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魚雷艇再立功

字數:4692   加入書籤

A+A-




    11月14日淩晨3點,天氣很好,空中掛著一彎月亮,遠處景物依稀可見。東北軍的清津艦隊艇乘著月色出擊了,六十多艘快艇分成兩隊前後拉開距離向東方前進。夜間視線不好,艦艇的速度都不高。大海上馬達轟鳴,艦艇上的探照燈打出雪亮的光柱,照向海麵,幾十艘艦艇排出隊形,軍威雄壯。

    艦隊的前進方向倒是不會錯,由於距離不是太遠,在前方日軍炮擊的火光閃閃,看得清楚,隆隆的炮聲也能聽到。在大隊艦艇的前方有三艘快艇高速向前,脫離了隊伍。這三艘都是100噸級炮艇,裝有50毫米速射炮。他們是執行偵查任務的。夜間不能出動飛機,此時又沒有雷達,隻能用這種方式偵查。艇上裝有電台,可以隨時聯絡,在這個時代就算比較先進了。艦隊出擊總不能兩眼一抹黑撞大運吧?

    過了約半個小時,偵查的炮艇傳來消息,日軍艦隊的規模真不小。他們也是分作兩個艦船集群,靠南邊,就是遠離海參崴的那一邊,有三十多艘大小艦船,體型較大的有五艘,其中可能有航母。北側的那一坨軍艦正在開炮射擊,火光閃閃,目標看得清楚一些,它們有不到十艘艦船,都是體型很大的船,他們正在開炮,猜測內中應該有戰列艦。

    偵查的炮艦形體不大,他們執行偵查任務也不敢過分靠近,都是遠遠的觀望。借助夜色,也靠著自身形小,他們才能偷偷觀察。因此,偵查的結果就不夠詳細準確。但是這些情報已經很有價值了,可以知道敵軍的方位,大約的規模和戰場上粗略的情況,讓指揮者有所依據。

    日本艦隊的主力艦隻都是兩三萬噸以上的,東北海軍缺少巨型軍艦,的確差的太遠。很明顯,前麵參與炮擊的是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之類的,還可能有護衛艦、掃雷艦、反潛艦配合作戰。不能參與炮戰的就躲在了後麵。

    按東北軍目前掌握的情報,日艦隊的主要艦隻有:航母加賀號,這艘航母是帶傷的,另一艘航母赤城號回國返修去了,艦隊的旗艦是古鷹號重巡洋艦,戰列艦有兩艘:長門號和陸奧號,他們都是三萬噸以上的,其中長門號帶傷,有兩組重炮不能使用了,整個艦隊有40多艘艦船。

    按照這個情況,在前邊作戰的應該是兩艘戰列艦和配合的輔助艦隻,也可能還有古鷹號,其餘的,包括加賀號航母都在後麵那一坨。

    大隊長戴文駿發布命令:“艦隊全體關閉燈火,實行燈火管製。第一中隊出擊,目標南側的日軍集群,攻擊重點是加賀號航母。第二中隊保持距離跟進,你們的任務是在戰場的外圍,掩護第一中隊,保持後退的通道,避免第一中隊被敵艦包圍夾攻。”戴文駿的指揮船跟隨第一中隊行動,以便於直接指揮控製戰場的局勢。

    戴文駿的指揮還是秉承了總指揮薑鴻滋的原則:兩個中隊互相呼應和掩護,避免被敵軍夾攻。因為夜間視線受限製,突發的情況難於預料。

    每個中隊有三十多艘快艇,其中500噸級的兩艘,內含一艘微艇母船(帶3艘微艇),100噸級的6艘。其餘的是50噸級的小艇,小艇中絕大部分是魚雷艇,有少量的炮艇。500噸級和100噸級的都有魚雷發射管,也有速射炮,還裝備了電台。小艇上都有短距離的步話機,用於指揮。東北軍用在快艇上的裝備是這個年代裏最先進的。

    現在照明燈都關閉了,各艇都降低了速度,拉大了距離,小心翼翼的前進。他們的,三十幾節的速度也相當於軍艦高速行駛了,日軍即便看到了,也難於捕捉到它們的身影,炮擊瞄準就更不容易了。

    夜間視線不好,可是借助月光星光還能影影綽綽的看到什麽,此外,快艇都是內燃機動力,眾多的快艇,使得馬達聲音很大,老遠就能聽到,前方炮戰的聲音也不能完全掩蓋快艇編隊的聲音。日軍終於發現了大隊的快艇來襲,艦船上的報警汽笛短促淒厲,一聲接一聲的鳴響。

    日本人的警戒觀察也是全憑雙眼,各種艦隻都有高高的桅杆,當然了,軍艦的桅杆已經變成塔樓了,那上麵就有觀察哨。可是在夜間觀察哨有用嗎?

    在使用雷達之前,日本海軍的觀察哨還是很有特點的。在此,我們簡單說兩句。

    二戰的瓜島海戰,美國的軍艦已經有艦載雷達了,那種初級的雷達能看20海裏(37公裏),日軍不但沒有雷達,他們也不知道雷達為何物?由於那裏的地形多島嶼,遮擋限製了雷達的功能,結果美國的雷達發現了日本的艦隊的同時,日本有一種稱作“貓眼”的觀察哨也看到美國艦隊。這是一番特殊的較量,雙方不相上下啊!小鬼子的貓眼還是不可小看,那麽什麽是貓眼呢?

