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新任務
字數:9036 加入書籤
被陳誠掛電話後,蔣緯國隨即把電話打去了南京,直接打進了蔣介石的辦公室。
“父親,第128團、第813團、獨立第8騎兵團經連日高強度激戰後,部隊傷亡極大,官兵疲憊不堪,彈藥消耗枯竭,因此我請求把這三個團從滬東前線撤下來,撤到南京或蘇州進行休整。”蔣緯國開門見山,並且語氣有點冷冰冰、硬邦邦。
“什麽?”蔣介石很詫異,“三墩鎮戰役才打了一天一夜嘛,部隊怎麽就不行了呢?”
“是,是隻打了一天一夜,但戰鬥強度高得令人難以想象!”蔣緯國毫不客氣,他語氣窩火地道,“鎮子外延戰鬥裏,日軍重炮群不停地轟擊,弟兄們成群成片地血肉橫飛!好不容易在日軍防線上撕開了一道裂口,接下來又是夜間巷戰!弟兄們跟日軍混戰成一團!用槍、用刺刀、用石頭、用拳頭、用牙齒拚命地廝殺!受傷倒地的弟兄直接拉響手榴彈跟日軍同歸於盡!部隊在一天一夜之間能節節推進,那都是用人命堆成的!日軍對我們發動自殺性攻擊,我們的弟兄們用敢死隊跟日軍拚命!幾百個弟兄身上纏著炸藥包和手榴彈,衝向日軍!一些弟兄臨死前還喊著‘蔣委員長萬歲’呢!”蔣緯國說著,忍不住傷心不已。(雖然反對蔣介石的人非常多,但蔣介石畢竟是一國統帥,領導北伐、領導抗戰也有著很大功績,所以在很多中國軍民心裏還是有著比較高的威望的,受到很多人的崇敬和擁護,特別是黃埔係部隊和中央軍嫡係部隊,不少中央軍嫡係軍人在戰死前確實高喊“中華民國萬歲”和“蔣委員長萬歲”。)
蔣介石沉默了一下,然後語氣很溫和地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這場戰爭本就是敵強我弱,我們哪怕撐不住也要撐。滬東戰局的新計劃,我是跟陳誠他們研究過的,陳誠畢竟是前敵總指揮,對全局是非常清楚的,他既然表示讚同,說明計劃還是行得通的,你呢,不要太意氣用事,我知道你部隊打得很苦,隻是…再堅持堅持吧!”
“研究個屁!讚同個屁!”蔣緯國惱怒地想道,“陳誠哪裏敢違逆你的意思!你瞎指揮,陳誠哪怕心知肚明也會迎合你。”他忍住惱怒,“再堅持堅持?”他語氣愈發揶揄地說道,“殲滅了第101聯隊,父親您立刻想要殲滅第101旅團,是不是殲滅了第101旅團,父親您又想打算殲滅第101師團?父親啊,部隊真的快撐不住了,您這樣做,確實說不過去啊!弟兄們不堪重負!”他真恨不得用“貪心不足”這個刺耳的詞語來形容蔣介石。
“我知道,我知道。”蔣介石聽得出蔣緯國在發牢騷,在耍脾氣,加上他也自知“理虧”,並且滬東戰場上最重要的部隊就是蔣緯國那三個團,因此語氣愈發溫和,態度愈發和藹,“此戰畢竟是國際觀瞻所在,國軍必須要獲得越大越好的戰果,前線部隊的壓力,我也是清楚的,殲滅第101旅團就夠了,不會再繼續增加部隊負擔的。另外,你的部隊取得了非常大的功勞,也遭到了很大的損失,我讓軍委會給你部隊進行嘉獎並提供優先補充。”他在安撫著蔣緯國。
蔣緯國仍然氣悶悶,他其實知道自己不能真的一怒之下撂挑子不幹,但他實在受不了蔣介石這種“坐鎮後方、遙控前線”的自作主張、令人討厭的行為,因此才這樣發發脾氣。
“好了,緯兒啊,你也辛苦了,啊,就再堅持堅持吧!”蔣介石在別人麵前是一國統帥,但在兒子麵前肯定沒法擺出一國統帥的架子,隻能用父親的身份來進行好聲好氣的“請求”。
“知道了。”蔣緯國煩悶地掛上電話。
