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戰備(1)

字數:4438   加入書籤

A+A-




    蔣介石日理萬機,蔣緯國同樣日理萬機,因為他知道,時間已經不多了。

    蔣緯國先回部隊轉了轉,部隊當然不用說了,第918團堪稱烈火烹油,第128團堪稱鮮花著錦,兩團兵強馬壯、武器精良、彈藥充足、火力強大、士氣高昂,完全處於巔峰狀態;比起部隊,蔣緯國更關係事關抗戰根基的後方體係。南京、福州、武漢、重慶,蔣緯國輪番視察一番,四大兵工廠在俞大維、朱家驊等人的苦心經營下已經完全走上正軌(嚴格意義上,中國現在有五大兵工廠,第五個是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後期會遷到洛陽,變成洛陽兵工廠,但該兵工廠不受國民政府直接管轄;另外,蔣緯國的這四大兵工廠裏,南京兵工廠是兵工廠,福州、武漢、重慶兵工廠都是由多個兵工廠組建成的有體係的大型軍工基地),中國軍工業的搬遷、整頓、擴建事務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俞大維告訴蔣緯國,按照四大兵工廠現有規模,在不受破壞、原料和資金都保持充足的情況下,四大兵工廠在今年(1937年)預計能生產:

    各式步槍(以98k毛瑟步槍和中正式步槍為主,漢陽造已被淘汰和全麵停產)20萬支、各式手槍3000把、各式機槍2萬挺、各式火炮(以迫擊炮、戰防炮、步兵炮為主)5000門;步機槍子彈3億發、手榴彈800萬枚、輕型炮彈200萬發、重型炮彈10萬發、地雷30萬枚;黑色火藥約200噸、無煙火藥約10噸、黃色炸藥(tnt)約500噸,其它武器彈藥若幹(這些產量數據是曆史上八年抗戰中中國本土軍火產量在最高峰時的1.5倍左右)。俞大維還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四大兵工廠在明年(1938年)的軍工規模和軍火產量能增長50%以上。

    “做得好。”蔣緯國喜形於色地連連點頭,他花了那麽多錢那麽多精力,終於有回報了。軍人隻有長纓在手,才能殺敵報國,軍工業的重要性是無需多言的。

    蔣緯國出使德國時跟希特勒索要的回報也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地化為現實,確定科威特以及中東地區蘊藏大量石油後,希特勒言而有信,對蔣緯國進行了豐厚的回報。常規兵工廠,德國對中國進行了全力援助,除此之外,重慶軍工基地在德國的幫助下已經建立毒氣彈工廠、防毒用具工廠、汽車廠,這座重慶汽車廠目前能夠月產汽車150輛:120輛中正牌載重汽車、30輛美齡牌出行汽車(這兩款汽車就是德國大眾牌,因為汽車生產線就是大眾公司原套的);蔣緯國出使德國時,希特勒當場承諾立刻給予的500萬美元現金、5000萬美元貸款、50輛坦克、50架飛機、3艘潛艇、潛艇基地、魚雷艇工廠、魚雷工廠、水雷工廠、汽車工廠以及用於訓練中國本土裝甲兵、飛行員、潛艇兵的教官、顧問、技術人員都已經到位,緊隨其後,還有青黴素科研所(已完成)、步話機科研所(已完成)、中東石油(未完成,因為德國還未掌控中東)、5億美元貸款(已分三批提供了3億美元)、500輛坦克(到位大半)、1000架飛機(到位大半)、30艘潛艇(到位15艘)、坦克工廠(建設中)、飛機工廠(建設中)等。

    視察完軍工基地後,蔣緯國去了六盤水和攀枝花。六盤水煤炭公司和攀枝花鋼鐵公司已經正式成立並開工,兩地的煤礦和鐵礦的生產都開始步入正軌,六盤水地區在德國幫助下建立了一個年發電量達到10億千瓦時的特大型火力發電廠(中國關內地區在1937年的全年發電量約30億千瓦時),攀枝花地區在德國幫助下也建立了一個年生產軍用鋼鐵100萬噸的冶鐵煉鋼廠。發電廠和煉鋼廠都是蔣緯國委托德國援助中國的重要項目,眼下都化為了現實,希特勒第二次給了蔣緯國1000萬美元,就被用來建設這兩個工廠以及修建鐵路、修建大橋。

    原本是不毛之地的六盤水和攀枝花都因此而迅速發展起來,並且這兩個新生工業城鎮的居民十有八九都是猶太人。在蔣緯國的規劃下,中國境內的猶太人基本上都被集中安頓在六盤水和攀枝花,來華猶太人全部都前往六盤水和攀枝花。截止到1937年上半年,六盤水和攀枝花的猶太人已達到15萬,其中5萬人是原本就在中國境內的,還有10萬人是從國外遷移到中國的,一半來自德國,一半來自其它國家。蔣緯國此時還不敢從德國大規模地轉移猶太人,防止會激怒希特勒和德國政府。由於“名額有限”,所以來華的猶太人大多是精英。

    視察完六盤水和攀枝花後,蔣緯國去了玉門油礦。玉門油礦因為蔣緯國的重視和鈔票支援,已經開始正式產油,預計1937年能產油五萬噸,明年能翻一倍,雖然很少,但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了。為了方便管理,蔣緯國隨後掏錢成立了一個“中國石油公司”,老樣子,他當董事長,朱家驊當總經理。蔣緯國現在兼任四個董事長,除了煤炭、鋼鐵、石油三公司,他還是“中華民國東方航空公司”的董事長,並且還是中威船運公司和民生船運公司的董事。這六個公司給蔣緯國“撈了”不少錢,當然了,蔣緯國肯定把錢又都投入國家和軍隊的建設發展事務中,還從國外購買了很多的石油、橡膠(橡膠跟東南亞的陳嘉庚老先生等華僑購買,陳嘉庚老先生本來就是“南洋橡膠大王”,他把橡膠賣給蔣緯國時的價格非常低,等於白送),作為國家戰略物資進行大量儲備,以應抗戰。蔣緯國完全不貪不撈,因為他根本沒那個興趣。

