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老家

字數:7762   加入書籤

A+A-




    蔣緯國、蔣經國等人先乘飛機從洛陽回到南京,然後“稍微忙碌了一下”,蔣經國沒忙,他沒什麽好忙的,忙的是蔣緯國,他在南京找個清靜地方租了棟別墅安頓蔡文娜和楊小婕(他沒買那棟別墅,因為蔣緯國知道,1937年在南京買房子絕對是傻帽行為),留下一筆生活費,又給她們娘倆雇傭了幾個保姆,並且讓孫濤抽調一隊衛兵保護蔡文娜和楊小婕,最後才帶著楊梅跟蔣經國一家三口一起前往溪口鎮的蔣氏老家。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縣溪口鎮本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人口三萬多,姓蔣者兩萬餘,是不折不扣的“蔣家鎮”,因為出了蔣介石這樣的大人物,因此溪口鎮成了全國家喻戶曉的地方,而溪口鎮居民也為家鄉出了“當今聖上”而自豪不已。四月五日上午,得知“大公子”、“太子爺”蔣經國從蘇聯回國並回老家探親,並且“二公子”蔣緯國也一起來,溪口鎮頓時猶如過年般陷入了熱鬧喧囂中,這被溪口鎮居民們視為是繼蔣介石從西安脫難後的第二件大喜事。實際上,這很滑稽,蔣家明明在忙著辦喪事(蔣介卿和蔣孝先),但全鎮卻喜氣洋洋。上午十點多,當蔣經國、蔣緯國乘坐的汽車抵達溪口鎮時,全鎮居民已經排列在進鎮的藏山大橋直至蔣家的道路兩邊,熱烈歡迎蔣經國和蔣緯國。車子裏,蔣經國西裝革履、衣冠楚楚,蔣緯國一身軍裝(佩少校軍銜)、英氣勃勃,兩人頻頻地向家鄉父老揮手致意。蔣緯國心情是興致勃勃,他是“第一次來蔣氏老家”,蔣經國則明顯有股強顏歡笑的感覺,他內心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一方麵是即將見到父親和母親(生母毛夫人),另一方麵則是不知道父親到底會不會原諒他當初的“大逆不道”,並且他沒在進鎮路口看到蔣介石來迎接。

    十多分鍾後,蔣經國和蔣緯國抵達“豐鎬房”。

    豐鎬房是蔣氏老家的名字,蔣經國幼名蔣建豐,蔣緯國幼名蔣建鎬,就是因此而得的,豐鎬房是一片群體建築,位於溪口鎮中街地帶,占地約五千平方米,建築麵積約兩千平方米。蔣介石父親蔣肇聰本是溪口鎮富商,所以家宅修建得比較氣派,蔣介石“發達後”也對老家進行多次擴建,形成了今天的規模。蔣緯國非常感興趣地打量著“自己的老家”,看到這片蔣家建築群在一個地方缺了一角,有一個“釘子戶”卡在蔣家建築群裏麵,本該是正方形的豐鎬房因此而變成了“凹”字形。那個“釘子戶”的戶主叫周順房,是蔣介石小時候的玩伴,此時在賣千層餅。蔣介石發達後擴建老家,需要搬遷蔣家周圍26戶人家,其餘25戶在得到補償金後搬遷了(補償金都是蔣介石自己的錢),隻有周順房不肯搬並且出言諷刺:“瑞元(蔣介石幼名)現在當皇帝了,不得了嘍,都來拆我家房子了。”負責動員拆遷這件事的溪口鎮官員對周順房好話說盡、許以重金,但周順房死活就是不肯搬走,蔣介石得知後也無可奈何。

