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阻擊山下大隊

字數:4996   加入書籤

A+A-




    藍軍在連平一帶攔截日軍的迂回部隊,雙方的信息是不對稱的。藍軍對日軍的行蹤了如指掌,而日軍對中國軍隊的情況卻完全不知道,也不知道前麵有一支軍隊等待在那裏。可是有一點是明確的,日軍知道藍軍知道他們的行蹤。嗬嗬,這話有點繞嘴。天上有飛機,地上有遊擊隊,時時刻刻監視著,日軍能不知道嗎?合情合理的推論是:日軍可以預計到他們的前麵有危險,說不定在哪個地方就會遭到堵截甚至被包圍。正因為如此,山下晉文才一再地請求終止迂回行動立即撤退。也是這個原因讓山下大隊的行動更加遲緩了,他慢慢地走,隨時等待撤退的命令。

    盡管山下大隊得到了加強,可習慣上迂回作戰的都是小部隊,他們依仗的是從背後襲擊敵人,有突然性才能有意外的效果。迂回動作一旦被發現極少能有成功的可能。

    可是第13師團不知道腦袋搭錯了哪根筋,幾次催促山下前進。也許是龍川前線實在的不樂觀,他們認為這支偏師可以策應正麵的進攻,這就是要拿山下大隊當炮灰啊!

    ......

    5月16日藍軍部隊拔營起寨,緊急調動向南而去。這是因為情報已經能夠大致確定日軍的位置,那是距離連平較遠的一個山口,在連平的南邊,名字叫牛二埡。抗聯軍的炮兵營也隨後跟進。這幾天一軍團的參謀長祝卓全帶著抗聯第83營的營長賴文勇查看了好幾個地點,目的還是希望炮兵能夠更好地支援作戰。這一處牛二埡是比較險峻的,需要修一條三百多米的盤山道才能讓炮兵上去,其中有幾處需要爆破岩石,工兵已經提前兩天開始施工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修了這一段路,榴彈炮就能翻過這一道山脈,藍軍的戰線可以向前伸延幾十裏,這就能選擇更有利的戰場。

    5月17日,日軍正在行進中,大隊長山下晉文得到報告,說前方約5公裏處有敵情,並且已經與日軍的偵察兵交火,山下趕緊拿出地圖查找位置。

    日本人是很重視地圖的,抗戰時期中國軍人都把繳獲的日軍地圖當做寶貝一樣。你說怪不怪,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家竟然沒有日本人那種詳細的地圖?

    好了這個事不說了,可是這一次還真是例外,此地太偏僻了,山下手裏的也隻是極為簡要的地圖,隻能大致參考。

    在生疏的環境行軍,缺少情報,地形複雜,所以日軍派出去的偵察兵都是走得很遠。現在就見到了效果,如果不是偵察兵,大隊人馬就會遭遇突然的襲擊。

    怕什麽就來什麽,山下的第一感覺就是不妙!他一直擔心的阻擊終於來了。

    “停止前進!按建製集結待命!”

    “通信班!立即架設電台!快!”

    山下發出一連串的命令,情況很嚴重,他要立即報告,這也是戰場的規矩。

    同時他找來偵察兵,仔細地詢問情況。偵察兵的表述不能令山下滿意,他們隻是遇到了敵情,對方的底細哪能一下子就摸清呢?

    身在前線的山下晉文是不願意在這裏作戰的,不管作戰艱難與否,首先要有意義,若是有利於戰局,做出犧牲也是軍人的職責嘛。但是,作為迂回部隊,隻有達到突然襲擊敵軍的側背才能有策應正麵作戰的作用。現在他們距離龍川還很遠,現在的戰鬥對於全局能有什麽作用?所以在山下看來今天的犧牲是沒有什麽價值的。但是軍命難違呀,他必須要戰鬥。這也是他很快架設電台的原因,他總希望著上司發出撤退的命令。

    一支一支的部隊在山下的命令之下向前移動,這其中就有炮兵。目前山下手中的炮兵分為兩部分,步兵大隊自有的炮兵和聯隊給他加強的炮兵。

    日軍的大隊編製裏的重火力有一個機槍中隊(重機槍),還有一個炮小隊,裝備迫擊炮或者小口徑的步兵炮。

    聯隊調撥來的是一個炮兵中隊,擁有四門山炮,也就是小口徑的榴彈炮。值得一提的是,日軍有騎炮兵這種編製,現在的這個中隊就是騎炮兵。有點奇怪吧,什麽是騎炮兵呢?

    騎炮兵並不是騎著馬衝鋒陷陣的意思,別理解錯了。之所以叫做騎炮兵是說所有的裝備均為馱馬運輸(不使用車輛),目的是適應複雜地形,比如山地。

    山下大隊長在電報中還請求航空兵支援,他說,哪怕來兩架飛機也好啊,起碼可以看清戰場上的情況,偵查一下敵軍有多少人,都在什麽方位。他的這個要求得到了答複,真是不容易啊,答應給他派來航空兵並且要求他設立地麵導航標誌,保持對空聯絡,也要準備對跳傘飛行員的救援。現在日軍的飛機都是從惠州起飛的,20多分鍾可以到達。

    此時的山下對電報聯係寄托著希望,下意識裏他總希望得到撤退的命令。他一邊等著電報,一邊命令偵查搜索隊前出,意圖用武裝偵察手段搞清支那軍的兵力情況。過了半個小時,偵查隊有報告了,說支那軍在前方山上構築了環形防禦陣地,從陣地規模上判斷,兵力應該不超過一個連。

    “納尼?”

