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複國夢
字數:4461 加入書籤
上一章說到興海的俄羅斯族人不安分,甚至想打北海道的主意,那是不是想重建東俄羅斯國呢?除此之外還能有別的什麽猜測嗎?張作霖老奸巨猾,一眼就看出他們的心思了。可是他們想歸想,實踐不宜,首先是沒有兵。
東北軍接收東俄的時候他們有12萬正規軍(早期是十五六萬,戰爭損耗缺少補充讓部隊縮水了),而且是野戰軍,東北政府當然不能讓他們保留這麽多的軍隊,防止野心是一方麵,經濟負擔過大也是一方麵。養兵是要看人口基數的,興海自治區兩個省,總人口還不到200萬。按規矩說,戰時養兵的比例最大到3%至5%,算下來不過是6到10萬部隊。和平時期要小於1%,就是兩萬。養兵超出這個比例就會影響到經濟,如果不顧百姓的生活那就是窮兵黷武了。
作為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現代的朝鮮兩千萬人口養了接近200萬部隊(正規軍120萬),也就是說朝鮮的適齡男子基本上都是軍人。對經濟的壓力幾乎是無法承受的,單說在國民生產和社會服務都會缺少強壯的勞動力這一條對他們的國家會造成多大的損傷呢?獨裁政權的核心利益是“天下社稷”,“權”高於一切,為了掌權,其它一切都不顧,民眾生活算老幾呀?
當前興海自治區內的部隊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東北政府財政負擔的國防軍,另一部分是自治區用自己的財政養活的保安部隊,這就減輕了自治區的財政負擔。
國防軍這一塊是海陸空俱全的,海軍是用於近海和內河的小艦隊,空軍是一個航空隊,陸軍方麵是單獨組建的第九軍,它有一師兩旅,外加一個重炮旅(含岸防炮),兵員總數3萬。這個包含了海陸空的部隊,其成員有一半來自於原來的東俄羅斯的舊部隊,所以俄羅斯族的軍人就比較多。
他們的保安部隊的兵源全部是原東俄部隊的留用人員,
按照保衛自治區社會穩定的需要,其數字至多一萬,和平時期這就足夠了。不管怎麽說,在興海大幅度的裁軍是必須的。原12萬人幾經裁撤到了三萬,編成三個超編的保安旅。其中的一個旅固定駐紮在海參崴,等於是興海高層大佬們的私人衛隊。此後的幾年在東北政府的壓力下他們繼續裁撤,每個旅最高限額不得超過六千,所以目前維持在一萬七千人左右。這支部隊的規模已經很小了,對財政完全沒有壓力,缺點就是自治區頭頭們的軍權被壓縮到最小。
東北軍對興海軍隊的整編免除了他們鬧獨立的後患,同時也讓加倫等人產生巨大的失落感,時不時的懷念著東俄羅斯的“輝煌”。
一日,伏羅希洛夫到加倫府上拜訪。
伏羅希洛夫說道:“布柳赫爾同誌,近來我們的一些同誌很不安分,這不好,如果被張大帥那邊知道了對我們很不利呀!”
布柳赫爾就是加倫,“加倫”是他的中國名字。
加倫:“是的,是的,你顧慮的對。東北軍準備向日本本土進攻的消息傳來之後,不少人產生一些聯想,他們的躁動也是可以理解的。昨天尤金還來過,說了很多......哎,難啊!”
尤金是駐紮在海參崴的保安旅的旅長。
伏羅希洛夫:“張大帥想調你去奉天是不是聽到了什麽風聲?真的要小心啊!雖說大帥他比較寬容,可是也要看是什麽事呀?”
斯大林整肅異己之殘酷他們都是知道的,因此他們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一日經蛇咬十日怕井繩嘛。
加倫:“伏羅希洛夫同誌,我們的確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但是你也不必過於憂慮,張作霖與斯大林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中國人普遍寬容,張作霖如此,南京的蔣介石也是如此,不會有殘酷地迫害,對此你盡管放心好了。”
伏羅希洛夫:“是,是,你提醒的對。我們不少人都盯著北海道了,對於我們來說北海道有很多的有利條件。那裏的氣候跟我們這裏一樣,都是冬季漫長,天氣嚴寒。日本人不適應那裏的氣候,因而人很少,可是我們俄羅斯人已經習慣了,北海道就是我們理想的土地。那裏人口少,絕大部分都是荒原,因而日本人的防衛非常薄弱。昨天庫利科夫也對我說起北海道,他甚至提出一些初步的設想,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盯著北海道幹什麽?他們都沒有直說,可心裏都明白:還不是想找一塊土地複活東俄羅斯國嗎?
“嗯?庫利科夫同誌怎麽說的?”
