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和平談判-1

字數:4474   加入書籤

A+A-




    山本五十六策劃的偷襲美軍行動受挫,無功而返,幸運的是沒有引發美日之間的戰爭。美軍得知有龐大的日本艦隊接近了珍珠港,這絕對是嚴重的挑釁!美軍焉能沒有反應?珍珠港內的美軍立即組成艦隊出擊,兩艘航母和兩艘戰列艦組成艦隊出動,直奔出事的海域,並且追上了日本艦隊。數十架美軍戰機起飛,在空中監視著日本艦隊。這一次日本人老實了,默默地忍耐著,一架飛機也沒有起飛。雙方對峙著,就像是美國的艦隊護送日本艦隊的樣子。美軍的行動僅限於警告,由於雙方的克製,終於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戰鬥。這一方麵因為兩國尚未宣戰,更主要的是日本國駐美國的大使趕緊進行外交斡旋滅火,大事化小。日本外交的借口是什麽呢?一是訓練,二是天氣不好迷航了,誤入美軍的敏感海域。

    這次偷襲失敗後日軍能夠終止偷襲計劃嗎?應該肯定地說:不能!這是日本國的利益決定的,是日本進軍南洋的需要,不打垮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日本國就沒有出路。今後事態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有點意外的是這次失敗的偷襲行動為“中日談判”問題帶來了轉機。失敗也是好事,能夠讓狂徒們冷靜一下。日本內閣成員雖說都是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畢竟屬於日本國的精英階層,並且都年紀不小了至少五十歲以上,他們多少還能有點理智。反複的失敗也教育了他們,大日本皇軍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策劃不當就難免失敗。

    日本政府為對華和談做出決策也需要做不少的工作,畢竟不是皇帝說了算的皇權政治,也不是蘇俄那種個人獨裁政治。民主政治應該是議會說了算,可日本國的民主隻是名義上的,有議會,可誰也不會找議會去表決。他們首先要內閣統一認識,要獲得多數成員的支持,然後還有天皇的態度,國內各派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首肯。

    這期間海軍部與內閣接觸頻繁,畢竟是海軍首先提出來的方案嘛。

    首相廣田弘毅對海軍部長井上成美說道:“井上君,海軍的和談提議是正確的謀國之道啊,你們受了挫折不要氣餒,拜托各位還要努力呀。這些年來對支那的日漸強大我們都感同身受,帝國屢屢失敗使得我們被逐出了支那大陸就是體現,對此不能視而不見。支那的地理位置就在帝國的麵前,這是搬不走的。現在帝國的海軍依然具有壓到性的優勢,可是要看到支那也在變,他們的海軍也在不斷地加強,我們的海軍向南洋進軍,戰線就會拉得很長,在支那沿海一旦失去海上的優勢那麽支那就是帝國交通線的最大威脅。

    “我有一個問題請教閣下,我們帝國的海軍能不能把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辦法用到支那呢?”

    井上答道:“首相大人,這是絕對不行的,很多方麵的條件完全不同。最主要的一條是支那海軍沒有太多的超大噸位的軍艦,都是小船,絕大部分是很小的快艇。我們即便偷襲成功了,又能取得什麽戰果呢?炸毀一百條船也不頂用。此外中國的海軍基地大多分散於大陸的沿海,比較特殊的隻有濟州島基地,從地形上就不容易搞偷襲。還有中國的空軍比我軍要強,飛機的性能好,數量也多,一旦形成空戰的局麵我軍一定吃虧。最後就是中國的雷達比較先進,他們海岸的大型雷達探測距離遠,我艦隊無法遁形。如此等等,導致對支那偷襲就比較難。”

    廣田:“哦,是這樣。對於帝國的南洋戰略來說,我們的運輸線都在支那大陸的沿海周圍,麵對強大起來的支那,帝國的運輸線就難於保全。誰敢為安全打包票?是需要冷靜對待呀!”

    道理是明顯的,日本的大佬們隻要稍微冷靜一下,他們就會知道,與中國和談的建議是有道理的,也是必要的。拒絕就是盲目自大,就會麵臨著巨大的危險。

    日本內閣經過一個艱難的過程總算能夠作出決策對華和談了。但是決定下來遠遠不等於能夠取得什麽結果,後麵的外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的問題是中日兩國現在處於互相宣戰的戰爭狀態,兩國之間沒有外交關係,聯絡全部中斷。要想傳遞外交信息就需要找第三國做中介人,這個第三國還需要與雙方都有友好關係,有起碼的信任才行,比如美英這樣的國家就不行。為什麽呢?因為英美正在嚴厲的製裁日本,與日本國交惡,日本國就不能信任他們,怕拉偏架,怕傳遞錯誤信息。荷蘭在南洋地區的勢力也不小,但是荷蘭是英美的盟友,也參加了製裁日本國。還有誰呢?

