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空海軍
字數:6524 加入書籤
周至柔是陳周陳三人裏氣色最好的,整個人可以說是神采飛揚:“委員長,空軍就請您放一百個心吧!空軍目前共擁有約1300架飛機,超過900架是新式飛機(新式飛機裏超過800架是清一色的bf-109戰鬥機),編為10個航空大隊,8個戰鬥機大隊、2個轟炸機大隊,空軍服役飛行員有2800多人,另有超過4000名飛行員在培訓中。空軍總司令部和空軍大學總部都已遷至武漢,在南京已設立一個空軍前線總指揮部,上海、南京、洛陽、長沙、南昌、福州、廣州、保定、太原這九地的空軍基地分布和大學分校都已建設完備,另外在北平南苑、臨汾、邯鄲、筧橋、蘇州、常州、揚州、徐州、杭州、安慶、金華、九江等共二十七個地方建有簡易的臨時野戰機場。重慶的飛機工廠已有雛形,可維修受損飛機,並在著手生產飛機,根據德國提供的工廠生產線、技術人員、飛機技術以及我們從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航空大國購進的相關機器設備,重慶飛機工廠目前每月可仿製生產德國新式戰鬥機30架。”
“好,很好,非常好。”蔣介石聽得心懷暢開,空軍確實讓他感到舒心和放心。
周至柔興高采烈地繼續道:“不止如此,德國飛虎隊正在開始投入援華工作,他們已經帶來了300多架飛機,飛行員1500多人,地勤人員、機械維修人員、工程師、飛機專家等1500多人,艾爾哈德·米爾希將軍向我承諾,後續有更多德國飛機和德國飛行員來華助戰。”
“嗯!”蔣介石滿麵喜色地連連點頭,“百福啊,你做得非常好!空軍在平津前線的勝利,就已經證明了你的努力和貢獻了。”
“委員長過獎了!”周至柔很會說客氣話,“至柔豈敢獨攬功勞,首功屬於夫人和二公子,沒有夫人和二公子的鼎力支持,至柔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他此話其實也是發自肺腑。
蔣介石笑容滿麵地再次點頭,同時看了一眼蔣緯國,眼神裏滿是欣悅。
蔣緯國在心裏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中國空軍此時的實力比原先曆史上抗戰開始時要強大多了,保守估計實力起碼增強了十倍,並且走的是最正確的道路:戰鬥機第一、戰鬥機唯一。
“厚甫,海軍呢?”蔣介石望向陳紹寬。
陳紹寬臉上的喜色沒有周至柔那麽多,但臉上的憂色也沒有陳誠那麽重,他回答道:“委員長,海軍雖然發展得最艱難,但我們也已經盡到了最大努力。我們海軍現在共由水麵艦隊、潛艇部隊、魚雷艇部隊、布雷部隊、海軍陸戰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這六大部分組成。水麵艦隊方麵,海軍現在重新整頓為3支艦隊,第一第二艦隊是近海艦隊,第三艦隊是長江艦隊,第一第二艦隊駐紮在浙江省三門灣基地,第三艦隊駐紮在鄱陽湖。為保存海軍的元氣和底子,第三艦隊的艦艇都是海軍精華,主要是寧海號、平海號、逸仙號、中山號、自強號、大同號。
潛艇部隊,潛艇基地位於福建省三沙灣,三沙灣內的青山島上還有一個成型的潛艇工廠,可以維修潛艇,可以仿製建造德國潛艇。由於受到技術、材料、設備、時間的限製,青山島潛艇工廠建造德國的viic型潛艇(760噸,攜11枚魚雷)比較困難,雖然可以建造得出來,但耗時久,所以青山島潛艇工廠集中力量仿製建造德國的iib型潛艇(280噸,攜5枚魚雷),年底才能正式建造出第一艘iib潛艇,預計明年每月能建造一至二艘。海軍潛艇部隊在眼下擁有德國潛艇21艘,還有12艘正在從德國開來的路上,年底前會全部抵達歸隊。已擁有的這21艘潛艇包括5艘iib型戰鬥潛艇、2艘xiva型運輸潛艇、4艘xb型布雷潛艇、12艘viic型戰鬥潛艇,路上的那12艘潛艇包括2艘xiva型運輸潛艇和10艘viic型戰鬥潛艇。由於iib型戰鬥潛艇比較小,在長江內河裏也能發揮出一定作用,因此海軍5艘該型潛艇裏,三艘編入第三艦隊,一起駐紮在鄱陽湖,另外兩艘在三沙灣潛艇基地。
