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節 亂城(1)

字數:6145   加入書籤

A+A-




    經過反複思考,蔣緯國還是放棄了“長江斷流”這個石破天驚得近乎異想天開的計劃,哪怕這個計劃讓他很是著迷醉心,他也不得不戀戀不舍地放棄,雖然這個計劃在假想中獲得成功後最理想的戰果是豐厚得令人不敢相信的,輕者可以幹掉日軍一堆軍艦,重者甚至可以俘獲日軍幾艘大型軍艦,但是,這個計劃太過於理想化了,付諸行動的過程中充滿不確定性。

    聽完梁飛的設想後,蔣緯國立刻派人聯係了李儀祉、蔡振、王文景等十多名中國此時最傑出的水利專家並把軍隊的這個計劃設想告知給他們,專家們聽完這個計劃後無不震驚得瞠目結舌。在緊急商討後,專家們回複蔣緯國(通過電報,因為蔣緯國在南京,專家們都在武漢):讓長江斷流,在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存在巨大的困難以及各方麵難以預測、難以控製的負麵影響。首先,在長江上某一點攔截江水,必然會導致泛濫的江水在這一點的兩邊排泄蔓延出去,導致大片地區被江水淹沒;其次,長江下遊江段如果水位降低甚至完全斷流,搞不好會引起海水倒灌,這在民生上、經濟上、生態環境上等方麵都會帶來重大災難,比如淹死大量平民,淹沒大片農田城鎮,帶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長江裏的很多水生動植物也會被禍及,當然,在眼下的中國,一切都要為戰爭服務,這些可以忍痛地忍一忍的,保護白鰭豚這種事在此時戰爭時期隻是小事,隻不過,排除這一點後,還是存在太多的難題。捫心而問,曆史上的花園口決堤一下子淹死中國平民89萬,間接害死(饑餓、瘟疫、逃荒、犯罪等洪水帶來的災難)中國平民成百上千萬人,如果這場長江斷流真能大規模地殺傷日軍,未必是不可行的。

    首先,保密問題。如此浩大的工程,並且必須要在短期內完成,那起碼一下子要動用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力,如此大興土木,瞞住日本人的可能性確實不低,日本人一旦知道什麽風吹草動,計劃就付之東流;

    其次,施工問題。堵塞長江,不是做不到,有個成語叫“投鞭斷流”,確實可以這樣做,比如,國府可以調動十萬軍民一起動手,大量砍伐樹木,製作大量木箱木籠,開山鑿石取土,把砂石泥土裝在木箱木籠裏推入長江(效仿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做法,防止土石被推入長江後被江流衝走),從長江兩側開始斷流,江北江南同時填土,江中保持繼續排水,假如施工處長江寬1500米,就先把江北500米和江南500米給填上,保持江中500米流水,這樣,下遊水位不會有變化,到時候南京前線軍隊需要“瞬間止水”時,調遣數十艘上百條船隻,每艘每條都滿載大型石塊,在江中500米處一起自沉,從而迅速斷流,徹底堵塞長江。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堵塞長江是一個極大的工程,但要分兩麵,後世修建長江三峽大壩花了整整十二年,因為那是修大壩,眼下隻需要堵塞長江,隻需要使用粗暴蠻力,不太需要考慮因此而引起的各種負麵影響。戰爭時期,一切為戰爭服務。

