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再戰(3)

字數:6510   加入書籤

A+A-




    第10炮兵團和第918團炮兵營的這頓炮擊打得又準又狠,基本上一舉摧毀了日軍炮兵力量,但這並不完全是兩團炮兵們的功勞,更多還是靠第38師和天津保安總隊的自我犧牲。

    “全體進攻!有敵無我!”身臨最前線的張自忠忿然大呼。

    第38師和天津保安總隊的官兵們踏著遍地焦土、血泊、殘肢斷臂,殺聲如雷地突破了日軍的海光寺外延防線。殘缺不全的日軍工事間、戰壕裏、堡壘內,兩軍官兵展開殊死血戰。蔣緯國本打算帶著第918團的官兵們也投入戰鬥,但杜聿明一把拉住了他:“建鎬,算了吧!”

    覺得此話十分耳熟的蔣緯國忍不住用責備的目光看著杜聿明。

    杜聿明當然明白蔣緯國的眼神,他低聲道:“把第918團打光了,你在這裏還能指揮誰?好鋼用在刀刃上,接下來是步兵混戰,第38師和天津保安總隊已經夠了,輪不到我們上陣。”

    蔣緯國想了想,覺得杜聿明說的也有道理,因此默然地點點頭。

    二十分鍾後,中日戰爭裏第一場正式的坦克大戰爆發在了海光寺東北處的天津火車站附近野地上。日軍華北駐屯軍司令部內,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將獲悉己方炮兵力量被中國軍隊新加入戰局的炮兵部隊摧毀後大為震驚,因此急忙出動了駐屯軍司令部直屬的戰車隊,攻擊中國軍隊炮兵陣地。海光寺的戰鬥是典型的陸地攻防戰,雙方都沒有飛機,所以炮兵是此時戰場上的最強大的重火力部隊,原先是日軍仗著擁有炮群而盡情“欺淩”中國軍隊,而眼下,中國軍隊不但也有了炮群,並且還把日軍炮兵部隊轟上了天,接下來的戰局必然就會倒過來,是中國軍隊仗著擁有炮群而盡情“欺淩”日軍,所以對於日軍而言,唯一辦法就是打掉中國軍隊的炮群,讓雙方回到重火力平等局麵。日軍已經沒炮群,隻能讓中國軍隊也不能有炮群。

    從這一刻開始,田代中將才真正地感到了焦躁。

    田代中將是日軍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是華北日軍一號人物,二號人物是駐屯旅團旅團長河邊正三少將。但是,宛平城戰役爆發時,田代中將和河邊少將都蒙在鼓裏,都對事情真相一知半解,因為河邊少將正在秦皇島視察,而田代中將在天津,兩人都不在北平,不止如此,“宛平城事件”是駐屯軍參謀長橋本群少將、駐屯旅團參謀長森田徹中佐、第一聯隊聯隊長牟田口廉也大佐“欺上瞞下”搞出來的,這三個狂熱的激進派分子先是故意瞞報事件,試圖把事情搞得生米煮成熟飯,在第一聯隊兵臨宛平城下後,橋本群少將才給田代中將發來報告,並且這份報告避重就輕、含糊其辭,大致意思是“帝國軍與支那軍在宛平城一帶發生了衝突,牟田口大佐正與宛平城支那軍指揮官進行磋商解決”。看到這份用詞並不嚴肅緊急的電報後,田代中將不以為然,認為“宛平城事件”隻是一起非常普通的事件,畢竟這幾年來,駐屯軍跟第29軍不斷發生摩擦,搞出了大大小小幾十起事件,最後都“和平解決”,宋哲元對此是見怪不怪,田代中將對此也是司空見慣,所以田代中將根本就沒把“宛平城事件”當成大事,他完全不知道,六千餘日軍與一萬五千中國軍隊正在宛平城互相磨刀霍霍,隨時會擦槍走火、展開大戰,而宛平城中國軍隊的實質性總指揮官蔣緯國是“中國頭號死硬抗日分子”,因此,宛平城殺得屍山血海後,牟田口廉也大佐等人一方麵措手不及、沒有心理準備,一方麵忙著指揮戰事,無暇幹別的事情,同時牟田口廉也大佐等人“做賊心虛”,不敢把自己闖下的“彌天大禍”匯報給上級,所以即便在第一聯隊已經被第918團殺得七七八八時,田代中將居然還被蒙在鼓裏,直到第一聯隊被消滅得幹幹淨淨,森田徹中佐臨死前給田代中將發去了電報,田代中將這才腦子裏晴天霹靂地知道了“宛平城事件”居然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宛平城戰役”。