魚雷艇部隊的基地共有三個,一是在武漢,一是在福州,一是在浙江省三門灣。魚雷艇部隊目前共擁有280多艘魚雷艇,其中260多艘都是新式的‘黃蜂’,編為10個魚雷艇大隊,3個在武漢,3個在福州,4個在三門灣。
布雷部隊包括20個布雷大隊,一半部署在上海、福州、三門灣、廣州、連雲港等港口,一半部署在江陰、南京、九江、武漢等長江內河區。布雷部隊已擁有一萬五千多顆各型水雷。
海軍陸戰部隊包括6個陸戰團,每團約1500兵力,總兵力約一萬人,分別駐紮在福州、三門灣、三沙灣、江陰、南京、武漢等地。
海軍航空兵部隊是在空軍幫助下建立的,實力較為弱小,擁有各型飛機100多架(基本是戰鬥機),主要駐紮在福州、三門灣、三沙灣,保護海軍總部、潛艇基地、水麵艦隊基地。
海軍總司令部和海軍大學總部位於福州,同時在南京、武漢設立第一、第二前敵指揮部。海軍的魚雷艇工廠、魚雷工廠、水雷工廠都分為武漢廠和福州廠兩處,在資金、材料、設備、人手等條件都理想的情況下,每月可建造出40多艘魚雷艇、150多枚魚雷、1500多顆水雷。”
“請委員長放心!”陳紹寬最後肅然正色道,“海軍全體將士已做好為國成仁的準備!”
聽完陳紹寬的匯報和表態,蔣介石臉上露出滿意神色地微微點頭,蔣緯國再次如釋重負,此時的中國海軍比起日本海軍仍然是非常弱小,但卻擁有了幾件對付日本海軍的殺手鐧。
陳誠、周至柔、陳紹寬接下來跟蔣介石商談了陸空海三軍一些詳細戰備問題,半小時後告辭離去,蔣介石單獨把蔣緯國留在辦公室內。
“緯兒,兩件事跟你說一下。”蔣介石看著蔣緯國,“第一,軍委會決定在上海另辟戰場,把日軍的戰爭重心轉導到上海,把日軍的進兵路線轉導成‘由東向西’,因此第128團即刻開赴上海,今晚就出發。”
蔣緯國連連點頭:“父親放心吧!第128團早就等不及了,全團摩拳擦掌要殺日寇。”
蔣介石微微點頭,然後道:“第二件事…楊傑在莫斯科得到了斯大林的接見,提議立刻展開中蘇合作,斯大林對此表示同意,王寵惠正在跟鮑格莫洛夫(蘇聯駐華大使)進行磋商,準備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哦?”蔣緯國有點驚奇。(原先曆史上,中蘇兩國於1937年8月21日在南京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條約有限期五年。)
“你看看條約的主要內容。”蔣介石遞過來一份文件,“簽署了這個條約,我們就能得到蘇聯的大量援助,包括蘇聯飛虎隊。”
蔣緯國接過文件,認真瀏覽,條約的主要內容有三點:第一,中蘇互相不進行武力侵犯;第二,倘若有第三國侵犯中蘇兩國其中一個(比如日本侵犯中國,德國侵犯蘇聯),另一國不得直接或間接援助第三國;第三,本條約對中蘇兩國已簽署的其它條約不產生變更或影響。
客觀上講,蘇聯在這個條約裏折射出的對華態度是很友善的,並且也會讓中國獲得大量並且寶貴的援助。原先曆史上,中日戰爭爆發後、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累計援助中國飛機1000多架(蘇聯飛虎隊)、坦克80多輛、汽車1500多輛、火炮1100多門、機槍9700多挺、機槍子彈1700多萬發、步槍5萬支、步槍子彈1.67億發、炸彈3.1萬多顆、炮彈187萬發、另有飛機零件、汽油等大批的軍用物資。“緯兒你是知道的,”蔣介石顯得十分語重心長,“抗戰爆發了,我國確實很難獨立地對付日本,必須要獲得國際列強的外界援助,目前援助我們的基本上隻有德國,如果蘇聯也幫助我們,那就是錦上添花,甚至是雪中送炭。