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倒計時(3)

字數:8878   加入書籤

A+A-




    抵達北平城西麵的宛平城後,蔣緯國先吃了一驚,隨後又驚又喜。

    “建鎬!你終於記得過來報道啦!”“哈哈!你小子才從女人堆裏爬出來啊!”杜聿明等軍官們喜形於色地迎上來並且跟蔣緯國打趣開玩笑。經過這麽長時間相處,杜聿明等人知道蔣緯國雖然貴為蔣二公子,但他的性格其實是非常隨意和氣的,跟他開玩笑不會有任何後果。

    蔣緯國嘻嘻一笑,然後一本正經地向杜聿明敬禮:“報告團座,第一裝甲營營長蔣緯國前來報道!”

    杜聿明直接一甩手,笑罵道:“少跟我來這套!裝給誰看!來看看我們團的新家吧!”

    “也是以後我們團的陣地。”孫立人在旁邊意味深長地補充道。

    杜聿明點點頭,收起嬉笑神色:“不錯,以後就是我們的戰鬥崗位,也會是很多兄弟的葬身之所。”

    看著眼前的宛平城,蔣緯國猛地感到胸中豪氣上湧:“真不錯!”

    宛平城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城池或城鎮,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甕城,所謂“甕城”就是中國古代為加強城市防禦能力而在城門外單獨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小城堡,後世電影《投名狀》裏,龐青雲在蘇州屠殺了四千已投降的太平軍,那四千太平軍被關和被殺的地方就是蘇州城的甕城,宛平城就是北平城的甕城,該城始建於明末崇禎年間,建造目的是為了防備李自成農民軍進犯北京。宛平城是一個規則的方形城堡,東西長640米多,南北寬320米多,總麵積約20.8萬平方米,城牆高約7米,“局製雖小,儼若雄關”,共有東西兩座進出城門,東為“順治門”,西為“永昌門”,永昌門正對著盧溝橋。

    蔣緯國心神激蕩地巡視著宛平城,杜聿明親自給蔣緯國當導遊:“宛平城內沒有老百姓,原先是第219團的營地,我們來了後,肯定住不下我們這麽多人,所以我們新建了很多營房,我們的坦克、火炮、彈藥、糧食、醫藥、物資都儲備在宛平城裏,部隊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就在宛平城內,一部分在宛平城四周,一部分在永定河對麵的長辛店地區,盧溝橋本身以及兩個橋頭都有我們的駐兵。哦,我們挖掘了很多地下室,彈藥和生活物資都儲藏在地下室內,宛平城四周已經被我們修建了環繞全城的塹壕工事,河對岸的長辛店也有,都布置了重火力,防空洞和高射炮陣地也都即將準備就緒。我們的重炮和坦克都藏在宛平城裏,不對外公開。”

    “準備了多少物資?”蔣緯國問道。

    杜聿明如數家珍:“糧食和藥品都夠我們消耗兩個月以上,彈藥方麵也準備得十分充足,光是子彈就有一千五百多萬發呢!”蔣緯國是中國軍工業的“大股東”,擁有彈藥優先補給權。

    “好!”蔣緯國聽得很興奮。宛平城雖是彈丸之地,但堪稱銅牆鐵壁,起碼在開戰初。

    巡視完宛平城,蔣緯國按捺不住心頭的萬丈豪情,信步走向盧溝橋,站在橋上,凝視著腳下的滔滔永定河、不遠處的古老北平城、橋身兩側護欄望柱上形態各異、鬼斧神工的石獅,他愈發地覺得眼前如夢如幻:“盧溝橋…我正站在盧溝橋上啊!這裏就是八年抗戰的起點…”