    蔣介石在骨子裏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古板的人,對禮節看得很重,他自己在豐鎬房的前廳裏等待蔣經國,毛夫人等女性家眷們則在後廳裏等待蔣經國。正式走到豐鎬房大門口時,蔣介石的侍衛長、特務團團長、蔣經國和蔣緯國的堂哥王世和板著一張麵無表情的撲克牌臉,向蔣緯國和楊梅伸出手,兩人先把身上配槍交出去,然後才能進去,實際上,蔣家此時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整個溪口鎮也是精兵如林,畢竟蔣介石剛剛在西安吃了大虧,無論是他本人還是王世和,都把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當蔣緯國跟蔣經國以及特地換上一套中國旗袍、抱著愛倫的芬娜一起進入前廳時,蔣經國頓時臉色發白,他是因為極度的激動、愧疚、惶恐,蔣緯國則想笑,因為他看到自己蔣老爸麵如冰霜、滿臉威嚴、不苟言笑地正襟危坐在前廳正中央的太師椅上,兩眼射出兩道寒光,整個人散發著一股拒人千裏的冷漠氣場,現場還有二三十人,一半是毛慶祥、陳布雷等國民黨或國民政府高層官員,一半是蔣家長輩和溪口鎮的社會賢達。

    看到蔣介石後,蔣經國頓時麵如白紙、兩腿發軟,一時間愣在原地手足無措,他多年未見蔣介石,再加上蔣介石滿臉冰冷,自然讓他覺得陌生和畏懼。

    “大哥!”蔣緯國急忙對蔣經國使眼色,“上啊!”

    蔣經國頓時回過神來,立刻撲倒在地,跪在蔣介石腳下,向蔣介石連續磕了幾個響頭,同時淚如雨下地嘶聲道:“父親,您的不孝兒子蔣經國回來了!”說完按照蔣緯國“事先教導”,一把抱住蔣介石的兩腿,痛哭流涕,嘴裏不停地喊著“父親”。雖然蔣緯國讓蔣經國“演戲”,但蔣經國確實沒演戲,他是真正的真情流露,完全是嚎啕大哭。蔣緯國看著這一幕:“可惡,要是老子當初在西安也能哭得這麽傷心就好了。”

    果然,看到蔣經國痛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蔣介石臉上故意裝出來的寒霜冷漠一下子冰雪消融,目光也同時軟化了,但嘴上仍然十分強硬:“哼!你還知道你是不孝兒子?當初你在蘇聯,把我都罵成什麽樣子了!你來我這裏幹什麽?我馬上安排你去延安!那裏適合你!”

    “父親!”蔣緯國連忙說情,“大哥他當時人在屋簷下嘛!所以才身不由己,口不由心,大哥他怎麽可能真的罵您呢!那些文章什麽的,要麽是蘇聯當局逼他寫的,要麽是蘇聯當局盜用他名字冒充的。”

    “委員長,二公子說得對啊,大公子當時沒辦法,肯定是被迫的。”“大公子當時要是不做做姿態,他能有什麽好果子吃?說不定都死在蘇聯了。”“大公子在蘇聯這些年,肯定吃了不少苦啊!”現場的高層要員們、蔣家長輩們、社會賢達們紛紛給蔣經國“說情”,其實是給蔣介石台階下。

    蔣介石拉著一張臉,把蔣經國攙扶起來,然後上上下下地看著十一年半沒見的大兒子,最後歎口氣:“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差點兒認不出你了,走的時候才十五歲,長成大人了…”

    “父親!”蔣經國撲在蔣介石懷裏,愈發地泣不成聲,然後想起什麽,急忙招呼還站在門口的芬娜,“芬娜,快來拜見父親。”

    有點手足無措的芬娜在惴惴不安中走上前,也給蔣介石下跪磕頭,用含糊不清的漢語稱呼蔣介石:“父親您好…”

    蔣介石目光溫和地點點頭:“起來吧,起來吧。”

    蔣緯國笑嘻嘻地對身邊的楊梅說道:“咱們也上去磕頭吧?我拜見父親,你拜見公公。”

    楊梅輕輕地“嘁”了一聲:“輪得到我嗎?應該是施四小姐或蔡小姐跟你給委員長磕頭。”

    蔣緯國拉著楊梅的手,很認真地道:“什麽輪得到輪不到的?就是你。”

    楊梅臉色微微一紅。

    “快去見你母親吧!”蔣介石撫摸了一下蔣經國,顯得十分傷感,“她十多年沒見你了,想你想得肝腸寸斷啊!”