三墩鎮戰役第二天,也就是10月3日的上午,急速增援第101聯隊的日軍第101旅團第149聯隊在旅團長佐藤正三郎少將的指揮下,突破因為國軍第2師故意“放水”而讓出的荷花莊防線,抵達三墩鎮北部郊區,繼而猛攻國軍第813團的鎮北防線。由於第101聯隊的殘餘官兵正與國軍在鎮內展開犬牙交錯的巷戰,已無法從鎮內撤離逃脫,因此佐藤少將放棄把第101聯隊殘部從鎮內救出來的打算,直接命令第149聯隊衝入鎮內,與第101聯隊殘部合兵一處,確保三墩鎮不丟,確保第101聯隊殘部不被徹底消滅。霎那間,三墩鎮北部郊區淹沒在驚天動地的雷霆霹靂和血雨腥風中。麵對黃色浪潮般湧來的日軍,第813團拚死抵抗,苦戰至中午,自身傷亡三千餘人,殺傷日軍一千餘人,指揮作戰的副團長孫天放被日軍炮彈嚴重炸傷,部隊拚得近乎油盡燈枯,最終不支,使得第149聯隊順利地撕了開國軍對三墩鎮的包圍圈,湧入已是一片廢墟瓦礫的三墩鎮內。
“弟兄們盡力了!”趕回來向黃維、鄭洞國、蔣緯國進行匯報吉章簡眼含熱淚地道,“這股日軍同樣擁有數量很多的重炮!弟兄們隻能依靠野地上的簡陋工事和鎮子邊緣的殘垣斷壁進行抵抗,日軍重炮群一個齊射,部隊一下子就要損失半個營!”他說著,忍不住潸然淚下。
“辛苦了!辛苦了!”黃維和鄭洞國都連連好聲安慰。上海地勢海拔很低,地下水豐富,官兵們根本挖不出太深的戰壕,戰壕若挖到一米半深,地下水卻能積到一米深,第813團的官兵們就在齊腰深的積水裏抵擋擁有大批重炮的日軍,自然打得很苦,完全扛不住日軍重炮。
“媽的!又有這麽多重炮!”蔣緯國煩躁不已。
“第101師團確實得到了極大加強。”蕭爻拿著幾份血跡斑斑的證件走過來,“你們看,這是部隊剛在鎮內幾具日軍炮兵屍體上找到的軍籍證,上麵顯示他們並不屬於第101師團的炮兵聯隊,而是屬於‘日軍第1野戰重炮兵旅團’。諸位長官,第101師團不是一個單純的日軍甲等師團,第一,該師團在兵力、裝備上都得到了極大加強,第二,該師團實際上還有一個野戰重炮兵旅團協同作戰。我們包圍的不是日軍一個甲等師團,而是日軍一個得到加強的甲等師團和一個野戰重炮兵旅團。”(日軍此時共有4個野戰重炮兵旅團,番號分別是第1、第2、第5、第6旅團,另外還有很多獨立的重炮兵聯隊、重炮兵大隊等,被鬆井石根調到滬北戰場上的獨立野戰重炮兵第10、第15聯隊以及獨立野戰重炮兵第2、第3、第4大隊都屬於後者。)
黃維神色憂慮無比,鄭洞國搖頭苦笑,蔣緯國問蕭爻:“日軍一個野戰重炮兵旅團大概擁有多少重炮?”
蕭爻回答道:“這個不是很固定,日軍一個野戰重炮兵聯隊一般會擁有36門120毫米火炮或24門150毫米的火炮,而旅團會下轄兩三個聯隊,如果我們眼前的這個‘第1野戰重炮兵旅團’也在事先得到過加強,那麽該旅團起碼會擁有60門至80門左右的大口徑重炮。”
“操!”蔣緯國也苦笑起來。大炮的威力,特別是大口徑重炮的威力,根本就是輕武器望塵莫及的,蔣緯國寧可不要一千支衝鋒槍也要十門大炮,大炮精確射程有幾公裏,衝鋒槍不過幾百米而已。蔣緯國部隊雖然在輕武器上超過日軍,但在炮兵力量上則完全被日軍甩開。
“第149聯隊進入鎮子裏也是一件好事。”蕭爻十分努力地“安慰著”蔣緯國等人,“畢竟我軍若與之展開野戰,恰恰能讓該股日軍的炮兵力量發揮實力,讓其進入鎮子裏,打巷戰,則使得戰事有利於我軍了,畢竟巷戰是輕武器的舞台,大炮則在巷戰中受到了諸多限製。”
“但願如此吧!”鄭洞國歎息道,“弟兄們已經撐得強弩之末了,現在又來一個基本上齊裝滿員並且還攜帶大批重炮的日軍聯隊,這場戰鬥…難呐!”
