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順手牽羊
字數:4807 加入書籤
廣西桂林,李宗仁的官邸。
李宗仁對白崇禧說道:“健生,法國人說日軍有大艦隊奔他們那兒去了,要求我們組織兵力,說戰爭一旦打起來我們桂係要履行同盟條約,協助他們的抗日戰爭。”
白崇禧:“從形勢看這次日本人像是奔越南去的,如果日本人真的占領越南對我廣西來說就是兩麵夾攻之勢了,幫他們也是幫咱們自己呀,何況還有個條約在呢,咱們更不能食言。德鄰兄,我看咱們應該馬上回複法國人,說我桂軍隨時準備,隻要他們召喚我方即刻出兵。”
李宗仁:“好,就這麽辦。”
白崇禧:“前年法國人支援我們派來了3萬兵力外加一個法軍的重炮團,按照條約咱們也要組織3萬部隊,這可是咱們的一半兵力呀?小日本還在廣東呐,能行嗎?”
也不怪白崇禧擔心,桂軍的兵力的確不多。前年抗戰發生的時候,桂軍主力隻有18個團。現在打了幾年,隊伍有所擴充,不過是23個團。為什麽不大力擴軍呢?養兵要錢糧啊!廣西山多地少,良田更少,算是比較貧瘠的省份,養兵要看能力,六七萬的正規軍對廣西來說就很吃力了,還有民團,還有官員這都要耗費錢糧嘛。要不中投行為什麽支持廣西的水利建設呢?就是為了改變他們貧窮的狀態。
李宗仁思考了一會說道:“健生,我出個辦法你看行不行?咱們改編三個師,每個師增加到四個團,其中兩個主力團,另外兩個是從民團抽調的新兵組成。用新建的六個團充實三個師,達到三萬的數字。”
桂係有個類似預備役的辦法,他們在各個縣都辦民團,類似於民兵,半脫產,沒有軍餉隻有補貼。民團的作用一是用來維持地方,二是為正規軍提供兵員。他們的民團不少,總和起來也是七八萬。
白崇禧:“德鄰兄的辦法我基本同意,我提一個修改意見。新兵團中老兵要占一半,也就是我們還要拿出三個團去充實新兵團。畢竟是麵對小鬼子作戰,含糊不得呀!”
李宗仁:“這就要拿出九個團了。行,就這麽辦!咱們後方還要搞幾個訓練團,趕緊練新兵,充實部隊。”
白崇禧:“前年法國人還支援咱們一個重炮團,按對等原則咱們也要派一個重炮團,可是咱們沒有重炮啊?這怎麽辦?”
桂軍都是步兵炮,在東北軍的支援之下,炮的數量還不少,可就是沒有重炮。
李、白二人都被難住了。他們倒是可以對法國人直說,可是有點丟麵子,這不是矮人一頭嗎?他們二人都是職業軍人,炮兵乃陸戰之神,這個道理他們也是知道的。日本鬼子也不是好打的,有沒有重炮的確影響很大。
李宗仁:“把孫德荃找來吧,問問東北軍可有辦法?”
孫德荃是東北軍駐桂係的聯絡官,同時兼任援桂航空隊的政訓官。
東北軍出一個重炮團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重炮如何運輸過來。東北軍對桂係援助的軍火都走水路,關鍵點在於靈渠,那裏隻能行駛小船,載重量有限,重炮分量太大。如果從陸地的大道上明目張膽地開過來一個重炮團,國民黨的中央軍必定會阻攔。道理很簡單,在南京的眼中這不是增強了桂係的力量了嗎?說什麽抗日那都是借口,中央絕對不能允許。
由於長江河道的疏通,中型貨船可以直達宜賓,這是中緬印鐵路運輸的需要。東北方麵的大小貨船眾多,常年行駛在長江,沒有特殊的情況,誰也不會搜查船上的貨物和人員。經過拆卸包裝,一個團的重炮裝備運輸到宜賓是沒有問題的,當然炮兵團的人員也可以乘船到宜賓。宜賓城市完全在東北軍的控製之下,從那裏上火車運輸到昆明。昆明到越南的河內、海防有窄軌鐵路,這是法國人修的。在民國時代,昆明的貨物人員的進出很多都是走這條路。用這個辦法,不太多的裝備可以運輸過去。當然不要太多,多了就露餡啦。至於彈藥的補充仍然走靈渠那條老路即可。
從這個運輸的過程可知,東北軍的裝甲車、坦克就不要想了,肯定運輸不了。國家分裂、軍閥割據,隻能是這個結果了。
這個運輸方案是東北軍總參謀部研究確定的,部隊選的是第一炮兵師的第602團,他們擁有總數70門重炮。第一炮兵師是東北軍的戰略預備隊,這一次出征是第二次使用這支部隊了,上一次參戰還是海城大戰。
可是這支部隊到達越南前線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需要部隊的動員準備,還有從黑龍江到越南的遙遠路程,並且還要繞道四川、雲南,車船的換乘,如此等等,預計他們需要20天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就算快的了,拖延幾天也是正常。