    如果這些變成現實,那麽,南京附近的長江上會出現這樣的畫麵:若幹艘日軍軍艦在江麵上炮擊南京城,突然,江水急劇下降,日軍軍艦要麽擱淺要麽陷入爛泥淺水裏無法動彈,日軍必然驚慌失措,時機一到,上遊的長江斷流處國軍猛地用炸藥爆破堤壩,炸毀炸碎沉船,恢複長江供水,並且江水一瀉千裏,原本20米深的江水甚至會以40米的江潮高度奔騰而下,猶如洪水海嘯,日軍輕型軍艦會被衝翻,重型軍艦會被短時間地淹沒,艦上人員被淹死一片,在這個時候,南京軍果斷出擊,在江水退潮時搶占日軍軍艦,先要搶占彈藥庫,這樣,如果無法控製或俘獲這艘軍艦,起碼可以炸毀它或用炸毀它來脅迫日軍,然後搶占炮塔,用日軍艦炮轟擊日軍,最後搶占駕駛室,搞得好的話,可以把日軍軍艦開到長江上遊的武漢等地以俘獲為國軍的戰利品。

    毋庸置疑,這個前景是非常美妙的,但遺憾的是,可行性確實不高。

    第三個重大難題,時間問題。如果真的完成以上步驟,那麽,何時斷水?是日軍艦隊在江陰時還是在南京時?如果日軍在江陰時就斷水,日軍艦隊擱淺在日軍控製區內,南京軍無法搶占或打擊日軍艦隊,等長江恢複供水,日軍艦隊照樣能開到南京附近轟擊南京軍陣地,如果日軍艦隊按兵不動,難道國軍就一直讓長江斷水?如果日軍在南京時斷水,到了那時候,時間不可能配合得剛剛好,不可能日軍艦隊剛到南京附近就突然間長江斷流,等真的斷水時,日軍艦隊的巨炮已經開始轟擊紫金山了,到時候,如果打擊或搶占日軍艦隊的計劃沒有成功,一切就不劃算了,白白丟了紫金山等五座山的炮群,喪失南京軍最大優勢。總體而言,這個時間差問題難以解決,日本人畢竟不是傻子,整個工程能不能保密就是近乎無法解決的問題。

    冷靜下來後,蔣緯國暗暗地苦笑,他發現自己因為太激動而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此時是何時?動亂不堪的民國時期;此時的中國政府是哪個?國民政府。國民政府的辦事效率高到哪裏去?局勢如此動蕩混亂,國民政府也不是一個擁有極高統籌力、極高行動力的高效政府,既比不上美國政府也比不了後世的新中國政府,國民政府並不具備同時期的蘇聯政府那種在極度動蕩混亂時還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機製體係。中日戰爭期間、蘇德戰爭期間,中國、蘇聯都曾被強大敵人日本、德國打得近乎崩潰,中國最後是“好死不如賴活”地硬拖,拖到了盟友徹底解決日本,蘇聯則是愈挫愈勇、越戰越強,最後一路反擊殺進德國首都柏林。因為二戰時的中國一直內部不穩定、很分裂,蘇聯則不是。盡管這一點讓中國人很不是滋味,但必須要承認事實:國民政府(即便被蔣緯國進行了一定改良)並不具備“辦大事”的能力,一方麵是國民政府的政治本性決定的,一方麵是此時的中國國情決定的。

    長江斷流計劃是難以行得通的,最大原因是國民政府不具備這種高效能力。

    極度不甘也是極度無奈地放棄這個計劃後,蔣緯國隻能把思維放在別的對策上,不管怎麽說,日軍艦隊確實是南京軍的最大威脅,必須要解決掉,否則,等日軍戰列艦隊開過來,一頓毀天滅地的艦炮群火力覆蓋,南京軍就真的與南京共存亡了。

    鎮江郊區,一座屬於日本海軍的臨時野戰機場。

    會議大廳裏,上百名飛行員整整齊齊地肅立著,猶如上百尊木雕,臉上表情都充滿了極度的不可思議,眼睛都看著牆壁上黑板,黑板上寫著三四十個人的名字。名字在黑板上的飛行員的神色已經可以用僵硬來形容。

    “黑板上就是本飛行戰隊需要參加‘南京特攻’行動的人的名單。”隊伍前方一名中佐不動聲色地宣布道。

    死水般的寂靜中,名字沒在黑板上的飛行員用充滿驚愕、急切、痛苦的眼神看著名字在黑板上的同伴。半晌後,一名名字在黑板上的飛行員聲音微微發顫地道:“長官,這就是前兩天突然送我們回日本放假一天並給我們額外發放三個月薪餉的原因嗎?”

