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加倫想什麽

字數:5608   加入書籤

A+A-




    永安紗廠的股票炒作案對上海震動不小,也樹立了蔣經國的威望,其後反貪汙行動就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在隨後一個多月裏,有更多的官員被處理,有坐牢的也有殺掉的。蔣經國信心猛增。這期間他連續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也到處發表演講,他說:“......近幾年來我們的經濟得以飛速地發展,但是經濟的改善也讓貪汙腐敗盛行,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貪官遍地了,人們也見怪不怪了。貪官們的欲望無止境,眼中完全沒有百姓的福祉,目無黨紀目無國法......做官的如果憑借權勢與商人勾結,我們就更加倍地懲辦!為了上海人民的生活安定,我們要徹底根除這個‘貪’字,還給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他這種講話慷慨激昂,但是他沒有觸及貪官的根本問題,那就是產生貪官的根源。這個根源是缺少憲政和民主,沒有法製就沒有規矩,沒有民選,官員不對民眾負責,民眾也無權懲戒和罷免官員,因而官員和政府權力就沒有了監督,靠官員自律是解決不了貪汙的。可是這種話小蔣的確不能講,現在還是一黨獨裁,聯合政府還都沒有,距離憲政民主還差得遠。

    在蔣經國的鐵腕打擊下上海的官場明顯好轉,他每一次打掉貪官對“黨國”都是震撼,讓國人感到有了光明,蔣經國的威望初步確立,他自己依稀感覺大有希望。可是,問題總會有的,這不,現在問題就來了。

    時間到了12月底,蔣經國召集上海工商業頭麵人物會議,宣講反貪汙打老虎的宗旨,告訴他們此次運動的目標是政府官員,同時也告誡工商業者遵紀守法,配合政府的反貪汙工作,其目的是安撫資本家,不要人心惶惶的,市麵要穩定。

    沒想到與會的杜月笙提出問題向蔣經國發難,他說:“蔣督導,犬子擾亂股票市場非法獲利這是我管教不嚴,國家對他的懲處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本人無話可說。今天到會各位都有一個請求,請蔣督導過問一下揚子公司,查一查他們的倉庫。我想問的是:公然囤積奇貨謀取暴利算不算違法?”

    這個杜月笙也是小肚雞腸啊!話裏話外的對他兒子被處置很不滿,他的檢舉就屬於報複心理作怪。

    麵對著眾多資本大佬責問和期待,蔣經國沒有猶豫,他說:“杜先生問的好!在這之前我糾察隊根據舉報已經對揚子公司展開了調查,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讓大家滿意的結果,揚子公司如有違法行為,民國的律法絕不姑息,犯罪之人一定會被繩之以法!”

    杜月笙為何把揚子公司拿出來呢?就因為揚子公司的董事長是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老杜就是衝著權貴去的。孔家的背景就說明了一切,揚子公司就是個官倒公司。這個公司的曆史不太長,隻有兩三年,因為孔令侃還很年輕嘛,早些年他還在上學,這是專門為他量身打造的企業,一是曆練二是撈錢。背景顯赫的揚子公司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就發達了,成了上海有影響的大企業。

    除了孔祥熙家族的關係之外,孔令侃還有一重身份。由於宋美齡沒有生育,宋家老二宋慶齡也沒有生育,於是老大宋藹齡的孩子就成了宋家的寶貝。孔令侃是長子,因此被宋美齡看作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地寵愛。同樣的,最小的孔令俊甚至像宋美齡自己的女兒一樣,整天不離左右。孔令侃的這個身份也是極其顯貴的,一般人誰敢惹他?

    經過調查核實蔣經國下令搜查揚子公司在上海的總部和該公司所有的倉庫。與此案牽連密切的上海財政廳主任徐某等人被逮捕。這個行動成了最熱門的新聞,國內各大報爭相報道,一時間揚子公司倒賣戰爭物資的消息傳遍了全國,豪門孔家公司被查、被清算之聲不斷。

    此時的孔令侃並不在上海而是在南京自己家裏,年輕人貪玩嘛,做生意枯燥無味,他哪能總盯著生意呢?他在南京得到消息後火冒三丈,他想立即趕往上海想找蔣經國去理論,行前他免不了去看他的姨媽宋美齡,這種後台此時不用更待何時?宋美齡是知道內幕的,但也不便直說,隻是好言相勸。孔令侃當然聽不進去,他也感到詫異,一向寵愛有加的姨媽這是怎麽了?

