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亂城(9)

字數:7421   加入書籤

A+A-


    日本,名古屋,一九三八年一月二日,星期天。

    堀越二郎走出宿舍並鎖上門,然後心不在焉地走到門口草坪上,他滿腦都是繁瑣思緒,讓他近幾個月來一直心神不寧、寢食難安。作為三菱公司的首席航空工程師,堀越二郎感到擔子很重,苦悶無奈中,他不由得回想起三個月前被上司科長服部讓次叫到辦公室裏的場景。

    “堀越君,有一項非常重要、非常緊急的任務要交給你和你的團隊。”服部科長神色凝重,語氣間甚至還隱隱地蘊藏著幾分不安。

    “科長,您請說。”堀越二郎心頭一震。

    服部科長取出一份資料,頗為苦澀地道:“帝國軍方已經向我們三菱公司和我們競爭對手中島公司下達了一份命令計劃書,要求研製出一種新式的、強大的戰鬥機。你看,這是帝國軍方對新飛機的要求。”他把手中文件遞過去。

    堀越二郎接過來一看,立刻就明白服部科長為什麽神色苦澀了,因為文件上的第一項要求就是“該款新飛機必須能夠在一對一的空戰中擊敗支那空軍裝備的德國bf-109戰鬥機,綜合性能必須超越bf-109”,至於接下來的要求,每一項都是近乎不可思議,無論是航速、航程、火力、俯衝、攜彈等,都比bf-109高出10%左右。比如bf-109最大時速是686千米,日本軍方要求新飛機的最大時速達到720公裏(作為對比,零式飛機的最大時速是533公裏)。看完後,堀越二郎忍不住也苦笑起來:“帝國軍這是想要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啊!”(如果跟bf-109進行對比,零式隻有航程是占絕對優勢的,3300多公裏遠超過bf-109的700公裏,其餘性能都不如bf-109,畢竟,bf-109是陸基飛機,零式是海軍用的航母艦載機,設計時側重點不同。)

    服部科長歎口氣:“堀越君,相信你也知道帝國軍目前在支那戰場上的困境,最大的困擾就是飛機。支那空軍大批量地裝備著德國人的bf-109,該戰鬥機的綜合性能堪稱完美,並且被支那空軍飛行員使用得爐火純青,他們的頭號王牌飛行員、號稱‘飛天夜叉’的那個高誌航,已經用他的bf-109累計擊落擊毀了70多架帝國軍飛機,70多架!堀越君,這是我們帝國航空科研人員的恥辱啊!我們為帝國軍研製出的飛機大不如敵軍飛機,導致帝國軍航空部隊在空戰中被弱小的支那軍打得灰頭土臉!我們必須要研製出更強大的飛機!”

    堀越二郎沉默了一下,艱難地開口道:“科長,請恕我直言,帝國航空科研水平距離西方列強大國還有不小的差距,bf-109堪稱是此時世界上的最強戰鬥機,我們想要研製出完全超越它的飛機,難度...非常大。”

    “軍方全力支持我們。”服部科長語氣沉穩地道,“杉山元大將說了,我們需要什麽,他就會給我們雙倍的滿足!”杉山元是日本陸軍大臣,他對日本陸軍的最大貢獻是高度重視航空兵的建設和發展,在他的努力下,日本陸軍航空兵稱為一支非常有效的作戰力量,他也因此而被稱為“日本陸航第一人”。

    “如果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滿足,那我們還需要時間。”堀越二郎蹙眉道,“這種事是欲速則不達的,我們起碼需要...”

    “一年時間。”服部科長語氣很不容置疑地道,“軍方什麽都可以給我們,除了時間!軍方要求我們在一年內就要研製出這種新飛機!”

    堀越二郎頓時再次苦笑:“太緊了!我原打算需要三年時間。”

    服部科長搖頭:“軍方不可能給我們這麽長時間的。軍方認為,帝國軍之所以在支那戰場上進展不順,很大的原因就是帝國軍無法發揮出航空優勢,無法使用大規模的轟炸機群對支那軍重要目標展開猛烈的空中打擊,奪取製空權是第一步,可帝國軍目前裝備的戰鬥機幾乎完全不是bf-109的對手。另外,這件事不隻是陸軍支持我們,海軍也支持我們,帝國陸海軍都鼎力支持我們。堀越君,帝國軍方急需這種超越bf-109的新式戰鬥機,一是為了解決帝國軍在支那戰場上的困境,二是為了應付帝國軍以後可能要麵臨的來自美英蘇等西方大國的戰爭威脅。堀越君啊,這是來自軍方的要求,甚至是命令,你和你的團隊必須要完成!”