李、白二位還與孫德荃討論了空軍的問題,原因就是法國人的空軍太弱了,桂軍出兵越南得不到空中保護。現在的軍事家們都認識到了空軍的重要性,沒有製空權,部隊的戰鬥力就處於劣勢。起碼自己派出的遠征軍應該得到空軍保護。
目前東北軍援桂航空隊還是一個大隊的編製,各式飛機22架,都是比較先進的機型。桂軍的航空隊在東北軍的支援之下已經有了100多架飛機,相當於東北軍的一個空軍師的規模,但是機型落後,全部是老式的雙翼飛機。在越南的法軍是一個小航空隊,根據桂係的情報,飛機數量約26架,也都是老式的飛機。中法一方飛機總數約150架。還要考慮桂軍不可能把所有的飛機都投入到越南的戰場上,所以越南戰場上的飛機數量充其量能有100架。
目前世界上飛機的製造技術都在突飛猛進,估計法國也應該有新式飛機問世,但是以越南殖民地的地位,即便有好飛機也輪不到他們。
日軍有四艘航母,由於這幾艘航母一直奔忙在戰場上,還沒來得及改造,其艦載機數量還都沒有達到曆史最高水平,它們合計大約有兩百架飛機,新式飛機占了一半。
即便不計算日軍在廣東的飛機,日本也是占有空中優勢的。
孫德荃答應聯絡,爭取擴大援桂航空隊的編製,增加空中的戰鬥力。孫德荃說:“二位長官也知道,東北的戰機來到廣西困難重重,所以即便奉天批準增加編製,我預計也不會太多。因此在越南戰場上的製空權必然屬於日軍一方,請長官要有準備。”
白崇禧:“這倒是無妨,畢竟越南不是我們的地盤,勝敗都是法國人的事。我們出兵屬於履行條約義務,是協助的位置。指揮權,決定權都在法國人的手裏。”
東北軍的飛機怎麽過來呢?還是走老路線。就是把遼寧號航母開到上海的外海,飛機從航母起飛,一直沿著海岸線這個地標飛行,一直飛到海南島北端的雷州半島,這裏的地標更明顯。從雷州半島向正北,幾十裏就進入了廣西,玉林就有機場。航行全程不到2000公裏,帶上副油箱航程還有富裕。
前兩年日軍沒有像樣的飛機,老飛機爬升高度不夠,東北軍的新式飛機在六七千米以上高空飛行,日軍就算發現了,他們的飛機也夠不著。可是現在日軍的新式飛機逐年增加,東北軍飛機的這個優勢不再,所以現在增加了危險性。這就要依靠行動突然,也可以掌握時間,在黃昏時間到達,讓空戰的時間短暫。當然飛行的次數也不能多,這也就限製了總的數量。
......
大事謀定,按步就班執行就可以了。可是還有一件事一直記在李宗仁的心裏邊,那就是前兩年東北軍提議的“尋找機會取得諒山”,現在就是機會到啦。
李宗仁問白崇禧:“健生,還記得廖磊從奉天帶回來的話嗎?”
白崇禧:“記得,這怎麽能忘呢?就是變諒山為鎮南關的前關,對吧?”
李宗仁:“對,當時我們說等機會,現在機會來啦。健生,你可有好辦法?”
白崇禧:“辦法有,不見得好。我們的兵進入北圻走的就是鎮南關、諒山這條路,這條路也是咱們的後勤補給線,更是咱們的後路。所以我們的兵進去了,我就有充分的理由派兵占領諒山。”
李宗仁:“對!這就叫順手牽羊!不但要占領,還要逐漸增兵,把諒山建設成軍事要塞。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吃掉當地的越南軍隊。”
白崇禧:“從情報看,日本人這一次下了大力量,法國人恐怕不是對手,所以我預測這個仗總體上是個敗仗。形勢不利,所以我們打仗就要靈活點,不能硬拚。把有限的兵力用來防守要塞乃上上之策!所以我建議我們整個作戰就要以諒山為核心。還有一件事,我聽說東北軍有一支部隊,是專門修建軍事要塞的,據說還是白俄留下來的底子,叫什麽築壘地域。如果吧這支部隊請來就更好了。”
李宗仁:“對,你不提我差點忘了,我也知道,我們還議論過此事呢。這事好辦,找孫德荃,讓他聯係。就算來幾個專家也好嘛。”
在越南總督的軍事會議兩天之後,也就是8月14日,日本入侵越南戰爭打響了,首先燃起戰火的地點是峴港,此地到越南阮氏王朝的都城順化的直線距離隻有80公裏。日軍首先選擇峴港為首批打擊目標就是對著法國海軍力量去的,很顯然,法國人的艦隊是他們發動戰爭的第一障礙,必須清除。峴港是優良軍港,也是法國海軍的基地。
可是日本人不知道此時的法軍艦隊沒有在峴港,它們已經集結在西貢港口,正在組織撤退的人員呢,撤退的目的地是馬來半島。日本人還不知道法國人正在組織抵抗的力量向北圻轉移。越南南北鐵路幹線就在峴港西側不遠處通過,法國人不準備守中圻,但是峴港的防守反擊還要打一下,原因是現在的鐵路上正在忙著運輸人員和物資。運輸沒完成,鐵路總要保一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