    中佐點點頭,眼神和表情都像石頭:“諸君,對你們而言,報效帝國、盡忠天皇的時候已經到了,希望你們不負眾望,完成這項光輝而榮耀的任務。”

    “隊長閣下!”一名二十六七歲的、名字沒有在黑板上的飛行員急切地大步走上前,“為什麽…為什麽要這麽做?”他非常清楚,參加這場“特攻”的人都是有去無回、必死無疑的。

    中佐微微地歎口氣:“陸軍一直無法攻克南京,最大的障礙就是支那軍設立在紫金山等五座山上的重炮群,我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到真正有效的辦法可以摧毀那五座炮山,如果強攻,怕是傷亡會比當年的旅順戰役還要慘重數倍!你要知道,旅順戰役中那座讓皇軍和俄軍殊死爭奪的、至關重要的203高地隻有203米高,皇軍為了拿下203高地,足足死傷了4萬多人,光是在最後一次強攻中就陣亡了1.1萬多人,而紫金山足有449米高,是203高地的兩倍多!並且紫金山的支那軍要比203高地的俄軍準備得更加充分!陸軍先用重炮群轟擊,結果山上支那軍炮群安然無恙,並且在炮群對射中摧毀陸軍近百門重炮,我們海軍隨後用轟炸機多次對紫金山進行夜間轟炸,但是,紫金山方圓30多公裏,占地麵積更高達七八十平方公裏(這是單純的山地丘陵的占地麵積,約是硫磺島麵積的三點五倍),加上夜間轟炸無法確保投彈精確度,所以…隻能使用‘特攻手段’。”

    “可以使用燒夷彈!”飛行員急切地道。(日本人稱燃燒彈為“燒夷彈”。)

    中佐搖頭:“紫金山上樹木都已經被支那軍砍光了,沒東西可以燃燒。即便使用燒夷彈,情況跟常規高爆炸彈一樣,飛機一邊飛行一邊投彈,落彈點太分散。”(單從理論上講,日軍可以使用凝固汽油彈轟炸紫金山,即便紫金山上沒有木頭隻有土石,也可以燃起大火,並且凝固汽油彈此時已被發明,但凝固汽油彈的生產製造需要大量天然橡膠,日本是缺乏橡膠的,所以無法大量生產製造凝固汽油彈。)

    飛行員默然了,他隨後又激動了起來:“隊長閣下!為什麽…為什麽我作為分隊長沒有被要求參加這場特攻行動?而他們…他們…請恕我直言,黑板上的這些隊員,都非常年輕啊,基本上都才不到二十歲啊…”

    中佐看著飛行員:“村田君,你是帝國海軍的王牌飛行員,帝國和天皇都需要你活下去,需要你為報效帝國、盡忠天皇而做出更大的貢獻,你上次誤擊炸沉美國炮艦帕納伊號差點兒造成帝國和美國的軍事衝突,但正因為愛惜你的飛行才華,所以海軍省保住了你,你必須要好好地珍惜。至於他們…”他看了看名列榜上的特攻隊飛行員們,“對,正因為他們都年輕,還沒有成為帝國的重要人物,所以,承擔這項任務就是自然而然的了。這場特攻,並不需要多麽高明的飛行能力,隻需要看準目標,一頭撞上去就行了。”他頓了頓,補充道,“我並非說村田君你的生命比他們更寶貴,實際上,我們身為帝國軍人,隨時要做好玉碎獻身的準備,隻不過,能力越強的人,必須要活得更久,才能為帝國、為天皇做出更大的貢獻,僅此而已。”