    堀越二郎除了苦笑還是苦笑,他在心裏無奈地歎息道:“軍隊的那些家夥,簡直就是笨蛋!他們以為科技上的事跟戰鬥一樣隻需要下死命令就可以了嗎?太荒唐了!”

    懷著這樣的幽思,堀越二郎對耳邊的車笛聲充耳不聞,直到車上人走下來推了他一把,他才回過神:“木村?”

    開車來找堀越二郎的是他的好友、同事、也是一位傑出的戰鬥機設計專家的木村秀政。木村看了看堀越,十分感同身受地道:“又在為新飛機的事情而頭疼吧?”

    堀越苦笑:“是啊!一年期限已經過去三個月了,可我們還毫無頭緒,勉強搞出來的幾份設計都不符合軍方的要求,唉!軍方提的要求實在太高,給的時間又太緊張了!難辦啊!”

    “別太逼自己了!”木村安慰地拍了拍堀越的肩膀,“今天可是周末呀!好好放鬆吧!堀越君,我知道你最喜愛打高爾夫球,正好,名古屋南郊有一家新的高爾夫球場剛剛開業了,走,今天我請客!我們好好地打一天!”

    “哦,是嗎?”堀越一下子被提起了興趣,“我怎麽不知道?走,看看去!”他確實非常熱愛打高爾夫球。

    兩人上車,木村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堀越坐在後座上,堀越發現車裏還有另外兩個人,一個負責開車,一個跟他一樣坐在後座上,兩人都很年輕,看上去像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起很和善地微笑著看著他。“木村君,他們是?”堀越略感驚訝,因為他完全不認識這兩個人。

    “我剛帶的實習生。”木村說道,“都是剛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的學生。”他指了指開車的和坐在後座上堀越身邊的分別介紹道,“這是鬆田,這是安井。”

    兩個年輕人十分崇敬地看著堀越:“堀越前輩,您好!以後還請您多多指教。”

    堀越笑了笑:“你們也好好地加油吧!早日成為帝國的優秀人才。”

    車子駛離堀越二郎原本所在的三菱公司名古屋工廠的員工宿舍,朝著郊區駛去。路上,木村和堀越談笑風生,車子一路風馳電掣,一個多小時後,堀越隱隱地感到了有些不太對勁,因為車子駛到名古屋南郊後,完全沒看到什麽新開的高爾夫球場,車子反而駛向了岸邊一個簡易的碼頭,碼頭邊,一艘飄揚著太陽旗的噸位不大的貨輪正在等著。

    “木村君,球場呢?”堀越大惑不解。

    車裏的木村、鬆田、安井的神色在這一刻都猶如摘掉麵具般變掉了,木村臉上的笑意變成了一種無奈的痛苦和深深的內疚自責,鬆田和安井則麵若冰霜,眼神中閃爍著鷹一樣的機警。木村埋下頭,不說話,鬆田專心致誌地開車,安井繃著臉,用一個硬邦邦的東西頂在堀越的腰間。堀越低頭一看,頓時大吃一驚,他難以置信地看到頂在自己腰間的是一把手槍。

    “博士,不要亂動,也不要呼救。”安井冷冷地道,“否則,我會殺了你,並且還會殺了你全家。”他右手持槍,左手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照片遞給堀越。

    堀越剛看一眼就魂飛天外,他看到照片上有五個人:他的妻子佐佐木須磨子瑟瑟發抖、驚恐萬狀地摟著長子堀越雅郎等三個子女,旁邊則站著一個表情森然、手中拿著手槍的男子。

    “你的妻兒都在我們手裏。”安井語氣如冰,“你不聽話,不但你會死,你妻子以及你的三個孩子都會死,並且會死得非常慘。”

    “木...木村...”堀越麵如土色、牙齒打顫地呼喚前座的木村,“這是怎麽回事?”

    “堀越君...對不起...”木村淚流滿麵,“是他們要求我這麽做的...我妻兒也在他們手裏,我沒有辦法啊...”

    “你們是...”堀越魂不附體地看著身邊的安井和開車的鬆田,“你們是支那人...不不不,你們是中國人?”

    “知道就好。”安井冷笑一聲,“放心,隻要你配合,你和你家人都會沒事。你妻兒都在這艘船上,博士,請上船吧!”

