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沒錢是不行的
字數:5132 加入書籤
趙三本幫助英國人組建的緬甸士紳會一行幾十人乘坐火車從陸路前往緬甸。印度境內鐵路線很多。可緬甸境內的鐵路隻有一條,就是中緬印鐵路,他們下車的地點在緬甸北部,也就是中國遠征軍控製的地區。
他們這一行人雜七雜八的都算上也不足五十人。組建士紳會的緬人骨幹分子才五個人,剛組建的緬甸自衛軍才20多人。其餘的就是中方人員了,有張學銘派來的黨務幹部五人,領頭的名叫周十味,有南洋艦隊派來的軍事教官六個人。
此時他們的武裝僅限於步槍和手槍,都是英國製式的雜亂的老槍,個別的還有獵槍。英國人供應不起槍支嗎?不是的,這是為了安全。即便是破槍,帶著安全嗎?會不會紮眼引入注目呢?現代人不能理解,這還真要說幾句。
首先,這麽多人如果招搖過市不管帶不帶槍都會引人注意,所以他們還是需要加小心。可是槍支是不是引人注意那就要看環境,在那個年代裏不管是緬甸還是中國的環境,民間擁有槍支還是比較普遍的,就看你怎麽用。比如說地主莊園,大商家或者名門望族,在他們的家裏有家丁持有槍支,這是不奇怪的。可是如果十幾個人列著隊扛著槍在大街上走這就紮眼了。對於這種現象不要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就是現代裏也有不禁槍的國家嘛。不要以為日本人的占領區裏,有人背著一支槍就大驚小怪。當然也是有條件的,最大的條件是人熟,認識,街坊鄰居都認識你,日本鬼子也認識你,知道你是誰,知道你有槍,這就沒事啦。還有就是槍的種類,民間的槍很雜,一般都比較落後的,不是部隊裏使用的正規槍支型號。
如此等等,因為我們的讀者是現代的環境,對於那個年代裏正常情況我們不能理解,所以要說明一下。
他們的武器很差,這是暫時的,隨著自衛軍的擴充武器也就會逐漸加強,武裝的目標是能夠對抗緬甸獨立軍。
......
遠征軍方麵負責護送同時也與他們建立了聯絡,對於遠征軍來說這是難得的幫手。其中最重要的是遠征軍派出去的一支偵查隊正在南方活動,他們之間的聯絡更重要,為此遠征軍特意派出一個作戰參謀參加到這支隊伍中。這些緬人最終到達了目的地卑謬並開始了他們的活動。
遠征軍的敵後偵察隊也在這附近,因為這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嘛。這支偵查部隊人數將近兩百人,相當於一個加強連吧。帶隊的軍官叫鄺亦農,他是杜聿明的部下,是個營長,就是最早進入緬甸的那支先頭部隊。士紳會的到來會給他們的活動提供很多方便,為此他們很快與士紳會建立了密切的聯係。
......
趙三本今年是31歲,在現代裏絕對是青年人,可舊時代裏應該是步入中年了。他現在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八歲了,小名石頭,大號叫趙顯平,女兒行二,叫小丫,最小的兒子叫狗子,今年才三歲。趙三本的父母與他們生活在一起。老爺子今年56歲了,他是個閑不住的人,在奉天就開飯館,到了外國的環境想要幹別的就更不可能了,想來想去,飯館還得開。吉大港在海運的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給它帶來了繁榮。這種城市就有國際城市的味道了,哪一國的人都有,當然也少不了中國人。於是趙家的飯館就有了基本的食客。
趙家是個完滿幸福的家庭。
趙三本再忙也要有自己的閑暇時間,這一日得閑,他和媳婦帶著石頭就上街去逛逛,異國他鄉也別有一番情調。閑逛嘛就是漫無目標,那裏熱鬧往那裏走。他現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身後跟著一名勤務兵和一個翻譯,異國他鄉的環境還是有個翻譯方便。順便說一下,英國人的殖民地裏,公共場所都使用英語,並且英語暢通無阻,低端人口大多說本國語言,在印度通用的就是印地語。
帶著孩子有濃鬱的家庭味道,可是小孩子外出是最費心的,他有機會就亂跑。這麽大的孩子正是最淘氣的時候,俗話說“七八歲討狗嫌”,意思是說看見狗也要踹一腳。
街麵上當然不會有現代城市寬闊整潔的馬路和建築,最寬的街道也不過是上下行兩輛馬車可以交錯通過而已。臨街的房屋大多是店鋪,並且有遮陽遮雨的棚子。其景致與中國的南方城市差不多,就是人的麵孔不同。
從麵孔膚色上看印度人明顯分兩大類,高種姓的人接近於白種人的樣子,低種姓的接近於非洲黑人的樣子。由於年代久遠血統混雜,他們的相貌膚色逐漸接近,但區別還是明顯的。
“爸爸,天氣這麽熱,這些阿姨們為什麽穿那麽多衣服,還把頭包起來呢?他們不怕熱嗎?”這是石頭在問趙三本。
此時已經是11月初,在中國的東北已經是深秋季節,天氣很涼了。可是印度處於熱帶,沒有四季之分,隻是按降雨量分為幹季和濕季。此時是幹濕季交錯之時,天氣還是很熱,特別對於來自北方的人還是非常的炎熱,小孩子隻穿褲衩背心。
趙三本回答說:“兒子,爸爸告訴你:這裏的人們都信教,他們的宗教規定了,女人必須穿長袍,並且要把頭發包裹起來不能露在外麵。他們常年生活在這裏已經習慣了,現在的天氣他們已經覺得很涼爽了。”
孟加拉的主流是伊斯蘭教,印度本土的主流是印度教,信仰是不同的。
現在人們都知道在南亞大陸有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國和印度,這幾個國家的形成就是因為宗教{斯裏蘭卡例外},此前他們就是一個國家:英國殖民地印度。再向前追溯曆史,在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這一地區沒有統一的國家,是無數個小國家,是英國的殖民才形成了印度。二戰後,在殖民地獨立的大潮中,印度獲得了獨立的地位,由於宗教的原因,信奉伊斯蘭教的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地區從印度分離出來建立了巴基斯坦國。當時的巴基斯坦國分為互不相連的兩個部分,印度東邊的稱作東巴基斯坦,西邊的稱作西巴基斯坦。再後來東巴再次獨立,與西巴分離成立了孟加拉國,才成了現代的局麵。
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孟加拉與巴基斯坦也有區別,孟加拉更世俗化一些,巴基斯坦執行教法,伊斯蘭的宗教色彩更濃。
......
