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節 海統局

字數:4830   加入書籤

A+A-




    蔣介石感到難呐。繼承人問題,素來是曆朝曆代皇帝最頭疼的事。一不小心,要麽弄出一個禍國殃民、斷送基業的昏君繼承人,要麽弄出同室操戈、自相殘殺的皇室悲劇來。如果隻培育一個繼承人,出了什麽意外,獨苗沒了,大業就會後繼無人;但如果培育多個繼承人,等於埋下以後發生“九子奪嫡”的內亂禍根。蔣介石也曾反複思考過蔣經國和蔣緯國的問題,在他看來,無非以下四個情況:

    第一,蔣經國出色,然後繼承大統,蔣緯國也很出色,但威脅不到他哥,這是最好結局;

    第二,蔣緯國出色,然後繼承大統,蔣經國也很出色,但威脅不到他弟,這結局也不錯;

    第三,蔣經國平庸,蔣緯國也平庸,兩人都不行,都無法繼承大統,這結局雖然不太好,讓蔣介石失望,畢竟兩個兒子都不爭氣,但好歹能保證一家人平平安安,不至於刀光劍影;

    第四,蔣經國出色,蔣緯國出色,雙方都又有能力又有野心,互相威脅、互相暗算,這是蔣介石最怕的結局。

    足足沒說話十分鍾,蔣介石輕輕地歎口氣,對蔣緯國點了點頭:“行,就交給你去辦吧!”

    蔣介石之所以到最後還是同意了,源於三個原因,第一是如果蔣緯國樣樣都強過蔣經國,那他就直接確定蔣緯國是繼承人了,沒必要再強扶蔣經國;第二是蔣經國眼下畢竟還在蘇聯,能不能活著回中國都是一個問題,萬一蔣經國死在蘇聯,蔣緯國又不擁有強大的全方位勢力,那蔣介石就沒法把權力傳給僅剩的唯一兒子蔣緯國了,說白了,蔣緯國就是蔣經國的“備胎”;第三,蔣介石考慮到如果蔣緯國手裏有了獨立的特工力量,那麽,他可以把“黨務調查處(中統)”和“力行社(軍統)”都交給蔣經國,從而抗衡並抵消掉蔣緯國的地下勢力,消除威脅。

    正在歡天喜地出門的蔣緯國哪裏想到自己老爹居然想得這麽深謀遠慮,他隻是興奮:“哈哈!老子要建立自己的特工機構了!”

    組建後備軍和預備軍的事務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開始有條不紊地展開來,軍政部兵役司被擴建為兵役署,署長由程澤潤中將擔任(程澤潤是何應欽的心腹,號稱何應欽派係“四大金剛”之一),副署長由朱為鉁少將擔任(朱為鉁原屬桂係,但已投入中央派係,對桂係的民團製度十分了解,成為兵役署副署長後自然能發揮專長)。蔣緯國在這項浩大工程裏肯定不是主官人員,他還是跟以前一樣隻幹兩件事,一是進行“重要指導”,二是掏腰包進行“資金讚助”,因此這件事讓他很忙,但也不是特別忙,他把更多精力投入於組建他的特工機構。

    特工機構或者說是情報部門,其重要性無需多言,蔣緯國在一開始就有這種打算,因為他發現“很多重要事情都沒有值得放心的人去辦”,給別人下達任務後,總是感到患得患失,就像強迫症那樣,對別人無法完全放心,缺一股可以對辦事的人進行暗中監控的“隱形力量”。蔣緯國知道自己這個想法很不道德,按道理,身為領導,用人時應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是,什麽是“疑人”?一個人可不可靠難道寫在臉上?曆史上,那麽多“忠心耿耿的黨國骨幹”在卸下麵具後,才露出外人難以置信的“共匪間諜”的真麵目;另外,人心不但難測,並且人心還會變,今天是“忠臣”,明天可能就變成“奸臣”了,因此,“疑人不用”其實是行不通的,而“疑人不用”也存在極大的風險,鬼知道你用的人會不會兩麵三刀甚至出賣你。

