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千層浪(3)

字數:4221   加入書籤

A+A-




    由於時間緊急,因此這場會議直奔主題。張樾亭和張克俠用簡潔精幹的語言向宋哲元闡述了平津戰役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此時的平津態勢和敵我雙方最新動向,宋哲元聽得連連點頭、連連稱讚,表揚秦德純、佟麟閣等人的“處變不驚、從容不迫”,又表揚馮治安、張自忠等人的“精忠報國、奮勇殺敵”,並表示明早要親自去陣亡官兵的集體墓園前獻花圈以表哀思。說完先前的事情後,張樾亭接著道:“明公,接下來,我們打算…”他話沒說完,宋哲元抬手示意他暫停,然後用一種耐人尋味的眼神看著蔣緯國,“二公子,對於平津局勢接下來的發展以及第29軍接下來如何禦敵,你有什麽看法?”

    所有人都望向蔣緯國。蔣緯國心裏有數,宋哲元一方麵是故意考自己,一方麵也是在試探自己以及自己背後的蔣介石的態度。站起身來後,蔣緯國有條不紊地道:“明公、諸位長官,日軍在平津戰役中遭到空前挫敗,死傷巨大、損失慘重,根據日本人睚眥必報的狹隘性格以及日本人早就妄圖滅亡中國的狼子野心進行分析,日本人絕無可能會善罷甘休,國府獲得的最新情報(蔣緯國在編鬼話)顯示,日本關東軍正在大舉調動,朝鮮境內的日軍也在向鴨綠江進行集結,並且日本的國內駐軍和日本海軍同樣在積極調動,戰爭已絕無可能避免,實際上,戰爭已經爆發了,平津戰役就是中日全麵大戰的第一場戰役。我們別無選擇,唯有全力備戰、全力迎戰。明公、諸位長官,請看地圖。”蔣緯國走到會議室的牆邊,指著牆上的華北地圖,“平津二市雖然已基本被我軍控製,但平津以北的唐山、承德、秦皇島等地卻在日軍掌控中,毋庸置疑,日軍關東軍南下部隊集結完畢後會一路開進,我軍在平津二市的北部野外是無法與日軍展開大兵團交戰的,日軍的機械化水平、重武器、火力都遠超過我軍,因此,我軍隻有依托平津二市把城市作為堡壘來進行抵抗,平心而論,在我軍火力、戰鬥力都不如日軍的情況下,唯有山地攻防戰和城市攻防戰是最有利於我軍進行防禦作戰的…”

    “防禦作戰?”宋哲元看著蔣緯國,態度不置可否,“二公子你的意思是,我軍在平津戰場上隻能被動挨打?”

    “是。”蔣緯國點頭,“以敵我雙方實力進行對比可知,我軍目前隻能打防禦戰。”中國軍隊在抗戰初期想反擊日軍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日軍目前還未大規模增兵唐山、承德、秦皇島等地吧?”宋哲元望向張樾亭,看到張樾亭點頭後,他再望向蔣緯國,“既然唐山、承德、秦皇島等地日軍兵力空虛,我軍為何不乘虛而入,搶占以上地區,將其構建為拱衛平津的陸上防線和外圍據點?另外,搶占以上地區也是收複國土嘛!必然能進一步地振奮士氣民心。”

    蔣緯國知道宋哲元在故意裝糊塗,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回答:“明公,以上地區我軍目前攻取容易,但等日軍卷土重來後,防守可就難了,同時,我軍現在若搶占以上地區,就不可避免地犯下了兵分多處的錯誤,到時候必然會被日軍逐個擊破。五根手指肯定是要握成拳頭才最有打擊力量,我軍雖然兵力雄厚,但難以與日軍展開大規模野戰,隻能收縮到平津一帶。”

    宋哲元微微地點了點頭。

    蔣緯國繼續說道:“平津二市,是華北戰場初期的核心之地,也是華北戰場的第一前線,我軍在防禦平津二市的戰備工作上,自然是高築牆、廣積糧、深挖洞,將兩城變成兩座堡壘。”

    宋哲元再度開口發問:“日軍擁有絕對的海上力量,而平津二市毗鄰渤海灣,天津本身就是港口城市,假如我軍重兵雲集於平津,但日軍卻在天津南部的滄州登陸,繼而一路向西,奪取保定,那平津二地的我軍主力豈不是被包抄後路、陷入重圍?”

    蔣緯國笑著道:“明公,您多慮了。首先,我軍可在滄州、保定也派遣得力部隊,構建城防工事,一方麵作為平津前線部隊的預備隊,一方麵也確保前線部隊後方穩固;其次,平津二市是連為一體的,而北平向西是山西省,隻要平津二市西部的張家口、延慶縣、淶源縣三地掌握在我軍手裏,我軍的平津主力部隊無論是防禦作戰還是全麵轉進至山西省境內都是遊刃有餘的。”(國軍諱言撤退、潰敗、敗退等詞語,一律稱為“轉進”,比如“轉進至台灣”。)