除了低矮的本地建築,這裏也有高大漂亮的宏大建築,那是殖民者英國人建設的,像市政廳、銀行、商務交易所、住宅別墅之類的,形成本地地標式的建築。
現在他們一家人來到了海關大樓的前麵,忽然趙三本來了現代人的感覺,想拍個照片留念,可是沒相機啊,於是他吩咐跟隨的翻譯去照相館聯係。在現代裏照個相是容易的,拿出相機就照。這個年代方便攜帶的照相機確實已經有了,比如代表性的便攜135相機,但是屬於高檔奢侈品,不普遍。
在等待照相的時候,趙三本看著海關大樓就想到了科倫坡,於是他問張懷曦:“我們在錫蘭收購產業的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張懷曦說道:“初期不太順利,葡萄牙人不好打交道,最近咱們打了勝仗,英國人也上心了,主動出麵幫忙,這才好些。”
趙三本說道:“恐怕是日本人經營不下去了吧?”
張懷曦不是普通家庭婦女,按現在的說法是職業女性,經營過報紙電台和公司,趙家的產業都是她打理。趙三本忙於軍務,所以經營上的事情都是她來管理的。
南亞次大陸,也就是印度這一片地方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唯一的例外是印度南端的錫蘭島,這個小小的島嶼不是英國人的,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葡萄牙是老牌兒殖民者了,到了近代逐漸衰落了,在遠東它還保留了幾塊殖民地。一個是澳門,我們都知道的。在南洋最南端還有個東帝汶,然後就是這個錫蘭島了。這三處的共同特點的麵積小,錫蘭島還是最大的一個。在二戰期間葡萄牙是中立國,他們哪一邊都不參加,悶頭做生意。
正是因為錫蘭不屬於英國殖民地,因此它獨立以後不屬於印度,是個獨立的國家,這就是斯裏蘭卡國的由來。
知道這些背景趙三本夫婦的談話就容易懂了。
錫蘭首府科倫坡是印度洋主幹航線上的重要港口,國際航運給它帶來了繁榮,而日本國對航運依賴程度很高,因此在科倫坡就有不少的日本商貿公司。現在戰爭爆發了,如果是英國與日本國的關係對於敵國的財產那是無條件地沒收充實戰爭費用,這是沒得說的。可葡萄牙是中立國呀,英國人想沒收也辦不到,盡管錫蘭完全在英軍控製之下也辦不到。嗬嗬,這是西方文明了,換東方文明可不管那一套。
南洋艦隊在安達曼島這一戰影響深遠。英國人看到了希望,中立的葡萄牙也需要重新權衡厲害。中立國家就完全中立嗎?也不會。因為戰後是勝利者說了算,這就迫使中立國也要有傾向性,如果站錯了隊,得罪了日後的戰勝國,能有好果子吃嗎?
因此張懷曦說以前葡萄牙人態度不好,不配合,而現在態度有所變化。這裏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英國人也更強硬了。而錫蘭島上的日本商人呢,雖說有葡萄牙人的保護,但處於英國人的控製之下,那麽航運也好,交易倉儲也好,其業務完全停止了。資本賺不到錢就要跑路,重新找能賺錢的地方去。這就是趙三本所說的日本人很難受,挺不住了,那就隻有出售他們的產業,轉移資本。
趙三本問道:“現在情況如何?”
張懷曦:“在科倫坡我們的主要目標有四個,有倉儲,有酒店和海員俱樂部,還有一家商貿會社。價格上壓得很低,因為他們都沒有業務,處於破產的邊沿,基本上我們接過他們的債務就行了。這買賣太劃算了,基本等於沒有花錢。不過我還是擔心今後,現在到處打仗,我們接手就能不虧損了嗎?”
啥叫破產呢?就是資不抵債,公司擁有的所有資產都不夠還賬的,這就叫破產。
趙三本:“戰爭讓這條國際航道處於停滯狀態。我們處於政治軍事的高層位置尚且不能完全把握戰爭進程,商人們就更是看不清了,他們的恐慌讓咱們賺了便宜。你要相信我,我們能讓航線恢複元氣,收購這四家商社僅僅是開始,有了這個基礎還要擴大,也要向印度沿海地區擴展。我有把握。我們在南洋這麽大的攤子,雖說英美等各國和國內都大力支援我們,可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夫人還要多上心呀!”
未完待續。
---654end---(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