    “是,是。”蔣經國一把擦眼淚一邊站起身,然後帶著芬娜去後廳裏拜見早就等得望眼欲穿、心神發慌的生母毛夫人,很快,後廳裏就傳來了蔣經國再次發出的撕心裂肺的哭泣聲,夾著幾個女人的哭泣聲。蔣緯國湊過去看了看,見到蔣經國一邊給毛夫人磕頭一邊放聲大哭,毛夫人悲喜交加、渾身顫抖地摟著兒子,然後又摟住芬娜,不停地撫摸著兒子、兒媳婦以及孫子。蔣緯國沒去湊熱鬧,實際上,毛夫人很不喜歡蔣緯國。毛夫人是蔣介石原配,蔣介石的第二任妻子是姚夫人,姚夫人沒有孩子,並且她長期撫養蔣緯國,兩人不是母子勝似母子,很自然,在別人眼裏,蔣緯國就等同於姚夫人的孩子,毛夫人曾罵姚夫人“上海來的狐狸精”,對於蔣緯國這個不是自己所生、又是“狐狸精”的孩子,毛夫人自然沒好感,蔣緯國小時候被她照顧時雖然沒遭到虐待,但也遭到冷落,生病了也沒被她重視,差點兒小病變不治大病。

    “緯兒啊…”蔣介石努力地恢複情緒,呼喊蔣緯國。蔣介石今天心情很激動,大兒子闊別十多年後終於跟他團圓重聚,小兒子則在鬼門關附近晃了一圈,兩個兒子一下子都回來,不得不讓他激動。

    “父親!”蔣緯國連忙滿臉乖兒子表情地走上前。

    “身體好了?”蔣介石笑容滿麵地看著蔣緯國。

    “謝父親關心,已經康複了。”蔣緯國笑嘻嘻地道,“馬上就可以跟大哥一起為國效力,為父親您分憂幫忙。”

    蔣介石啞然失笑:“別像個拚命三郎似的,你們都還小,不著急,慢慢來。”

    蔣緯國笑了笑,他心裏說道:“能不著急嗎?還有整整三個月,日本人就要全麵侵華了!”

    整個蔣家因此而齊聚一堂(實際上,此時蔣家的真正女主人是宋美齡,毛夫人已經跟蔣介石解除了夫妻關係,但蔣介石還是把毛夫人視為原配,外界也承認毛夫人的老夫人地位,宋美齡對此是默許態度),當天晚上,蔣家人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團圓飯。豐鎬房張燈結彩、賓客如雲。設在正廳裏的主桌上,蔣介石當仁不讓地坐在首席,左邊坐著喜笑顏開的毛夫人,毛夫人身邊是蔣經國、芬娜以及芬娜抱著的愛倫,蔣介石右邊則分別坐著蔣介石大姐蔣瑞春、大姐夫宋周運、四妹蔣瑞蓮、四妹夫竺芝珊,蔣介石對麵坐著蔣緯國。蔣緯國在開席前找到站在院子裏發呆的楊梅:“來!”

    楊梅吃了一驚:“幹什麽?”

    蔣緯國莫名其妙:“吃晚飯啊!”

    楊梅十分緊張地連連擺手:“不,不,我怎麽…我怎麽能入席呢?”

    蔣緯國笑起來:“怎麽不能呢?”他拉住楊梅的手,“你可是我以後的老婆,蔣家以後的二兒媳婦,怕啥?”他把楊梅拉過去坐在身邊,楊梅不安地低著頭,沒敢看對麵的蔣介石。

    “建鎬啊!”席間蔣瑞春笑眯眯地看著蔣緯國,“建豐從蘇聯回來,帶回來媳婦和兒子,你呢?你們可要抓緊哦!”

