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偷襲受挫

字數:5283   加入書籤

A+A-




    1937年3月24日,日本國內閣召開會議,議題:中日和談之可行性,當然是首相廣田弘毅主持。會議室中除了內閣的閣員外還有不少的軍人,都是將星閃耀的高級將領。今天的題目對於軍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一個個的滿臉的嚴肅,會場氣氛緊張。廣田掃視著會場,他擔心隨時可能吵起來,會議能順利進行就是最大的成功。

    能夠把議題列入討論已經是不容易了,也是經過好幾個有影響的大佬推薦,甚至活動到了天皇身邊的內大臣,所以說能夠召開專題會議本身就是皇道派的一個勝利。

    海軍部長井上成美大將做主旨介紹、宣講背景、中國對日本國的威脅、和談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和談成功的重大意義。然後進入討論質疑。

    “海軍是膽小鬼!你們的武士道精神那裏去了?支那的幾艘小船就把你們嚇破了膽子嗎?......”

    “和談?笑話!這是帝國的恥辱!......”

    “海軍上下都是膽小鬼!......”

    “把他們趕出去!”

    ......

    內閣會議又不是議會,部長閣僚也不是議員,可是這情況有點像議員吵架啦。順便說一下,此時日本國的議會已經名存實亡,也就是在換首相的時候表決一下,僅此而已。

    廣田氣得直拍桌子,砰砰的聲音勉強壓製住眾人。手拍得生疼,廣田多麽希望手裏有個法庭用的錘子啊!

    “各位請安靜!這是內閣會議,怎麽能這樣吵鬧啊!”

    待到會議室內安靜下來,廣田弘毅說道:“剛才井上君已經講述了和談的理由,大家沒聽清嗎,如果不清楚可以讓井上再講一遍。”

    陸軍大將阿部信行說話了,他是陸軍比較有資曆的人,年齡六十出頭了,他說道:“不必了,井上君已經講的很清楚了。我們在支那的廣東的確遇到了阻力,長時間沒有進展,這也說明支那的國力、軍力在逐步加強,但是不能得出支那已經進入強國的結論。我們陸軍的意見恰恰相反,不能從廣東撤軍,那裏是牽製支那力量的前線。支那如果有不利於我帝國的舉動,我們可以增兵廣東,向華中進軍。這才是牽製支那的策略,而不是什麽和談。難道海軍不知道支那政府的狂妄嗎?他們曾經多次表示,要收複台灣和琉球,甚至狂妄地要攻擊我大日本帝國的本土。真可笑,支那人的欲望也是沒有止境的。麵對這樣的支那狂人有和談之可能嗎?我們放棄廣東,支那就會得寸進尺,還會有南洋航線的安全嗎?因此,我們陸軍堅決反對海軍的方案,反對向支那示弱。”

    陸軍始終不能拋棄他們的中國夢,總是想著這片富饒的大地。阿部的講話更是鼓舞了以陸軍為代表的統製派,在會議上取得了壓到的優勢。

    “海軍太軟弱了,前幾年我們在支那的失敗就是海軍懦弱的結果......”

    “支那才應該是帝國的第一目標......”

    統製派受到了鼓舞,開始鼓噪起來。這種情緒下會議當然無法進行,海軍提出的與中國媾和的提議受到了打擊,廣田不得不終止今天的會議。這個議題今後會不會重提,還要看兩派的博弈,也要看日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了。

    ......

    山本五十六的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計劃也是一波三折,此計劃在日本內閣普遍不被看好,山本和海軍部的將領們不放棄,堅韌地堅持。他們也是四處活動爭取支持,最終他們得到了天皇的首肯,這是關鍵的一步。有了天皇撐腰,偷襲珍珠港的計劃終於得到了批準,山本和海軍將領都欣喜若狂,開始組建臨時艦隊,積極準備出征。1937年7月初山本發布了絕密作戰命令,把攻擊的時間定在夏威夷時間的8月2日。按照預定航行10天計算,艦隊需要在7月22日出發。

    預定的攻擊日期也是有講究的。

    現代人都知道了:日軍偷襲珍珠港是靠航母上起飛懸掛著魚雷炸彈的飛機,用飛機轟炸的辦法攻擊停泊於港口的艦船,而不是靠軍艦上的火炮攻擊。這個時代的飛機作戰還是靠飛行員的目視觀察的,所以最好的條件就是趁著天色未明時起飛以隱蔽自己。時間要求到達目標時天色將亮,能見度已經沒有問題,剛好展開攻擊。這算是飛行技術的限製吧。

    聯合艦隊由山本五十六親自擔任司令,參謀長是南雲。偷襲靠的是飛機,日本人下了決心,出動三艘航母,加上戰列艦巡洋艦等輔助艦船多達27艘。艦載機170多架,有半數飛機可以掛大個的魚雷,是專門炸軍艦用的,並且是經過嚴格的投彈訓練。這支艦隊規模不小,戰鬥力很強。

    預定到達目標的日期是8月2日,正好是農曆十五,月亮正圓,月光可以輔助起飛和飛行以及尋找目標,這是計劃之中的。如果沒有月光,這個時代的飛機夜間起飛是危險的。這就有一個問題了,那一天如果是陰天不見月光怎麽辦?答案是沒辦法,隻能等,等到天亮。不光是陰天的問題,還有,如果運氣不好,遇到惡劣天氣,狂風暴雨,飛機同樣不能起飛。偷襲行動的運氣成分很大,即便是現代裏也不能完全排除天氣的因素。