    杜聿明等人都是戰術好手,宛平城這座古老的城堡已經在他們的策劃下被修建成了一座立體化的、現代化的軍事要塞,首先,宛平城裏麵,官兵營房整整齊齊、井井有條,十多處防空洞、大型地下室都已經完工,防空洞裏平時住著部分官兵,戰時可迅速轉變成野戰醫院,部隊的糧食、醫藥、彈藥、飲水都小心而妥善地儲存在地下室內,儲量很巨大;一排排坦克、一門門重炮停放在內牆邊下,蒙著厚帆布進行偽裝,重炮都掛在牽引車上,隨時可參戰發炮;同時,宛平城裏還有十二處高射炮陣地(清一色德製88毫米高射炮)和二十多處高射機槍陣地(清一色德製12.7毫米高射機槍);城牆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每隔二十米設立一處機槍火力點,每隔三十米設立一處迫擊炮陣地,同時所有的製高點上都設立狙擊手的埋伏點;其次,宛平城外麵,一條首尾相連的大型塹壕環繞著宛平城,跟宛平城本身形成了一個“回”字形,這條塹壕被挖得深達兩米半(如果爆發戰鬥,官兵們站在梯子或凳子上射擊),呈現鋸齒狀(這樣的塹壕會在側方保護裏麵的軍人,並能減緩炮彈落下來爆炸後的彈片殺傷力),並延展向地下,官兵們既可以在裏麵戰鬥,也可以在裏麵居住,這條塹壕通過多條縱向交通壕延伸展向順治門和永昌門,還設計了多條排水道,可以把塹壕裏的雨水排入附近的永定河;塹壕裏火力更密集,每隔十五米設就立一處機槍火力點,每隔二十米就設立一處迫擊炮陣地,另有戰防炮部隊機動待命,防止敵軍坦克衝擊;塹壕的後續地帶以多條戰壕為策應活動空間,並且,塹壕和宛平城之間已經預定好多處重炮陣地,另有多條用石子鋪設的坦克通行專用道。

    這道塹壕跟官兵們的武器一樣也是德式的,因為上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就是以塹壕戰為主要交戰方式,在各國軍隊修建的塹壕裏,德軍的塹壕設計最專業、功能最完善。塹壕的胸牆和背牆都插上木樁、抹上水泥進行固定,防止下雨會導致塹壕兩壁泥土稀爛繼而坍塌掉,塹壕裏還準備了很多蛇形鐵絲網、地雷,一旦真的開戰,這些鐵絲網和地雷就會被派上實用,強化這道塹壕的防禦性;塹壕內側還有很多“藏兵洞”,用於防空、防敵軍炮擊和儲備物資。

    盧溝橋的東段橋頭直通往宛平城的永昌門,因此東橋頭的駐防事務跟宛平城本身是一體的,橋頭設立了一片連環地堡群,工事都半地下化,防止日軍炮擊;盧溝橋的西段橋頭通往永定河對岸的長辛店,因此跟長辛店連成一體,仍然還是塹壕和地堡群。此時,一隊隊荷槍實彈的第918團的官兵正在宛平城的城牆上、城內、城外、塹壕邊緣地帶、盧溝橋兩端以及盧溝橋上進行著巡邏,枕戈待旦、蓄勢待發。

    “很好,非常好。”蔣緯國看得很滿意。

    杜聿明講解道:“第29軍下轄的五個師裏,第37師在北平一帶,第38師在天津一帶,第132師在大名一帶,第143師在張家口一帶,第9騎兵師在通縣一帶,因此,如果宛平城這裏出事,能迅速增援我們的就是第37師和第9騎兵師,第38師和第143師也能較快增援。”

    蔣緯國聽得出來,第29軍的五個師裏有四個在河北省北部和平津地區。“團座,你們到這裏已經有一個半月了,遇到什麽麻煩了嗎?”蔣緯國問道。

    “麻煩?”杜聿明臉上浮現出一絲輕蔑的冷笑,“肯定有啊,一茬接一茬的,都是那些不知死活的日本人。”

    蔣緯國倒也不感到意外,宛平城這個地方敏感得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讓日本人“感到"gao chao"”,這裏的中國駐軍一夜之間換上了一支武裝到牙齒的精銳部隊,日本人不來找麻煩反而不正常了。“他們怎麽來找麻煩?”蔣緯國問道。

    “派間諜或漢奸在我們附近晃悠來晃悠去。”杜聿明說道,“還想找借口進入宛平城刺探,時不時的,日軍在幾百米外的停火邊界線處堂而皇之地列隊經過,故意對我們做出挑釁動作,等等,弟兄們都氣得咬牙切齒。媽的!這裏究竟是中國還是日本?小日本也太他媽的囂張了!”杜聿明說著,不由得也憤恨起來。

