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北上轉戰

字數:4584   加入書籤

A+A-




    永野修身轉而提出北上廟街。他們的視線都轉到了地圖上。從海參崴到廟街,這1500公裏的海岸線上還有好幾處港口。

    小林手指著海參崴以北大約500公裏的位置說道:“先到這裏看看,據我們的情報,這裏隻有兩門海防炮,防禦設施都比較差。”

    小林所指的位置叫做捷爾涅伊,是由此向北的第一個較大的港口。捷爾涅伊是俄語名稱,漢語地名無從查找,原本這裏就是個小漁村。

    日本人很重視情報,無論是中國、朝鮮、還是蘇俄的遠東,他們都有大量的情報坐探,因此,情報掌握的比較多。比如捷爾涅伊的海防情況日本人都了解個大概。

    遠東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東俄羅斯,人口非常稀少,在蘇俄人到來之前,這裏的人口更加稀少。一方麵是生活環境惡劣,另一方麵是滿清朝廷把這裏作為他們滿族人的祖業、保留地,禁止中原的漢人移民,所以人口就特別的稀少。

    人少,地域廣闊,嚴寒的冬季漫長,就導致上千裏的海岸線上村鎮很少,人為開發的港口就更少。成規模的港口基本上都是俄羅斯人到來之後建設的,這一處名為捷爾涅伊的港口就是這種情況。

    兵貴神速,日本的艦隊連夜起航向北,奔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捷爾涅伊而去。戰損嚴重的赤城號和其它兩艘軍艦則返回日本國維修去了,航母就剩下了一艘加賀號,當然加賀號還在緊張地維修中。

    處於維修狀態的還有長門號戰列艦,它傷的也不輕,300毫米以下的炮彈它挨了兩枚,406毫米的炮彈挨了一枚。艦上的重炮被擊毀一組,擊傷一組,140毫米炮被擊毀三門,提升物資裝備的升降機被擊毀一座,此外甲板及建築也是傷痕累累。值得慶幸的是它的重要艙室,像彈藥庫、鍋爐房、機房等沒有遭到打擊,躲過了一劫,因此整體上還保住了船隻的航行性能。這也幸虧他們跑得快,見勢頭不妙就立即撤退了,如果稍有遲疑,則可能被重創,甚至擊沉。

    500公裏的路程,日本艦隊走了二十多個小時,10月7日半夜裏出發,10月8日的深夜就到達了捷爾涅伊。

    按通常的標準,捷爾涅伊就是個小城鎮,有個小碼頭。從地形說,這裏屬於丘陵地帶,山不太高,一條小河在這裏入海。對於防禦一方來說,在這種地形中找到一個地勢高一點的地方建設炮台相對容易。日本人的情報還是準確的,此處有兩座炮台,岸防炮的口徑大小日本人不知道。不管怎麽說,要比海參崴的海防差得多。

    麵對著日本人的偷襲,這裏的東俄人有沒有防備呢?備戰情況如何?應該說戰備是有的,日本人進犯,在海參崴打了一天,東俄的各處也就進入了臨戰的狀態。布柳赫爾等高層指揮者必然會作全國的臨戰動員,各個港口都是邊防,豈能沒有戰備?但是這個小地方的兵力就未必充足了。

    海參崴的戰爭已經打了一天,在這裏自然會是最高的戰備等級,如果想偷偷地登陸那是絕無可能,日本人隻能強攻。但是東俄的守軍不會知道日軍艦隊的到來,為了保持進攻的突然性,避免被守軍過早地發現,日本艦隊在距離港口很遠的海域就停了下來等待天明。因為炮擊、作戰、飛機起飛偵查等等都需要目視觀察,當然要等到天亮。

    有航母在,那麽打頭陣的就是他們的海軍航空兵了,責無旁貸。但是,東俄人的空軍不是吃素的,日本人已經領教過了,因此他們必須謹慎再謹慎。現在的加賀號上隻有四十多架飛機,這是保護艦隊的本錢,日本人可是不敢隨意地放出去。於是到了9日淩晨5點,天色微明之時,一般人還都在睡大覺,加賀號上的兩架飛機起飛了,他們要執行偵查捷爾涅伊的任務,攻擊港口則是戰列艦和其它軍艦的任務了。

    有個情況要說明,那就是日軍的偵察機中有一架是安裝了便攜語音通話設備的,就是俗稱的步話機。日本人怎麽會有這個東西呢?

    現在東北方麵掌握著單晶矽片的獨家產品,對於敵國,比如日本國、蘇俄是禁止貿易的,日本人得不到中國出產的矽片。美國卻是東北的貿易夥伴,享受最惠國待遇,因此美國掌握著大量的矽片貨源。資本家是唯利是圖的,他們的政府奉行的是號稱中立的孤獨主義,賣軍火,賺大錢是美國的國策。在原本的曆史上,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一直就一直保持著對日本國的貿易,並且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甚至直接出售槍炮軍火。要知道,此時的日本正在入侵中國,中國人民正在浴血抗戰。因此,也可以說美國就是日本法西斯的幫凶!

