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偷襲珍珠港

字數:4675   加入書籤

A+A-




    1939年6月25日,當東方露出魚肚白的時候,日軍的一百八十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在空中完成編隊向瓦胡島飛去。

    日軍對瓦胡島當前情況還是有所了解的,並不是盲目出戰。用飛機飛過去偵查顯然是不行的,日軍采用的偵查手段是軍艦上攜帶的微型潛艇。這種潛艇用在這裏正合適,它們早就出發了,已經對珍珠港進行了偵查並送回了情報。注意,是送回來的,不是無線電報,因為艦隊還在無線靜默中,還要隱身保密。由於微型挺體型小,正常航行時是在海麵上的,這就類似於快艇了,於是航行速度就特別的快。到達目的地之後,它可以潛水隱身偵查。

    微型潛艇送回來的情報讓山本和南雲很失落,因為報告說:珍珠港海灣裏邊沒發現航母!也就是說美軍的航母躲過了這一劫,這就使得日軍的戰果大打折扣了。他們怎麽會不失望呢?

    還有一點要說明,這一天正好是星期日,這個很重要。美國是基督教國家,星期日早晨人們都要去教堂,周末嘛軍人們當然也要休息,因此,與平日比較,今天就是基地最鬆懈的一天。這不是巧合,是山本五十六計算好了的,要的就是這一天。

    珍珠港在瓦胡島的南邊,如此重要的海軍基地防衛必然是嚴密的。此時雷達已經出現幾年了,現在比較普遍,瓦胡島的四周選擇山頂高處都分布著雷達。島北端的雷達站裏值夜班的是兩個年輕軍士,他們正準備下班回去渡周末。其中的一個口中吹著口哨在收拾東西,另一個端著還沒吃完的早點,坐在那有心無心地看著圓形的熒光屏幕。這個年代的熒光屏尺寸還很小,是直徑100多毫米的圓形,上邊有十字線和刻度,並且是真正的熒光屏,是在玻璃上塗著熒光粉,經過電子束的刺激發出綠光。一道亮線在圓形屏幕上旋轉,如果在某一點上有被探測到的目標,則有一個大一點的亮點閃耀。

    “啊!上帝啊!比爾,快來看!那是什麽?”

    另一個軍士趕緊跑過來,也驚呼:“啊!這麽多呀!這是什麽?是鳥群嗎?”

    雷達技術是英美兩國首先搞出來的,此時技術最先進的也是他們。應該說這個時代的雷達發現軍艦沒問題,要發現飛機還沒有把握,除了英美別人的雷達還真是掃描不到飛機。另一方麵,由於飛機的速度還不高,飛機開始使用金屬骨架和蒙皮,就有可能被雷達捕捉到,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先進的單翼飛機上的次要部位還是用了不少的木料帆布之類的非金屬材料,並且雙翼飛機、水上飛機等老式的飛機,基本上還是木頭骨架帆布蒙皮。對這種飛機來說就是現代的雷達也不能保證不遺漏。所以說瓦胡島上的雷達能夠發現飛機,那個技術已經很不錯了。也可能是飛機太多了,接近兩百架,那是遮天蔽日了,如果飛機少點還真是未必能夠發現。

    這兩個雷達兵還算負責任,他們趕緊向上級報告,當然也要填寫值班記錄,然後下班走人回家過周末去了。從行動上看他們沒太當回事。

    雷達兵的這個報告到達基地司令官的手中至少還要三個環節:一、雷達兵的指揮部;二、基地司令部;三、最高司令官。在節假日的早晨,大家剛剛起床,或者還沒起床。在這種情況下,半個小時之內能夠報告到司令官那裏已經是最快的了。而這個時間裏,日軍的飛機已經飛到了珍珠港的上空。

    實際情況是基地裏的各級長官誰也不知道,日軍的機群已經遮天蔽日飛臨海灣的上空。此時在一艘戰列艦{艦隊旗艦}的甲板上正在舉行升旗儀式,在值班軍官的指揮下鼓樂齊鳴,儀仗兵整齊列隊,樂隊演奏著國歌,星條旗冉冉升起。可是這個莊嚴肅穆的氣氛被噪音打斷了,超低空飛來的飛機像是怪獸吼叫,在軍艦上方掠過,飛機太低了,它飛過去就帶來一陣狂風,讓人都站立不穩,把整齊的禮賓隊伍攪亂了,隨後就是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日軍飛機上掛的都是航空魚雷炸彈,大個的有兩百多公斤,一枚炸彈就可以把一艘軍艦炸成兩段。當然還要看炸彈的彈著點是否合適。

    應該說,用航母艦載機襲擊敵艦隊的這種作戰方法,在原本的曆史上應該屬於山本首創的。當然在我們的故事裏,東北軍可是用了好多遍了。

    日軍飛機從出發地到珍珠港需要飛行300多公裏,這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所以第一波次飛機到達時是上午六點半左右。

    按照約定,當第一波機群飛到珍珠港上空並開始攻擊的時候,應該向艦隊司令部發出暗語:“虎!虎!虎!”這一次,山本五十六按時接到了開始空襲的信號。

    日軍參與空襲的飛機絕大部分是三三式,為了攻擊軍艦,它攜帶的是大型魚雷炸彈,那就隻能攜帶一枚,所以一個俯衝投彈之後它就必須返航了,回去重新掛魚雷彈。因此在攻擊開始後這第一波機群就陸續返航了,航母要準備回收飛機。日軍的三艘航母在接受飛機的降落,另外三艘航母則起飛第二波次的飛機飛往珍珠港繼續攻擊。