    蔣瑞蓮看著楊梅,嘖嘖誇讚道:“建鎬,這姑娘真俊俏,還跟你一樣都是軍人呢!”

    蔣家當然是此時中國的第一名門,但蔣介石等長輩們對蔣經國、蔣緯國的婚配問題並沒有刻意地要求“門當戶對”,沒有強求蔣經國、蔣緯國娶高官大員家的閨秀,態度很開明,大兒媳婦芬娜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俄羅斯女人,還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孤兒,楊梅同樣也是孤兒。

    蔣緯國打著哈哈,心裏暗想道:“原來七大姑八大姨喜歡問晚輩這種事的習俗不是後世才有啊,什麽抓緊,我他媽的都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了!雖然那三個娃跟我沒半毛錢的關係!”

    蔣介石看了看楊梅,他當然知道蔣緯國“亂搞女人”的荒唐事,但也沒說什麽,畢竟現場這麽多人,並且他非常寵愛蔣緯國,對蔣緯國的“缺點”自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另外,蔣介石今天心情非常好,還給芬娜取了中國名字“蔣方良(蔣芳娘)”,給愛倫取名“蔣孝文”。

    蔣緯國接下來在溪口鎮呆了幾天,第三天的時候,蔣家辦喜事,是給蔣經國和蔣方良補辦的一個中式婚禮,一來是補償蔣方良,二來是正式承認蔣方良的“蔣家大兒媳婦”地位,三來是哄毛夫人開心,圓她親眼看到親生獨子正式結婚的心願(蔣經國和蔣方良的蘇聯婚禮是在烏拉爾機械廠舉辦的),四來符合奉化縣當地風俗。蔣緯國雖然很著急去幹“國家大事”,但也無所謂再逗留幾天,湊個熱鬧,給大哥捧個人場,並且他和楊梅被蔣經國堅定要求擔當伴郎和伴娘。這一天的豐鎬房以及整個溪口鎮都陷入了熱鬧非凡,全鎮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蔣家更是紅錦裹梁、紅毯匝地、紅燭炫目、紅光如潮,各路高層大員送來的賀禮堆成了小山,蔣緯國也以自己和楊梅的名義給兄嫂送去了一對紅玉鴛鴦,蔣經國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禮帽,腰纏紅綢,喜氣洋洋,蔣方良鳳冠彩裙、霞帔紅襖、麵若桃花、含羞帶澀,贏得陣陣喝彩聲。

    “其實我們中國的傳統婚禮很不錯啊!多喜慶!”蔣緯國大發感慨,“真不知道現在(他想說的是後世)的年輕人幹嘛學老外穿白色婚紗呢!難道不知道穿白衣服是家裏死了人嗎?”他連連感慨著,然後對楊梅說道,“咱們以後也辦一個這樣的傳統婚禮吧?”

    楊梅臉色再次發紅:“以後再說吧!”

    蔣緯國點點頭:“倒也是,我們兩個都是軍人,鬼知道能不能活過接下來要爆發的戰爭。”

    蔣經國和蔣方良補辦婚禮時,蔣家拍了一張全家福,是蔣介石一家的全家福。照片上,蔣介石正襟危坐在太師椅上,滿臉為人師表的不苟言笑,但嚴肅神色中掩映不住溫和的微笑,毛夫人緊靠著坐在蔣介石旁邊,蔣經國和蔣方良站在毛夫人身後,蔣方良親昵地抱著蔣孝文,蔣緯國站在蔣介石身後,挽著被他拉過來的楊梅,蔣緯國是大大咧咧,楊梅神色則十分緊張。

