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上海(1)

字數:6956   加入書籤

A+A-


    在跟蔣介石告辭後,蔣緯國先去了海外部,把這項“暗地裏跟德國通氣”的任務交給了海外部,另外,蔣緯國剛才跟蔣介石打了個招呼,準備把駐法大使顧維鈞召回國,委任他為海外部副部長。原副部長是朱家驊,朱家驊同時還是軍工部副部長,忙得確實有點分身乏術。蔣緯國需要顧維鈞這種高級外交人才打理海外部的“中德合作”和“中猶合作”兩件大事(顧維鈞是北洋政府的人,北洋政府垮台後,他成了國民政府的通緝犯,但他官癮大,不甘寂寞,通過賄賂宋子文夫婦而在國民政府裏獲得一席之地,蔣緯國眼下招募他,他自然求之不得)。

    “局座!”海外部調查統計局的局長辦公室門外,一名年約三旬、書生模樣的男子笑容可掬地等著蔣緯國。

    蔣緯國是海統局局長,但他是掛名的,隻負責下任務和發工資,眼前這個男子是海統局副局長,實質性地主管著海統局的建設、發展、行動等事務。此人姓舒名勝,字國生,人如其名,長得確實看似人畜無害、文質彬彬的教書先生模樣,說話和聲細語,見人就微笑點頭,脾氣溫文爾雅,從來不生氣發火,但卻不是什麽簡單角色。舒國生是黃埔軍校第十期畢業生,跟蕭爻是同期同學。蔣緯國著手組建海統局時,蕭爻把舒國生給推薦了過來。當時,蔣緯國聯係上德國蓋世太保頭子希姆萊,向蓋世太保雇傭300名特工教官,這批特工教官的領隊者是希姆萊心腹得力助手、德國安全警察部門(蓋世太保分支機構)總監萊茵哈德·海德裏希。累計1000多名海統局成員接受了海德裏希等蓋世太保教官的嚴格訓練,這一千多人就是海統局的骨幹,舒國生總成績在一千多受訓者裏名列第二,之所以沒拿第一,因為他動手能力很普通,實彈射擊和徒手格鬥都差點兒不及格,但海德裏希對舒國生評價最高,他說道:“我發現了一個東方版的我。”舒國生有兩個綽號,第一個綽號是他姓舒名勝,舒勝諧音“書生”,並且他平時也是文人書生式的打扮,所以蔣緯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給他取了一個“奪命書生”的綽號(蔣緯國當然是在惡搞),但這個無心插柳的綽號很快就名至實歸;第二個綽號是“老鼠”,因為舒國生常被別人稱呼“老舒”,發音酷似“老鼠”,這個綽號同樣很快就名至實歸。

    “舒先生人稱‘書生’,因為他確實像個書生,談吐得體、為人謙和、知書達理、風度翩翩,但實際上,他是個完全能用口蜜腹劍和笑裏藏刀來形容的人,看似一團和氣的表麵下,隱藏著老謀深算的心機和陰險毒辣的手段,二公子稱其為‘奪命書生’確屬名副其實。好在,舒先生的心機和手段都是對付敵人的,他眼中的敵人就是妨礙到二公子的人,不隻是國外的,也包括國內的。”海統局某高層在背後說道。

    “舒先生又被稱為‘鼠先生’或‘老鼠’,因為他最喜歡、最熱衷、最擅長的就是躲在黑暗中偷窺別人的行為、偷聽別人的言語、偷竊別人的東西,活生生就是一隻老鼠。說起來,戴先生和徐先生也都是精明強幹、老奸巨猾之人,但戴徐二先生都有弱點,戴先生貪色貪權,徐先生好財好名,舒先生則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潔身自好,對二公子更是忠心不二,近乎毫無弱點,他唯一貪好之物就是別人的秘密,但這就是他的本職。”國府某高層在背後說道。

    “老舒,有事?”蔣緯國看著舒國生。

    舒國生笑著報告道:“局座你從平津帶回來的那批交給海統局的高級俘虜都已經審完了,都已經榨幹了,接下來怎麽處理?”