    車子已經開到了碼頭邊,幾名穿著水手服但明顯並非真正稅收的精悍船員神色警惕地走下船迎上來,滿意地看著已經被納入網中的獵物。

    “日本三菱公司首席航空工程師堀越二郎以及木村秀政等七名優秀的飛機設計專家已成功綁架,目前,這些人正在一艘開往漢城的日本籍貨船上,預計其抵達漢城後會通過秘密渠道送到連雲港,再由軍用飛機送至武漢。行動十分順利,日本情報機構尚未展開有效搜查。”

    拿起手裏的這份來自海統局日本分局的報告,蔣緯國批示道:“若堀越二郎等人試圖逃跑或即將失去控製,無需考慮或請示,立刻將其擊斃。”

    海統局派人綁架堀越二郎的行動是蔣緯國親自指示的,實際上,為防止引起無法控製、無法預測的負麵蝴蝶效應,蔣緯國不怎麽輕易“動”日本國內的人,但有幾種人必須要“動”,比如可以研製原子彈的日本核物理學家,再比如這個堀越二郎。堀越二郎在後世是很有名的,因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零式飛機的主要設計者,把他綁了,意義無需多言,日本人擁有零式飛機的時間肯定會被推遲,搞得好的話,日本人說不定就研製不出零式飛機了,這件事對於中國空軍在中日戰場上保持製空權優勢自然是意義重大。蔣緯國綁架堀越二郎,不是特別的想讓其為自己效力,這個堀越二郎畢竟是日本人,雖然作為知識分子的他沒有日本軍人那麽頑固死硬,但說服他背叛日本、為敵國效力確實很難,武力威逼也沒什麽用,蔣緯國的目的主要是讓日本失去堀越二郎,不是為了讓中國得到堀越二郎,當然了,能不殺還是不殺為好。

    放下這份報告後,蔣緯國看下一份報告:“日本海軍多艘重型主力艦已駛入長江。”

    “江陰水道終究還是被突破了啊!”蔣緯國煩惱地抓頭,他算了算,上海是11月1日淪陷的,江陰是11月中上旬淪陷的,日本人花了大半個月時間疏通了被國軍用上萬噸石頭、上千顆水雷、上百艘沉船給堵塞了的江陰水道,並且手段十分殘酷歹毒,根據海統局的預測,保守估計,被日軍強征去疏通江陰水道的中國民工裏超過七千人因饑餓、疲憊、疾病、凍傷、淹溺、日軍虐打、日軍殘殺而遇難。靠著無數中國平民的白骨,日軍在江陰打開了一條通道。