    花了足足半小時才從空前震驚中回過神的田代中將一方麵向東京總部進行匯報一方麵急忙命令駐屯軍司令部和天津日軍各部進入緊急狀態,並且搶修工事、準備戰鬥,但在短短三個小時後,天津的張自忠部第38師就對駐屯軍司令部和天津日軍各部展開了全麵的強攻,打得日軍措手不及,除了海光寺核心陣地和李明莊機場外,其餘的小據點都被第38師攻取。

    田代中將自二十多年前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後,曆任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中國課課員、中國課課長、駐中國大使館副武官、淞滬抗戰時日軍上海派遣軍參謀長、關東軍憲兵隊司令官等職務,去年五月份擔任華北駐屯軍司令官,長期負責對中國的各方麵活動,是個典型的“中國通”,他對華北局勢和第29軍的實力是了如指掌的,他知道,第29軍雖然擁有十萬之眾,但武器裝備落後,並且不是國民政府中央軍嫡係,隻是盤踞平津和河北省的一支孤軍,因此,駐屯軍真的跟第29軍打起來,雖然沒法獨自消滅第29軍,但固守待援是綽綽有餘的,畢竟,山海關那邊就有關東軍的五個師團、十萬大軍隨時可以增援駐屯軍。田代中將相信,自己的部隊隻要撐過二十四小時,就能得到關東軍飛機的空中增援,撐過四十八小時,就可以得到關東軍部隊的地麵增援,撐過七十二小時,甚至都可以得到來自本土的帝國海軍的海上增援。

    幾千訓練有素的精銳士兵、充足的彈藥、強大的火力、堅固的工事…以及“無堅不摧的大和魂”,這些優勢加起來,田代中將很有信心自己的部隊能夠以一敵十地堅持到援軍到來,不過,他的心頭還是籠罩著一層陰影的,因為通過宛平城戰役和李明莊戰役傳來的報告可知,在平津戰場上存在著一支“擁有大量坦克和重炮的精銳支那軍”。對此,田代中將隻能祈禱快點天亮,等待關東軍飛機趕來增援,空襲摧毀掉那支擁有大量坦克和重炮的精銳中國軍隊。

    田代中將千算萬算,卻嚴重地低估了蔣緯國這個“支那頭號死硬抗日分子”的下手凶殘程度和殺日本人的決心。第10炮兵團和第918團炮兵營的炮群在一舉摧毀日軍炮兵聯隊後,完全是窮追猛打、斬草除根,並且財大氣粗、闊綽無比,把一波又一波的炮彈毫不吝嗇毫不心疼地用於耕耘海光寺這塊已經被日本人變成狼窩魔窟的佛門淨地(其實蔣緯國在看到自家炮群一次又一次齊射時心疼得要命,畢竟打出去的都是成捆成捆的鈔票,但他知道這個時候必須要下血本,不能拖到日軍後續主力趕來),炸得日軍死傷慘重、苦不堪言,滾滾霹靂雷霆間,有的日軍被炸得濺了一地,鏟都鏟不起來,有的日軍被炸得噴了一牆,摳都摳不下來。田代中將別無選擇,隻能出動戰車隊去摧毀中國軍隊的炮群陣地,不能讓中國軍隊的炮群“肆無忌憚地屠殺帝國軍將士”。

    客觀上講,蔣緯國之所以能打得這麽順風順水,火力強大是他的最大優勢。此時的中國軍隊在重火力上十分低弱,別的不說,就以中央軍嫡係精銳德械師並且是德械部隊裏德械化水平最高的第36、第87、第88師舉例,這三個師每個師擁有多少火炮?12門75毫米山炮,另有四門戰防炮和二三十門的迫擊炮,僅此而已。這就是中國軍隊最強陸軍師的炮火配備了。至於中央軍的非精銳部隊,每師有幾門步兵炮和十幾門迫擊炮就不錯了,更加別提地方軍了。但蔣緯國的部隊卻擁有幾十門重型榴彈炮和幾百門迫擊炮,火力極度強大,不打勝仗倒怪了。

