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暗度陳倉
字數:5185 加入書籤
東海艦隊兵臨九州島,是對日本國的巨大威脅,日本人再也不敢大意了,不得不調動海軍力量護衛自己的本土。濟州島和九州島之間的海峽(對馬海峽,也叫朝鮮海峽)就成了中日之間最緊張的前線。
要說清日本國海軍的調動情況,我們還是以日軍航母為例比較簡潔。
這次東海艦隊襲擊九州島沿海地區本來有可能碰到日本的飛龍號航母。在現有的四艘航母中赤城號、加賀號出征東俄,其中赤城號負傷回船廠維修去了,龍驤號在廣東戰區,隻有飛龍號有可能在本土。可事不湊巧飛龍號去了琉球,當然是為了封鎖中國大陸啦,那也是至關重要的嘛。這一來,本土就唱了空城計,剛好東海艦隊又來了。
現在日本人做了調整,把飛龍號撤回本土,位於廣東沿海的龍驤號後撤到台灣以北執行封鎖大陸的任務。北麵遠東地區的加賀號不能動,還要支撐東俄的作戰。日本人感到航母緊張了,不夠用。於是就催促赤城號加緊維修,在建的蒼龍號航母加速建造,力爭明年初下水。
當然日軍調動的不僅僅是航母,我們僅僅以此為例子,簡要說明日本海軍的調動情況。像戰列艦、巡洋艦,直到輔助的艦船都要調動,以達到在九州島前線擁有一個龐大的艦隊來對付東北軍。日本國的海軍還是強大的,在這種情況下,濟州島基地的東北軍就處於守勢了。
另外,日本人吃魚雷艇的虧次數太多了,日本國內也開始有人改變觀點,積極主張建造這種小船。盡管如此,應該說他們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這是因為反對的聲音不斷,這又是為什麽呢?
因為日本國的國策就是擴張侵略,小型的快艇隻能看家護院,開不出去,不能到大洋上遠征。對於軍國主義分子來說,不能出征的艦船等於沒用。
這並不是瞎說,在原本的曆史上,在珍珠港事件之後,日軍大舉進攻南洋,在南洋的眾多島嶼之間,日本的軍艦沒少吃虧,被英美的快艇、魚雷艇打個人仰馬翻,損失慘重。在二戰時期,在以大炮為主要兵器的年代裏,魚雷艇對軍艦來說就是克星。由此,日本海軍產生了發展魚雷艇的爭論,那個爭論與現在的情況一模一樣,有讚成的,也有反對的。
日本國加強了本土的海軍力量,那麽他們能不能攻擊濟州島呢?濟州島可是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釘,對日本國的威脅太大了。
可是日本人自己明白,他們輕易不敢打濟州島的主意。濟州島軍事基地也像中國的本土防禦一樣,一應手段俱全。東北的空軍他們就惹不起,沒有空中優勢,艦隊去了就是送菜。陸地有岸防炮,水麵眾多的魚雷艇,關鍵部位還可以預設水雷。用不著東海艦隊出麵就能挫敗日軍的進攻。在大陸的沿海,凡是東北軍防禦的海岸,日本人想都別想。就算是國民黨的國軍防禦的海岸,也不是前幾年的情況了,中國各派的實力都不是從前的豆腐渣了,岸防炮、魚雷快艇等防禦手段遍布中國的沿海。盡管日本人在封鎖中國大陸,但是,他們已經不敢隨意靠近中國的海岸線了。在過去,中國的內河中,日本人的軍艦也是隨便進出,這真是今非昔比呀!
所以,日本國增強防禦隻是讓本土的沿海地區取得暫時的安寧,防止了東海艦隊的襲擾,中日雙方在對馬海峽一帶的海域形成了對峙的局麵。但是,日本國的海上力量阻止不了東北空軍的空襲,東北空軍壓過日本的航空兵,這是公認的,日本人也不得不默認。特別是濟州島的基地,它距離日本國太近了,不光是九州島,就是本州島也在東北空軍的空襲範圍之內。如果冒險一點,都可以空襲東京!
