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 上海(3)
字數:6167 加入書籤
蔣緯國在上海等待著淞滬會戰的爆發,而在華北,平津會戰正進行得驚天動地、神驚鬼顫。截止此時,平津會戰已展開一星期,交戰雙方都損失慘重,日軍死傷數量逼近一萬人,國軍則已經傷亡四萬多人,平津的戰火也把狼煙吹到了千裏之外的上海,這座燈紅酒綠的“東方明珠”昔日的鶯歌燕舞氣息正被硝煙浸染得泛起肅殺和猙獰,中日雙方上海駐軍劍拔弩張,雙方屢屢險些擦槍走火。日本陸軍大舉侵華的同時,日本海軍也積極出動。應陸軍強烈要求,日本海軍出動了兩支以巡洋艦和驅逐艦為主力艦的艦隊,分別是第3、第4艦隊。第4艦隊在艦隊司令官豐田副武中將指揮下開赴天津,配合日本陸軍進行平津會戰,第3艦隊在艦隊司令官長穀川清中將指揮下開赴上海“保護上海境內的日本僑民”,兩支艦隊合稱為“帝國海軍支那方麵艦隊”,總司令官由長穀川清中將兼任,參謀長為杉山六藏少將。抵達上海的日軍第3艦隊悍然開入吳淞口進行示威。大戰來臨的氤氳,團團籠罩著這座遠東的金融中心。
等待淞滬會戰爆發的這段並不長的時間裏,蔣緯國雖然談不上氣定神閑,但也是安之若素,因為他在平津前線的宛平城已經有了經驗。
“哎呀!差點兒忘了一件事!”盯著上海地圖反複用功時,蔣緯國拍拍自己的腦袋,“四行倉庫!”原先曆史上的淞滬會戰中曾有一場非常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蔣緯國此時思考的問題是:要不要派部隊提前加固四行倉庫?將其變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要塞?但仔細地思考後,蔣緯國覺得此舉基本是脫褲子放屁。首先,原先曆史上“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為什麽堅守?這是蔣介石的命令,一是為了殿後,當時淞滬會戰已快要結束,上海國軍全線撤退,需要在後方重要地點設立幾個堅固據點來拖延日軍追擊國軍的速度,二是為了“作秀”,打一場政治性的戰鬥給上海租界的外國人“觀賞”,從而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堅定態度,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持。眼下,這兩個理由都不太成立,第一,國軍撤離上海的行動在指揮得當、組織有力的情況下是可以從容不迫、有條不紊的,不需要留下孤軍死守後方據點,第二,蔣緯國一點點都不讚同蔣介石那種祥林嫂式的國際政治態度,拚命地展現自己是多麽的可憐以期望獲得同情和支持,那樣不但沒意義,也沒用。原先曆史上的“四行倉庫保衛戰”讓老外們看得津津有味,同情中國的話說了一籮筐,但根本沒拿出多少援助。最令人痛心的是,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實際上是420多人)最後成為四麵楚歌的孤軍,說難聽點,完全成了棄子,最後下場都很淒慘,陣亡於戰鬥的隻有一二十人,其餘的都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成為日軍俘虜,並且在完成任務、退入外國租界後就等於是當俘虜了,總指揮官謝晉元也遭到叛徒殺害。因此,蔣緯國完全不支持這種白白浪費將士們熱血的行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謝晉元是國軍第88師第262旅第524團副團長,因為蔣緯國“蝴蝶效應”,第88師此時在平津會戰前線,謝晉元肯定不會像原先曆史上那樣堅守四行倉庫了。
“戰爭,就應該為保家衛國而打,怎麽能為了給老外欣賞而打呢?”蔣緯國暗想道,“四行倉庫保衛戰根本沒必要打,因為根本沒必要。”
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剛進駐虹橋機場,麻煩事就一樁接一樁。
由於上海是即將爆發戰事的第一線,因此中國空軍在上海是有前線機場的,就是虹橋機場,不過,虹橋機場畢竟距前線實在太近,不能把太多飛機放在這裏。在蘇南,空軍基地呈現出“多、散、小”的特點,上海有機場,蘇州、常州、揚州等地都有機場,規模都不大,每個機場駐紮約一個航空中隊,南京大校場是國軍在蘇南地區的最大的航空基地,一來這裏距上海不遠不近,能隨時增援上海,也能避免日軍對南京機場的突襲,二來南京畢竟是首都,空中力量不容忽視,所以南京大校場機場駐紮著兩個航空大隊,上海虹橋機場駐紮一個中隊。
“鄭團座、黃團座、二公子,劉粹剛前來報道!”一名濃眉大眼、英氣勃勃的空軍上尉在虹橋機場邊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的聯合指揮部裏向鄭洞國、黃國書、蔣緯國敬禮,“二公子,我們又見麵了!”