    這裏所說的孔令侃不知道的“內幕”就是這次反貪汙有個不便說明的重大目的,它就是給聯合政府之路減少阻力,因為聯合之路到了不得不走的時候了。這些前麵我們說過:高層想明白了,國民黨的眾多官員未必願意,其阻力是巨大的。這是為了避免國民黨的分裂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要謀取本黨的最小損失。

    這個策劃當然是最高的黨國機密,宋美齡是介入國家政治活動的,她當然知道,同理孔祥熙也知道,但是孔令侃就不會知道。任何政權都會有保密的原則和紀律,最高機密豈可隨便亂說呢?如果孔祥熙可以對兒子泄露機密,那麽孔令侃也有自己的親朋好友,是不是也可以打招呼啦?這樣做還有何機密可言呢?這就是孔令侃懵懂不知道的原因,並且誰也不能告訴他,宋美齡不能說,孔祥熙也不能說。

    有關國家機密有個現成的例子,前幾天公布了要建立雄安新區之事,據說曾經有人動用巨量的資金提前在此地大肆購入房產。如果屬實,這就是憑借權利信息的便利發財,屬於嚴重的犯罪行為,比貪汙要嚴重的多。

    如果孔令侃老老實實在南京家裏呆著,蔣經國不會到他家裏去抓他,現在孔令侃自己送上門來了,他找蔣經國大吵大鬧,蔣經國順勢就把他抓起來了。孔令侃被投入監獄,還像模像樣的審訊,甚至允許記者采訪拍照,一時間輿論轟動。

    孔令侃被抓的第三天宋美齡來了,她找到蔣經國,而後在蔣經國的陪同下直奔監獄,二話不說,提出孔令侃與同案官員徐某就把這二人帶回了南京給予保護。他們走後蔣經國顯得氣憤異常,在辦公室裏摔茶杯罵人,他下令查封揚子公司的倉庫,封存賬目,重點職員全部抓來嚴格審查,徐某人的家也被抄了。由此民國這個第一家庭的矛盾隱隱約約地暴露出來。

    宋美齡有權利幹預反貪的案件嗎?你別忘了南京政府是獨裁,獨裁還講理嗎?作為第一夫人想幹啥不行啊?所以說這個問題不能問,問的人太愚直了。

    世人覺得這是暴露蔣家一些內部矛盾,其實這也是苦肉計。為什麽這麽說呢?

    站在蔣介石屬下親信的立場上看,他們的委員長真夠義氣,敢頂著民意的壓力出援手,解救危難。樹立蔣介石在國民黨中的威信也就等於穩定了國民黨的官僚層。

    小蔣受了委屈和打擊並沒有屈服,他毫不手軟繼續清查此案,扣押了大量的贓款贓物。這給民眾以信心,讓民眾看到希望,也就使得反貪汙能夠繼續下去不至於半途而廢。當然孔家要受到經濟損失,相對於大局這點損失又算啥?一個小公司而已,用廣東話來說:“灑灑水啦!”孔令侃救出來了不能法辦不用坐牢,這才是大問題。

    這些彎彎繞的計策也算用心良苦了。但是這裏也有個疑問,蔣介石能允許蔣經國違背他的意誌嗎?這種現象能合理地存在嗎?我們且不說有什麽內幕約定,起碼在外人看來他們父子意見相左而蔣介石管不了兒子。我們說這是可能的,不是任意捏造,不好理解的人是受現代裏某些知識的誤導。那麽這個道理何在呢?