東北軍襲擊日本國本土也是對東俄羅斯人求援的一個交代,履行了盟友的責任。這一次軍事行動也讓日本從出征遠東的艦隊中撤回部分軍艦,也算是見到了支援的效果吧。但是在整體的東俄戰場上效果不明顯,因為東俄幾乎沒有海軍,僅有的幾艘小軍艦也躲在內河不敢出來,日軍撤走幾艘軍艦,對於東俄的戰局似乎沒有什麽影響。
日本的陸軍已經登陸,東俄的戰爭主要表現在陸地上的戰鬥。對於日本人來說,不斷的補充兵力,補充物資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從日本國到東俄之間的海運線路非常重要,日本鬼子定然要下力量保護好。這段航線的最短處,從北海道的劄幌到東俄的濱海隻有400公裏的海路,非常近。這個位置是日本海的最北端了,東海艦隊暫時不會去的,除此之外就沒有那個國家的軍艦會開到這裏來,所以日本人的運輸線很安全。
那麽在東俄的陸地上戰爭情況又如何呢?
首先登陸的日軍是第118師團,這是日本的甲種師團,有四萬多人。取得登陸點以後,因為擔心嚴寒到來不利於作戰,所以日本鬼子急於擴大戰果。因此,他們又緊急地調第25師團進入東俄。25師團是乙種師團,有三萬多人,編成地為大阪(與大名鼎鼎的第4師團同屬於大阪)。後麵日本人還在積極地調兵遣將,也許能達到三四個師團的規模。日本人也是急於求成啊!如果真的超過三個師團,那麽日軍的兵力人數就會超過東俄羅斯的軍隊總和。東俄現有兵力(陸軍)是12萬人,分布於廣袤的國土上。因此東俄羅斯的戰爭態勢很不樂觀,東俄人唯一指望的就是堅持兩個月,堅持到嚴寒的冬季,接近北極圈的嚴寒會消滅敵軍。
......
東北軍下一步幹什麽?別忘了,東北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為的是新買來的航母、小艦隊要回家!這才是要點。所以東海艦隊就要南下了。時間安排的非常緊湊,10月25日入夜10點鍾,東海艦隊的主力艦隻從濟州島出發南下。夜間出行是很容易理解的,為了保密嘛。在視力觀察等於偵查全部手段的年代裏,黑夜就是最好的掩護。東海艦隊南下就是為了接應歸國艦隊。
現在的問題就是:對於日本海軍設置的島鏈封鎖線,東北軍選擇哪裏作為突破口呢?
台灣海峽就不要想了,那裏太狹窄了,隻有150公裏的寬度,隨便一個小艦隊就可以全麵封鎖。日本國就是靠台灣海峽把中國大陸的大部分海岸線都給封鎖了。由此可知台灣島對於中國是多麽的重要,沒有台灣,中國就沒有海上的自由。現在台灣在日本人的手上,是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清朝廷割讓給日本的領土。
那麽東北軍選擇的是哪裏呢?一個是需要分析,但是更重要的還是靠情報。當然了,對於情報也要結合地理、軍事等多方麵的分析。現在選擇的地點就是衝繩本島(就是琉球主島)南側到宮古島之間,其間距接近300公裏,沒有幾個島嶼。更具體的選擇靠近一個叫做“久米島”的海域。這個選擇的原因是久米島上有內應,其觀察哨位已經成為東北軍的內應。在琉球群島中,這個部位島嶼最稀疏,並且很多小島都是無人的荒島。久米島就是東海艦隊的目的地。
從濟州島到久米島是800多公裏的行程,艦隊10月25日入夜出發,預計26日傍晚到達。26日夜間就是預定的歸國艦隊突破封鎖的時間,東海艦隊就是去接應他們的。
......