    蔣緯國笑了笑:“他們會為此時的囂張付出代價的,有他們哭的時候,不急。哦,對了,你們是怎麽來這裏的?我的意思是…你們是怎麽保密的?”開拔向宛平城的第918團的官兵人數高達一萬兩千人,擁有幾百輛坦克和裝甲車,若再加上運輸車輛,各型軍車超過一千輛,還有第10炮兵團這個機械化重炮團,該團官兵人數三千餘,軍車也有幾百輛,並且,兩團除了這麽多的人員、裝備外,還要攜帶大量的彈藥、油料等物資。毋庸置疑,這麽大的動靜,幾乎無法做到保密。

    杜聿明笑著回答道:“建鎬,別以為你不在,我們就不會做事了。我們的對策就是化整為零、晝伏夜行,同時根據你營那個蕭參謀長的要求,兩團官兵十人一組,吃喝拉撒睡一起,互相監視,如果有人找借口單獨離隊,直接就以間諜或漢奸論處,部隊每到一地都嚴格戒備,禁止任何非本部隊人員靠近,也禁止任何本部隊人員離開,如果有人靠近,不管是什麽理由,抓了再說。風聲,肯定會泄露的,而我們力所能及的就是把泄露出去的風聲降到最低。建鎬,你該不會以為我們這兩個團是一口氣並且是大搖大擺地都開進宛平城的吧?錯了,我們前後花了足足一個月時間,把部隊零零碎碎地分成十幾批開進城的,並且還換上第29軍的軍服。”

    蔣緯國笑起來,確實,自己已經或多或少地有了諸葛亮的毛病,那就是“對別人不放心”,什麽事情都要親自主持或親自過問,這雖然是負責任,但其實就像是強迫症,並且確實不好,一來讓自己太操勞,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固然值得學習,卻不值得效仿,太傷人,二是高估自己、低估別人,蔣緯國“很能幹”,但杜聿明、孫立人、齊學啟、廖耀湘、蕭爻等人也都不是等閑之輩,很多事情沒必要蔣緯國親力親為,杜聿明他們照樣可以完成得漂亮。

    “在本國國土上調動本國軍隊,居然還要偷偷摸摸的,好像我們才是日本人。”蔣緯國一方麵為自己先前的多慮而釋然,一方麵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隨後又想起一件事必須立刻處理,“第37師的師長是馮治安將軍?第38師的師長是張自忠將軍?一個在北平一個在天津,還有第29軍的副軍長佟麟閣將軍,我都要去拜訪一下。”

    “什麽時候?”杜聿明有些驚奇。

    “就現在。”蔣緯國不想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

    當佟麟閣聽到登門拜訪的這個青年少校軍官自報身份後,確實吃了一驚:“你是委員長的小兒子蔣緯國?”他不敢相信地上上下下、反反複複地打量著蔣緯國,覺得這很匪夷所思。

    蔣緯國更正道:“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18團第1營營長蔣緯國。”他向佟麟閣敬禮,“佟副座,您好!”

    佟麟閣回過神來後笑著回禮:“二公子,你好!”回禮後,他向蔣緯國伸出右手。

    蔣緯國在滿懷敬意中地雙手握住佟麟閣的右手。

    “二公子,你怎麽會來到平津呢?這裏…”佟麟閣確實十分驚詫。

    “這裏局勢緊張,隨時會爆發衝突甚至是戰爭,是吧?”蔣緯國謙和而坦誠的笑道,“正因如此,我才來的呀!我所在的第918團,是國軍第一個裝甲團,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個團當然要被派到最需要它的地方了,緯國既是該團第一營營長,跟隨部隊主力一起前來,難道不是順理成章的?”

    佟麟閣愈發吃驚:“二公子不畏艱險、投身行伍、矢誌報國,可敬可佩啊!”

    蔣緯國非常謙虛地道:“緯國哪裏比得上佟副座您呢!四年前,您是馮老將軍組建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第一軍軍長,縱橫察省、屢挫日寇、收複失地、名揚中外,論起抗日報國,佟副座您是緯國的老前輩,也是全國軍人的榜樣,緯國要多多向您學習,還望您多多教導啊!”

