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時間誠可貴
字數:4745 加入書籤
8月15日,日軍在會安成功登陸,峴港的局勢變得嚴峻了。
在越南的法國陸軍有4個步兵旅(旅是法軍的基本編製),此外還有兩個炮兵團和一個裝甲團,總共兵力兩萬多人。空軍海軍就別提了。日軍來了一個師團和一個海軍陸戰團,總兵力27000人,並且他們在臨近的廣東有三個師團,隨時可以調兵增援。單單陸地上的軍力法軍明顯的處於劣勢了。
德古急忙召集軍事會議,緊急地磋商對策。
德古說道:“峴港本來是要放棄的,可是鐵路的運輸任務尚未完成,為了保鐵路,也就不能不保峴港。還不單單是峴港,日軍登陸的會安西麵不遠也是鐵路,同樣不能不防守。奧古斯特先生,我們南邊的部隊還有多少沒能過來?”
奧古斯特是陸軍司令,他正在指揮部隊的調動,他說道:“總督先生,我們搶先運輸的是重裝備,所以第113、第114炮兵團和第122裝甲團已經到達了北圻。步兵中的第6旅、第11旅也已經到達北圻,現在還有第7旅的一個團,第9旅大部在峴港以南。這是主要部隊的情況。輜重運輸更要差的多,他們往往需要給部隊、人員讓車、讓路。”
防守峴港的部隊是第7旅的另一個團加上港口的防守部隊,此外還有仆從軍。
德古問:“保安部隊呢?”
奧古斯特:“保安部隊主要靠步行行軍,大部分都過了峴港。”
待遇不同啊!仆從軍就辛苦啦。
參謀長貝特朗說道:“總督先生,我建議從途徑峴港的部隊中組織一部分加強峴港的防禦,此外調一列鐵甲列車過來。看看能不能再堅守兩天,恐怕有的部隊來不及,那就留在南圻吧。”
德古:“可以,奧古斯特先生,我任命你為峴港戰地總指揮官,就照此執行吧!我們時間不多了,我希望你至少堅守兩天!記住,不是保峴港是保證鐵路安全運輸兩天。”
奧古斯特:“是!總督先生,我堅決執行您的命令,保證鐵路兩天的運輸安全!”
隨後奧古斯特又說到:“總督先生,我還有幾個建議:一是峴港南側的防禦應該主動撤離,因為南側地勢平坦,並且日軍地麵部隊是從南邊進攻,我軍若防守作戰就是背水之戰,地形不利。海灣的北側是山地,麵前有海灣、河流做屏障,地形好。第二個建議是在北側保留兩座炮台,其餘的全部拆卸,用火車運往海防(河內的門戶),加強北圻的防禦。三是再調撥至少15門高射炮和一批高射機槍到前線,以增強我們的防空能力,我們的飛機太少了。”
岸防炮很笨重,但是拆卸之後還是可以運輸的。峴港一共六門岸防炮,那就是要拆走四門。
德古:“奧古斯特先生,你是總指揮官,峴港戰場的一切都由你做主,不必問我,我要的是兩天的時間。”
奧古斯特:“是!總督先生。”
平日裏一兩天時間不算什麽,可現在,要兩天的運輸時間就要拿無數的生命來換!真是時間誠可貴呀!
參謀長貝特朗說道:“還有中國人,總督先生,我們應該要求他們立即派出援軍。特別是與他們商議,最好能支援一支空軍,我們太需要了。”
他們也知道中國的空軍厲害。
......
法軍有兩列鐵甲列車,是隸屬於第122裝甲團的,由於機動方便它們已經開到了北圻,現在遵照命令,其中的一列立即返回峴港,它於8月15日的夜間來到了日軍登陸地點的會安附近。鐵甲列車達到後立即參加了戰鬥,因為登陸的日軍乘著夜色向西(鐵路防線)擴展,並與法軍地麵部隊遭遇。鐵甲列車來的很及時,它的到來增強了法軍的防衛能力。此時的日軍剛剛登陸,步兵隻有手中的輕武器,戰鬥力差,被法軍的反擊打了回去。遺憾的是夜間視線不清,法軍沒敢主動出擊,他們在等待天明。
既然有鐵路的線路,那麽鐵路沿線的城市裏都有不少的支線,可以通往工廠、貨棧等地點,借助這些線路,鐵甲列車可以開到距離會安碼頭比較近的地點對碼頭地區展開炮擊。
大家都知道在地麵戰鬥中鐵甲列車很厲害,它就是可以移動的碉堡要塞,槍炮齊全,大中小口徑的火炮能有十幾門,最大的口徑有120毫米,並且還有加農炮(倍徑大,初速高,可以直射),輕重機槍也很多,還有帶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可是由於日軍已經取得了製空權,如果鐵甲列車遭到日本飛機襲擊就很危險,飛機對於鐵甲列車是致命的對手。為此,奧古斯特命令增加兩節平板車廂,安裝了四門高射炮。同時在地麵部隊中也增加了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配置。
鐵甲列車上還有修複鐵路的器材工具和工兵,可以隨時搶修鐵路,甚至可以鋪設不長的新軌道。