援助,肯定多多益善。但是,德蘇兩國是潛在對頭,我們非常依賴德國,此時跟蘇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很容易引起德國的猜忌,搞不好,我們最後會弄得雞飛蛋打,既不能長期得到蘇聯的援助(蔣介石並不想跟蘇聯保持長期的合作互利關係,因為蘇聯是紅色勢力的大本營,讓蔣介石十分警惕和提防),同時也失去德國這個傳統朋友。對德外交,緯兒你起到著主導作用,希特勒元首跟你也有私交,因此這件事要交給你的海外部了。”
蔣緯國合上文件,遞還給蔣介石:“父親放心,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他當初出訪德國,已經跟希特勒說過這件事了,此時通知希特勒,希特勒肯定會表示理解,因此這件事並不難。蔣緯國的海外部主要幹四件大事:第一是中德合作(其實中德外交事務也已經有很大一部分由海外部承擔而不是外交部),第二是中猶合作,第三是海外僑胞跟祖國本土的來往和互助,至於第四件,就是情報機構“國民政府海外部調查統計局”(海統局、海統)。目前的海統局處於十分低調的初建階段,主要負責後備軍和預備軍的建設、東部大遷徙、國防工程的建設等事務。蔣緯國現在已經不當那個什麽“國民政府海外部對外聯絡處助理”的九品芝麻官了,因為他的軍銜已經升至中校,加上海統局十分低調,看上去隻是小部門,所以他名正言順地當上了海統局的局長。
蔣緯國支持中蘇簽署互不侵犯條約,雖然他憎恨蘇俄、仇視蘇聯,但他知道蘇聯提供的援助是中國非常急需的及時雨,並且,第一,中國拿了蘇聯的好處,也不算欠下蘇聯的恩情,畢竟蘇聯隻是借助中國去抗衡日本,中蘇合作說難聽點就是“互相利用”;第二,假如中國以後夥同德國打蘇聯,雖然撕毀互不侵犯條約確實很卑鄙,但也無所謂了,用希特勒的話說,條約嘛,本就是用來撕毀的。更何況,曆史上的蘇聯在二戰中本來就出賣了中國,同盟國的眾成員國裏,蘇聯是唯一的一個承認“滿洲國”的國家,也是唯一的一個單獨跟軸心國成員日本簽署互不侵犯條約的國家,最後看到日本快要完蛋了,蘇聯照樣撕毀蘇日互不侵犯條約,除此之外,還有臭名昭彰的“雅爾塔會議”,蘇聯看到中國沒有利用價值了(因為美日開戰),立刻翻臉,狠狠地宰割中國。對於一個寡廉鮮恥、唯利是圖的國家或人,以牙還牙天經地義。
蔣緯國現在國民政府內部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人所皆知的“親德派”,他仇恨日本、仇視蘇俄,並且厭惡美國,他來到這個時空裏後,深刻地體會到了日本的醜惡、蘇俄的奸詐,以及美國的無恥,切身體會要比在後世看曆史書更加令人刻骨銘心。在後世,很多中國青年吹捧美國是“世界的希望”“二戰期間挽救世界的救星”,蔣緯國(孟翔)原本也有這種思想,可是在來到這個時空後,他已經徹底沒有這種“感激美國”的思想了,他雖然談不上“反美”,但卻極度“厭美”。眾所周知,原先曆史上,中國雖然早在1937年7月7日就跟日本進入了實質性的戰爭狀態,但直到珍珠港事變爆發後第二天1941年12月9日,看到美國對日宣戰,才正式對日宣戰。後世很多人因此而蔑視國民政府,認為國民政府沒骨氣,看到美國人對日宣戰才敢跟著宣戰。在這個問題上,首先,國民政府當時真的很難,單獨抗日四年半非常的不容易,撐得搖搖欲墜,不敢對日宣戰也是無奈之舉(將心比心想想,蔣介石不能未卜先知,他不知道美國什麽時候才加入對日作戰,所以很惶然);其次,後世很少有人想過一個問題:中國拖到1941年底才對日本宣戰,那麽日本有沒有對中國宣戰?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八年抗戰期間,日本一直沒有對中國正式宣戰。