    國民黨搞獨裁不假,但是看看國民黨的曆史,它的內部從來都是派係林立,反對蔣介石的人和事多得很。比如汪精衛、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陳誠等等,還有好多就不一一的說了。這些人不光是口頭反對,互相批判對罵,並且多次刀槍相見,可是最終他們還是一個國民黨。所以說國民黨一直是一個派係複雜互相兼容的政黨,不管它允許不允許,反對的聲音客觀存在,客觀上國民黨中在一定範圍內是允許批評和監督的。國民黨的這個特點也是後來蔣經國推動憲政民主、開放言論自由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如果國民黨不是這樣的,在他們的黨內嚴格劃一,打擊異己,殘酷鬥爭,那麽蔣經國要想放開黨禁報禁就十分的困難了,黨內這一關他就不好過。

    正是這種氛圍可以讓蔣家父子存在矛盾而不影響大局。

    ......

    奉天,大帥府

    張作相在向張作霖報告政府工作,趙三本在座。張作相報告說:“我們定下的調加倫擔任兼管經濟的副主席一事有點麻煩,他不來,並且提出替代的人選。”

    東北軍政府的頭叫做“主席”,張作相擔任主席。上麵說調加倫到奉天擔任的就是東北軍政府的副主席。“主席”的名稱是有講究的,“總統”那是選的,不管真選還是假選,一定要選,要走這個手續。還要有任期,到年頭就下台。“主席”可以選舉也可以任命,任期隨便,二十年三十年都行。東北軍的政府主席就是張作霖任命的,所以叫“主席”不叫“總統”。這是根本的,此外“總統”屬於國家概念,行省的頭就不能叫“總統”,而“主席”可以,可大可小,自由度很大。

    張作霖:“哦,是他多心了,怕咱們收拾他,還是有異心啊!”

    張作相:“是啊,經濟是很大的一項啊,財政、工業、商業、農業、運輸這幾個廳都歸他管了,權利很大,實惠不少,是個肥缺呀!還有啥可挑揀的?”

    “肥缺”,用這詞就說明東北軍裏邊也是無官不貪啊!管經濟嘛,肯定油水大。

    張作霖:“咱們是好心,興海自治區很特殊,讓他們在咱們的軍政府裏有個代表,可是他理解歪了,多心了。他提了什麽人?”

    張作相:“庫利科夫,是個少將。擔任過海參崴衛戍司令,現在是自治區保安部隊的司令。”

    張作霖:“哦,遷就一下吧,有異心就慢慢地收心。但是這個庫利科夫資曆不夠......哦,你看這樣行不?給個農業廳長吧,農林牧漁事情也不小了,是不錯的差事。副主席讓莫德惠幹吧。”

    原農業廳長是莫德惠,他這等於升職了。莫德惠也是民國時代的名人了,他是警校出身,初期服務於警界,後曆任部長以上的官職,屬於經濟外交方麵的優秀人才。

    張作相:“還是大帥肚量大,待屬下仁慈。不過我覺得興海那幫老毛子總是讓人不放心,不能總是嬌慣著,也要防備一點。”

    張作霖:“嗯,有所防備也對,有備無患嘛。三本你可有什麽主意?”

    趙三本:“大帥,我們在自治區以及兩省(濱海省、外興安省)都有財政監督的官員,為了不過分刺激他們就不能再增加了。但是興海是多民族聚集地,管理自治區的官員也要有多民族的成員,人數也應該按照人口的比例來分配。所以我建議給他們定個規矩,限定時間整頓他們的各級政府。我想幾年後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自治區的主要官員全部是漢族的,但這需要慢慢來。

    “我的這些看法也不成熟,一切還是大帥定奪。

    “大帥,前幾天學曾關於興海的一份報告您看過了吧?那份報告說我們在濟州島搞奪島演習的事興海的官員們比較關心,有好幾個人向加倫進言,說爭取興海也做同樣的演習,他們的眼睛都盯著北海道呐。”

    張學曾是負責情報的。

    張作霖說:“這報告我看了,現在的自治區政府手中隻有一支保安部隊,雖然比其它省的保安部隊強大一些,可畢竟隻是保安軍,加倫等於沒有兵權,我看他們鬧不出什麽幺蛾子。沒事!不過這倒是露出他們的心思,這是想重新建國呀!”

    張作霖此言一出眾人心驚!將如何應對呢?且聽下回分解。

    ---547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