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龍川之戰2

字數:4721   加入書籤

A+A-




    日軍真的是下決心了,戰鬥尚未開始日軍的飛機就來了,有18架飛機,算是不小的一個機群,他們來到戰場就投入了戰鬥,向地麵目標投彈攻擊。同時他們也有偵查的任務,飛行員視野開闊,具有觀察敵情的優勢,一瞬間他們就飛越了抗聯軍的防線,可以從整體上觀察龍川附近的情況。抗聯軍能暴露多少軍情,就看隱蔽偽裝的本事了。作為關鍵的力量,抗聯軍的坦克都在樹林的掩護之下,並且覆蓋有偽裝。

    東北空軍沒有給日軍多少機會,在他們開始空襲的時候,在正北方向上就有東北空軍的機群到來,遠遠看去一大片,數不清,肯定比日軍的飛機還要多。

    早在日軍的騎兵來偵查的時候,前線的13團團長趙誌強已經聯係了東北空軍,請求支援,隨後日軍航空兵到來的情況也及時做了通報。其實東北空軍獲得更詳細的情報比戰場上的通報還要早,情報的來源就是地麵觀察站。不但在自己的占領區有地麵站,在敵後的山區裏也有隱蔽的觀察站,在敵後建立觀察哨就需要藍軍的配合了。這些偵查情報需要采用必要的通信手段及時地送回來,比如信號彈、旗語以及無線電報等。

    東北軍的飛機怎麽會出現在正北方向呢?

    永定機場位於龍川戰場的東北方向。此時最理想的航路還是靠地麵特征標識。什麽樣的地標最好呢?是河流和寬闊的道路,這種地標對空中的飛行員來說一目了然,很容易識別。如果選擇通往梅州的公路做地標那就從東方接近戰場了,這屬於常規的航線。但是也可以選擇粵贛兩省間的公路,就是今天這個情況,從北邊來到了戰場。比較一下那條航路更好呢?從北邊過來,如果向西迂回一下就等於從日軍飛機的側後方進入戰場,這當然有利於攔截日軍,增加了日軍逃跑的難度,有點抄後路的意思。另一方麵,日軍在敵占區也會有坐探,充當地麵觀察站等情況。東北空軍選擇另一條路就有避其耳目,出其不意的效果。

    永定機場到龍川前線的距離是180公裏,此時的飛機速度慢,但是20分鍾的時間也到了,可以說近在眼前,所以東北空軍能夠反應迅速,支援及時。

    飛行員的視野開闊,30架飛機也是好大的一個機群了,目標很大,日軍的飛行員也能夠盡早發現敵機來了。無論在飛機的性能上還是數量上日軍都知道自己不是對手,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趕緊逃跑。可是日軍的飛機在戰場上已經展開隊形,分散於戰場上的各處,位於西邊的逃跑容易,位於東側的掉頭逃跑就不那麽容易了。

    飛機速度快,轉瞬之間東北的機群就到了,如果仔細數一數,飛機總數有26架之多。這是一個戰鬥機大隊的數量。

    按東北空軍的編製,一個飛行大隊有四個中隊,其中的一個中隊是輔助飛行中隊,機種比較雜亂,數量也沒有統一標準,比如那些雙翼的老式飛機等等。主要的三個中隊擁有戰鬥機24架,此外大隊長有一架用於指揮的戰鬥機,加他的僚機就是兩架飛機。

    今天到戰場的就是三個戰鬥機中隊加上大隊長的指揮飛機,總數26架。26比18,這是絕對的優勢。

    日軍知道自己不行,是想逃走的,怎奈部分飛機被攔截了,與東北空軍遭遇,不得不交戰,這是東北軍的飛機從北邊進入戰場的結果。日軍飛機正處於對地攻擊的狀態,分散於戰場上空。處於東邊位置的飛機全速向西南方向飛去,企圖逃脫,還是有五架飛機與東北空軍遭遇。東北軍的八架飛機(一個中隊)直撲過去,機關炮就開火了,砰砰的炮聲像是空中的驚雷。

    空戰的速度是快的,讓人目不暇接。兩軍一交火日軍的飛機就被擊落三架,其他的飛機都拿出看家的本事上下翻滾躲避,分散逃脫。日本航空兵的莽撞讓他們付出了代價。

    這一場空戰更進一步確立了東北空軍的製空權,日軍的飛機再也不敢貿然出擊了。

    此前抗聯軍後撤30公裏,這距離也不近,日軍不能一日之間就運動到位,因此這一天就算過去了。到了第二天,就是5月22日,已經逼近龍川的日軍第13師團開始向龍川發起進攻。其實日軍來到了抗聯軍預設的戰場,他們就是不進攻抗聯軍也是打算出擊的。

    日軍進攻就要開炮,首次進攻一般都是試探性的,屬於火力偵查性質,因此炮擊的火力一般,出動的兵力也不多,隻有100多人,進攻的力度也不大。抗聯軍也不太吃力,很快就把鬼子打下去了。通過這一次的進攻,日軍起碼知道了敵手的主陣地及其規模,也可以估算出對手大約的兵力。第二輪的炮擊力度就大了,把師團的炮兵聯隊拿出來猛烈轟擊抗聯軍的陣地。期間也遭到了抗聯軍炮兵的反擊,日軍部分炮兵轉移防炮,可是他們還有備用的炮兵陣地,也向抗聯軍的一方打反炮擊。反複地炮戰時間就長了,打了有半個小時。

    日軍開始進攻了,現在抗聯軍主陣地上堅守的是13團,團長趙誌強手舉著望遠鏡,口中喃喃說道:“啊!坦克!日軍把坦克開出來了。”抗1師的師長區守念也在前沿指揮所,聽說坦克也連忙舉起望遠鏡觀看。

    也難怪他們驚訝,日軍這些天來一直沒有坦克出動,當然原因在於前線挖了太多的壕溝。現在的戰場上抗聯軍打算出動坦克就不會給自己製造障礙了,因此這裏沒有反坦克壕溝,於是日軍的坦克就出來了。

    趙誌強問:“區師長,東北的空軍怎麽還沒到呢?”