    蔣緯國頓時知道舒國生指的是什麽了,平津戰役以國軍大獲全勝而結束後,國軍除了在戰場上抓到三百多個日軍俘虜外,還在平津城內抓到四五十個日本人俘虜,這批日本人俘虜不算日本軍人,但“也算日本軍人”,包括第29軍總顧問鬆井太久郎、冀察政務委員會顧問櫻井德太郎、北平市政府顧問寺平忠輔、冀察政務委員會日方秘書齋藤栗屋等,這批日本人沒有穿軍裝,但都有日軍軍銜,比如鬆井太久郎是日軍大佐,櫻井德太郎是中佐,不止如此,這批日本人看似在中國地方政府、中國地方軍裏擔任顧問之類的職務,實際上就是日本特工,是打入冀察政務委員會和第29軍內的日本間諜,比如鬆井太久郎的正式身份是日本梅機關北平特別任務機關機關長,櫻井德太郎是副機關長。雖然這看上去很奇怪,中國政府和中國軍方怎麽能容忍日本特工、日本間諜打入自己內部呢?其實這也並不奇怪,一來鬆井太久郎、櫻井德太郎等人都有著明麵上的“合法身份”,二來中日畢竟沒有開戰,雙方派外交人員“互動”是符合外交政治的,三來宋哲元在戰前不想跟日本人徹底翻臉,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平津戰役爆發後,這幫日本特務除了因拘捕或反抗而在抓捕行動中被擊斃外,統統做了俘虜,蔣緯國把日軍俘虜帶回南京時,也把日本特務俘虜也帶回了南京,前者進行光明正大的遊街示眾,後者則交給海統局審訊,當然了,這個“審訊”的意思就是讓人生不如死的嚴刑拷問。

    “既然都榨幹價值了,那就處理掉吧!”蔣緯國覺得舒國生的問題簡直是多此一舉,“秘密的,做幹淨點。”

    舒國生笑著點點頭:“局座放心,人間蒸發,肯定幹淨。”

    蔣緯國叮囑道:“我上次給你的一份名單,還記得嗎?”

    舒國生神色變得嚴肅起來:“記得。汪精衛、陳璧君、陳公博、周佛海、梅思平、黃濬…我們對這些人已經展開了秘密監視。局座,五年前的淞滬抗戰後,周佛海在南京西流灣八號建造了一幢花園式洋房,施工時,他特地在花坊下建造了一個設施完善、空間很大的地下室,用於防備日軍對南京的空襲。我們在監視周佛海時,發現有數十個國府高層經常在他家這個地下室裏舉行非正式聚會,這幫人給這個地下室取了一個名字叫‘低調俱樂部’,據說他們經常在這個地下室裏討論時局,言論多為悲觀消極的,參會者多為國府裏的親日派、主和派。”

    “哦?”蔣緯國略感吃驚,“加強對這個‘低調俱樂部’的監視。”眾所周知,抗戰前的國民政府親日派、主和派在抗戰爆發後且戰局險惡、似乎看不到勝利希望時會一批接一批地變成投降派甚至漢奸。

    向舒國生交代完任務後,蔣緯國離開海外部,跟在他身邊的楊梅一路上一直用一種迷惑而詫異的目光看著他。

    “幹嘛老是盯著我看?是不是覺得你老公我最近又帥了?”蔣緯國厚顏無恥並且大言不慚,他點起一根香煙,滿臉憂傷表情地仰望天空,語氣沉重而痛惜,“他媽的!老子再這樣帥下去,還讓其他男人怎麽活啊!”

    楊梅神色變得艱難無比,完全說不出話來,她心情隻能用“憋悶”二字來形容。楊梅對蔣緯國這種喜歡自吹自擂、堪稱自戀的行為很是無語,但也很無奈,因為沒法反駁。蔣緯國的行為用後世語言來形容的話是不折不扣的“裝x”,但讓人沒辦法的是,他是有實力的人,他是“牛x”的人,畢竟,“一個牛x的人裝x”,別人是沒法在心裏將其罵成“傻x”的。噎了半晌後,楊梅勉強忍住不知道該用什麽詞語來形容的心情:“我覺得…你好奇怪…”

    “哪裏奇怪了?”

    “汪文嬰不是你的好朋友嗎?但你卻在背後派人監視他父親…”

    “一碼歸一碼嘛!”蔣緯國當然不能告訴楊梅,自己刻意“親近”汪文嬰也是為了防止汪精衛在抗戰爆發後投降當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漢奸。

    半小時後,蔣緯國抵達第128團的駐紮地,傳達蔣介石給第128團開拔向上海的命令。

    “弟兄們…”拿著命令文件的鄭洞國激動得渾身發抖,“輪到我們上場了!”