    蔣緯國“缺少一隻眼睛去暗中偷窺,缺少一隻耳朵去暗中竊聽,缺少一隻手去暗中操控”,因此,他必須要建立一個屬於他、忠於他的特工機構。隻是,這件事真的付諸行動了,卻又老虎啃刺蝟,無從下口。錢,蔣緯國有,人,蔣緯國沒有,蔣緯國當然可以拿蔣介石給的“尚方寶劍”去軍統或中統那裏挖人,但他不想挖,因為挖過來的人肯定“不幹淨”,特工機構需要“血統純正”,這跟軍隊一樣,但要求更高,特工機構裏摻了沙子的惡果要遠超過軍隊。

    為了這件事,蔣緯國煩惱得焦頭爛額。籌備到11月1日,得到蔣介石和蔣百裏的批準,蔣緯國正式在海外部裏掛上一個新機構的牌子:【國民政府海外部調查統計局】(簡稱“海統局”、“海統”)。

    海統局的成立宗旨是為國軍建立後備軍和預備軍而服務的,該部門獨立於軍政部兵役署之外,負責部署建立全國性的兵役監查網,培訓兵役監查員,對各地兵役管區進行監督調查,杜絕在組建後備軍和預備軍的過程中發生各種違法舞弊事件,確保這項關係重大的國防工程得以順利地完成。毫無疑問,海統局的“業務範圍”沒過多久後就不隻限於進行兵役監查了。

    在掛上“海統局”的招牌之前,蔣緯國叫來陳明和孫劍,甩出一張支票:“給我去招人。”

    兩人的反應跟孫濤和翁勇當初的反應一樣:“我們需要招人嗎?部隊人員這麽多!”

    蔣緯國解釋道:“第一,你們用‘投筆從戎、參軍報國’的名義去招人,但實際上不是給部隊招的;第二,重點是去大學裏招,南大、浙大、武大、北大、清華、燕大(燕京大學)、南開等等,招大學生,學曆越高越好,體質弱點也不要緊,反正不是讓他們真的當兵;第三,做這件事盡量給我低調點,不要張揚,不要大張旗鼓;第四,海外留學生更好。聽明白了嗎?”

    兩人點點頭:“明白了!”兩人肅然敬禮,然後離去執行命令。

    “他媽的!”蔣緯國鬱悶不已,“又要花老子一大筆錢!除了喘氣和放屁,幹什麽都要錢!金錢真是太萬惡了!”他隨後發了封電報給駐德大使程天放,請程天放聯係上德國蓋世太保頭子希姆萊,向蓋世太保雇傭300名特工教官,並購買了一大批地下世界裏使用的設備儀器。蔣緯國這麽做,是希望建立一個“血統純正”的屬於他、忠於他的情報機構,所以最原始的、最基礎的骨幹人員必須盡可能地跟國內的情報機構毫無關係,防止海統局會被摻進“雜質”。

    就在蔣緯國為孔方兄不夠的問題而煩惱時,他的海外財源終於開始給他送錢了。

    蔣緯國結束海外之行後,回到國內一直花錢如流水,需要他揮金如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日益幹癟的錢包讓他頭痛不已,好在他開辟的幾條海外財源總算有了初步的進賬。以陳嘉庚老先生為首的東南亞華僑聯合總會在這個月中旬給蔣緯國匯來了兩百萬美元,歐洲華僑聯合總會也同時給蔣緯國匯來了五十萬美元(海外三大華僑群體裏,相對而言,東南亞華僑最富,美洲華僑的國際影響力最大,歐洲華僑的實力和影響力都比較弱小)。為證明財政的“幹淨”,蔣緯國特地讓東南亞、歐洲、北美的華僑組織派來十多名會計人員,進入海外部內進行監督,確保每一筆錢的進賬和出賬都是透明的。蔣緯國問心無愧,身正不怕影子斜,因為他不可能用海外僑胞們援助祖國抗戰的血汗錢去花天酒地。