    宋哲元看著地圖,陷入思索。

    蔣緯國接著道:“因此,平津二市必須在防禦上完全地連為一體,防止被日軍攔腰斬斷,特別是廊坊縣,該地是連接平津二市的咽喉重地,必須要加強防備,一旦讓日軍攻占廊坊縣,平津二市就會被割裂開。除了廊坊縣,還有廊坊縣和天津之間的武清縣、廊坊縣和北平之間的通州縣,尤其是這個通州縣,位於北平市的肋下腹地,居然還被日偽軍占據,我軍必須要…”

    “你認為平津守得住嗎?”宋哲元突然間單刀直入地問蔣緯國這個最根本的問題。

    所有人都再次看著蔣緯國,目光都很意味深長。

    蔣緯國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原先的曆史上,一是因為宋哲元心存幻想,二是第29軍實力嚴重不如日軍,導致北平和天津輕易淪陷,攻占平津的日軍隻付出一千不到的傷亡代價。眼下的平津戰場的態勢雖然已經比原先曆史上要大大改善,但是,敵強我弱仍然是不爭現實,中國軍隊恐怕也就兵員人數比日軍多這麽一個優勢(實際上,人多了,人心也就雜亂不齊了),至於日軍…平津戰役是日軍侵華第一戰,參戰日軍必然都是千錘百煉的精悍老兵,並且此時的日本可沒有對美英蘇等別國開戰,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對付中國,所以投入平津戰役的戰爭資源是非常充足的。蔣緯國思考來思考去,哪怕在主觀上偏向於自家這方,還是得出“平津肯定守不住”這個令人沮喪但又不容置疑的結論。

    “明公、諸位長官,平津當然是…”蔣緯國正要說“守不住的”,夜幕下的北平城外麵某處突然間傳來密集的槍聲,這讓參會眾人都吃了一驚,會議室外的衛兵們急忙都子彈上膛。蔣緯國也吃了一驚並嚇了一跳,但他立刻聽出來,槍聲雖然密集,但很渾濁,顯然距離不近,不是從北平城裏傳來的。

    “怎麽回事?”宋哲元眉頭緊蹙地問道。

    幾分鍾後,第37師第110旅旅長何基灃風風火火並且滿臉喜色奔入會場:“明公、諸位,好消息!通州縣的偽軍反水了!”

    “哦?”宋哲元、蔣緯國等人都十分吃驚。

    何基灃喜形於色地向宋哲元遞上一封信:“明公,你快看!這是偽冀東保安隊第一總隊總隊長張慶餘聯合第二總隊總隊長張硯田、保安隊教導總隊總隊長沈維幹、通州縣偽軍分區區隊長張會明等八名偽軍高級頭目派人送來了反正請求書,他們在信上說,他們想順應大義、棄暗投明,消滅通州縣的日軍,迎接國軍入城。現在這個槍聲就是張慶餘他們在進攻日本人!”

    “真的?”佟麟閣喜不自禁地搶著問道:“張慶餘他們有多少人?”

    何基灃回答道:“四千多人!原本通州縣駐紮日軍兩個中隊、五百多人,但那兩個中隊都參加了宛平城戰役,已經全軍覆沒,通州縣目前的日軍約三百多人,小部分是後勤輜重兵,大部分是臨時從通州縣境內的日本僑民、日本浪人裏征調的,戰鬥力很差。張慶餘他們消滅這三百多個日軍、占領通州縣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好!”佟麟閣等人無不興奮欣喜。馮治安望向蔣緯國,笑著道:“二公子,你剛才還提到通州縣,說它‘位於北平市的肋下腹地,居然還被日偽軍占據’,你看,現在不費我們一兵一卒、一槍一彈,它就回來了。”

    通州縣在後世是北京市通州區,是北京市十六個區裏位置最東南處的,此時是獨立的一個縣,扼守著北平市和天津市的陸上通道,如此重地卻不在第29軍的控製下,而是完全受日本人操控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管轄地區之一,並且就是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政府所在地(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管轄範圍約8200平方公裏,統轄人口600多萬,財政收入約占河北省全省五分之一)。在原先的曆史上,七七事變爆發二十天後,依靠玩弄緩兵之計而獲得充分時間並因此而準備充足的日軍悍然大舉進攻第29軍,按日軍要求埋伏在北平郊區的偽冀東政府的偽軍保安隊沒有遵守日軍命令去攻打第29軍,日軍飛機隨後轟炸了偽軍(日軍後來聲稱那幾架飛機是轟炸第29軍的,誤炸了偽軍),偽軍首腦張慶餘、張硯田、沈維幹、張會明等人因此而被激怒,並且張慶餘等人早已不願意當漢奸,事先就跟第29軍多次聯係,因此偽軍們集體反水,攻殺通州縣的日軍,殺死日軍日僑五百餘人,最後遭到日軍反撲鎮壓,反水的偽軍們在激戰中艱難突圍,加入了國軍作戰序列。(參見“通州事件”和“通州事變”。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事件中,反水的偽軍們殘酷地殺死了數百名日本僑民,日軍和男性日僑被偽軍們殺死後又被分屍,女性日僑被偽軍們先奸後殺,此事造成了很大的負麵影響,日軍將此事添油加醋地報道到國內後,日本國內“群情激奮”,強烈要求“增兵北支,膺懲暴支”,一些策劃、指揮、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軍戰犯在戰後受審時曾狡辯說“是為通州事件複仇”。)(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