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新局麵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炮艇機發威,把日本艦隊的防空武器基本都拔除了,日軍的對空火力已經非常弱了。與此同時空戰也算決出勝負,殘餘的日軍飛機不足40架了,它們開始向大陸方向逃竄。空戰不同於陸戰,光有勇氣還不行,還要有彈藥啊。飛機攜帶彈藥數量是有限度的,在起飛之前裝了多少機槍彈、炮彈就打多少,打完了就沒了,當然也可以對撞玩命。沒有子彈是日軍飛機脫離戰場的主要原因,航母不能降落了就隻能飛向陸地。第二個撤退的因素是油料不夠了。從這兩點來看,轟炸機是有優勢的。第一,轟炸機個頭大空間大,載重量大,槍炮可以裝填子彈,隻要機艙裏有備用的彈藥就能裝填;第二,轟炸機攜帶的油料多,續航時間長。
日軍飛機撇下他們的艦隊跑了,東北軍也沒有追擊。原因是同樣的,子彈告罄當然不能作戰啦。轟炸機還有炸彈,還要繼續轟炸。解除了威脅的轟炸機再次降低高度,繼續瞄準投彈,對殘存於水麵的艦隻狂轟濫炸。
到現在東北軍還能投彈作戰的轟炸機還有28架。不要誤會,不能繼續轟炸的飛機有13架是把炸彈都投光了,另有9架負傷了,不嚴重,但是需要返航,被擊落的隻有四架。四架數量不多,可是從價值來看,一架能抵得上十幾架戰鬥機。今天被擊落的所有日軍的飛機也不夠這四架轟炸機的價值。當然這沒有計算日本艦隊的損失。
負傷了不能作戰的轟炸機和彈藥告罄的戰鬥機都返航了。留在戰場上的轟炸機在不足一千米的低空繼續轟炸殘存的日本艦船。沒有帶炸彈的戰鬥機也俯衝用機槍掃射,炮艇機在更低的低空穿梭於戰場上,哪裏有對空射擊的他們就出現在哪裏。日軍的遠征艦隊處於瀕臨滅亡的危局之中了。
這個景象類似於曆史上的日軍偷襲珍珠港,在數十架飛機的攻擊下,日軍艦船一艘一艘的爆炸燃燒,然後沉沒。軍艦上人群慌亂跑動,有的人身上的衣服已經被點燃,也不知何時又會被突如其來的炸彈撕裂成碎片,場麵異常慘烈。碩大的戰列艦、航母不斷的被炸彈命中,連續的爆炸也分不清是航空炸彈還是彈藥庫或者動力鍋爐的殉爆,再大的船體也經不住無情烈火的燃燒,有的斷裂了,有的傾斜了,巨大的船體沉沒就激起衝天的巨浪。這片海域成了修羅道場,隨著沉船數量的增加,海麵上越來越冷清了。
東北軍的轟炸機投完所有的炸彈就向北返航了,他們在歸途中又遇到了東北軍的戰機,這是首批返航的戰鬥機在機場掛上炸彈又匆忙地返回戰場,這一批飛機有十六架。他們返回戰場去收拾殘局,給僥幸殘存的日本艦船補上最後的一槍。執行這項任務的還有桂軍的飛機,那是從諒山起飛的一個大隊,都是雙翼飛機,也帶上了航空炸彈。其實玉林也有桂軍的空軍,他們也是心裏癢癢的想參戰,怎奈玉林到戰場距離遠,老式飛機的航程不夠。
當苟延殘喘的日軍殘存艦船看到再次飛來的東北空軍的時候,日本鬼子兵徹底崩潰了,不少的艦船都放下救生的小艇逃命,絕望的日本兵也有直接跳入大海的。大海裏危險,總比隨著軍艦葬身海底要強,求生乃人之本能嘛。
戰鬥機帶炸彈的能力有限,大個的炸彈至多能帶兩枚。炸彈少就要提高命中率,於是,一架一架的飛機俯衝而下,攻擊殘存的艦船。
參與最後攻擊的飛機有東北軍的16架,桂軍一個大隊30架(雙翼飛機),此外就是炮艇機還在戰場上。戰場上殘餘的日軍艦船已經不多了,這些飛機足夠用。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可能有逃跑遠離戰場的日軍艦船難於尋找,在現代有雷達技術,找到他們很方便,可是現在不行。雷達技術剛剛出現,並且都是笨重的海岸雷達,船隻上的雷達還沒有,更不用說機載雷達了。即便有雷達也不行,此時的雷達技術探測的範圍也就是20公裏左右,技術還是太原始。因此,有逃跑的漏網者就在所難免了。
在接近傍晚時分,天黑了,這場戰鬥終於結束了。此戰給日本國的海軍以巨大的打擊,它改變了南洋的軍事態勢。
日本國為了進軍南洋,舉傾國之力派出龐大的艦隊。他們的第一個目標當然是越南,取得越南可以獲取戰爭的紅利,以挽救瀕臨破產的日本國經濟,從根本上解除日本國的糧荒。另一方麵,入侵越南也是日本國進軍南洋的試探,他們要看英美是個什麽反應。
由於一戰戰敗國德國政局的劇烈變化,希特勒上台並且鞏固了政治地位,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獨裁,複仇和侵略擴張的野心逐漸顯露。這種局勢促使英法等國把主要的軍事力量集結於歐洲而沒有能力顧及到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日本國的所謂試探就是要看英美法固守南洋的決心有多大,他們肯不肯動用主要的海軍力量到南洋來與日本國爭霸。