    山下不相信,敵人的兵力怎麽會這麽少呢?一個連也敢打阻擊?

    他又轉向通信兵:“再問一問,航空兵出發沒有?什麽時候能到?”

    偵查的結果不能令他滿意,他需要驗證敵方的兵力,太需要飛機偵查了。

    實際上他們前方的藍軍不是一個連,也不是一個營,而是一個團。藍軍編製人數的水分很大,日軍的偵查也有水分,水分的疊加放大了虛假信息。從人數說,阻擊的藍軍有五六百人,抗聯軍的一個營都比他們一個團的人數還多。

    “報告!電報!”

    這一次山下看到的報文讓他滿意,飛機終於要來了,電報說飛機已經起飛,讓山下大隊為飛機設立地麵標識,指引方向。過了一會,日軍的飛機終於來了,是兩架三三式,機翼上的紅色太陽標誌很醒目。飛機看到了地麵標識降低了高度環繞著這片山區飛行。可是又讓山下失望了,東南方向傳來飛機的馬達聲。空中的日軍飛行員視野更開闊,他們更早發現敵情調轉機頭就飛走了。地麵的日軍也看清了,東北軍的飛機來了六架,都是單翼戰鬥機。這就說明在這一片山區中有東北軍的地麵觀察站,隨時監視著天空。

    日軍的飛機走了,東北軍的飛機在戰場上空轉了兩圈,也沒投彈就飛走了。這倒是能理解,東北空軍是來空戰的,就不能掛炸彈。日軍當然會防空躲避,雙方都是互相偵查。

    日軍飛機也沒有白來一趟,空中的偵查還是有所收獲,讓山下大隊長掌握了更多的情況。飛行員的報告說,支那人依托山地的地形,構築了直徑約為四五百米的環形防禦陣地,陣地上挖掘了很多戰壕。在前沿清理了樹木等障礙,還有阻礙進攻路線的鹿砦壕溝等。從防禦陣地的規模來看,中國軍隊遠不止是一個連,地麵偵查隊的報告還是有疏漏。

    這支日軍部隊在深山裏已經走了十多天了,風吹日曬雨淋加上都是山間小路,艱難難行,都吃夠了苦,今天麵臨一場戰鬥似乎是個解脫,因此,各部的中隊長們都摩拳擦掌準備擔任主攻,山下隊長終於下達了命令,第一中隊派出一個小隊佯攻,實際上是試探性的進攻。

    他對一中隊長說道:“按現在我們掌握的情況,麵前的這股支那人不到六百,你組織一個小隊,炮擊後立即出擊,你的任務是進一步偵查敵情,摸清他們的火力和人數。但是不要貪功,探清支那人的實力即可。”

    中隊長心理明白,火力偵查的部隊與當炮灰也差不多,這是苦差事。“山下大隊長,為天皇陛下,為大東亞共榮,我一中隊決心完成任務!下官請求給予足夠的火力支援。”

    “沒問題!”山下說道:“你下去準備吧,炮擊過後立即發起攻擊!”

    前方阻擊的這個團是藍軍2師的第34團,團長肖克南。肖團長舉著望遠鏡正在觀察敵情,他仔細看著山下敵情,放下望遠鏡他對身邊的通信員說:“日本鬼子要進攻了!通知各營隱蔽防炮!”

    團長下達了命令,下麵的各部都動作起來,留下少量的觀察哨,其餘人員全部尋找安全地點防炮。抗聯軍的炮兵沒來,但是藍軍有自己的炮,炮兵的觀察哨可不能躲避,他們要尋找便利的觀察點為指導炮兵反擊做觀測。

    日軍山下大隊長也在舉著望遠鏡觀察,他發出命令:“二十分鍾炮火準備!”

    炮兵中隊有四門山炮口徑75毫米,這種炮在日軍中很普遍。山炮開始射擊,炮彈帶著刺耳的呼嘯飛向目標。

    開始的炮擊速度不快,這是試射,需要校正。幾枚炮彈砸向藍軍陣地的前沿,泥土和樹枝石塊在炮彈的爆炸中飛上天,又紛紛落回地麵,石頭滾動著,樹枝跳躍著。有一處機槍陣地被炮彈直接擊中,沙袋被炸得飛散開來。

    臨時修建的簡易陣地上不可能有像樣的防炮洞,藍軍部隊的所謂防炮就是借助山上的地形分散隱蔽,真要是炮彈在身邊爆炸那是躲不掉的。前沿的工事也抵擋不住炮轟,隻要被命中肯定被炸毀,個人的安危完全靠運氣。

    藍軍的炮兵觀察哨不但不能躲避,還要測算日軍的炮兵陣地,附近有炮彈爆炸了他們就雙手捂著頭躲一躲,炮彈間隙期間又要對著炮鏡觀測,還要手端著小繪畫板寫寫算算。一般地說他們選擇的位置相對安全,實際上也是撞大運。

    日軍的炮兵進行試射修正後,炮火更加猛烈了,藍軍陣地淹沒在硝煙之中。

    日軍除了這個騎炮兵中隊之外還有大隊自己的火炮。一個大隊下設的炮小隊有二門步兵炮,一般是迫擊炮,也有配山炮的。現在他們的炮小隊也拿出迫擊炮來參加炮擊,他們炮擊的目標是敵軍陣地的前沿,集中轟擊鹿柴等影響攻擊的障礙物。

    未完待續。

    ---579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