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刺殺

字數:4929   加入書籤

A+A-




    在山本五十六暫居的艙室裏到處都是地圖、航海圖,官森連不由得站起來觀看。他也是海軍軍官,看了幾張當然就看出了門道,除了瓦胡島一帶的島嶼之外就是日本本土與瓦胡島之間的海圖。很明顯,山本在研究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珍珠港是港口的名字,它位於太平洋上的瓦胡島的南端,是一個天然良港,港口在一個海灣裏。海灣的東側不遠處有個城鎮叫火奴魯魯,是美國夏威夷州的首府。

    “火奴魯魯”這個名字一般人不熟悉,可是“檀香山”的大名人人皆知,火奴魯魯就是檀香山,這個漢文字名字的來曆是此地盛產檀香木,這是中國人很喜歡的材料,用於製作玩物和高檔家具,需要量很大,貿易曆史久遠,因此中國人稱之為檀香山。類似的稀有木料還有菲律賓盛產的紫檀木,在明清時代就是很有名的。

    在日本的軍人內部謀劃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這種事不算是秘密,研究珍珠港的也不止山本一個人,大家都心照不宣,並且經常交流。因此官森連看著地圖的時候山本說道:“帝國進軍南洋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曆史和現實都讓帝國走上這條路,沒有回頭啦!不對南洋進軍則國內就是大亂的結果,整個官僚層都要垮台,控製不好還可能波及天皇陛下,那就是亡國呀。我們發動南洋戰爭也是處處凶險,最終失敗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戰爭起碼能解決眼前的問題呀,不至於立即垮台。官森君,你說還有別的辦法嗎?因此我必須義無反顧的準備作戰計劃,向帝國,向天皇陛下盡忠吧!”

    山本的話語中說到了日本國內可能出現“大亂”,這是什麽意思呢?

    貪婪是人的本性,人都夢想著得到更多的財產,都夢想獲取更大的權力,這是人性的社會體現。人,無論有什麽信仰,無論什麽主義都逃不脫這個基本人性,日本國的軍國主義分子也不例外,他們也沒那麽單純高尚,也不是為天皇無私奉獻的人。此時日本國是憲政民主的初級階段,有了憲政的構架,政治基礎的各個方麵都不完善,掌權的少數人(也包括天皇和皇族)把持國政,此時的日本實質上是打著民主憲政幌子的獨裁專製政權,不是天皇一個人的獨裁,是一群特權階層小團體的獨裁。於是日本國就具備所有獨裁政權的特征,手中掌握權力的官僚階層缺少監督和約束,就會用手中的權力尋租,聚斂財富。其結果就是貧富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極少數掌權者富得流油,擁有社會的絕大部分財富,社會底層越來越走向赤貧。貧窮、不公平會激化貧富之間的矛盾,讓日本國的社會處於動蕩之中,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如此等等,這就是山本五十六所說的國內亂象,如果當局控製不好,大亂子隨時可能爆發。

    日本政府控製局麵有什麽辦法呢?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解決底層民眾的民生狀態,也不能說日本政府沒有作為,比如說,日軍成功地占領了中南半島的一部分,那裏是天然的糧倉,這就極大地緩解了缺糧的狀態,讓大部分人都能吃飽飯,起碼不至於餓死人了。國家再困難,再亂,權力集團也不會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關照民生隻能在不影響他們自身利益的前提之下。獨裁的官僚體製決定了政府效率低下,官員們趁機撈錢的積極性遠大於關注民生,民生狀態沒有太大的改善。

    官森連說道:“山本君憂國有擔當令我佩服。帝國的社會狀況的確有點亂,人心不齊,地痞浪人仇富心理嚴重。但是自從帝國取得中南半島以後,市麵上的食品已經很充足了,經濟明顯改觀。去年(1935年)帝國就開始在南圻、高棉組建開拓團,內閣計劃每年移民30萬。從現在的情況看30萬的數字是達不到了。運送移民隻有一艘船,每一個航班能運送5000人,說是每月三個航班,實際上隻能開兩個航班,這樣算下來一年隻能移民十多萬人,遠遠達不到30萬。”

    這個年代的遠洋輪船一般都不到10萬噸,如果是六七萬噸的船用來運送士兵,大約可以裝一個聯隊,就是2000人左右,這是考慮部隊有很多裝備的因素。如果用來運送平民每船可以多達5000人,按噸位重量說雖然沒有超載,但輪船上不是每個艙室都適合裝載人。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官員們對待平民很惡劣,甚至沒把窮苦民眾當人看。

    山本說道:“我看不光是運輸能力的問題。在本土動員移民也不是很容易,故土難離嘛,再窮困他們也不願意離開家鄉,各縣政府每個月動員這麽多的移民也很難,很多還都是強迫的。還有南圻那邊需要安置,要驅趕原住民,要準備房屋生產工具等等的,每個月安置上萬人也是很吃力的。”

    官森連:“還有,我聽說那邊的天氣很熱,並且沒有冬季,多雨潮濕,咱們的人不適應,生病的很多,醫藥醫生基本上沒有,死亡的也不少啊!”