伏羅希洛夫:“庫利科夫說北海道對我們很多同誌的誘惑很大,但是理想成為現實需要一個條件,就是日本國在戰場上受挫,國力極大地衰弱,或者東北軍登陸日本本土,我們也乘虛而入,隻有這種情況我們才有機會。他說:我們現在的狀況處於東北軍的轄製之下,不可能擁有太多的武裝力量,而日本國的力量太強,我們用現在的力量單獨行動去奪取北海道那就是不自量力了。所以他說要等待,耐心地等待,他相信隻要我們保持堅韌的信心,機會總是有的。”
庫利科夫是軍職,目前是興海保安部隊的司令,東北軍政府已經任命他為農業廳長。
加倫:“庫利科夫同誌還是有理智的,他說的對,我們要耐心等待。但是這還不全麵,還有一條是羅科索夫斯基對我說過。他說:取得東北政府的同情和允許是先決條件,必不可少。要讓東北政府同情我們,理解我們,不要把我們當做不安分的造反者而陷入對立。隻有讓他們設身處地理解我們的民族情結才能有共同的語言,這就需要工作,要拉攏感情,取得同情和信任。羅科索夫斯基說這是可能的。為什麽是可能的呢?這是他觀察張作霖和東北軍多年的心得,張大帥還是講理的,是能體諒我們的,東北軍其它的高官也是大同小異。總之中國人都比較溫和,能夠理解我們,這可能與他們的儒家文化有關。”
伏羅希洛夫:“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也認為東北軍的高層能理解我們。我的想法是:他們作為中國人都有個傳統的心理,認為漢族是這個國家的主導,即便少數民族的人也要站在漢族的立場上才能得到他們的青睞。從這點上說,我們這一百多萬的俄羅斯人總是外族,讓他們感到擔心,是隱患,這是他們的心理狀態。因此,如果我們謀求一條出路應該是對他們的心思的。從這一點來說,我們謀取北海道很大程度上應該會得到他們的支持。對於他們來說,我們的離開等於甩掉了一個包袱。”
羅科索夫斯基是搞黨務的,是他們勞動黨的書記處書記,這個職務就是加倫的黨務助手,日常工作都由他來處理。
加倫:“哦,對,你們說的都有道理,這些中國人應該是這個心思。我們腳下的土地,他們認為是中國的領土,不會允許我們在這裏建國的,丟失國土可是他們的大罪過呀!張作霖他們不會承擔的。因此我們到北海道建國就會得到他們的支持,這一方麵清除了興海的隱患,同時肢解了他們的敵國日本,一舉兩得。”
伏羅希洛夫:“咱們的同誌們不光是盯著北海道,關心安娜女皇的人也一直存在,並且舉家遷移到西伯利亞國的人從來就沒有中斷過,這也是咱們俄羅斯人的一條出路。
“雖然名義上安娜女皇的西伯利亞國是個獨立的國家,東北政府也給他們充分的權利,但是他們也同樣受到轄製而不能為所欲為。比如說,現在俄羅斯境內的內戰怎麽也停不下來,斯派和托派兩敗俱傷,是極好的機會,安娜女皇無時無刻不夢想著複辟俄羅斯帝國。她多次要求出兵收複烏拉爾地區,可都被東北政府攔下了,安娜也是沒辦法呀!”
加倫:“東北軍政府阻攔安娜的衝動是對的。咱們都是蘇聯共-產黨裏出來的人,還不了解他們的黨內鬥爭嗎?托派斯派信仰都是一樣的,不要說什麽‘繼續革命’理論的爭論,那沒有實際意義,他們爭的實質是權力,每個人都想我來當家,並且堅持一言堂,容不得異己這才是本質。不要說有不同的意見,就是擁護不堅決的都要被排除。
“在這種兩派鬥形勢之下,如果出現強大的非共-產黨的外部力量,讓他們感到了滅頂之災,那麽他們就會停止內鬥,暫時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安娜一個女流之輩她看不清形勢,可東北軍是明白的。”
伏羅希洛夫:“兩年以前,安娜女皇的部隊從西伯利亞向伏爾加地區出擊,可是直到今年我們才知道出擊的部隊實際上是張宗昌的部隊,叫什麽特別縱隊,其編製上比一個軍都大。這支部隊從西伯利亞向伏爾加地區出擊,與其說是打仗莫不如說是搶物資搶人,他們把伏爾加工業區攪得一片混亂,凡是能拿走的全部運走。還有技術工人,工程師和他們的家屬也都大批的運往西伯利亞,這讓西伯利亞國的工業迅速壯大起來。”
加倫:“張宗昌這支隊伍很強,但是他們不主動進攻,就是在邊界附近,因此這支隊伍起到了保衛西伯利亞的作用。東北軍裏邊有能人啊!策劃的如此完美!”
還有一點加倫他們不知道,張宗昌出擊的原因是斯派占了上風,東北軍過去的目的是削弱斯派,讓他們兩派平衡,維持長期內戰不要停下來。
未完待讀。
---548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