    隨著田代中將的命令,中日戰爭裏第一場正式的坦克大戰由此而爆發。

    參戰一方是中國陸軍第918裝甲團第一、第二裝甲營的部分部隊,累計150輛各型坦克,包括20多輛德製三號坦克、40多輛德製二號坦克、50多輛德製一號坦克以及二十多輛其它型號的坦克;另一方是日本陸軍華北駐屯軍戰車隊,累計100多輛各型坦克,包括30多輛94式坦克、30多輛89式坦克、20多輛92式騎兵裝甲車以及十多輛其它型號的坦克。單純從數量上看,中方穩占上風,但從質量上看的話,情況則完全不同了,雖說原先曆史上二戰期間的德國坦克威名遠揚,但指的是後期的四號、五號(豹式)、六號(虎式),眼下的一號二號三號比素來以超級不中用而聞名的日本鐵皮坦克其實好不到哪裏去。一號的武器是兩挺機槍,二號的武器是一門20毫米機炮和一挺機槍,三號的武器是一門37毫米坦克炮和兩挺機槍(蔣緯國的豪華限量特製版三號坦克是50毫米坦克炮),作為對比,日軍94式坦克的武器是一挺機槍,92式騎兵裝甲車的武器是一挺重機槍和一挺輕機槍,而89式坦克的武器則是兩挺機槍和一門57毫米坦克炮。因此在眼下海光寺戰場上,日軍的89式坦克才是火力最強的。三十多輛89式坦克、三十多門57毫米坦克炮,足以重創乃至消滅中方的坦克部隊。

    蔣緯國雖然熱血,但他可沒有被熱血衝昏腦子,他知道自己麾下這支德國坦克部隊其實是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畢竟不是由豹式虎式組成的,連四號都沒有,如果跟日軍戰車隊硬拚,即便贏了,也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搞不好還可能是殺敵一萬自損一萬五。即便打個殺敵一萬自損五千,也是極其不劃算的,畢竟日本坦克產量雖然完全比不了美蘇德英(勉強跟意大利一個檔次),但中國此時的坦克產量就是鴨蛋,日軍損失這百八十輛坦克可以得到本國後方補充,蔣緯國損失多少,就不得不要再花錢外購進口了。獲悉日軍戰車隊從海光寺東北處出擊並迂回殺向位於天津火車站附近的國軍炮群陣地後,蔣緯國立刻火急火燎地拿起對講機呼叫彭孟緝:“趕緊的!讓你的炮群給我調整炮口方向!對日軍坦克群所在區域進行炮火覆蓋!快點!”放下對講機後,他急匆匆地奔到第918團炮兵營,“你!”他指著炮兵營第5連(高炮連)連長王業成,“立刻把全營所有的八八炮都集中起來!埋伏在日軍坦克群即將過來的地方,炮口放平,轟擊日軍坦克!”

    王業成吃了一驚:“高射炮不是打飛機的嗎?”

    “誰規定就不能用來打坦克了?”蔣緯國急吼吼地道,“別磨蹭!記住!重點瞄準日軍的八九式坦克!隻要幹掉八九式,那些九四式和九二式就是上門送死的!”

    “明白!”王業成急忙帶著炮兵營裏的高射炮兵們忙碌起來。

    此時已是早晨六點多,盡管海光寺戰場上硝煙如雲,但東方地平線上旭日初升,戰場上一切都已在晨曦霞光中清清楚楚。海光寺東北處的野地上雷鳴陣陣、煙塵滾滾,一群身軀上噴塗著旭日軍徽的鋼鐵野獸正在發動著氣勢頗為恢弘的衝鋒。帶隊的戰車隊隊長北武樹大佐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同時他也對這場“戰車群突擊行動”充滿了信心。作為日本陸軍裏為數不多的清楚認識到坦克在現代戰爭裏重大作用的人,北武大佐認為日本陸軍必須提升坦克的生產量,但他不認為要提高日本陸軍現有坦克的性能,因為他覺得“夠了”。橫向對比的話,主要是跟日本和中國的同時學習對象德國進行對比,德國目前最強大的三號坦克其實還遜於日本的八九式坦克(主要是火力,三號坦克主炮口徑是37毫米/50毫米,而八九式坦克主炮口徑是57毫米,但三號坦克重24噸,八九式坦克隻有13噸,因此防護力較差,並且速度也不如三號),所以北武大佐覺得八九式坦克能滿足日本陸軍眼下和未來幾年內的戰爭需求,同時,他知道中國陸軍的坦克以德國坦克為主,中國陸軍最強大的坦克就是不如日本八九式坦克的德國三號坦克,因此北武大佐絲毫不懼怕跟中國陸軍裝甲部隊展開坦克大戰,實際上,他還很期待,因為他已經接到了被調回國內擔任千葉戰車學校代理校長的任命文書,臨走前能獲得一場坦克大戰的實戰經驗,自然是寶貴的教學材料,當然了,是打贏戰鬥的實戰經驗。