    歐洲國家中與日本國友好的有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但是這些國家在遠東沒有任何殖民地,更沒有重要的利益。想來想去有一個國家最合適,那就是葡萄牙。澳門和南洋的東帝汶是葡國的殖民地,因此在遠東有他們的利益。前麵我們說過,葡萄牙與日本國關係極為特殊,是一種互相利用也互相鉗製的關係。選擇葡萄牙還有一個便利,那就是葡國與中國的各派之間都有往來。

    中日之間的談判這種國際事務在目前的中國有個特殊性,簡單地說就是派係林立,並且在對日關係中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南京的中央政府並不能百分之百的代表中國。從對日關係來說,東北軍、桂係和紅軍都是繞不過去的。中央和東北不說了,後麵兩個派係雖然不是主流,可目前正在與日軍交戰呢,絕對是利益相關。要接觸這麽多的派係,葡萄牙剛好有這個便利。

    作為邦交國家,葡國在南京有大使館,可以與中國的中央政府聯絡。葡萄牙是小國,南京以外的地方它沒有領事館。東北軍政府在印度達卡設有領事館,葡萄牙也能方便的聯絡。對於桂係和紅軍來說,由於地理位置接近,澳門地位很特殊,這兩個派係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在澳門,這些人物身份未必公開,可對於執掌澳門的當局是透明的。

    葡國的確是最合適的中間人,他們很快與各派溝通了消息,日本和平談判的要求很快就傳遞給了中國相關的各派勢力,和談也就成了中國各派討論的新熱點,各色政治人物們都活躍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向有話語權的大佬們進言。各派都有各自的利益,主張就會有差異。讓我們先看看東北軍的反應。

    在奉天大元帥府裏聚集了相關的人物,有張作霖、張作相、張學良、莫德惠(新提拔的政府副主席)、顧維鈞(外交廳長),當然少不了趙三本,關鍵人物都到了。

    張作霖說道:“小日本提出和談,當不當正不正的啥意思呢?除了廣東還在不死不活地打著就剩下海洋封鎖了。我琢磨著小鬼子又要對誰開戰了,他們這是想要穩住咱們,別礙事。各位看看是不是這麽個理兒?”

    在場的人都會心地笑了,大帥說的幽默,事情也是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事兒,眾人的心情當然好。

    莫德惠:“大帥的話一針見血,日本鬼子想穩住咱中國就是另有所圖,圖那裏呢?沒有別的地方了,隻有南洋。大帥慧眼如炬呀!令下官佩服!”

    莫德惠馬屁拍的山響啊。他新近被提拔為副主席有點受寵若驚了。 百度@半(.*浮)生 —啊!東北軍

    張作霖:“哈哈!小鬼子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他要拉什麽屎。好了,先別管他為啥了,咱們看看該怎麽談,需要準備什麽。各位都努力獻計獻策,眾人拾柴火焰高嘛。都說說,都說說。”

    顧維鈞:“大帥,南京是中央政府,談判必然是他們主導,我東北政府也要爭得一席之地,談判要反應出我東北的主張。所以我建議應該及早組成代表團,赴南京參與談判事宜。”

    張作相:“這倒是不必擔心,對於和談,量他南京政府也不敢獨裁。我顧慮的是南京的態度未必堅決,這是因為他們的背後是江浙一帶的大財團,國民黨的高層中很多人自己就是大資本家。江南經濟繁榮曆來強於內地,傳統上也特別的倚重於海上的貿易和運輸。這些年來日本鬼子的海上封鎖給他們造成很大的損失,能夠打破海上封鎖是他們急切盼望的。因此,為了恢複海上貿易通道就會不顧一切,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顧國家的得失,更談不上正義了。”

    張作霖:“輔臣老弟說的對,咱東北的爺們要硬氣,大原則要堅持。什麽原則呢?割地賠款!甲午年他們怎麽對咱們的,咱們就怎麽對付他們。甲午不是割了台灣嗎?咱們收回台灣還不算完,也要割他們的地。賠款也不能少。柳忱(莫德惠)老弟,找幾個秀才好好算算賬,要賠款也要有根據嘛。不能便宜了他們。”

    莫德惠:“是!大帥請放心,此事一定辦好。”

    張學良:“對待和談的態度上我們東北軍與南京肯定會有差異,甚至差距很大。國家對外談判總是要統一的,如果因為我們國內不同意見而無法談判豈不是讓日本人看笑話?我的想法是,第一,為了統一,我們要準備有所讓步,但是讓步有底線,這個底線要討論清楚,以此作為原則。第二,如果超出底線也沒能與南京達成一致,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就應該放棄,不參與,並且要發布聲明。如果造成這種分裂的結果,實際上和談已經不可能了,因為日本人也知道,沒有我們東北軍的認可,他們簽了什麽條約也無效。”

    張作相:“漢卿說的對,是要有個底線,不能由著他們胡來。我還要補充一點,我們還要估計一下日本人的承受能力,什麽條件是日本人接受不了的。當然這隻是我們要心中有數,談成還是談不成咱們不在乎,本來咱們也沒打算現在就談嘛。和談是日本人提出來的,他們就應該有所準備,甲午年他們是戰勝國,他們應該知道戰敗需要賠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