在這種形式之下,日本國調集了70多艘艦船組成遠征南洋的艦隊。而今天這一戰就滅掉了日本遠征艦隊超過五成的力量,損失艦船40多艘,其中有兩艘戰列艦沉沒,四艘航母中的兩艘沉沒,古鷹號重巡洋艦負重傷僥幸脫逃。從經濟上說這40多艘艦船也是日本國的巨大損失,特別是大型的戰列艦、航母等,都是數十年積累的結果。如果說日本國必須恢複遠征艦隊的話那也是十分勉強的,他們的海軍損失過大,完全恢複到原來的規模是需要時間的。
東北軍打贏了這一仗,正應了那句老話:“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第一航空隊的損失也是很大。轟炸機墜毀4架,傷9架,這兩項加在一起占了轟炸機總數的四分之一,這還沒計算輕微損傷的。第一航空隊擁有戰鬥機24架,算上援桂航空隊的戰鬥機,其總數有41架,這次作戰損失了17架,占四成多。
如果是戰爭需要,第一航空隊還是能夠繼續作戰的,可以在作戰中休整補充。現在南海的戰場可以說告一段落,雖然越南的戰爭還要打下去,可那不是中國人的事情了,東北軍要介入到什麽程度要看國家利益的需要。因此,大帥府決定第一航空隊返回東北基地去休整。駐諒山的援桂航空隊也有損失,他們走之前要調配部分飛機和飛行員補充援桂航空隊使其保持良好的狀態。對於越南戰場來說,東北軍的自我感覺是盡力了,東北軍可是不講什麽國際主義,也沒有那個義務。
這一戰改變了南洋的軍事形勢,法國不多的海軍得以喘息,所處的環境變得安全多了,他們也可以有更大的作為。他們在東北軍的聯手配合之下,在英美的暗中幫助之下,也可以發揮有限的作用。
英美兩國畢竟沒有對日宣戰,他們表麵上還與日本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同時他們的重心還是在歐洲,在亞洲不會投入太大的力量。可是日本國入侵越南的行動讓英美提高了警惕,這種不信任使得他們對日本國的態度在悄然的變化。英美幫法國人更實在了,有時候都成了半公開的,日本人也明顯的能感覺到,他們被孤立了。
法國當然有更強大的艦隊,更多的陸軍。重要的殖民地越南眼看要丟掉了,他們為什麽不能派更多的陸軍、海軍來抵抗日軍的入侵呢?看看地圖就知道了,法國是德國的鄰國,它們有漫長的邊界,第一次世紀大戰德法兩國就是主要的交戰國,可以說法國站在了麵對法西斯作戰的最前線。現在歐洲雖然還沒有開戰,可已經是戰雲翻滾非常緊張了,是本土要緊還是海外殖民地要緊呢?這是不言而喻的。法國隻有抽調殖民地人力物力支援本土,絕不會反過來。所以,他們不抽調越南的兵力返回法國本土就不錯了,哪能支援越南戰場呢?
日軍已經在越南登陸,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戰果,也獲得了豐厚的戰爭紅利。現在他們的海軍受到挫折,為了維護多年來首次獲得的巨大利益,日本國當然不會考慮撤兵,隻能維持對越南海域的控製,盡力地保護海上運輸線,這就要重新充實遠征艦隊,拚盡全力調集戰船。為此就不得不收縮他們的海軍力量,該放棄的就要放棄。
本土不能不管,這是根本,日本人的所謂本土也包括了琉球和台灣,他們認為那就是日本國的本土了。他們在維持本土國防的同時也就封鎖了中國大陸的大部分。現在廣東及其沿海地區也在他們的手上,所以日本國隻要守住琉球和台灣同樣可以封鎖中國。撤出的部分就隻能是南洋了。日本國與英美還保持著和平的關係,起碼表麵是和平的,那麽現在就更要加強對英美的外交,利用西方的運輸公司來維持南洋的貨物運輸。中國的潛艇,法國的軍艦無論如何也不會襲擊英美的商船嘛。這樣一來,南洋的日本人力量就都收縮回來了。同樣道理,日本國活動於太平洋上的軍事力量也要召回。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北部灣的這一次作戰意義巨大,從根本上扭轉了日本國稱霸南洋和西太平洋的態勢。從英美的角度來看,東北軍給他們幫了大忙,解決了大問題。這也就加固了中國與英美法等西方國家的關係,事實上與西方結成了盟友。
由於美國孤立的地理位置,他們的海軍主力還是在太平洋上的。也就是說美國的海軍成了日本國的最大潛在對手,潛在的敵人。美國的唯一殖民地是菲律賓,所以南洋也是美國的利益攸關之地。美國與日本國之間的和平太脆弱了,他們實際上成了潛在的對手,美國海軍成了日本國的最大威脅。(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