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兵臨琉球
字數:4789 加入書籤
久米島以東的蘭利號航母上。
沈鴻烈說道:“日本鬼子的封鎖還是很嚴格啊!光是琉球這一溜島嶼就是一千多公裏,也要動用日本國不小的海軍力量。他們有這個國力嗎?”
楊宇霆答道:“沈司令的這一問問的好!小日本的確不可理喻,咱中國也沒招你惹你,你封鎖中國為的是啥?圖的是啥?純屬於沒事找事,不挨抽就皮子癢癢。在我看來,國與國也像民間的街坊鄰居,理應和睦相處,社會和諧,家家都幸福愉快。像日本鬼子這樣以鄰為壑,四麵樹敵,能有好結果嗎?”
楊宇霆接著說:“這一千多裏的海洋,要動用多少力量來封鎖?這麽多大兵艦日夜不停的監視封鎖,開銷的都是錢財呀!難怪日本人窮,他們把錢都花在這上邊了,應了咱們一句俗話,這錢花的打水漂都沒個動靜。”
沈鴻烈說道:“好了,日本人的事情讓日本人去操心好了,咱們還是看看怎麽通過久米島吧。不讓咱們發報也是憋得難受,上麵也不知道咱們的處境啊?我想給上邊一個建議,咱們白天通過應該更好啊。隻要咱們的艦載機可以起飛,老美的飛機也不差嘛(蘭利號航母的艦載機都是美國貨)。咱們突然而至,日本人沒有準備,他日常巡邏的艦艇才有幾艘?也不是咱的對手啊!這一衝,不就過去啦。”
沈鴻烈的這個主張就是憑借武力硬闖!他也有幾分道理。首先日軍方麵並不知道東北軍歸國艦隊要從這裏經過,這裏的巡邏艦隊沒有太大的力量,僅僅四艘艦船,外加一艘潛艇。而歸國艦隊有六艘艦船,包括航母,最小的驅逐艦也有5000噸。蘭利號航母配備著各種飛機30架,也都是美國當代的先進機型。蘭利號的能力可以容納艦載機50架,目前沒有滿載。各個艦船上的水兵都是東北軍在英美招募的退伍軍人(雇傭兵),都是可以做教官的,軍事素質很高。
綜上所述,麵對麵的開戰,日軍擋不住歸國艦隊。隻要選擇日間作戰,艦載機能夠起飛,那就是絕對的優勢。唯一的未知數就是日本的潛艇,如果被潛艇搞個突然襲擊,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楊宇霆說道:“沈司令的話有道理,我也同意這個辦法。如果日本方麵不知道我們的行蹤,我們的行動就有突然性,甚至可以攻擊琉球島,順便也就通過了。軍人嘛,哪能瞻前顧後的?可是我揣摩大帥的意思還是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我們這次行動,畢竟目標不是作戰,唯一的目標就是安全回家。既然上麵參與了,咱們還要聽命令,所以我說沈司令不要急躁,我們還是以減少損失為要。沒事咱們就睡覺吧。”
由他們的對話可知,今天艦隊的行動受到了總參謀部的製約,總參介入了作戰指揮,為的是協調兩個艦隊還有久米島上的坐探。
已經被東北軍策反的久米島的觀察哨,他們知道的信息也是有限的。比如上峰給他的命令,以及海麵上過往的船隻艦隊被他看到的情況。可是潛艇的有關信息就不能很詳細。這一段時間以來,日本潛艇一直在這一帶海域活動。潛艇不能永遠不浮出水麵嘛。時間長了,總能讓觀察哨看到。他看到了就要向上峰報告,上邊會告訴他,那是自己的潛艇。所以觀察哨並不能準確地知道日本潛艇的位置和動向。他們能夠知道這附近有一艘日本潛艇已經是很不錯的情報了。
日軍的潛艇是個不確定因素,難於對付。那麽此時對付潛艇都有什麽手段呢?