    日本國曆來就習慣於向殖民地移民,以前他們占領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時候也是這麽幹的。貧困戶,缺少基本生活條件的貧民就可以移民海外。

    日本社會的底層存在眾多赤貧人家,這個情況與日本的繼承法有關。在這個年代裏日本國還保留著他們民族傳統的繼承法,一個家庭如果有兄弟多人,隻有長子有繼承權,其它的兒子們就是掃地出門,女兒就更沒有繼承權了。所以赤貧的人口大多是老二、老三等。曆史上移民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數量很大,叫做“開拓團”,估計有四五十萬吧。日本國有個長期的移民計劃是準備移民500萬的。

    還有個有趣的事,在古代的日本,隻有有身份的男人才能夠有名字,其它人沒有取名字的權利。因此,繼承了家業的老大(當然是有身份的家庭中的老大)可以有名字,其餘的兄弟就隻能阿貓阿狗的隨便叫了。所以日本人的名字中叫“二郎”“三郎”的很多,但是沒有“一郎”,也沒有“大郎”。由此我們可以斷定這位官森連應該是家裏的老大,而山本五十六極可能不是老大。

    麵對著民怨沸騰,獨裁的政權都會在控製輿論上下功夫,報紙都在政府的控製之下,不會有不同聲音。宣傳什麽呢?宣傳自己的強大,陸軍、海軍都是軍容威武,天下無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宣傳敵人弱不禁風一觸即潰,還要惡魔化敵人,說他們如何的落後沒文化,原始殘暴。比如說在越南法國人是如何侵占殖民地的,他們對當地的民眾如何壓榨剝削,殘酷地鎮壓原住民的反抗。當大日本皇軍到來的時候原住民是如何地歡呼雀躍,慰勞皇軍。如此等等。

    為了轉移民眾對社會不公的抱怨和對統治集團仇恨的情緒,還要宣揚帝國的危機,宣揚假想敵,說中國、美國、英法等國對日本帝國虎視眈眈,包圍日本,遏製日本,隨時伺機侵略日本國。總之周圍所有的國家沒一個是好人,都是凶惡的敵人。宣揚日本帝國危機四伏,處於極端危險的狀態。那麽日本國內如果有誰敢於發出不同的聲音,那你就是敵對勢力,是被敵人收買的第五縱隊,就是顛覆日本,就要堅決地鎮壓!要激發民粹,鼓吹大和民族主義,高舉愛國主義的大旗等等。

    普天之下的獨裁政權都是這個套路,沒什麽新奇的,希特勒和斯大林也都是如此。這就是愚民政策,對國民搞“仇恨教育”,讓民眾頭腦簡單尚武,衝動容易暴怒,但是這種簡單的招數每每的屢試不爽,百用百靈。

    ......

    “報告!”

    門外洪亮的一聲報告,中斷了他們二人的談話,士兵遞進來一份電報。電報的內容更是驚人,山本忽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官森連吃驚地問道:“出事了?”

    山本把電報遞給他,說道:“出大事了!我必須馬上去東京!去海軍部!”

    官森連看完電報也是吃驚地張大嘴巴,瞪大了眼睛:“竟有此事?”

    見山本正在穿棉大衣,他上前一把拉住,說道:“山本君,你不能去!太危險了!”

    發生了什麽事呢?

    是陸軍的軍務局局長永田鐵山遇刺身亡!

    從官階看,陸軍的軍務局長不是很大的官,可是這個職位有實權,其重要性僅次於陸軍大臣和次長。永田鐵山是屬於統製派的,他們這一派現在是積極鼓吹征服南洋的。永田在派係內影響很大,可以說是派係的一個旗幟吧。山本五十六現在應該屬於皇道派,與永田的立場是對立的。

    我們前麵的章節裏為了便於理解把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這兩個派係,把他們稱之為軍閥派和官僚派。故事發展到現在,軍閥和官僚的稱呼就不太恰當了。我們說的軍閥派其真實的名稱應該叫統製派,而官僚派就是皇道派。現在頭腦過熱要求立即征服南洋的是統製派,代表人物大多在陸軍的上層。對應的皇道派多集中於海軍。此外,由於貪官惡政導致民怨沸騰,陸軍的青年軍官多有憤憤不平者。又因為現在當政的絕大多數是統製派,所以這些憤青的年輕人就是反統製派的,感情上也就靠近了皇道派。

    政治派係本來就混亂複雜,並且各自的立場多變,我們搞清事實即可,不必過分追究那些晦澀難懂的名稱。

    ......

    這個刺殺案實際上是醞釀兵變的結果,從性質上說它有點類似於中國的辛亥革命,是一群日本熱血的青年軍官和士兵發動的軍事暴動。他們的口號是尊天皇、除貪官!鏟除貪汙腐敗的權貴以平民憤!當然他們的“尊天皇”是政治需要的一個口號而已。

    此時日本國的農民除了在田間耕作之外,為了生計在農閑的季節還要打零工,即便如此他們微薄的收入也難於維持一家人的溫飽。實在混不下去的隻能離鄉背井的移民海外參加開拓團了。城市裏的平民找一份辛苦的工作也不容易,盡管十分勤勞,工薪微薄難以養家糊口。在官僚貪腐集團的殘酷盤剝之下,平民的生活日益的貧困。日本國的上層群體熱衷於爭權奪利,瘋狂地侵吞社會財富,把民眾推向災難疾苦的深淵。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操縱著國家政府的內外政策。使得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財富的壟斷使得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麵對著病態的社會也就產生了為改變這種社會現狀的各種主張。軍人是日本國當前主要的社會群體,在社會上有重要的影響力,他們中的激進分子就顯得特別的突出,醞釀暴力就是這種社會形態的必然結果。

    山本對刺殺持什麽態度?這次的刺殺案會有什麽結果呢?且聽下回分解。

    ---529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