蔣緯國笑著捶了劉粹剛一拳:“好啊!我們就等著看你和你的弟兄們了!”蔣緯國以前見過劉粹剛的,他多次前去視察空軍的飛行訓練,跟劉粹剛等飛行員非常熟悉。中國空軍裏,劉粹剛與高誌航、李桂丹、樂以琴並稱為“四大天王”,除了樂以琴是四川人外,其餘三人都是東北人。四人裏,高誌航的飛行技術是最頂級的,他可以駕駛飛機在空中做出非常複雜、難度非常大的飛行動作,而劉粹剛的空中格鬥技術是最頂級的(在原先的曆史上,劉粹剛是中國空軍在八年抗戰中擊落日機最多的第一飛行員,戰績是11架)。蔣緯國把性能世界一流的bf-109戰鬥機弄來裝備給高誌航、劉粹剛等飛行員們,無異於“寶劍贈英雄”、飛行員們自然是“如虎添翼”。此時的劉粹剛的軍職是中國空軍第5航空戰鬥機大隊第24中隊中隊長。
劉粹剛微微一笑,但神色間盡是鋼鐵般的決然和烈火般的鬥誌:“放心吧!”他長長地感慨道,“子恒(高誌航)他們已經在華北前線大顯身手、浴血奮戰了,我也早就等不及了!”
蔣緯國用充滿信心的眼神看著劉粹剛:“加油!我期待你在華東前線也大顯身手!”
進駐虹橋機場的空軍部隊就是劉粹剛的第24中隊,中隊擁有26架戰鬥機、2架偵察機以及6架轟炸機。
上海的日本人自然不是傻子,他們立刻覺察到上海市保安總團的人數一下子多了很多,其實,日本人摸查的辦法並不複雜,他們派人尾隨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的後勤軍需人員。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的一萬三千餘官兵肯定是要吃飯的,並且還要為戰事而囤積糧食等生活物資,日本人發現虹橋機場的中國駐軍在外麵購買的糧食、生活物資的數量翻了好幾番,因此而判斷出虹橋機場的中國駐軍在兵力上得到大大加強,同時,日本人還在虹橋機場附近水泥路和土路上發現坦克履帶碾壓過的痕跡,繼而判斷出“新至虹橋機場的支那軍擁有大量戰車”,由於中國軍隊隻有第918團和第128團兩個裝甲團,而第918團正在平津前線參戰,所以日本人迅速得出“支那中央軍精銳戰車部隊第128團可能已經抵達上海,進駐虹橋機場”這個準確的結論,繼而竭盡全力地進行情報刺探。
僅僅在第二天,8月6日,第128團就抓到第一批日本人的眼線。這天上午,機場門口的巡邏士兵發現有幾個形跡可疑的人在機場(虹橋機場同時也是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的駐紮地)附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轉悠。值班的第1營第1連連長徐玉偉接到部下報告後,果斷地命令:“先抓住再說!”
進行報告的這個排長問道:“萬一他們跑呢?”
“鳴槍警告!”
“警告無效呢?”
“對腿開槍!”徐玉偉毫不含糊,“如果是本本分分的老百姓,跑什麽?既然跑,正好不打自招!說明有問題!”
可疑分子共有五人,兩個是在附近兜售香煙、擺攤賣水果的小販,兩個是無所事事的閑漢,還有一個是身穿袈裟、受持木魚、口中誦經的和尚。“過來!”巡邏士兵對這五人喝道。
兩個小販驚得跳起來,似乎下意識地想跑,但又止住腳,故作鎮定地站在原地:“官長,什麽事?”兩個閑漢則做賊心虛地拔腿就跑,七八個士兵追上去,有兩個士兵對空開槍警告,兩個閑漢其中一個慌忙停止逃跑,回身舉手就擒,還有一個繼續埋頭飛奔,立刻有士兵對其腿部開槍,那個閑漢慘叫一聲,腿部中彈,跌倒在地。“連長!”有士兵對徐玉偉高喊道,“那禿驢跑了!”
徐玉偉一看,那個原本好像在化緣的和尚正以完全不符合出家人寂然風格地在狂奔。
“站住!不然開槍了!”徐玉偉厲聲喝道。
和尚頭也不回地繼續狂奔。
眼看和尚即將拐入一個巷子裏,徐玉偉拔出手槍開火,子彈稍微打得偏了一點,那個和尚哀嚎一聲,後腰中槍,血如泉湧地撲倒倒地。
五個可疑分子都被抓進機場裏,兩個小販因為沒有抵抗,所以安然無恙,身上都沒有搜出什麽可疑的東西,兩個閑漢一個沒事一個腿部中彈,但從身上搜出微型照相機、望遠鏡、標尺、軍用地圖等間諜用物,至於那個和尚,被子彈打穿了脾髒,迅速大失血,很快就死了。既然確定兩個閑漢有問題,官兵們當然不客氣了。第128團憲兵隊裏,兩個閑漢在憲兵們“熱情招呼”下發出一陣陣鬼哭狼嚎聲,很快,渾身濕漉漉的兩人就都招供了(因為憲兵們按照蔣緯國的吩咐使用了水刑)。兩人是中國人,受雇於日本人對虹橋機場進行情報刺探,並且兩人供出那兩個小販其實是他們的同夥,兩個小販是日本人,但日本人很狡猾,把間諜用物都放在漢奸們的身上,自己身上幹幹淨淨,被抓後也沒有證據。和尚則身份不明,但鄭洞國通過該和尚頭戴鬥笠的打扮判斷,這是一個日本和尚,屬於日本佛教的日蓮宗。
“誣陷!這是誣陷!”