    還有一個對日軍極其不利的因素,那就是美國的軍艦有雷達,軍港也有雷達,而日本艦隊沒有雷達,還靠“貓眼”呢。這讓日軍很吃虧。

    此時剛好是雷達出現的初期,英美中國都有了雷達,也有了艦載雷達。東北軍的雷達產品已經是第二代了(34年10月開始研製),不說領先世界也是名列前茅,可是日本國因為被中國禁止半導體產品的貿易,並且英美一直在製裁日本,所以他們落後了。日本國已經有了海岸雷達,但是艦載雷達還在研製之中,在雷達技術上日本落後了一大截。

    上麵是我們故事裏的情況,真實的曆史是去年在英美有了最早的海岸雷達,今年(1937)開始出現早期的艦載雷達,日本國還沒有,還要晚一兩年才出現雷達產品。

    為了行動保密,日本的聯合艦隊從離開本土就嚴格執行了無線電靜默,孤獨地在浩瀚的太平洋上航行。同時要禁止艦載機的起飛偵查活動,道理很簡單,你偵查別人,別人也能看到你,飛出去的飛機就可能被美國人發現,豈不是自我暴露嗎?

    大海上的導航主要靠島嶼陸地的地標,這是最可靠的,導航儀等技術手段隻是輔助的作用,即便到了現代,科技高度發達,國際的航線依然是沿著島嶼的路標走。按正常的航線,從日本國出發需要向南直到菲律賓再向東,這一個大圓圈的航線增加了兩三倍的航程。並且在正常航線上商船很多,沒有保密可言。因此日軍艦隊隻能走島嶼稀少的偏僻航路。由於太平洋的深處島嶼非常稀少,日軍的艦隊就難免偏離航向,在不斷糾正方向的過程中走彎路是難免的。因此日軍不能保證走最短的直線,經過九天的航行他們終於接近了目標——夏威夷群島。

    日軍的偷襲行動還有一個重要的製約條件,那就是飛機的作戰半徑,也就是飛機一個往返的航程,飛去了還要飛回來嘛。這個年代裏,性能不錯的飛機其作戰半徑也都小於500公裏。所以日軍艦隊必須接近目標500公裏以內才能發動攻擊。

    這一天是8月1日。快要接近目標了當然很緊張,要不停的瞭望觀察,水兵也忙碌起來,航母上的戰機也開始緊張地準備。下午,觀察的“貓眼”慌慌張張地報告,說是正南方向有一架飛機正在向艦隊飛來!

    這可是不得了,來者不管是誰,反正不會是日本自己的飛機,毫無疑問,艦隊暴露了!突如其來的情況讓艦隊司令山本無比的沮喪,偷襲失敗!這是毫無疑問的了。南雲更是激動,一把摘下頭上的戰鬥帽狠狠摔在桌子上,他大喊:“命令!起飛四架戰機攔截!必要時可以擊落敵機!”

    已經暴露了還有什麽好說的,所以南雲命令飛機起飛,眼前的局麵還是要應付。

    山本冷靜地說道:“南雲君,告訴他們不能開火,攔截即可。”

    來者極大可能是美軍的飛機。這片海域是夏威夷群島的附近,是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基地。這個年代裏基本沒有民用飛機。來者不是美軍還會是誰?

    此時敵機尚遠,就是一個小黑點,機型看不清,軍徽標記更看不清。如果是現代,飛機都有身份識別的無線信號,看不到也能識別,可此時沒有,隻能近距離查看。

    山本的補充命令是清醒的,因為美日之間是和平狀態,有矛盾但是沒有開戰。日本人也知道,西方國家都講究規矩,或者說紳士的風度,兩國交戰必須先宣戰然後開打,不宣而戰是西方國家所不能容忍的流氓行為。日軍如果無緣無故地擊落美軍飛機將造成嚴重的外交事件,在形勢已經很緊張的情況下,搞不好就可能宣戰。南雲太衝動啦。

    日軍起飛了四架飛機,風馳電掣地飛了過去,很快就看清了。來者的確是美軍的飛機,雙翼,在機身上塗有美軍的軍徽,下麵帶著兩個長長的船型支架,說明這是一架水上飛機。

    這是美軍的巡邏軍艦上攜帶的水上飛機,它們的任務就是圍繞著夏威夷群島巡邏。飛機出現在這裏,那麽飛機的母艦當然也不會太遠,因為水上飛機的巡航距離很短,一般都在兩百公裏以內。

    簡易的水上飛機在此時有它的優越性,5000噸以上的一般船隻都可以搭載。飛機的起飛降落都在水麵進行,艦船上配備釋放回收的起吊設備即可,當然還要有維修保養的能力。它方便簡易,提供了飛行的服務,隻是水上飛機的飛行性能和武裝能力都很差,基本沒有空戰的能力。

    此時的雷達還很初級,如果是現代的雷達,島嶼上的雷達應該早就發現日軍艦隊了。

    日軍四架飛機攔截,並且都是性能更好的戰鬥機,美軍就是再頑強也無法更靠近了。但是,日軍能夠看到飛機,飛機上當然也就能看到艦隊,對龐大的艦隊肯定一覽無餘,全都看見了,拍照也是可能的。美軍飛機在日軍監視之下隻能返航了,日軍的飛機也回來了,沒有交戰,但是偷襲徹底失敗。並且日軍艦隊還要快速返回,因為美軍肯定會出動艦隊,這附近就是美軍基地,在人家的家門口還有便宜嗎?

    與此同時也免不了外交上的交涉,外交人員編什麽謊話那都有預案,照本宣科就行了。

    這次的失敗對山本的方案打擊非常大,這等於告訴了美國人:日本鬼子已經惦記上珍珠港了!下次,還有下次嗎?

    未完待讀。

    ---550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