一個是偵查,要攻擊潛艇首先要找到它。第二才是攻擊的手段。
潛艇這個東西怎麽找?潛艇就像扔到水裏的一根針或者是一顆釘子吧,扔到海裏,再把它找回來,那可就難了,在浩瀚的大洋中尋找潛艇無異於大海撈針。
潛艇的隱蔽性也是潛艇的威力所在,在現代,大型的可以發射核武器的潛艇就是國家的安全屏障,其道理就在於此。
在這裏,我們簡單地科普一下收拾潛艇的知識。我們先說說現代的辦法,就算是現代的技術,找潛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情況下,要使用大型的巡邏機進行空中偵察監視。觀察什麽呢?就是用眼睛看。如果潛艇潛航不深,水麵就可能有航跡波紋,或者潛艇冒出的氣泡、油跡,甚至雜物。此外,潛艇不能老是潛水,它總要浮上來換氣,潛艇冒頭了就能看到。
這種巡邏機就類似於民航客機,它的體積大,空中續航時間非常長,滯空時間長達二十多個小時。用它對潛艇進行初步的偵察,大致發現潛艇在哪個位置。然後再使用反潛直升機在潛艇周圍投放聲納浮標,給潛艇定位。聲納浮標沉下去就是個聲納探測器。聲納發現了潛艇以後,上邊有一個小電台,可以自動發射信號,能告訴上邊巡邏的飛機,說這個地方有潛艇。
由於飛機的機動性能好,所以現代反潛手段主要靠飛機,其次才是反潛艦。反潛艦上的聲呐設備是常開狀態,它時刻監視著四周。
在我們的故事裏還沒有飛機投擲聲呐的技術,也沒有直升飛機。因此,大範圍觀察查找可以靠偵察機,采用目視查找。聲呐設備就要靠反潛艦等普通水麵艦隻來進行。此時已經有了聲呐技術,就是探測艦艇發出的聲音,尋找潛艇主要就是靠聲呐。
潛艇一旦被發現就很難跑掉了,因為常規潛艇在水下的速度還不如我們走路快,是用非常非常慢的速度航行,這樣的話一旦被發現了,周圍的水麵艦艇、反潛飛機和直升機就全都過來了,往潛艇周圍扔深水炸彈,一轟就把潛艇給轟上來,你要不上來,這邊扔一個深水炸彈,那邊再扔一個深水炸彈,兩邊炸彈爆炸後造成的衝擊波有可能就把潛艇給擠癟了。
民國的年代也是這個查找辦法,隻是沒有直升機,一般都是用艦艇拋擲深水炸彈。深水炸彈的外觀像是個大水桶,可以預定深度,從技術上說就是感知水壓力來引爆炸彈。
發射魚雷攻擊潛艇的辦法需要魚雷有導向智能,比如追蹤噪音或者磁性、紅外線什麽的,屬於水下導彈的原理。不管是哪一種,在民國時代都不會有的,此時隻有深水炸彈這唯一的辦法。
......
等待的時間漫長難熬,好在是夜間,沒事可以睡覺了,沈鴻烈他們都睡了。
睡到了後半夜兩點多,沈鴻烈又被叫醒,是一份電報,說是日軍的小艦隊離開了,向南方(台灣方向)駛去,但是還沒有總參的命令。沈鴻烈隻能傳令艦隊做出發的準備,做戰鬥準備,原地待命。然後他繼續睡覺,也有些不耐煩。
可是這一次,沈鴻烈沒有睡多長時間,他再次被叫醒,是總參的出擊命令到了,同時解除了艦隊的無線電靜默,他們也可以發電報了。現在的時間是10月27日淩晨三點半,命令要求他們六點半以前趕到琉球島的南端與東海艦隊匯合,攻擊琉球主島。匯合後的混合艦隊有沈鴻烈任總指揮,王兆麟任副總指揮,楊宇霆依然任總政訓官。
算算時間他們有三個小時,用20節航速即可按時到達指定位置。歸國艦隊的艦船都是重新大修的,航速都在30到35節之間,因此保持20節航速很輕鬆。
現在可以使用無線電了,兩個艦隊也就取得了聯係,協調動作。然後歸國艦隊起錨,列隊出航,奔琉球島而去。
這個行動的決策完全是奉天的總參謀部,品評一下也是不錯的決策。
久米島在琉球本島的西側約90公裏處。按情報久米島以南有一艘日軍潛艇出沒。那麽現在東北軍的兩支艦隊都到琉球島匯合就避開了潛艇,除非情報有誤。
潛艇的行動特別的慢,當它浮出水麵,正常航行時,航速也隻有五節,水下潛行連半節航速也沒有。所以說,倘若日軍潛艇真的在久米島以南,它就是知道了琉球有敵情也隻能幹看著,完全無法對東北軍構成威脅。
另一個威脅是日軍的巡邏小艦隊,他們奔台灣方向去了,所以琉球島一帶就成了空白。所有的這些決策就說明了間諜情報的重要性,敵情透明了。
當東北軍的艦隊到達琉球的時候,除了陸地防禦之外,日本人的海上力量完全沒有。
東海艦隊的潛艇第二分隊擁有三艘u2潛艇,717號在濟州島海域,715、716號都在琉球海域,它們在這裏就是配合這次行動的。
這兩艘潛艇已經在此十幾天了,它們有兩個任務,第一是尋找日軍潛艇,第二是偵查敵情。
尋找潛艇的任務不容易,純屬撞大運。就算有幸找到了敵潛艇,按此時的技術而言,也缺乏用潛艇攻擊潛艇的技術手段。前麵我們說過了,現代裏攻擊潛艇的魚雷具有導彈的性能,那屬於現代技術。而潛艇唯一的武器就是普通的魚雷。因此,找到敵潛艇就是獲得情報而已,他們沒有攻擊的手段。
東北軍之所以決策攻擊琉球島,就是情報說明那裏沒有日軍的海軍力量,這些情報也有這兩艘潛艇的功勞。
在艦隊距離琉球島五六十公裏的地方,天色將明,東海艦隊遼寧號航母上的偵察機就起飛了,與此同時,蘭利號航母上的艦載機也起飛了。起飛的飛機擔負起偵查的任務,它們將對周圍海域和琉球島展開偵查。兩架航母各起飛兩架飛機,同時兩個艦隊也在靠攏。
“報告!前方發現大批的艦船!”
這是偵察機向歸國艦隊司令報告,前方的艦隊當然是東海艦隊啦,兩個艦隊終於匯合了。
東海艦隊有28艘艦船,歸國艦隊6艘,匯合到一起是34艘艦船。可是歸國艦隊明顯都是大船,因此東海艦隊的總噸位明顯地增加了。艦隊的指揮機構合並在一起了,艦隊總指揮是沈鴻烈。(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