10月26日下午四點,東北軍的歸國艦隊旗艦蘭利號航母的指揮艙中。
楊宇霆:“沈司令,這是琉球情報站發來的電報。”
沈鴻烈接過電報紙仔細觀看。電報說:現在有一個日軍的巡邏小艦隊,這個小艦隊有一艘重巡洋艦和兩艘護衛艦一艘反潛艦,正在這一片海域巡邏。他們什麽時候離開當然誰也不知道,至少要幾個小時之內一片海域沒有安全性。此外在久米島以南,現在有一艘日軍的潛艇也在活動。
這電報就是琉球島上的坐探發來的。在日本國中潛伏的東北軍坐探是絕對不敢使用電報的,實際上坐探的上司也不給他們配電台設備。這一次算是例外,特殊處理。在日本國內,間諜不敢使用發報價,是日本的特別國情,對這個特殊的國情我們說明一下。
這個時代裏,在日本國的中國人不少,雖說中日兩國正處於戰爭狀態,一般情況下,在日本的中國人遭到歧視的還不多,除非有特別的情況。這是因為有史以來兩國間民間的往來就比較多,通婚的也不少,曆史上沿革下來,百姓們就習以為常了。
另一方麵,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思想絕對不是個別現象,日本國的文化、社會輿論、民情都是軍國主義思想占上風,他們的軍隊在外麵打仗,國內的民眾則全力支持,社會輿論劃一。在這種社會中,如果發現中國的間諜,那會是人人喊打的局麵。試想,如果地方警察局懷疑有敵特電台,那就會引發全民搜索查找,日本的民眾會統一行動來抓特務,而不是中國民眾那種漠不關心的態度。街坊鄰居都成了協警,偌大的電台如何躲藏?
從技術上說,半導體晶體管技術還處於高科技的階段,特別是在日本國,幾乎沒有晶體管。所以電台就特別的笨重,並且它的耗電量也比較大,這種電台難於隱蔽。還有,此時的無線信號探測定位技術還不完善,不能方便的查找電台。可是警察局對於有還是沒有非法的無線電信號還是能查出來的。
綜上所述,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在日本國的中國坐探,一般不敢使用電台。
可是這一次卻要求及時的與海外的軍艦取得聯係,把這一片海域裏日軍的行動及時報告,以便歸國艦隊掌握時機,及時行動,突破封鎖。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利用電台。為此,琉球的坐探特別的用小漁船偷運來一部無線電報機和配套的發電設備,運輸到久米島附近的一個荒島上。他們隻需要有限的發報幾次,每次一兩分鍾就能解決問題。因此,相對的說還比較安全。當然了,他們完成任務之後,電報機要銷毀藏匿,相關的人員也要全部撤離琉球島。
這一份電報就是這麽來的。
歸國艦隊采用無線電靜默,隻是收報,不發報,以隱蔽行蹤。
現在,日軍一方的巡邏軍艦有一艘重巡洋艦,戰鬥力也很可觀。歸國艦隊有六艘軍艦,並且這些軍艦也都是大噸位的,蘭利號航母兩萬多噸,其餘的都是巡洋艦和驅逐艦,也都是萬噸上下的大型艦隻。應該說戰鬥力也不差,躲不開的時候,打一仗也能衝過去。但是能避免的戰鬥還是要避免,特別是避免航母受損。更何況還有一艘日本的潛艇呢?潛艇在暗處,偷襲一下子也了不得。
因此,歸國艦隊得到這個消息就隻能等待。目前艦隊的位置在琉球的東南100公裏以外,暫時停在那裏。
接應他們歸國的有東海艦隊,還有兩艘潛艇,是715和716號艇。
東北軍明著襲擊日本本土,求的就是這邊暗度陳倉的機會。中日雙方鬥智鬥勇,詭異之中藏殺機。結局如何呢?且聽下回分解。
---441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