隨著滬東戰場上的局勢新變化,交戰雙方都積極地展開重新部署。也許是因為也覺得自己的“盲目服從”導致的後果確實太嚴重,再加上對鄭洞國、吉章簡、蔣緯國等人的愧疚,陳誠一咬牙,把他的發家老本第18軍第11師也調到了三墩鎮戰場。第18軍此時下轄第11、第14、第67、第94師,為了集中力量,陳誠又命令第14師、第67師、第94師硬生生地從各自已經殘破不堪的部隊裏“最少抽調一千人”補充進第11師,使得在連日激戰中兵員已經銳減至不足三千人的第11師恢複到近六千兵力,由黃維擔任師長,投入三墩鎮激戰中。對此,鄭洞國、吉章簡等人都感到了一絲安慰,畢竟黃維此人是出了名的“書呆子”,打仗一心一意,不會玩什麽消極避戰、保存實力的伎倆,有他指揮第11師的六千兵力投入戰局,第128團、第813團、獨立第8騎兵團的壓力自然大大減輕了很多。
“拆東牆補西牆。”蕭爻則對此則顯得不以為然,並且隱隱間有些憂慮,“第18軍原本在滬北作戰,頂在羅店一帶,那裏可是重地,一下子抽走六千兵力,辭公就不怕顧此失彼嗎?打贏了滬東卻丟了滬北,即便我們真能全殲第101旅團,上海戰場上的幾十萬國軍都會陷入巨大危機的!”
蔣緯國受到蕭爻的啟發,也有點擔心:“話雖如此,但國軍後續部隊一直在開赴到上海,每天少者一個旅多者一個師,滬北部隊雖然被抽調到滬東,但有後續部隊不斷補充滬北的。”
蕭爻搖頭:“其實,營座你沒發現嗎?我們好像已經在被日本人牽著鼻子走了,我非常擔心我們正在落入日本人的某個陷阱裏。”
蔣緯國問道:“依你之見,我軍應當如何?”
蕭爻道:“立刻放棄滬東!把滬東部隊都撤入滬中城區裏,與滬北部隊連成一體,這樣,我軍在上海戰場上進可守、退可撤。雖然難以取得重大突破,但能打得從容不迫、遊刃有餘。”
蔣緯國苦笑:“撤?別開玩笑了。”他此時已經非常清楚自己老爸那種好大喜功的特點,國軍在滬東已全殲日軍兩個聯隊,讓他信心大增、胃口大開,一門心思再接再厲地擴大戰果,在這個時候讓他下撤退命令?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事實也證明了,蔣介石確實是滿懷期望地等著滬東戰場上再度傳來大捷的。當天下午,一名中將級的欽差大臣特地乘坐飛機從南京來到上海前線,此人正是在西安事變中站錯隊伍從而遭到蔣介石冷落並在淞滬會戰爆發後重新被啟用的賀衷寒,此時的他是軍委會政訓處的處長。賀衷寒帶來了一堆的嘉獎令、晉升令、勳章,以及裝了半飛機的大洋和鈔票。蔣緯國因為蔣介石的瞎指揮而耍性子、鬧脾氣,自知“理虧”的蔣介石自然是要好好地安撫安撫的,幹巴巴的語言肯定是不行的,實惠好處才是第一。雖說滬東作戰還遠遠談不上結束,更何況日軍一個聯隊已進入三墩鎮,使得戰事進入新一輪的艱難時期,但部隊畢竟已取得重大戰果,此時就嘉獎也不算操之過急。由於部隊確實立下前所未有的大功,再衝著兒子蔣緯國的麵子,蔣介石確實對三墩鎮戰役參戰部隊好好地慷慨了一回。勳章方麵,各種勳章一口氣發了三百多枚,光是最頂級的青天白日勳章就發了五枚,獲得者分別是搗毀日軍第101聯隊指揮部的特種部隊正副指揮官梁飛和侯芳洲、繳獲日軍第101聯隊軍旗的裴峰、繳獲日軍第101騎兵聯隊軍旗的徐玉偉、率部全殲了日軍第101騎兵聯隊的羅又倫;軍銜方麵,除蔣緯國這個“外人”(蔣緯國畢竟是第918團的軍官,不屬於第128團、第813團、獨立第8騎兵團)以及黃維(黃維此時軍銜是少將,陳誠此時軍銜是中將,陳誠是黃維的頂頭上司,如果黃維晉為中將,就跟頂頭上司平起平坐了,顯然不妥當,如果把黃維晉為中將,同時把陳誠晉為上將,也不妥當,陳誠畢竟在西安事變後才受