    就在北武大佐舉起望遠鏡瞭望目標所在地時,他猛地發現中國軍隊炮兵陣地上怒射起的衝天烈焰改變了角度和方向,不再轟射向海光寺,而是…北武大佐瞳孔緊縮,嘶聲喊道:“快!命令全隊轉為分散規避隊形!”

    在同一輛坦克裏的通訊兵急忙抓起兩把紅色信號旗,站在坦克上不斷揮舞。由於坦克裏沒有無線電通訊器,日軍坦克之間隻能用信號旗來互相聯絡(夜間靠信號燈)。

    全隊坦克根本就來不及反應,第10炮兵團和第918團炮兵營覆蓋日軍坦克群的炮彈雨已經劈頭蓋腦而落,霎那間把日軍戰車隊炸成了在火海怒濤中顛簸翻滾的木筏小船,這一波炮擊報效掉了十七八輛日軍坦克,現場烈火四起,鋼鐵碎片、機械零件、人肉屍骸一起橫飛,其中的兩輛坦克極度倒黴地被炮彈直接命中,霎那間,這兩輛坦克變成兩個爆炸的鐵殼炸彈,坦克本身粉身碎骨,裏麵的裝甲兵更是化為烏有;七八輛坦克因為靠近落彈點而被爆炸火球吞沒或被爆炸衝擊力衝擊得嚴重變形,裏麵的裝甲兵都死於震蕩波,還有十幾輛日軍坦克則被爆炸衝擊波掀得猶如烏龜翻殼般側翻或直接底朝天,畢竟噸位太輕了,裏麵的裝甲兵摔得頭破血流,這十幾輛坦克雖然完好無損,但卻無法參戰了,日軍沒有起吊設備可以將其翻身,坦克裏的日軍裝甲兵已經摔得七葷八素。

    “不要管那些壞了或翻了的坦克了!”北武大佐急如星火地吩咐道,“命令全隊全速開動!衝過去!”他知道,隻要衝到中國軍隊炮兵陣地較近的地方後,中國軍隊的炮群就無法炮火覆蓋己方坦克群了(日軍稱坦克為戰車,裝甲兵是戰車兵,裝甲部隊/坦克部隊是戰車部隊)。

    通訊兵慌忙拚命地揮舞信號旗,但下一波炮彈再次颶風怒濤般狂飆而來,又炸毀、炸傷、炸翻了十二三輛日軍坦克。心急如焚的北武大佐突然間覺得自己臉上好像被一碗熱粥給澆濺上,他驚愕地轉過頭,發現坦克上的通訊兵一動不動地呆立著,天靈蓋不翼而飛,半個腦袋被一塊巴掌大的彈片給削得齊刷刷而斷,腦漿血汙噴了他一臉,隨即,屍體撲通摔下了坦克。

    “八嘎!”北武大佐又心痛又憤恨地暗暗想道,“軍部的那些老古董!我多次向他們進言要給戰車安裝車載無線電台,他們就是不聽!搞得戰車群在實戰中缺乏及時有效的通訊手段,根本無法進行統籌指揮!”

    在國軍炮火的猛烈打擊下,日軍戰車群被轟得七零八落,累計足足損失了三十多輛坦克,對於國軍如此“賴皮”的反坦克戰術(這種賴皮戰術的同義詞是奢侈戰術,整個中國軍隊裏,隻有蔣緯國才會這麽大手大腳地揮霍炮彈),北武大佐等日方戰車隊成員雖然無不咬牙切齒,但也感到無可奈何,同時更對國軍炮群恨之入骨,愈發急切地想要早點鏟除掉這個心腹大患。

    眼看國軍炮兵陣地已經出現在肉眼視界裏,北武大佐嘶聲吼叫道:“全體突擊!”

    日軍各坦克裏,裝甲兵紛紛猛踩油門,氣勢洶洶、殺氣騰騰地衝刺向前。(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