    10月19日這天下午,以司徒公為首的美洲華僑聯合總會也給蔣緯國送來了一百萬美元,但不是匯過來的,而是送過來的。

    司徒公不但赤誠愛國,並且也大方闊氣,他除了給蔣緯國送鈔票外,還送來了大批武器,甚至送來了一大群渴望參加國軍、為祖國效力的青年華僑。司徒公在電報裏告訴蔣緯國,“這些青年華僑有少部分人曾在美軍裏服役過的,剩下的也都是忠正熱血漢子,他們到你部隊裏絕不會拖你的後腿”。獲悉後的蔣緯國立刻喜不自禁地趕去上海。

    剛到上海,蔣緯國就嚇了一跳,因為他發現今天的上海似乎與往日不同,在一個街道的拐角處,他看到一支緩緩行進的出殯隊伍,足有幾千人,人人素衣戴孝、神色沉重,整條街都淹沒在了鋪天蓋地的白布花圈裏,同時伴隨著莊嚴而沉痛的哀樂。“誰去世了?”蔣緯國暗暗驚訝,“排場好大,居然有這麽多人給他送別?哪位大人物?”幾分鍾後,他就知道是誰去世了,因為他看到那支浩浩蕩蕩的出殯隊伍裏打著一條巨大的橫幅:沉痛哀悼魯迅先生。

    “原來是魯迅先生去世了啊!”蔣緯國先是吃驚,然後也唏噓不已,畢竟中國文學界和思想界的一位巨匠大師在今天隕落了。蔣緯國隨後吩咐跟在身邊的竺培風和姚金河去買幾個花圈並拿出五百大洋前去魯迅先生即將被安葬的虹橋萬國公墓表示哀悼。

    一邊歎息魯迅先生的離去,蔣緯國一邊加快了前往吳淞口碼頭的腳步。

    碼頭邊,一艘飄揚著星條旗的遠洋貨輪已經靠岸了,從船上走下來上千名乘客,但隻有百八十人上岸後徑直離開,剩下的千餘人則聚集在碼頭邊,明顯在等著什麽人,都十分年輕,都穿著與周圍“原汁原味的中國人”略顯得格格不入的美式服飾,蔣緯國知道,這些人都在等自己。“這麽多人?”蔣緯國暗暗驚訝,他以為司徒公頂多送來幾百人,沒想到是上千人。

    為首那幾名英氣勃勃的青年立刻注意到了走過來的蔣緯國,紛紛迎上來:“二公子?”

    “嗯!是我!”蔣緯國笑容可掬地跟這幾名青年打招呼。

    “我叫梁昌盛。”其中一名年齡最大的青年急忙跟蔣緯國握手,隨後介紹身邊同伴,“潘峰、徐磊、曲陽、於悅、楊寧、程遠。我們按司徒公的吩咐,護送這批美械軍火回國,並且,我們都渴望參加國軍,為祖國效力,希望二公子您能接納。”

    “好!好!歡迎!歡迎!”蔣緯國連連稱讚,“軍火呢?”他對軍火最感興趣。

    “在船上,二公子請跟我來!”梁昌盛連忙引路。

    船艙裏塞得滿滿當當的,看上去都是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輕工業機器設備以及香煙、咖啡、酒水、化妝品、藥品等“正常和合法的東西”,蔣緯國甚至還看到上百箱造型設計非常原始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但是這些東西在被搬光後,立刻露出船艙底部的“不正常和不合法的東西”,碼得整整齊齊的幾百個大木箱,還沒有打開來,蔣緯國就已經聞到保養武器用的那種油脂的熟悉氣味了。“司徒公還真是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啊!”蔣緯國驚歎無比地感慨著。實際上,弄一艘屬於北美華商的商船以正常跨國通商貿易的手段“夾帶點私貨”對於司徒公來說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