現在,他們的工兵在步兵的掩護下正在檢查線路,做天亮後出擊的準備。這是戰地總指揮奧古斯特的命令,他的想法是:日軍剛剛登陸幾個小時,小碼頭上暫時無法卸載重裝備,日軍登陸的人員也不會太多。法軍依托著鐵甲列車是比較有利的機會,如果運氣好,甚至可以清除掉這個登陸點。為此,法軍準備了兩個團的兵力參與進攻,其中的一個營是第7旅的,這是今天作戰的主力,其它的部隊都是現湊的,還有不少仆從軍充數。當然還有炮兵,這是少不了的,除了步兵自己的小口徑炮之外他們帶了3門120榴彈炮。
現在到了8月16日了,早晨5點,天未亮,一股狂風過後,雷鳴電閃,雨下來了。此地的雨季已經接近尾聲,可熱帶的氣候裏雨水說來就來,並且來的快走的也快。但是今天下雨卻有利於法軍的出擊,因為日軍的空軍強大,下雨天氣,他們的飛機就不能上天了。
法軍部隊趁著雨水立即動員出發。從鐵路主幹線到會安的海邊大約有20公裏。此地的兩軍已經是對持狀態了,他們一出動就可能交火,所以這20公裏的路程絕不是和平行軍。
法軍出動一個小時後(步行,六七公裏的樣子)果然遭遇了日軍。此時天色微明,雖然下著雨,幾公裏以外也能看清了,鐵甲車就轟隆轟隆地開過來。現在的鐵甲車成了戰場上的怪獸,虎入羊群一般,真正的無敵!原因很簡單:日軍缺乏重裝備,大口徑火炮都沒有,拿什麽打鐵甲車呢?當然飛機最好,可是現在下雨啊。讓義勇隊抱著炸藥包上嗎?別說法軍的步兵到處都是,你無法靠近,就算讓你靠近了,炸藥包能炸鐵甲車嗎?可以說效果甚微。
打鐵甲列車的特效武器還有直射炮,並且需要大口徑。直射炮就是小口徑的加農炮,俗稱戰防炮或速射炮。無後坐力炮也是比較好的。無後坐力炮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高科技、高技術,東北軍沒少使用,日軍是吃過虧的,當然他們也會研究製造,所以說日軍肯定有,不但日軍有,法軍也有。這種炮很輕便,一個士兵就能扛著一門炮行軍,當然也就不受簡陋碼頭的限製。
可是眼下日軍就算有無後坐力炮也沒用,因為這個炮的特點是射程短,一般情況下要在1000米之內開炮(最好400米之內)。現在的法軍在平原上進攻,部隊都散開了,到處都是法軍的士兵,別說1000米,4000米之內也不會讓日軍靠近,無後坐力炮怎麽使用呢?
現在的鐵甲列車是法軍的核心力量,就像群獸中的獅王,帶領著法軍向日軍進攻。
法軍在這場戰鬥中順風順水,一直打到會安小鎮的邊沿,再打過去就是海邊碼頭了。法軍的指揮官奧古斯特知道,這裏是關鍵之處,因為十幾公裏以外的大海上有日軍的艦隊,日本陸軍暫時沒有大炮,可是艦炮厲害呀!到此已經進入了艦炮的射程之內了。因此他命令部隊暫時停止前進,要觀望一下,同時命令炮兵炮擊碼頭,這個距離榴彈炮的射程勉強夠。
可憐小鎮裏的居民了。此前日軍登陸基本沒有戰鬥,老百姓可不管你是誰來了,他們沒有抵抗侵略的自覺。法國人是殖民者,日本人來了還是殖民者,這有什麽不同呢?因此,隻要是沒有打仗,隻要當兵的沒有擾民,居民們就照常過生活。可是現在的小鎮成了戰場,居民們慌了,麵對著炮火連天,麵對著牆倒屋塌,那就是大人哭孩子叫,一片的混亂。有亂跑的,也不知道朝哪個方向跑,都是平原之地,有躲藏之處嗎?可此時無論是法國人還是日本人,誰也不拿百姓當回事,有妨礙他們軍事行動的百姓恐怕還會遭受無端的殺戮。戰亂中平民百姓是最苦的。
法軍是在自己的地盤上,地理位置都熟悉,一聲令下就對會安碼頭展開了炮擊。他們的步兵帶來了三門榴彈炮,鐵甲列車上有120重炮兩門,75加農炮兩門,總共七門炮同時開炮。成群的炮彈飛出去,小小的碼頭就被炸翻了。日本人匆忙間修建的臨時棧橋飛上了天,碼頭上不多的裝卸機械都被炸的支離破碎,還有才卸下來的沒來得及運走而堆積在碼頭上的貨物也被拋散開來。炮擊僅僅幾分鍾,這個小碼頭就廢了。
法軍見好就收,奧古斯特命令停止炮擊,立即撤退,他怕的是日軍的艦炮。日本人不熟悉地理,單憑交戰的情報是找不準法軍位置的,但是法軍開炮就暴露了位置,等於給日軍的艦炮指引了目標。
日本海軍的素質真不錯,法軍炮擊剛停下來,巨大的艦炮炮彈就飛過來了,炮彈的個頭大,其高速飛行突破空氣障礙,突破音障就引發了巨大的呼嘯之聲,似乎整個天空都在怒吼。瞬息之間,炮彈落地,巨大的爆炸騰起的煙塵衝上上百米的天空,向蘑菇雲一般。
法軍盡管撤退及時也免不了損失。鐵甲列車在軌道上跑的快,得以幸免,可陸地上的三門炮全部被爆炸的衝擊波給掀翻了。炮兵死傷二十多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