這一點看上去非常奇怪,但卻又是必然的,因為有兩個大原因,一是日本在汪偽政府成立後隻承認汪偽政府是中國的合法主權政府,不承認重慶政府是中國的合法主權政府,自然在政治名義上不能對重慶政府宣戰了;二是日本一旦對中國宣戰,就會失去美國的“援助”。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美國有套《中立法》,口口聲聲自我標榜愛好和平、不參加戰爭、不幹涉世界格局、不插手別國戰爭的美國政府用這套《中立法》對世界裝模作樣地宣布“美國對處於交戰狀態的國家實行武器和軍需品禁運”,因此,日本不對中國宣戰,美國就可以繼續大肆地把軍火、軍用物資賣給日本。其實,傻子都知道,中日已經在實質上進入戰爭狀態了,日本軍隊正在侵略中國、霸占中國的土地、掠奪中國的財富和資源、屠殺中國的平民,但日本沒對中國正式宣戰,所以美國政府就掩耳盜鈴揣著明白裝糊塗地聲稱“日本不是參加戰爭的國家”,名正言順、理直氣壯、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把日本這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侵略中國時急需的軍火、鋼鐵、石油、橡膠賣給日本,從而大發戰爭財,並且不顧他們從日本人那裏賺到的鈔票上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和眼淚。美國人一邊大發沾滿中國人血淚的戰爭財,一邊擔心日本人會真的滅亡中國、吞並中國,繼而威脅美國人自己,所以才進行了一定的限製,最後,日本人狗急跳牆,炸了珍珠港,自食其果的美國人這才擺出正義的嘴臉,參加了對日戰爭和整場世界大戰。美國人賣給日本人多少軍火和軍用物資呢?1937年、1938年、1939年,在中國抗戰前三年,在中國最艱難的這三年裏,日本從美國進口物資總金額每年都超過2億美元,並且軍火和軍用物資在這三年裏所占份額分別是58%、66%、81%;從這個數據和比例上不難看得出,日本隨著侵華戰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依賴美國的物資,並且,1937年底發生了南京大屠殺,愛好和平、整天把人權掛在嘴上的美國人幹嚎幾聲表示同情中國、譴責日本,同時加大美日貿易,把更多軍火賣給日本。中日戰爭爆發後以及美日戰爭爆發前,美國總共賣給日本5億美元的軍火,占日本軍隊所用全部武器裝備的總價值的六成左右。5億美元等於5000架戰鬥機。非常諷刺的是,在中國最困難的日子裏,中國以後的盟友、日本以後的敵人美國大肆把軍火賣給日本,中國以後的敵人、日本的盟友德國卻在把軍火賣給中國。所以,蔣緯國喜歡德國,厭惡美國。假如以後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如果還跟原先曆史一樣),蔣緯國隻想對美國人說:“第一,活該!第二,發你媽x的戰爭財!第三,裝你媽x的正義!中國不欠你們美國!別在中國麵前裝救世主!”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故意不對中國宣戰,還可以偷換概念、強詞奪理地對日軍犯下的戰爭暴行、罪行、獸行進行抵賴式狡辯,日本人的邏輯是這樣的:我們日本沒對中國宣戰,所以中日兩國不是交戰國,所以日本軍隊俘獲中國軍人後不需要根據《日內瓦公約》給他們提供戰俘待遇,甚至可以名正言順地殺掉他們,因為中日不是交戰國,所以他們不是俘虜嘛!我們殺他們當然是不違反國際戰爭法嘍!哪怕日本軍隊在中國境內殺人如麻,也不違反國際戰爭法,因為中日之間爆發的隻是“武裝衝突”,不是戰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