    看到強敵他們自然會想到東北的空軍,軍官們知道作戰計劃,知道有東北空軍參戰,因此很急切地詢問。

    區守念:“放心打,東北的飛機馬上就到。”

    戰場上瞬息萬變,空軍機場在兩百公裏以外,空軍的配合就不可能分秒不差,現在是需要空軍的時候,特別是麵對著日軍的坦克。因此陸軍盼望空軍支援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時間的配合就未必那麽完美了。飛機還沒到,這個仗就不打了嗎?

    還有一種情況:飛機如果來早了呢?這也是有預案的。東北空軍來了,日軍還沒有進攻,那就主動出擊,在空軍的配合之下,地麵部隊主動發起進攻。

    現在出現在戰場上的坦克是第13師團下屬的戰車聯隊。不是所有的師團都配備坦克,日軍坦克部隊的編製也不盡相同。比如說日軍有專門的坦克師團,更高的還有坦克軍哪。在步兵甲種師團裏一般都配備坦克,多數混編在炮兵聯隊中,也有單獨建立戰車聯隊的,像眼下的第13師團就是。這種陸軍配屬的坦克聯隊,其規模一般是30輛戰車,以坦克為主,也有裝甲車。還有汽車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一個坦克聯隊有30輛坦克,那麽它所屬的汽車至少30輛以上。這是因為坦克行進速度慢,長途行軍的時候坦克是用汽車運輸的。

    日軍是下了本錢了,三十多輛坦克都開出來了。龍川是山區裏的小平原,地形開闊,相對平坦,有利於戰車作戰。日軍的坦克得以施展,它們分左中右三路向抗聯軍的主陣地發起攻擊。

    指揮所都是防炮性能比較好的工事,麵朝前方有觀察的窗口,可是要朝後看那就得到工事的外麵了。團長趙誌強就不時地跑出指揮所朝後麵(東方)張望,希望能看到飛機的影子,盼望之心,表露無疑。

    在民國時代裏,坦克可是大殺器,盡管那時的坦克還非常原始,速度慢得向蝸牛,個子小,體型高,裝甲薄,薄弱的部位都不能抵擋手榴彈的進攻,甚至重機槍都有可能給它造成傷害。就是這麽原始的坦克,當時的陸軍也沒有多少好辦法對付它,最常見的就是敢死隊抱著炸藥包對它自殺式攻擊。這個時代也不是沒有更好的武器,戰場上的辦法不多還是由於裝備差。比如說攻擊坦克常見的有效武器是速射炮,從技術上說這是一種小口徑加農炮,它準確度高,射擊速度快。第二就是用坦克對坦克了,也就是坦克之間的拚搏。

    當然我們不能忘了無後坐力炮,這是最有效的武器,缺點就是炮彈價格高,一般的炮彈都是幾百上千大洋,一輛坦克的價格也不過如此,如果經濟能力不足這種炮是用不起的。現在東北軍為抗聯軍配備了30毫米的小口徑無後坐力炮,炮彈成本極大下降,每一發炮彈約100大洋(人民幣1000元)。現在陣地上的抗聯軍手中就有這種小口徑無後坐力炮,它就是坦克的克星。可是趙團長為什麽那麽不自信呢?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部隊有這個炮,原因還是沒有親身體會也就沒有信心。

    麵對日軍的進攻,抗1師師長區守念發布命令:“炮兵攔截炮擊!第18坦克團全體出擊,第13團配合坦克出擊。”

    這是關鍵的戰鬥,師長區守念也在前沿指揮部中指揮,他果斷地下達了出擊的命令。他的命令會用各種方式傳達到基層單位,此處戰場上主要的通信方式是電話。

    炮兵的任務是攔截日軍的後隊,以限製敵方的總兵力。火炮射擊總是有誤差的,因此炮擊的目標要遠離自己的前沿陣地。

    第18團是坦克團,它屬下三個營擁有坦克總數54輛,在數量上超過了日軍,同時東北軍的坦-21型是美國m2坦克的改進型,在防護、火力、運動速度和靈活性上都超過了日軍。區師長的意圖就是用坦克對付坦克了。

    第13團就是趙誌強團,給他們的任務是配合坦克攻擊。坦克作戰都需要步兵的配合,互相掩護,共同進攻。東北軍的坦克作戰操典都是這樣要求的,這種步兵和坦克互相配合的戰術動作應該是比較先進的了。另外,抗聯軍的步兵營都配有小口徑無後坐力炮,他們跟在坦克的後麵可以獵殺敵方的坦克。

    現在東北的空軍還沒有到達戰場,抗聯軍的這個出擊的力量也很強。

    欲知戰鬥的勝負,且聽下回分解。

    ---587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