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友好鄰邦
字數:4656 加入書籤
在布柳赫爾的會議室裏進行的會議很沉悶,關鍵是要不要聯絡東北軍?要不要東北軍的外援?更關鍵的是要不要答應東北軍的條件:歸順中國。當前,在東俄羅斯的這些官員們看來,那幾乎等同於投降!出賣祖國!背叛俄羅斯民族!俄羅斯人可是不會理解這片土地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裏是俄羅斯的土地。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公正,隻有民族。
話題的確很沉重,所以布柳赫爾才不好表態。他是聰明人,形勢已經看明白了:東俄羅斯與歐洲的俄羅斯本土被割裂開來,長久下去總會被中國吞並,當然了,第一條件是中國必須足夠強大,超越俄羅斯。
對於東俄羅斯而言,即便這一次的抗日戰爭躲過去了,以後還是躲不開。即便頑固堅持不投降,也會被中國滅掉。隻要被分割的狀態不變,被中國吞並是早晚的事。
同時,布柳赫爾更清楚他的部下們的情感和立場。他如果強行決定歸順中國,他將失去俄羅斯人的民心。這些俄羅斯族人即便今天迫不得已的順從了,心中也不服氣,這種離心離德早晚會出事。
現在大家都看著他,他不能不說話了,於是他說道:“同誌們,有關對東北軍的態度我來說兩句。”
原來竊竊私語的與會者們立即閉嘴,會場上變得鴉雀無聲,都等著聽布柳赫爾的講話。
布柳赫爾用眼睛掃視著會場繼續說道:“首先,東北軍是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他們認為這裏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的這種態度我們是不能接受的......”
剛說道這裏,他的話就被一陣猛烈爆發的掌聲打斷了,會場上熱烈起來,掌聲持續高漲。此情此景就表現出不同民族的立場,俄羅斯人也有俄羅斯的民族情結。這也是布柳赫爾的手腕,他必須順遂民意,獲取民心,以樹立個人的威望。另一方麵,也讓他暗暗心驚,他的部下竟然都是如此強烈的民族主義者,難道就沒有人想一想東俄羅斯的處境?想一想這民族之情是否現實呢?
布柳赫爾雙手向下壓一壓,掌聲才漸漸停止。他繼續說道:“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是我東俄羅斯的領土。這是我們的根本立場,也是我們俄羅斯民族的根本利益,我們必須要堅持!”
又是經久不息的掌聲。布柳赫爾強硬的表態收到了預想的效果,為他博得了人心,成功地維護了他的威望。
布柳赫爾繼續講話:“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形勢的嚴峻性,日寇在我濱海地區登陸直接威脅到了我東俄羅斯核心地帶的安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將腹背受敵。剛才羅科索夫斯基同誌已經把戰局的危險性分析過了,我也同意他的分析。我東俄羅斯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就要動員全體軍民的力量,投入到全民抗戰中去。”
“形勢嚴峻,外援也是需要的,一切可能的外援都要爭取。我們的外援有誰?大家都清楚,隻有中國的東北軍。而中國人要的是什麽?你們各位也知道了。東北使團的態度是明確的,我們是友好鄰邦,我們求援也是對東北的考驗,看他們答應的友好鄰邦是不是真心實意。在這裏我也要提醒同誌們,我們與東北使團談判的結果是友好鄰邦,而不是軍事結盟,這一點我們要清楚。雙方沒能達到軍事結盟的分歧就在於有關‘國土’之爭。所以我們的抗日戰爭還要立足於自主,要有麵對殘酷局麵的思想準備,不能有依賴外援的思想。”
他停下一會,用眼睛掃視會場上每一個人,看他們的反應,然後繼續說道:“我們與中國人麵臨著國土之爭,這是躲不開的,如何麵對它,希望同誌們要認真的思考,不能陷入教條主義。這裏有國家與人民的關係,也有利益的準則,什麽是最根本的利益?保衛國家每一寸土地的口號不是隨便喊的,要看實際情況。比如我們腳下的土地,在100年前,它的確是中國人的。如果我們與中國人都堅持用生命捍衛每一寸國土,那麽我們與中國人的戰爭就會沒完沒了,世世代代地打下去。這個結果對我們,對中國人有什麽好處嗎?符合我們人民的利益嗎?你們想想看,我東俄羅斯的人口才兩百萬,其中俄羅斯族的人口160多萬人。而中國有六億人口,僅東北地區就有五六千萬。對比之下,我們如此稀少的人口能經受得起殘酷的、長期的戰爭嗎?人的生命與土地比較哪一個更重要呢?讓我們年輕的士兵和他們的妻兒老小死於非命值得嗎?我說這個話的意思就是不要教條,與土地比較,人的生命更重要。國土也是可以談判的,我們執政者一切都要為了我們東俄羅斯的人民著想。”
這次沒有掌聲,但是與會者都在認真的聽,認真的想。這種道理,在斯大林的蘇俄是聽不到的,但是也很打動人心。他們沒有鼓掌,一方麵是沒有前麵的講話激昂,另一方麵,他們頭一次聽到如此講人性的話,還不習慣。布柳赫爾需要樹立個人威信,也需要慢慢的滲透理智的思想,他的人民不能過於民族情緒化了。他要說明形勢,講明道理,為今後的靈活處置做鋪墊。東俄羅斯還沒到山窮水盡之時,不能講歸順中國的話。但是歸順中國幾乎是他們唯一的出路,這種思想就要慢慢的滲透。
布柳赫爾講完了,他的話就要落實,這就是伏羅希洛夫的職責了。因此,伏羅希洛夫趕緊做出具體的安排,他責成外交人民委員會(就是外交部,這是延續蘇俄的製度)立即研究擬定與東北方麵交涉的各種條件和立場的最後底線等等,形成文件,限明天中午之前呈交上來,盡快執行。
然後他說道:“布柳赫爾同誌的講話是創造性的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他無限忠誠於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神聖的位置上。我們東俄羅斯有這樣的領袖是人民的幸運和驕傲......”以下從略,反正是拍馬屁的套話,沒多少營養。伏羅希洛夫是搞政工的,這套東西熟得很。
隨後,東俄羅斯的外交活動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事情重大,海參崴到奉天的鐵路交通也很方便,因此東俄派出使團,乘坐專列緊急前往奉天,與東北方麵展開了談判。
......