    佟麟閣麵露揶揄嘲諷之色:“說起抗日同盟軍,當年曾讓日偽心驚膽戰,可惜啊,這支抗日勁旅最後沒被日本人打垮,卻被你父親蔣委員長打垮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是馮玉祥在1933年於察哈爾省組建的抗日部隊,該部隊鼎盛時期擁有十二萬之眾,多次重創日偽軍,曾收複整個察哈爾省,但最後被蔣介石強行命令解散。

    蔣緯國連連點頭:“佟副座,緯國人微言輕,不方便議論這些國家大事,但緯國隻知道,我現在是一名中國軍人,隻要外寇染指我國國土,必當盡到軍人天職,奮起反抗,以報國家。”

    佟麟閣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那麟閣就拭目以待了。”

    蔣緯國對佟麟閣確實是滿懷敬意的,因為對方是八年抗戰中第一個為國捐軀的中國軍隊高級將領(第二個是趙登禹,第三個是郝夢齡),並且對方是一個高度愛國的、人格高潔的真正軍人。馮玉祥組建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時,佟麟閣立刻主動報名,同盟軍失敗後,佟麟閣悲憤交加,避居隱世,最後在宋哲元的再三邀請下重新出山,擔任第29軍副軍長,上任後,他為整軍經武而嘔心瀝血,並且他公開宣布“一旦中央下令抗日,麟閣若不身先士卒,君等可執刀前往天安門前,挖我雙眼,割我兩耳”,聞者無不熱血沸騰,吸引了數以千計的愛國青年前來投奔參軍。對於這麽一位鐵骨錚錚的愛國將軍,蔣緯國自然是肅然起敬、傾慕至極。

    蔣緯國來找佟麟閣,當然不是為了拉攏佟麟閣,而是進行一種“微妙的表態”,為以後奠定基礎。另一方麵,蔣緯國也知道佟麟閣並不相信自己,沒辦法,自己老爹蔣介石以前“整”過他,蔣緯國隻能在接下來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臨走前,蔣緯國給佟麟閣放下一張麵額一百萬元的支票,佟麟閣在驚訝之餘連連推卻。“佟副座,您就別推卻了,這又不是我給你的賄賂。”蔣緯國笑著道,“我是給您拿去改善將士們生活待遇的。”

    佟麟閣頓時對蔣緯國好感大增:“二公子真是宅心仁厚,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拜會完佟麟閣後,蔣緯國去拜會了第37師師長馮治安。

    對於馮治安,蔣緯國同樣滿懷敬意,因為曆史上七七事變爆發後,就是他下令武力抵抗。日軍特務機構曾對第29軍高級將領做出分類,分為“親日派”、“知日派”、“抗日派”三類,馮治安不但被劃為“抗日派”,還單獨加上了“頑固抗日派”的帽子(客觀上講,第29軍的高級將領裏大部分人都是抗日派)。很顯然,馮治安跟佟麟閣一樣,是一位堅定抗日的愛國將領,他參加過長城抗戰,並且他為人寬仁敦厚、愛兵如子。蔣緯國自然要好好地跟馮治安打好關係,登門拜訪後,不但說了很多看似客套實則推心置腹的報國誓言,還特地讓杜聿明給馮治安的第37師送去五百支好槍和一百萬發子彈,立刻大大地贏得了馮治安對他的好感。

    拜會完馮治安,蔣緯國驅車從北平市前往天津市,拜會第38師師長張自忠。

    毋庸置疑,蔣緯國對張自忠的敬意是要超過對佟麟閣和馮治安的,因為張自忠是抗戰中第一個為國捐軀的集團軍司令(第二個是李家鈺將軍)。當蔣緯國見到張自忠時,內心激動異常,心情近乎膜拜,張自忠身材魁梧挺拔,軍姿沉穩如鐵,兩道劍眉烏黑濃密,國字麵龐猶如刀刻斧鑿般輪廓鮮明,一雙虎目灼灼閃亮、宛若晨星,盡管此時是七月流火的酷暑盛夏,但張自忠仍然嚴嚴實實地把軍服上的每顆紐扣都係上並紮緊武裝帶,舉手投足間無不洋溢著濃烈的鐵血軍人的魄力以及一股淵渟嶽峙、不怒自威的凜然正氣。張自忠生於山東,從軍於西北軍,因此作風浩然、性格剛烈。毫不誇張地講,張自忠是一位擁有民國特點的民國時期最標準、最正統、最古典的中國軍人。“張將軍,久仰大名,今日一見,三生有幸。”蔣緯國半白話文半文言文地跟張自忠打招呼,並且肅然立正敬禮。

    張自忠笑了笑:“二公子不遠千裏從南京來到平津,辛苦了。”

    蔣緯國正色道:“殺敵報國,談何辛苦!”