到蔣介石賞識和重用,他指揮的滬東作戰也沒有完全取得勝利,現在就晉為上將,顯然不太能服眾,跟陳誠派係作對的何應欽派係肯定鬧意見),其餘軍官和所有陣亡官兵的軍銜都升了一級,鄭洞國被蔣緯國連累兩次後,總算成少將了(在原先曆史上,鄭洞國其實在1936年10月就當了少將,之所以拖到現在,都是蔣緯國“害的”,當初他被蔣緯國招募麾下,肯定不能當少將了,否則就太壓蔣緯國了,上次的崇明島突襲戰,又使得本來立功的鄭洞國在全國輿論的口誅筆伐中不得不繼續在上校軍銜上原地踏步。)。
勳章和軍銜畢竟不能當飯吃,蔣介石自然是很清楚這個道理的,因此這兩樣之後就是白花花的袁大頭。特種部隊被賞了兩萬大洋,獨立第8騎兵團被賞了三萬大洋,第128團和第813團各被賞了十萬大洋,第14重炮團被賞了兩萬大洋,立功的軍官們人人有份、個個不少,少者二三百、多者一二千。蔣介石確實“破費”了一把,一下子掏出了三十多萬大洋。實際上,蔣介石此舉也是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地激勵激勵淞滬戰場上的其餘國軍部隊。
頓時,三墩鎮戰場上原本都拚殺得有些筋疲力盡的參戰部隊再次被鼓勵得士氣振奮。
“校長真大方。”看著被抬來的那些成箱成箱的大洋和法幣,鄭洞國等人忍俊不禁。
蔣介石的“大方”還不隻是勳章、軍銜和鈔票,同時他緊鑼密鼓地張羅著繼續派部隊前往三墩鎮參戰,並且派來的自然是精銳。原本在南京休整的第10重炮團被派往滬東參戰,而國軍炮兵部隊裏實力僅次於第10、第14重炮團的第1、第2炮兵旅也分別在旅長史文桂、蔡忠笏的帶領下開赴滬東。蔣介石此舉引起第五戰區和滬北部隊很大不滿,因為第1炮兵旅原本是要去華北戰場的,是要被調給第五戰區用於守衛黃河防線的,第2炮兵旅則原本打算調入滬北戰場的,結果都被蔣介石送到了滬東。很顯然,蔣介石是想對滬東來個“錦上添花”,畢竟國軍在滬北打的是防禦戰,不會有重大突破,在滬東打的則是進攻戰,更能有重大突破,有了這兩個炮兵旅的增援,滬東國軍自然是如虎添翼。(稍微值得一提的是,排除掉蔣緯國從國外弄來的火炮,國軍除了迫擊炮,總共隻擁有457門各型火炮,並且主要是山炮、野炮,榴彈炮或大口徑的重炮極少,而日本陸軍的炮兵力量是國軍十五倍以上,如果加上海軍艦炮,日軍炮兵力量起碼是國軍三十倍,這還不計算炮兵素質、炮彈補充、火炮生產和維修等因素。)
蔣介石此舉雖然極大地加強了滬東國軍的炮兵力量,但卻也此長彼消地讓國軍在滬北戰場上愈發艱難。“滬東固然重要,但滬北更不容輕視!丟了滬東,國軍還能在滬北、滬東、滬南繼續抗擊日軍,但丟了滬北,整個上海戰場上的國軍都會痛失大後方側翼的!”張治中苦口婆心地勸諫蔣介石,“淞滬會戰,在本質上是敵攻我防,我們應該打防禦戰,雖然也可進行局部反擊戰,但如果把太多軍力投入到局部反擊戰裏,那我們就隱然間從打防禦戰變成打進攻戰了!這恰恰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犯下了戰略上的原則性錯誤!會帶來嚴重後果的!”
對於張治中的金玉良言,蔣介石雖然也有所猶豫,但最後還是固執己見。
除了炮兵部隊,蔣介石還把大批步兵部隊調到滬東參戰,他甚至考慮把正在南京休整的第918團也調到滬東。對此,蔣緯國堅決反對,因為蔣緯國聽從了蕭爻的勸誡。
“不能把部隊都頂上來!什麽時候都得留個後手!”蕭爻露出一種複雜的緊張神色。
“後手?你的意思是把後續部隊留在蘇州、江陰、無錫等地嗎?”蔣緯國問道。
“不!”蕭爻堅定地搖頭,他指了指地圖上的一個地方,“這裏!這裏太空虛了!”