    海統局情報顯示,從長江入海口進入長江的日軍重型軍艦共有4艘,清一色的戰列艦,分別是長門號、陸奧號、伊勢號、日向號,沒有重型巡洋艦,也沒有輕型巡洋艦,但驅逐艦數量非常多,足足超過20艘。盡管蔣緯國在海軍作戰這方麵是門外漢,但經過思考也明白日本人為什麽這麽安排了。日本海軍此時共有10艘戰列艦(大和號剛剛開工建造一個多月,武藏號會在今年/1938年三月底開工),包括長門級(長門號、陸奧號)、扶桑級(扶桑號、山城號)、伊勢級(伊勢號、日向號)、金剛級(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霧島號),10艘戰列艦裏,威力最強大的是長門級,裝備著8門410毫米主艦炮,其次是伊勢級和扶桑級,裝備著12門356毫米主艦炮,但伊勢級是在扶桑級基礎上改進的,所以綜合性能更好一些,最後是金剛級,裝備著8門356毫米主艦炮。按照日本陸軍的要求,日本海軍應該把這十艘戰列艦都開進長江裏,開到南京附近的江段裏,對著南京城來一場“排山倒海的超級大炮擊”,但日本海軍嚴詞拒絕了這個根本就不切實際、“讓海軍陷入巨大危險中”、“讓海軍為陸軍火中取栗”的“荒唐要求”,因為長江太狹窄,根本就不是戰列艦可以大展拳腳的廣闊舞台,日本海軍對日本陸軍建議“出動幾艘巡洋艦參加炮擊”,日本陸軍堅定反對,因為“巡洋艦的艦炮威力哪能比得上戰列艦?必須要出動戰列艦!”,雙方吵了半個月,勉強都退讓一步,海軍勉為其難地願意出動戰列艦,但因為長江太狹窄,隻能“出動幾艘”,並且不願意出動長門號和陸奧號,因為這兩艦是日本海軍的王牌,長門號更加是聯合艦隊總旗艦,象征意義非常強,萬一栽在長江裏,豈不是不折不扣的“經曆大風大浪都沒事,結果在陰溝了翻了船”?陸軍再次反對,邏輯是“既然長江很窄,海軍隻能出動幾艘戰列艦,為何不出動最強大的呢?數量被限定死了,自然要在質量上進行最大提升”。海軍對此進行據理力爭,雙方再次吵得不可開交,陸軍指責海軍“貪生怕死,消極避戰”,海軍則怒斥陸軍“隻知蠻幹,坑害海軍”。陸軍最後要求“如果不出動長門號和陸奧號,海軍就必須要把剩下的8艘戰列艦都投入南京戰事,如果出動長門號和陸奧號,海軍隻需出動包括長門號、陸奧號在內的6艘戰列艦即可”,海軍不得不跟陸軍反複討價還價,最後雙方達成協議,出動長門號和陸奧號,但出動戰列艦的總數隻能有4艘,因為日本海軍真的怕“出事”,畢竟把戰列艦開到長江裏作戰無異於“自縛手腳”,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大將抱怨道,“把戰列艦開進長江裏,等於把戰車開進沼澤地,根本就施展不開,完全是在無法發揮最大戰鬥力的情況下作戰,太容易出事了”,萬一中國軍隊出什麽“邪門歪道的戰術”,哪怕日本海軍打沉中國海軍五百艘魚雷艇,隻要沉了一艘戰列艦,日本海軍就是不折不扣的輸家,因為這種交換完全是不劃算的。吵來吵去,陸海軍勉強達成協議:日本海軍出動最強大的長門號、陸奧號以及綜合戰力僅次於這兩艦的伊勢號、日向號參加南京戰事,而日本陸軍作為交換,必須要拿出日本陸軍今年軍費15%轉給日本海軍,援助日本海軍建造大和號和武藏號,如果這四艘戰列艦在南京戰事中“不小心出了事”,日本陸軍必須對日本海軍進行全額賠償,同時,日本陸軍負責在陸上全力保護這四艘戰列艦。

    對此,日本陸軍在背後大罵日本海軍“自私自利、不知廉恥、唯利是圖,沒有大局觀”,日本海軍在背後嘲諷日本陸軍“一群隻知蠻幹、沒有頭腦、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陸地動物”。

    因為長江對於重型軍艦而言確實太狹窄了,日軍四艘戰列艦在長江裏就已經難以施展,所以日本海軍沒有出動重型巡洋艦和輕型巡洋艦一起參戰,畢竟重巡、輕巡的塊頭也都很大,跟著戰列艦一起開進長江不但難以有效地保護戰列艦,還容易“添堵”,所以日本海軍隻是出動了二十餘艘體積較小、機動性較強、在長江裏可以施展開的驅逐艦一起參戰,負責保護四艘戰列艦。這些軍艦被組編為“帝國海軍長江特別艦隊”,艦隊司令官為島田繁太郎中將。

    1月2日,日軍長江艦隊進入長江;

    1月3日,日軍長江艦隊逐艘逐艘地通過江陰水道;

    1月4日,日軍長江艦隊開始抵達南京戰場。

    位於南京城戰場西南部、幾乎孤懸在外的大勝關要塞,兩天前因為“騷擾慰問勞軍團女成員、生活作風不正”而被調到這裏來的第77師第772旅第128團第2營營長張雲肅然起敬心情地迎接一批剛從長江上遊連夜趕來的兄弟部隊。這支部隊共有約300名成員,人人龍精虎猛、目光明亮,充滿即將參戰的昂揚鬥誌和對國家、對民族的無限忠誠,他們是乘坐海軍魚雷艇抵達這裏的,魚雷艇部隊指揮官歐陽四海也在現場,並且蔣緯國本人同樣在現場。

    “弟兄們!”蔣緯國神色堅毅地看著眼前的這些蛙人特種兵,“日軍的戰列艦隊來了,我們沒有什麽有效的辦法可以對付它們,唯一的希望就在你們身上。你們的任務,是從長江水底摸過去,登上一艘主力艦,控製其彈藥庫等要害部位,有必要時炸毀彈藥庫!幹掉一艘主力艦!這個任務...非常凶險,你們極有可能有去無回,但是,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