    全團歡聲如雷、士氣如虹。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吞中國東北地區並建立傀儡政權“滿洲國”,引起國際眾列強的普遍反對,國際列強們反對日本並不是因為同情中國,“想給中國主持公道”,而是日本此舉損害到了它們在中國的利益,並且列強們擔心日本在奪取中國的大片土地、獲得中國的大量資源後會實力不斷暴增,繼而對它們造成威脅,因此對日本“群起而攻之”,日本高層決定在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製造武裝事件發動一場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假戰爭”以轉移國際視線,從而爆發1932年1月28日的淞滬抗戰(一二八事變)。中日雙方最終簽署《淞滬停戰協定》,根據該協定,上海為非武裝區,中國軍隊正規軍不得駐紮上海,日本則可以在上海駐紮一支海軍陸戰隊(這支海軍陸戰隊跟日軍華北駐屯軍的步兵旅團一樣,沒有正式番號,被稱為“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總兵力3000餘,另外還可以從上海的日本僑民裏緊急動員退伍軍人一千多人,並且上海日軍已儲備有再武裝一千多人的武器裝備,因此上海日軍的實際總兵力達到4000餘;至於國軍方麵,上海地區的國軍武裝力量包括兩部分,一是江蘇省保安總隊兩個團,一是上海市警察總隊,前者總兵力4000餘,後者總兵力1000餘。江蘇省保安總隊包括十幾個團,派到上海的這兩個團自然是精銳和精華,雖然在名義上不是正規軍,但其實就是正規軍,並且是不折不扣的德械部隊,兵員、訓練、裝備、火力跟德械師完全是一樣的,兩個團組成了上海市保安總團,總團長兼第一團團長是吉章簡上校,副總團長兼第二團團長是孫天放上校;至於上海市警察總隊,大部分成員其實也是軍人,武器裝備也跟德械師一樣,總隊長由上海市保安處處長兼淞滬警備司令楊虎中將擔任。這五千多保安、警察就是正規軍。

    上海的五千餘國軍和四千餘日軍在武器裝備上相差無幾,因為日軍這支陸戰隊沒有裝備重武器,而國軍普遍缺乏重武器,在兵員素質上,國軍肯定要遜於日軍,在精神意誌和士氣鬥誌上,雙方可以算平手,但是,日軍擁有牢固得近乎堅不可摧、設施齊全完善的防禦工事,因此雙方打起來的話,光靠上海國軍肯定是打不贏的,必須要增兵,第128團自然最為合適。

    蔣緯國雖然在軍隊編製上跟第128團沒有任何關係,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第128團和第918團一樣,都是蔣緯國的部隊,因此蔣緯國以“軍委會特派員”的身份與第128團共同前往上海,並且,蔣緯國立刻就發揮出“重大作用”。第918團開赴華北時帶著一個炮兵團,第128團開赴華東時托蔣緯國的福而也帶著一個炮兵團,第14炮兵團。該團跟第10炮兵團一樣,都是機械化重炮團,實力稍遜於第10炮兵團,但火力同樣堪稱強大,號稱全國第二,僅次於第10炮兵團,全團擁有36門德製150毫米重型榴彈炮,團長黃國書上校,跟彭孟緝一樣都是精通火炮作戰的炮兵專家型軍官(彭孟緝、黃國書、鄒作華合稱為“國軍炮兵三傑”)。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國軍炮兵力量十分弱小,雖然大部分師都有師屬炮兵營,但火炮不但性能落後並且數量很少,火力低微,正規化的炮兵部隊包括4個炮兵旅、6個獨立的炮兵團,第10、第14炮兵團是其中兩個,這兩個團是國軍僅有的兩個機械化重炮團,火力超過所謂的炮兵旅,分別位居國軍第一和第二。當然了,這兩個團基本上也是蔣緯國的軍隊建設成果。