    現在美國有矽片,也就有大量的先進電子產品,比如步話機。他們大量出售軍事裝備,同樣也可以出售通信設備,當然了,價格很高,唯利是圖嘛,就是為了賺錢。於是日本人還是有少量便攜通信設備的,那是勒肚皮花大價錢買來的,數量很少,日本國窮嘛,錢緊,多了買不起。

    這就是日軍偵察機上通信設備的來源。

    有沒有通信設備這是質的飛躍,帶有通信設備的飛機就可以實時的指揮炮擊,提供戰場上動態的情報,讓指揮者的目光得以延伸。對輔助作戰指揮的作用巨大。

    東俄在捷爾涅伊有空軍嗎?有,但是數量不多。因為開戰僅僅是一天的時間,東俄的軍事部署未必那麽完善,他們的防禦重點還在海參崴。

    日軍選擇淩晨發起攻擊,還是收到了突襲的效果,東俄人有警戒、有值班,但準備不足。日軍的兩架飛機來到捷爾涅伊上空,盤旋偵查的時候,並沒有遇到阻擊,沒有東俄的飛機攔截,也沒有高射炮的炮擊。其實東俄人的飛機和高射炮都有,隻是沒有準備好。

    隨著日軍飛機的到來,東俄的觀察哨也拉響了警報,向他的長官報警,向城鎮內的人們報警,岸防陣地也緊急地動員起來迎戰。此時,從海平麵遠方露頭的日軍戰列艦也就開始了炮擊。大海中傳來悶雷一般的轟鳴,戰列艦的主炮開炮了。巨大的炮彈像怪獸怒吼,聲音恐怖。不一會,岸防炮所在的山地傳來了震撼肺腑的爆炸聲。炮彈打在山頭上,似乎把山頭削掉一截,石頭樹木都飛上了天。

    捷爾涅伊是個小港口,能有兩門岸防炮就不錯,口徑也不大,隻有240毫米,與海參崴的海防相比較差的太遠。對於普通的軍艦,240毫米火炮威力也不小,可是對於大噸位的戰列艦就未必有多大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就不敢輕易開炮暴露目標。這是對的,要打就打要害,或許能發揮作用。所以他們隻能觀察,默默地等待機會。他們堅信,機會總會有的,日本人要進攻就不能不靠近港口,特別是日本人用於登陸的船隻。日本人總不能用戰列艦登陸吧?4萬噸的大船也不能靠上這種小碼頭。到日本人登陸的時候,那才是東俄人的機會。

    在日本艦隊炮擊的時候,東俄的空軍終於出動了,可隻飛來三架飛機,沒辦法,這裏沒有更多的空軍力量,這就是差別了。東俄空軍的大部隊還需要調動,也許今天晚些時候能夠有大批的空軍到來,但是現在沒有。

    可是日本人出動的飛機太少,讓東俄人有機會驅逐日軍的偵察機。這個情況可以套用一句俗話:“麻杆打狼,兩頭害怕!”

    現在的年輕人恐怕不知道什麽是“麻杆”,絕對沒見過。“麻”是草本植物,種類很多,表皮剝下來可以搓麻繩。剝完了皮的莖幹就叫麻杆。麻杆的特點是雪白,有手指粗細,十分的脆弱,輕輕一碰就斷。狼害怕白色的東西,如果手拿著麻杆,狼是不敢靠近的,狼以為那是很犀利的武器。可是手拿麻杆的人明白,它毫無用途。這就是:“麻杆打狼,兩頭害怕!”

    東俄在這裏沒有幾架飛機,日軍的艦載機如果向港口出擊,東俄的空軍太少,不是對手,除了高射炮沒有其他的應對辦法。可是日軍在海參崴吃了虧,知道東俄的空軍厲害,他們唯恐敵方空軍再次空襲艦隊。他們僅有的一艘航母,艦載機也不多,擔負著保衛艦隊的重任,絕對不敢出擊。這就造成了日軍隻出動兩架偵查機,東俄的三架飛機一來,他們趕緊後撤。東俄空軍知道自己的分量,也不敢追擊太遠。這不就是麻杆打狼兩頭害怕嗎?

    日軍艦隊炮擊了一陣子,捷爾涅伊港口沒有反擊,像是鐵錘砸在了棉花團上。當然了,小鎮裏同樣挨了幾發炮彈,房倒屋塌,燃起了大火,軍民都有一定的損失。這情況讓日本人很鬱悶。怎麽辦?進攻登陸唄!幹嘛來的?不就是要登陸入侵嗎?於是把排雷艦、反潛艦擺在前麵,在大小軍艦的掩護下一艘運兵船出動了,這個臨時組成的登陸編隊一共有七艘艦船。

    這一次出兵,日本人帶來了4艘運兵船,這是一個加強的聯隊,有六千多人,他們是屬於第118師團的。在海參崴的外海,被東俄空軍炸沉了一艘,損失了一個步兵大隊和部分輜重。今天又派出一艘運兵船,上麵裝載著一個大隊,還帶著登陸艇準備登陸。

    “報告!敵艦距離10公裏。”

    這是岸防炮陣地上的觀察哨在報告日軍登陸艦船的距離,他使用的是高倍數的炮鏡,這種望遠鏡是可以判斷距離的。

    “各炮位注意,目標,體型最大的商船,開炮!”岸防炮的指揮官下達了炮擊的命令,那艘最大的商船就是運兵船,它當然是主要目標啦。

    山地上頓時火光閃閃、煙霧飛揚,沉悶的炮聲震撼著大地。稍後,在大海中看到衝天的水柱,東俄軍開始炮擊了。岸防炮一開炮就暴露了位置,戰列艦的大炮找到了目標,重新調整瞄準,開始了新一輪炮擊。“嗚嗚”吼叫的巨型炮彈再次向岸防炮的陣地打過來,在炮台前後再次傳來了震撼肺腑的爆炸聲。(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