    蔣緯國在視察兵工廠時,俞大維還給了他一個驚喜:飛雷炮已經研製完畢並在量產中。

    蔣緯國頓時喜出望外,立刻前去試驗場觀摩。

    國軍的“飛雷炮”跟曆史上解放軍的“飛雷炮”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原始的炸藥包拋射筒,不同的是,解放軍的飛雷炮是“手工製品”,拋射筒就是汽油桶,製作過程也是手工打造,而國軍的飛雷炮是“工業產品”。俞大維辦事很認真,他特地組織一群武器專家、火藥專家、材料專家進行立項研究,使得飛雷炮成為工業化生產出的一種正規化武器,拋射筒都是專門生產的一種厚鋼桶,口徑高達800毫米,炸藥包也是專門生產的“圓餅狀”,可以被拋射到三百米以上,並且炸藥包裏塞滿了鋼珠、鐵釘、鐵屑、碎玻璃等雜物,爆炸後各種破片猶如沙塵暴般颶風橫掃,進一步地加強了對有生目標的殺傷力。試驗時,興致勃勃的蔣緯國特地把蔣介石拉過來一起觀看。十門飛雷炮一字排開,在震耳欲聾的霹靂轟鳴聲中,十個重型炸藥包呈拋物線地呼嘯而去,試驗場裏臨時修建的一片紅磚碉堡立刻在電閃雷鳴中土崩瓦解,震蕩波猶如滾滾雷音,勢不可擋,而碉堡裏的被用於試驗的十幾頭豬全部被炸死,有的豬被炸得體無完膚,渾身被鋼珠鐵釘崩殺得密密麻麻遍布滿蜂巢彈孔,有的豬渾身完好,但七竅流血,活生生地死於衝擊波震得五髒破裂。

    “好!好!”蔣介石看了後喜不自禁,連連稱讚,“古人雲‘尺捶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深刻之至,精辟之至啊!國軍有此利器,更便於奮勇痛擊日寇。”

    “嗯?”蔣緯國在旁邊聽得一頭霧水,“父親您剛才說什麽‘古人雲’?”

    蔣介石佯怒地責備蔣緯國:“叫你不好好讀書!”蔣介石此時已經發現,蔣緯國雖然“渾身優點”,但毛病也不少,一是喜歡沾花惹草,欠下一屁股風流債,二是懶得讀書。蔣介石送給蔣緯國很多的古籍經典,讓他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古人智慧”,比如《曾文正公治兵論述》(蔣介石非常推崇曾國藩,聲稱“曾公乃國人精神之典範”)。蔣介石想讓蔣緯國學習曾國藩的軍事思想,吩咐蔣緯國看完每章後都要寫下閱讀心得,兩個月後,蔣介石問他看得怎麽樣了,蔣緯國早就把這件事忘得一幹二淨,把蔣介石的看書要求拋諸腦後,那套《曾文正公治兵論述》他翻都沒翻過,原封不動地扔在房間裏落灰結蜘蛛網,把蔣介石氣得不輕。

    俞大維在旁邊解釋道:“二公子,委員長剛才那句話的意思是,人空手時碰到一隻蜥蜴也會望而卻步,但手裏如果有一根鐵棍,就是遇到猛虎都敢與其搏鬥。之所以會這樣,一是武器可以增強人的戰鬥力,二是武器可以增強人的勇氣和膽力。”

    蔣介石微微點頭:“正是這個道理。這個…這個‘飛雷炮’是一樣好東西,要多多生產。”

    俞大維說道:“委員長,飛雷炮工藝簡單,量產不難,但飛雷炮所用炸藥包是非常消耗炸藥的,兵工廠生產出的炸藥除了製造成炸藥包外,還要製造成子彈、炮彈、手榴彈、地雷、水雷等彈藥,供不應求啊!飛雷炮目前大概月產五百門,因為產量受到了炸藥包產量的限製。”

    蔣介石再次點頭:“好、好,我知道你們盡力了。”他又看了看蔣緯國,讚許道,“緯兒,你這個發明確實不錯。”

    蔣緯國趁機道:“父親,東部地區的大撤退也該開始了。”

    蔣介石目光變得微微有些悵然:“真的要開始了嗎?”他歎口氣。

    巡視完後方軍工業和重工業體係後,蔣緯國又去巡視了後備軍和預備軍的建設,結果也很令人滿意,各方麵事務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負責這事的是蔣介石此時最信任的陳誠,他辦事十分得力。四月中旬一天,蔣緯國接到宋美齡的電話,有關於空軍的事情想跟他商量。

    蔣緯國回到南京憩廬後,宋美齡滿麵春風地告訴他,空軍大學裏有一名美籍飛行教官,叫克萊爾·李·陳納德,此人提出一個很好的增強中國空軍戰鬥力的建議,讓國民政府派人去美國境內招募退役飛行員,以雇傭軍的方式讓美國退役飛行員加入中國空軍,為中國戰鬥。

    蔣緯國心領神會,曆史上的“飛虎隊”就要誕生了。

    “不要!”蔣緯國的態度讓宋美齡吃了一驚,“堅決不要這幫美國佬!”(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