蔣緯國定睛一看,頓時暗暗吃驚,因為蕭爻指的是南京。
“打防禦戰,最少要三個國軍才能頂住一個日軍。”蕭爻神色焦慮地說道,“打進攻戰,最少要五個國軍才能拚殺一個日軍,打包圍戰、聚殲戰,起碼要八個國軍才能對付一個日軍。我不是在‘長他人之氣,滅自己威風’,而是客觀上的中日國力軍力差距導致的。我們眼下在滬東打的是包圍戰、聚殲戰,因此已經造成了軍力上的‘不必要浪費’,導致我們太多的部隊不得不被投入進來。如果繼續投入部隊,就造成我們後方、大後方、總後方的軍力空虛!這是非常危險的!我擔心這就是日本人的某種目的。”
蔣緯國想了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假如,進攻上海的日軍有十萬人,如果國軍隻想打防禦戰,那麽調動三十萬部隊就差不多可以擋住了,如果國軍想打反擊戰(分為局部反擊戰和全麵反擊戰),那麽起碼就要調動五十萬甚至更多的部隊,如果國軍想打包圍戰、聚殲戰,需要的部隊就更多的。吃掉十萬日軍,國軍差不多要出動一百萬大軍(除了直接包圍和聚殲敵軍外,還要阻擋敵方援軍、確保包圍圈不被突破、保護己方側翼和後方運輸線等等,並且消滅十萬日軍,一百萬國軍也不是都要死傷掉,也許隻會付出五十萬死傷,但另外那五十萬卻是必須要參戰的。不需要死傷一百萬人,但需要一百萬人參戰,是這樣的道理),並不是一個日本兵能頂得上十個中國軍人,而是日軍在重炮等方麵具有極大的火力優勢,戰爭絕非簡單的人命換人命。君不見,後世美軍打某個小國時能做到零傷亡,靠的就是軍事、技術上的絕對優勢。在擁有絕對優勢的強敵的麵前,弱者即便想用人命換人命哪怕是十條自己人命換對方一條命都是沒有機會的。
蔣緯國越想越理解蕭爻的擔憂了,淞滬會戰本來是防禦戰,但卻硬生生地打成了局部進攻戰,並且這種“轉守為攻”的趨勢還有越來越擴大的跡象,自然而然,國軍就必須投入更多的成本,再接著,國軍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泥潭,最終全局被動。“我馬上給我父親打電話!”蔣緯國愈發地感到了不安。
在蔣緯國的好說歹說下,蔣介石勉強同意了他的看法,在南京大後方保留一定的部隊,不把全部的身家賭本都投入到上海這個大賭場。
賀衷寒返回南京的時候帶走了日軍第101步兵聯隊、第101騎兵聯隊的兩麵軍旗以及加納治雄大佐的頭顱(加納大佐的身體還在三墩鎮日軍手裏)和大島久忠大佐的屍體,很快,國民政府就豪氣衝天地宣布“國軍在滬東取得空前之重大戰果”,展開了大吹大擂式的宣傳,日軍那兩麵軍旗以及被特地進行了防腐處理的加納大佐的腦袋、大島大佐的屍體更是被國民政府當成國寶般地四處展覽,導致全國上下一片歡騰,南京當天晚上舉行了盛大的全城遊行慶祝活動,好像中國人在這場戰爭裏已經穩操勝券,另一方麵,越來越多的人都堅信不疑“國軍能在上海擋住日本人”,還有很多人滿懷期待地等著上海前線再度傳來捷報,從而形成了一種大規模的“求勝氣氛”。
後方的“求勝氣氛”對於前線部隊而言,反而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少了很多援軍到我們這裏來,我們想聚殲第101旅團的難度就大了,也要更費事了,同時,校長又肯定不會放棄聚殲第101旅團,並且我們也不能拖下去。”蕭爻說道,“拖下去,我擔心我們正中日本人下懷,所以我們要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速戰速決!殲滅掉第101旅團!迅速從滬東戰場抽出身!”
“力量不足還要速戰速決?”蔣緯國苦笑,“難度太大了!”他愈發地惱火自己老爸的瞎指揮,本來,隻要黃傑的第2師在荷花莊繼續擋住日軍第149聯隊,三墩鎮的第101聯隊就必死無疑,此時,三墩鎮戰役已經徹底結束了,滬東作戰也勝利結束了,能全殲日軍兩個聯隊已經夠了,雖然不是特別大的勝利,但也是勝利啊!結果蔣介石貪心不足,搞砸了一切。
蕭爻看著蔣緯國:“非常時期,當用非常手段!”
蔣緯國立刻心頭一動:“暫編第100師?”
蕭爻點頭,他也看出了蔣緯國的遲疑:“勝利就是勝利,不管是用什麽手段獲得的勝利,都是勝利。我們求的就是勝利,手段根本是不需要太在意的。”
“可是…”蔣緯國還是很遲疑,“我擔心…”
“我有辦法。”蕭爻低聲道,他眼睛裏閃著一種可以用狡詐來形容的目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