似怪獸怒吼的聲音,恐怖嚇人。山地中不時傳來了震撼肺腑的爆炸聲,整個大地都在晃動。

    直徑四百多毫米的炮彈比水桶還粗,這麽大的家夥從空中高速飛來,撕裂空氣的聲音的確很恐怖,打在山頭上能把山頭削掉一截,落在地麵上,能炸出三四十米的大坑。這一炮的價值,用人民幣來說,至少十幾萬。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真是不假呀!真不知道小日本有多大的經濟能力來支撐這種戰爭,這要是沒打勝仗,沒有戰爭紅利,日本的經濟可就慘了。

    雙方都是重炮在互相炮擊。海戰就是這樣,口徑小的炮彈沒用,好不容易命中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凡是與海戰有關的裝備,都是這種大家夥!300毫米以下的就算小口徑了。

    “尤金上校,你看,是不是已經命中三炮了?敵艦長門號已經起火了。”

    說話的是在指揮所裏的最高指揮官,他就是海參崴衛戍司令:庫利科夫少將。尤金是要塞司令員。

    “是!庫利科夫同誌,我們的觀察員報告,至少命中了五發炮彈。”

    庫利科夫:“好,那就讓我們的重炮發言吧!”

    “是!”

    陸地上的炮,在準確度上還是占優勢。從剛才的對話中可知,大口徑的岸防炮還沒有開炮,這是用280毫米的重炮充當試射。這個口徑的炮彈,命中一炮也會給戰列艦造成很大的破壞,但不是致命的。400以上的炮就會給戰列艦造成重大的創傷,甚至可以擊沉。

    岸防炮在訓練中已經標定了海域的分區和坐標,敵艦隊來臨,憑觀察和測量儀器可以確定坐標,但是準確度有待於驗證,這個起驗證作用的實驗炮擊就由小口徑火炮來完成。第一降低成本。第二口徑小的炮發射速度快。第三,保護主力火炮,巨炮還在防炮洞裏,需要炮擊的時候才推出來(有軌道和牽引機)。現在驗證完畢,就輪到巨型口徑的火炮了。

    東俄軍的這種措施還是有效的。現在的炮戰時間不長,岸防炮命中戰列艦幾發炮彈,與此同時,岸上已經有一個炮台被擊毀,另有一個炮台的防護工事被炸塌了一角。主炮沒有露麵也就得到了保護。

    按照前麵炮擊積累的數據,東俄一方的406毫米、305毫米的重炮開始炮擊,這種笨重的大家夥在海參崴有各有兩門。

    艦炮不容易打準,可岸防炮卻準確的多,大約十幾分鍾的時間這四門巨炮各打出三發炮彈,第三炮終於命中了長門號。長門號上剛剛搶救熄滅的大火又燃燒起來,它的艦炮也啞火了,好在動力係統還維持正常。從望遠鏡中已經看到日軍的兩艘戰列艦在掉頭後退,日軍的這一輪攻擊被挫敗了。

    日軍的挫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們的艦載機沒能在進攻中發揮作用。可以想象,如果日軍的艦載機得以發揮,向炮台進攻轟炸,東俄的炮台將蒙受巨大的損失,飛機的俯衝投彈對炮台的威脅會更大。這個結果還是因為東俄有著雄厚的空軍力量。日軍來到東俄的家門口,就不得不全力防範東俄的空軍,剛才的空戰已經說明問題了。赤城號損壞嚴重,雖然不至於沉沒,可是短時間內它的飛行甲板不能在起降飛機了。加賀號的損壞程度差一些,經過緊張的搶修,勉強可以接受飛機的降落,日軍空中殘餘的三十多架飛機在最後一刻得以回收。但是,兩艘航母上起飛的飛機,現在由一艘航母來回收,其容量(50架)還是有問題的,於是,日軍不得不把負傷的,次要的飛機推入大海,以挽救空中的飛機。所幸天色已晚,蘇軍沒有組織第三次空襲,否則,日軍艦載機的損失會更大。

    日軍退出戰場是明智的,再打下去恐怕撈不到好處。但是日本人也不會退兵,不到山窮水盡他們是不會回頭的。

    在旗艦古鷹號上的指揮艙中,參謀長永野修身少將對小林躋造中將說道:“小林司令官,遠東的海岸線很長,在一個月之內還不能冰封,我們可以尋找海防薄弱的海港。我認為,隻要我們的陸軍能夠成功地登陸,蘇俄人是擋不住我大日本皇軍的。現在的遠東很衰弱,兵力不足,這個機會不能放過。”

    小林躋造:“你有選擇的方向嗎?”

    永野說道:“司令官,你看這裏怎麽樣?呃,就是紮魯比諾......”

    永野用手指著地圖,紮魯比諾也是一處優良海港,位置在海參崴的南邊約100公裏處。也就是東俄羅斯的最南端了,已經靠近了北韓的北部疆界。

    小林看著地圖說道:“不行,這裏太靠近了支那了,北韓的清津地區也是支那的租借地,紮魯比諾到北韓邊界不足50公裏,距離太近了。即便東北軍不想幫助蘇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安全也可能出手。我們不能給東北軍這個機會,不能招惹他們。”

    永野:“那就隻能北上了,北部比較好的港口是廟街。”

    他們的視線都轉到了地圖的北端。從地圖上看,按直線測量,從海參崴到廟街(黑龍江的入海口)就有1500公裏,在這麽長的海岸線上其實還有幾處其它的港口也都是可以選擇的。

    日本艦隊將如何選擇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