    全名村田重治的飛行員分隊長木然地不再說話了。村田重治是日本海軍的王牌飛行員,他不擅長駕駛戰鬥機,但非常擅長駕駛轟炸機和魚雷攻擊機,號稱“雷爆之神”。南京戰役期間,村田曾駕機誤擊炸沉美國炮艦帕納伊號,但沒遭到任何處分,因為美國在事發後完全沒對日本政府采取強硬手段。

    “好了!”中佐最後說道,“除了本飛行戰隊,另外幾個飛行戰隊也都有飛行員被挑選參加這支特攻隊,戰鬥打響後,空中編隊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對南京進行夜間轟炸,從而麻痹支那軍並掩護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是特攻隊,五機一組,前赴後繼地撞擊支那軍的山頂炮群炮台。支那軍基本沒有防空火力,所以特攻隊可以非常容易地撞擊目標。都準備準備吧!馬上就要到新一年了,南京戰事如果拖到第二年也沒解決掉,帝國皇軍實在無法向天皇陛下交代。”

    與此同時,湯山鎮的日軍華中方麵軍前敵總指揮部內,高級將領們正在爭執一個重要問題。“攻擊展開後,地麵部隊必須大規模地強攻,這樣才能誘使支那軍山頂炮群全力開火,從而讓空中特攻隊確定目標位置。”鬆井大將顯得很憂心忡忡地道,“可以肯定,強攻部隊會損失慘重,但是,攻勢越猛烈、損失越慘重,才能越讓支那軍山頂炮群全力開火,如果攻勢不強烈,他們的山頂炮群很可能隻出動一部分,就無法實現將其全部摧毀的目標,特攻戰術畢竟隻能用一次,再用第二次,效果就不會很大了。那麽,我們必須麵對的問題就是,投入強攻的地麵部隊,究竟使用哪支?這支部隊注定死傷慘烈。”

    “當然是用朝鮮師團和台灣旅團了!”畑俊六中將毫不猶豫開口道,“強攻部隊根本是送死!死傷帝國軍本土部隊,太不劃算了!”他的言下之意是呼之欲出的,反正橫豎都是死,那就讓朝鮮人和台灣人去死,反正朝鮮師團和台灣旅團都是炮灰。

    “我讚同。”柳川中將連連點頭,“朝鮮師團和台灣旅團投入南京戰場後,並未遭受到太大損失,這兩股部隊目前還有七萬多人,一下子都投入,聲勢也算不小了。皇軍傷亡已經很大了,可以減免的地方,當然要減免。”

    鬆井大將也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隻是…朝鮮師團戰鬥力太軟弱,幾乎是一觸即潰,把他們頂上去後,一來毫無作用,二來會讓支那軍察覺,至於台灣旅團,雖然戰鬥力較強勁,但數量不多。我很擔心這場強攻會弄巧成拙。”

    “想要獲得勝利,自然要下足成本!”鳩彥王中將不冷不熱地開口道,“朝鮮人上戰場就像趕鴨子,頂上去又能有什麽用?也許,發現進攻的皇軍其實是朝鮮人後,支那軍根本就不屑動用山頂炮群。”

    鬆井大將幾人都暗暗叫苦:“親王殿下,你的意思是…”

    “動用皇軍部隊展開強攻!”鳩彥王中將語氣如冰,“否則怎麽能迫使支那軍開炮?”

    鬆井大將幾人無不神情變色。柳川中將說道:“單純地使用皇軍部隊,確實非常不劃算,我看,還是把朝鮮軍跟皇軍混編起來,朝鮮軍在前麵衝鋒,皇軍在後麵督戰。”

    “如此甚好。”鬆井大將立刻表示讚同,他確實怕了鳩彥王中將,這個剛愎自用的親王在戰場上根本就是乾綱獨斷、好大喜功。

    隨著日軍的積極籌備,日軍對南京城的新一場全麵攻擊已如箭在弦,並於12月30日正式爆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