    當天晚上,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分為多批、水陸兩路地從南京前往上海,部分官兵和主要的重武器乘坐輪船在長江上順流而下,部分官兵乘坐火車一路向東。第128團參戰前跟第918團一樣都進行了很大的加強,全團1萬餘官兵,第14炮兵團官兵人數有2600多人,兩團加起來總兵力1.3萬,擁有40多門大口徑火炮、4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實力堪稱強大,而在第128團(第128團起初番號叫“機械化步兵團”,後來變成“裝甲步兵團”,此時叫“裝甲團”,嚴格意義上講,第128團是一個裝甲步兵團,因為該團坦克數量是第918團的一半,第918團才是真正的裝甲團)和第14炮兵團後麵,還有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和第2師獨立旅緊隨其後,這兩支部隊總計兩萬五千餘官兵(教導總隊共六個團,三個在南京,三個在培訓),都是德械化精銳。教導總隊由副總隊長周振強少將、參謀長邱清泉少將帶隊,總隊長桂永清中將此時在英國參加英國國王喬治六世的加冕登基典禮,第2師獨立旅由副旅長楊文瑔上校帶隊(旅長鍾鬆正在廬山受訓)。第2師獨立旅又叫第2獨立旅、第2補充旅,它不是普通部隊,它就是一支德械師,隻是打著旅的旗號。國軍第一批德械師裏隻有八個師,還有兩個就是教導總隊和第2獨立旅。除第918團和第128團外,國軍裏德械化水平最高的五支部隊分別是第36、第87、第88師、教導總隊和這個第2獨立旅,旅長鍾鬆也是一員國軍悍將(曆史上,鍾鬆在內戰期間曾與彭帥在西北戰場上反複頑強纏鬥,被彭帥稱為“打不死的鍾鬆”。)。

    第128團、第14炮兵團、教導總隊、第2獨立旅以及正在陸續向上海開拔的胡宗南部第1軍(下轄第1、第78師)、黃傑部第8軍(下轄第2、第166師)、李玉堂部第3師等部合編為即將成為投入上海戰場、淞滬會戰的第一批部隊第9集團軍(第4師和第89師組成第13軍,正在湯恩伯率領下參加平津會戰)。毋庸置疑,第9集團軍成員清一色是精兵悍將。

    8月2日淩晨三點,第128團先頭部隊抵達嘉興,即將成為淞滬抗戰結束後第一批重回上海的國軍正規軍。

    “換衣服!”鄭洞國大聲命令道。

    官兵們動作麻利而無聲地脫下身上的德式軍服,換成江蘇省保安總隊的製服,裝甲兵們和炮兵們則用厚重的防雨帆布把坦克、裝甲車、火炮給密實地蓋起來。月朗星稀的夜幕下,官兵們“沙沙沙”的腳步聲使得部隊前進道路籠罩上了一層莊嚴而肅穆的特殊氣氛。無意間,蔣緯國看到鐵路附近路上密密麻麻擠滿了老百姓,所有老百姓鴉雀無聲,他們知道本國軍隊正在秘密集結前進,都用炙熱、鼓舞、期待的目光給本國軍隊目送祝福著。臨走前,官兵們看見百姓們向自己無聲地揮手告別,士兵們感動得頻頻揮手致意,軍官們向百姓們拱手致謝。

    “中國軍隊在中國國土內開拔,卻要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國恥啊!”鄭洞國感慨道。

    “知恥而後勇嘛!”蔣緯國笑道,“我們早晚會把日本人帶給我們的恥辱、犧牲、損失、傷害連本帶利地還給他們!”全中國四億億五千萬人,蔣緯國是對抗戰勝利最充滿信心的人。

    為了隱蔽和保密,部隊一路上晝伏夜行,陸陸續續地行進三夜(重武器和物資太多了),終於在8月5日後半夜抵達上海市西郊長寧區虹橋機場,由於機場位於郊區,因此周圍隻有零零散散的幾個衛星鎮,一路上總算是有驚無險,不遠處燈火璀璨的上海市區已經清晰可見,所有化裝成保安總隊的官兵開始有條不紊且肅然無聲地進入了上海市保安總團的駐防地區。

    根據軍委會的命令,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暫時駐紮在虹橋機場一帶,然後等待開入市區參戰的命令,上海市保安總團總團長兼第一團團長吉章簡上校、副總團長兼第二團團長孫天放上校早已經在這裏等待著了。“辛苦了!”鄭洞國、丘之紀、黃百韜、張靈甫、黃國書、蔣緯國等軍官向吉章簡、孫天放敬禮。

    “彼此!”吉章簡和孫天放回禮,兩人麵色憔悴、眼睛通紅,顯得心力交瘁、疲憊不堪。

    “上海情況怎麽樣?”眾軍官聚在會議室內開會,鄭洞國入座後急切地問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