“他們在血口噴人!”
兩個小販大叫大喊:“我們雖然是日本人,但隻是在做點小生意,補貼家用而已!我們是遵守貴國法律的日本僑民!根本不是什麽間諜!你們無權逮捕我們!你們沒有證據!”
鄭洞國惱火地道:“你們的那兩條狗已經把你們招出來了!”
“他們在胡說八道!證據呢?你們有證據嗎?”兩個小販顯得氣勢洶洶且有恃無恐。
“媽的!”張靈甫大怒,“你們這兩個小日本,被逮個正著還敢抵賴?”他拔出手槍。
“靈甫,冷靜點!”黃百韜拉住張靈甫,“別做出衝動的事!”
“衝動?”張靈甫先是怒火衝衝,隨即又好氣又好笑,“諸位,我們這…這算是幹什麽?光亭他們正在平津前線浴血奮戰,幾十萬國軍正在華北戰場上跟日本人殺得你死我活,我們卻在上海跟日本人客客氣氣?說實話,我還真感到迷糊,我們到底有沒有在跟日本人打仗?”
“靈甫,我們要為上級考慮。”丘之紀拍拍張靈甫的肩膀,“不要給上級添麻煩,相信上級自有穩妥的處理辦法。”
張靈甫狠狠地且恨恨地看了看這兩個不停叫屈喊冤的日本人,然後低聲道:“放過他們太便宜他們了,打一頓再放又會東窗事發,幹脆…一刀一個,然後挖個坑埋了!”
“我靠!”蔣緯國深感無語,“外麵肯定有人看到這幾個人被我們抓進來,事情根本是紙裏包不住火,我們就別幹弄巧成拙的事情了。”蔣緯國記得,原先曆史上的淞滬會戰就是源於一起“弄巧成拙”,8月9日那天,駐滬日軍一個叫大山勇夫的中尉和一個叫齋藤要藏的一等兵駕車強闖虹橋機場,被駐守機場的中國軍人擊斃,日本人隨後上門算賬並提出多項蠻橫無理的要求,這就是“上海虹橋機場事件”,該事件是淞滬會戰的導火索。本來,中方在此事中是占理的,但上海市警備司令楊虎自作聰明,命人弄來一個死刑犯,換上中國軍人的製服,槍斃在機場門口,最後對外宣稱是日軍先打死中國軍人,中國軍人是正當自衛還擊,結果弄巧成拙,參加調查的日本人和別國人員看出了破綻,因此日本人一口咬定是中國軍隊故意殺人挑釁,讓中方百口莫辯,陷入“有理說不清”的窘境。蔣緯國可不想幹這種傻事來。
“建鎬,你說我們該怎麽辦?”鄭洞國望向蔣緯國。
“打電話給楊將軍和俞市長(上海市現任市長俞鴻鈞),如實匯報。”蔣緯國說道。
這起跟原先曆史上版本相比而言換湯不換藥的“虹橋機場事件”在很短時間內就傳遍整個上海,驚動了雙方在上海在最高軍政機構,繼而又驚動了雙方的軍方政府高層。短短的三個小時後,上海市警備司令楊虎中將、上海市市長俞鴻鈞以及駐滬日軍武官本田忠雄少將、駐滬日本總領事館總領事岡本季正等雙方高層就一起來到虹橋機場“聯合調查此突發事件”。聽完鄭洞國的匯報並看過被抓的日本人、漢奸、死了的日本和尚後,楊虎心裏暗暗叫苦:“該死的日本人!又玩這一招!”他記得很清楚,五年前的“一二八事變”(淞滬抗戰)就是這樣,當時發生了一起“日僧事件”,一個日本和尚被打死,現在無獨有偶,又死了一個日本和尚。
“八格!”本田少將已經勃然大怒,他惡狠狠地望向楊虎和俞鴻鈞,“楊將軍、俞市長,貴方是什麽意思?無端逮捕我方守法僑民,還打死我方宗教人士!你們這是"chi luo"裸的挑釁!”
“貴方此舉令人忍無可忍!我們絕不會讓我方無辜死難者白白喪命!”岡本季正也氣勢洶洶,“貴方必須要給我方一個讓我方滿意的交代!否則,我方絕不會善罷甘休!”
蔣緯國在旁邊聽得很想拿出一卷膠帶給這個岡本季正。(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