    蔣經國婚禮補辦完後,蔣緯國立刻去找蔣介石:“父親,大哥既然回來了,希望您給他安排一個職務,讓他可以為國家效力,並且我也很希望得到大哥的幫助,同時也能磨練大哥,讓他積累經驗,早日成為國家棟梁。”

    蔣介石搖頭:“他以後就住在溪口鎮,起碼要住兩年。”

    “啊?為什麽?”蔣緯國感到莫名其妙。

    蔣介石長歎了一口氣:“送你大哥去蘇聯留學,是我最後悔的幾件事之一。蘇聯,那是共產黨老巢,你大哥在蘇聯十一年半,腦子裏早就被灌滿紅色思想了!我打算讓他在溪口鎮老家好好地清心洗腦,多多學習我國的傳統倫理和建國精神。這些書你替我交給他,告訴他,必須認認真真地看完,每一頁都要有見解批注和閱讀心得。”他指了指手邊桌子上的一摞書。

    蔣緯國看了看,那些書是《曾文正公家書》、《王陽明全集》、《孫文學說》、《建國大綱》、《建國方略》等。蔣緯國很無語:“父親,實踐才是最重要的嘛!悶在家裏讀書,怎知真正的民間疾苦?我也沒請求父親您把大哥安排到國府中央去,我的意思是,父親您把大哥派到地方當個小父母官,一邊讀書‘清心洗腦’,一邊深入了解我國民間老百姓疾苦的現實情況,豈不是事半功倍?孟子也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理論實踐兩手抓,這樣才能雙管齊下嘛!”

    蔣介石想了想:“緯兒,你說的也有道理,難道你已經有覺得合適安頓你大哥的地方?”

    蔣緯國笑道:“江西省西南端的大餘縣,那裏非常重要,人口十萬。先讓大哥管十萬人,不多,但也不少,非常適合大哥磨練自己。村長太低,鎮長也偏低,市長又太高,縣長正好。”

    蔣介石沉吟了半晌,最後點頭:“行啊,既然你給他說情,我就破例一回吧!”

    大餘縣,位於江西省西南端,靠近廣東省,全縣總麵積1400平方公裏,總人口10萬,下轄8個鎮、80多個村,全縣23%是山地,59%是丘陵,平原和崗地占18%。從表麵上看,大餘縣隻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地方,實際上,這個地方非同凡響,它是赫赫有名的“中國鎢都”。

    鎢礦,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業資源,更是中國的“獨家優勢資源”,因為全世界70%的鎢礦在中國,江西省是中國的第一鎢礦大省(湖南省鎢礦儲量超過江西省,但湖南省的鎢礦質量大大不如江西省),其中又以江西省大餘縣為全省翹楚,全國70%、全世界60%的精品鎢礦產自大餘縣;另一方麵,鎢礦、桐油、豬鬃,這三件商品是此時中國對外出口貿易的“三大招牌貨物”,比如德國,德國用軍火就是主要跟中國“以物換物”購買鎢礦、桐油、豬鬃。桐油和豬鬃的產地比較分散,分布於西南和華中的多個省,而鎢礦則比較集中,很適合掌控。蔣緯國向蔣介石推薦讓蔣經國去當大餘縣的“縣太爺”,就是希望把大餘縣的鎢礦掌握在手,納入海外部和軍工部的管理下,控製住這條重要的對外商貿財路,也進行更大規模和正規化、標準化、係統化的開發,把大餘縣建設成一個新生的鎢礦工業城市,換來更多的鈔票和軍火。

    蔣緯國非常“得寵”,所以蔣介石對他的請求還是比較應允的,一個月後,蔣經國就去當了大餘縣的副縣長。當然了,蔣經國雖然隻是副縣長,但他實際上跟正縣長也沒什麽區別。

    辦完喪事和喜事後,熱鬧非凡一陣子的蔣家開始人去樓空,蔣經國抓緊時間陪伴母親,同時準備去大餘縣當縣太爺,蔣介石和蔣緯國先後返回南京,兩人都有一大堆事等著去處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