    日本國又是海軍大國,瞭望觀察對艦隊特別的重要。於是小鬼子就想辦法訓練了批特別的人,每天讓他吃海產品魚肝油之類的,補充特種維生素,煉得眼力特別的好,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特異功能吧。就算是夜間,他們在高高的桅杆上也能看十公裏遠!這可是晚上,了不得呀!日本人把具備這種功能的人稱作“貓眼”,就算是這個年代的雷達吧。

    再回到我們的戰場。

    貓眼們發現了有敵軍來襲,並且逐漸看清了,那是一群魚雷快艇,軍艦的克星啊!日本鬼子有點膽寒,他們知道魚雷艇的厲害,日本人已經吃虧多次了。艦隊司令小林躋造急忙命令航母加賀號向後撤退,並安排護衛艦保護航母,旗艦古鷹號的周圍也安排了保護的軍艦,大型軍艦都成了保護的對象啦。艦隊倉促應戰,隊形有些混亂。

    即將進入戰鬥,日軍的各個軍艦也趕緊閉燈,進行燈火管製,各個軍艦都開動起來,調整陣型迎戰,同時紛紛開炮。但是炮手卻沒有貓眼的能力,夜間看不清,快艇的體型小,所以他們的炮擊就是亂開炮,純屬於撞大運。日軍打出來的炮彈也沒有個準頭,東一個西一個的在海麵爆炸。魚雷艇隊冒著炮火,迫不得已改為迂回方式前進。不少快艇上也有炮,但是小口徑火炮打軍艦作用不大,殺傷敵軍人員的機會都很少。可沒作用也要開炮,戴文駿命令打煙幕彈,掩護自己。

    在夜色中但見火光閃閃,雙方的炮都拚命發射,海麵上頓時熱鬧起來。

    快艇一直是慢速行駛的,可是進入了戰場,氣氛緊張,各個快艇不由得加速起來,可速度快了,還沒有照明,硝煙和煙幕彈的煙讓人更加看不清,各級軍官都反複喊話:“各艇注意瞭望,謹防撞擊!”

    大家都知道,魚雷發射的距離短,使用魚雷則必須靠近敵艦。對於大型軍艦來說,靠近不容易,近距離的炮轟很容易命中,那就是你死我活的打法了,即便戰勝了,能夠全身而退也不容易。這就是魚雷艇的,艦炮的準頭差(因為海浪顛簸),就容易造成靠近的機會。

    眾多的快艇用極快的速度向日軍軍艦駛去,黑乎乎的巨大軍艦外形越來越明顯。硝煙彌漫的戰場,讓東北軍官兵極度亢奮,不顧一切地向前衝,速度飛快,此時各艇都全速前進,達到了50節的最高航速。

    快艇高速接近日艦隊,距離最近的恐怕隻有三四公裏了,這個距離就可以釋放魚雷了。在二戰中的魚雷航程大約五公裏,但是沒有任何導向技術的情況之下,遠距離肯定打不準。這不像現代技術,魚雷可以打幾十公裏遠,打出去的魚雷自動追蹤目標。因此魚雷艇還希望再靠近,以增加命中率。對於日軍的軍艦來說,四五公裏已經到了大口徑艦炮的射擊死角,隻能使用小口徑火炮或者機槍了。可是,軍艦配置的武器都是為海戰的,小口徑的炮或者機槍這類輕武器很少,因此日軍的火力反而下降了。有一利則有一弊,距離近,看得清,也就打得準,所以快艇的危險性並沒有降低。

    從快艇上看軍艦也比較清晰了,很明顯,位於前邊的敵艦都是護衛艦之類的小型軍艦,他們在攔截魚雷艇,也在給主力艦隻當盾牌。

    每個中隊有一艘500噸快艇是帶了微型魚雷艇的,每船攜帶三艘。此時微艇就被釋放出去。微艇就是高速摩托艇,它船更小,速度更快,下水後,不斷的加速像離弦之箭,很快就超出艇隊,各自向著自己分配的目標衝去。

    到了關鍵時刻了,也是魚雷艇最危險的時候,傷亡率最高的時候。戴文駿高聲命令:“發射煙幕彈!連續發射!掩護艇隊!”

    於是煙幕彈更密集了。海麵上煙霧朦朧。

    進攻的一方打煙幕彈,防守的一方就應該打照明彈啊。按說軍艦上沒有照明彈,或者很少,因為正常情況下照明彈對海軍沒用。可是日軍的軍艦真的打出來照明彈了,應該是日軍總結了對魚雷艇的作戰經驗,現在添置了照明彈。十幾發照明彈把海麵照得通亮,讓魚雷艇無法遁形。這個局麵更增加了魚雷艇的風險。

    照明彈把快艇周圍的海麵照耀得通亮,在煙霧中快艇的身影時隱時現。因為距離太近,日軍的大口徑火炮都不能射擊了,小口徑炮彈的密度不大,但是夾雜著密集的機槍子彈,在快艇的周圍,激起了無數的水柱。魚雷艇以50節的航速,冒著敵人的炮火猛衝。此時,有一艘快艇船頭被擊中,一個翻轉小艇就倒扣在水中,這艘艇的沉沒是不可避免的了。有的艇被擊傷,原地打圈,最後停下不動了。轉瞬之間就損失了四艘快艇,其中有一艘是100噸級的。水手被敵方槍彈擊中血灑疆場的比比皆是,殘酷的畫麵一再地顯現。那三艘微型魚雷艇個子太小了,速度特別的快,已經超越艇隊遠遠地衝到了前麵,這三艘微艇倒是沒有傷亡。

    轉瞬間已經到了3000米以內的距離了,戴文駿命令:“各艇自由攻擊!”

    得到了命令,各艇先後發射魚雷,一條條白色的水跡指向了前麵的幾艘日軍軍艦。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459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