奉天大帥府。
顧維鈞、榮臻在向大帥張作霖報告對東俄羅斯使團的談判情況,主要內容還是東俄人提出的要求。
除了張作霖、顧維鈞、榮臻之外,在座的還有張學良、張作相、張學銘、趙三本。這些人都是東北軍的核心人物就不必說了,張學銘是上一次出使東俄羅斯的重要成員,還是民黨的黨魁,也是大帥的二兒子,在東北軍一係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因此也參加了今天的會議。
軍事援助就要涉及槍炮彈藥和各種軍事裝備,按說應該有楊宇霆參加會議,但是他去英美采購正在回來的路上,人不在。
張作霖問道:“老毛子有什麽具體的要求嗎?”
榮臻答道:“稟大帥,東俄人的要求即有出兵也有裝備援助,出兵的一條包括了海陸空三軍。具體就是請求我們的海軍艦隊向日本海出擊,攔截日本的運輸船隊,斷絕入侵東俄的日軍兵源和物資的補給。對於空軍,說我們如果能夠出動,則允許我們使用東俄境內所有的機場,並提供燃油等後勤物資。就是說允許我們的空軍入境。他們對於我們的陸軍參戰比較小心,隻是要求我們把部隊集結於東部邊境,必要時,經過雙方協商才可以入境參戰。這實際上就是不放心,怕我東北軍乘機吞並了他們。大帥,我看我們的海軍也不能去,我們的東海艦隊如果脫離空軍和魚雷艇隊的支援是敵不過日軍艦隊的,向遠洋出擊太危險,這一條不能考慮。”
張作霖:“嗯,榮參謀長說的對,咱們的東海艦隊不能去日本海。你們也都說說,叫什麽各抒己見嘛。”
張作相說道:“大帥,我的意見是不能出兵,空軍也不能去。也可以給老毛子擺明了,告訴他們:歸順我中華則什麽都好說,沒有這一條,我們至多可以援助軍火。小鬼子若是打到了崴子(海參崴),我東北軍就出動,把小鬼子趕到大海裏喂王八去,順便就收複了濱海區。”
聽到這個話,張學良立即來了精神,他說:“對,把部隊準備好,等東俄頂不住的時候咱們就動手。咱們還有一支生力軍呢,別忘了,該用的時候也要用。”
張學銘聽著有點不對勁,他也說道:“大哥說的生力軍是誌願軍吧?這支隊伍可是動不得。它的名字叫誌願軍,是中國人民支援朝鮮的義舉。如果把它開到東俄羅斯那還叫誌願軍嗎?名不正則言不順。”
張學良總是欠點火候,說難聽點,他是目光短淺,跟老將比可是差遠了。他就看到有了擴充地盤的便宜,見便宜就上,還有點不擇手段。他現在就是有個大帥接班人的架子撐著,別人看在眼裏不好說他,可張學銘不在乎。此時的兄弟間未必有多少真情了,他們常常是暗中內鬥的對手。權勢的家庭未必有兄弟情誼啊。
張學銘的一番話給張學良來個大窩脖,可人家說的也在理呀,他有苦說不出。
張作霖看在眼裏也是心中窩火,老大怎麽不爭氣呢?為了岔開話題,他說道:“三本,你也說說,自己張羅(主動之意)著點,別每次都點你的名,不拽你(拉你、點名的意思),你就不說話啦?”
趙三本趕緊站起來說道:“大帥,不敢,不敢!我是沒想好,有主意的時候就會說,不能藏著掖著的(保留之意)。”
“那現在就說吧!”
“是,大帥,我說。”
趙三本能說出什麽意見來呢?且聽下回分解。
---435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