    日軍對珍珠港四個波次的瘋狂攻擊,直到九點鍾才結束。整個珍珠港的海灣裏艦船非常多,此時都成了日軍飛機的標靶,到處是驚天動地的爆炸,高高的水柱衝上空中有十幾二十米高,原本平靜的海灣到處都是驚天駭浪。大小船隻都是火光衝天,有的傾斜,有的高高舉起船頭。

    海灣裏的海水很深,但畢竟是沿海地帶,有的沉船沉沒了,沒有了蹤影,可有的大型船隻還有殘餘部分露出在海麵上。除了船隻還有很多落水之人在海中掙紮,拚命地尋找可以落腳之處。在海灣裏各個泊位和錨地都是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瓦胡島作為軍事基地當然也有飛機場,並且規模很大,有好幾處,各種戰機超過了三百架。這些戰機若能起飛當然是很好的防空力量,可是很遺憾,美軍沒有準備,天空中沒有一架值班的飛機。當航空炸彈在機場上爆炸的時候,有的美軍飛行員才想到要起飛抵抗,可為時太晚了。

    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飛機起飛之前是有一係列程序的,並不是停機坪上的飛機想起飛就能飛起來。飛機要加油,槍炮需要裝彈藥,機械師要檢查飛機的狀態,如此等等很麻煩的。所以,當個別的飛機想要強行起飛的時候機場已經是一片狼藉了,起飛的動作已經是很危險了。

    即便這麽惡劣的情況下仍然有三架戰鬥機勉強起飛,三架飛機微不足道,但是非常情況之下,美軍飛行員都是極度地亢奮,以必死的拚命精神勇猛作戰。另一方麵,日軍是絕對的優勢,空中都是日軍的飛機,看不到敵機,並且幾百架飛機在翻飛也是一種混亂的狀態。所以美軍的這三架戰機建立了輝煌的功勳,它們擊落了17架日軍的飛機,並且其中有轟炸機四架。是的,對於這三架飛機來說,戰果太輝煌了!

    此外,在混亂中,美軍各處防空陣地的高射炮、高射機槍也陸續進入狀態,開始對空射擊。軍艦上也都是有高射炮的,能夠開動起來的高射炮也參加了對空射擊。美軍抵抗的能力漸漸恢複,但為時太晚了,巨大的損失已經造成,日軍飛機也返航了。

    ......

    日軍這次偷襲所取得的戰果是輝煌的,並且自身的損失微乎其微。他們僅僅損失了45架飛機{包括轟炸機四架},還損失了五艘用於偵查的微型潛艇。

    微型潛艇可不是美軍擊沉的,是在作戰的混亂現場中被誤傷或者傾覆以及意外故障所致。巨型炸彈的爆炸會在水下形成強烈的衝擊波,太小的微艇承受不了,外殼變形破裂也就沉沒了。

    可是美軍的損失太大了,特別是人員傷亡兩千四百多!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傷亡呢?最主要的是船隻損毀帶來的傷亡,在大海裏船沉了船上的人難於逃生。雖說都是近海,有的還靠在碼頭上,但是船上爆炸起火斷裂迅速沉沒,逃生的機會就少。所幸的是船在港口,一般來說船上人不多,隻是值班的,否則,一艘大船就能有上千人。相比之下,倉庫機場等陸地設施在戰鬥中的人員損失就不會太多。

    船隻的損失隻能用“慘重”來形容。被擊沉的有五艘戰列艦、一艘航母、三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這是主要的軍艦,其他艦船還沉沒或重創二十多艘。可以說,太平洋艦隊的重要軍艦都沒了,而太平洋艦隊是美國的主力艦隊,所以美國的海軍算是廢了,沒有戰鬥力了。

    所幸的是美軍航母大多不在珍珠港,在港口裏僅有的一艘也是因為大修。這個偶然為美太平洋艦隊保留了一點基本力量。早先日軍的偵查說是港口裏沒有航母,那是他們沒看見,偵查情報也是有疏漏的情況。

    美軍的飛機損失也非常嚴重,在島上幾處機場都損毀慘重,飛機被炸毀180多架,占島上飛機總數的六成。

    除此之外,受傷的艦船、飛機等也很多,基礎設施更是嚴重破壞。

    正像山本所預計的那樣,美軍在半年內將無力在太平洋上作戰,美軍對日軍就處於全麵的劣勢了。所謂的貿易禁運更是無從談起了,沒有海上力量怎麽能封鎖日本國的海洋交通線呢?

    對日本國來說,這一戰解除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武裝,日軍向南洋地區進軍的阻力極大地削弱了,他們想往多年的南洋夢終於可以實施了。

    當然了,一個後果是日本國必須承擔的,那就是美國必然對日本國宣戰,並且把美國卷入了二戰的洪流。這一戰也是太平洋戰爭的起始點。還有一個後果也很嚴重,那就是西方的主要國家都將追隨美國對日本國宣戰,原先英國、荷蘭那種曖昧的態度不複存在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

    未完待讀。

    ---613end---(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