    “哦?”張自忠劍眉一擰,因為蔣緯國此話有點突兀,畢竟中日戰爭還沒正式開始。

    “中日開戰,不是早晚的事嗎?”蔣緯國看出了張自忠的想法,坦然地道,“平津地區是最容易燃燒起第一把戰火的,所以我父親才把我派過來,並且這也是我的本意。”

    張自忠再次笑了笑:“看來,委員長和中央確實準備抗日了。”言語間頗為意味深長。

    “當然,當然。”蔣緯國連連點頭,“屆時戰事一起,緯國真心希望能與張將軍並肩作戰,同仇敵愾、共禦外辱。”

    張自忠神色凜然:“自忠既為中國軍人,守土抗戰本是職責所在,這是必然的。說起來,能與二公子並肩作戰,倒是我張某人的榮幸。”

    蔣緯國真誠地道:“張將軍,緯國今日冒昧拜訪,希望以後能多多得到您的指導,另外,緯國也有一點心意要送給貴部第三十八師的將士們。”他已經讓杜聿明給張自忠的第38師運來了一千支好槍和兩百萬發子彈,另外還有二十門迫擊炮、戰防炮以及相配應的數百發炮彈。

    “這…”張自忠看完蔣緯國遞上來的武器彈藥清單,倒反而愣住了。蔣緯國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緯國的部隊是中央軍嫡係裏的嫡係,張自忠的部隊是西北軍餘脈,就是地方雜牌軍,眼下,蔣緯國給張自忠送武器彈藥,堪稱是破天荒。

    “張將軍,您的部隊是中國軍隊,緯國的部隊也是中國軍隊,都為抵禦外辱、保家衛國,既然如此,又何分彼此呢?這些武器彈藥,放在我那裏是用來殺鬼子,放在您這裏也是一樣。緯國一片赤誠真心,還請您萬萬不要推辭。”蔣緯國說得非常誠懇。

    張自忠頓時大為感動:“好,二公子所言甚是,自忠就敬謝不敏,愧領你的這些武器了。”他是個實心眼的人,知道武器裝備是多多益善的,加上蔣緯國誠意拳拳,自然不會多加拒絕。

    跟張自忠告別並離開後,蔣緯國心情很好,他知道,無論是佟麟閣還是馮治安、張自忠,都是真正的抗日軍人,隻要跟他們打好關係,到時候真的出事,第918團是不會孤軍奮戰的。蔣緯國此舉,並不是出於什麽私人小算盤,而是為了進一步地凝聚平津前線不同部隊的軍心。拜會完佟麟閣、馮治安、張自忠三人後,蔣緯國又派人給第132師師長趙登禹、第143師師長劉汝明、第9騎兵師師長鄭大章每人送去二十萬元“見麵禮”,另外他還特地給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團長吉星文、該團第3營營長金振中分別送去了兩萬元、五千元的“見麵禮”。蔣緯國並不是在收買人心,他一是表達自己的敬意,因為這些人在原先曆史上的七七事變中都是奮勇抗戰的,二是為了跟他們打好關係,為以後雙方聯合抗戰奠定下一定的“友誼基礎”。實際上,此時位置最靠近第918團的部隊就是吉星文的第219團。一旦開戰,兩團並肩作戰。

    辦完這些事情後,已經夜幕降臨,蔣緯國回到宛平城,前往杜聿明等人在宛平城裏早就給他準備好的第一營營部兼住所:一個地下室。

    心不在焉地吃過晚飯後,蔣緯國倒在行軍床上,發呆,思考。

    蔣緯國思考的仍然是一個大問題:假如七七事變沒“按時發生”?怎麽辦?自己要不要主動出手,在七月七日這天挑起戰端?

    難,難,真難。蔣緯國左思右想,始終沒有一個主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