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節 狂城(3)

字數:6488   加入書籤

A+A-




    日軍第9師團師團長吉住良輔中將雖然談不上是什麽名將,但他卻是普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日本陸軍內少有的穩健派軍人,是主張不要過早發動全麵侵華戰爭的少數具有長遠目光的日軍將領之一,在戰略上,吉住中將主張穩紮穩打地步步蠶食掉中國但竭力不與中國爆發全麵戰爭的“不擴大理念”,在戰術上,吉住中將的用兵特點是“穩中帶狠”,他作風穩重,但不遲緩拘泥,他雖然敢於冒險,但絕不會輕易冒險,至於吉住中將本人的性格特點,則完全沒有脫離日本軍人的本色,心狠手辣、嗜血好殺,在原先曆史上,他和他的第9師團也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之一,隻是,殺人的“風頭”都被第6師團、第16師團搶去了,所以第9師團才不是特別的惡名昭彰。在日本陸軍內,第2、第6師團的戰鬥力是公認第一,接下來就是第9、第18師團以及號稱“鋼軍”的第5師團了。第9師團的“威名”是通過一係列惡仗、硬仗、苦仗而打出來的,戰鬥力絕不容小覷(值得一提的是,與第9師團齊名的第18師團在原先曆史上並未參加南京大屠殺,該師團在南京保衛戰期間被派去打浙北了,所以沒參加,第9師團則是證據確鑿地參加了。)。

    得知南京軍突圍部隊橫渡長江、搶占揚州、兵臨高郵時,吉住中將確實吃了一驚,因為他也沒想到南京軍突圍部隊會在南京下遊橫渡長江,他原以為南京軍突圍部隊會在南京上遊橫渡長江,然後去皖南,繼而從皖南向皖北、蘇北展開攻擊,若是那種態勢,他的第9師團自然是可以從容不迫、遊刃有餘地應付的,但南京軍突圍部隊劍走偏鋒、兵出奇招,突然間出現在第9師團的背後,自然極大地讓吉住中將措手不及。吉住中將的第9師團在接受進攻蘇中蘇北任務前得到很大的兵員加強,全師團約4.1萬兵力。吉住中將的任務是:閃電般地向蘇中、蘇北發動進攻,占領大片平原,就地獲得大量糧食物資,一路向北,最終目標徐州,根據華中、華北兩大方麵軍的計劃,日軍第10師團以及後續的第14師團也會在抽出身來後從魯南出擊,進攻徐州,這樣,第9師團由南向北,第10、第14師團由北向南,合力夾擊徐州,若能迅速打下徐州,自然是最好的,津浦線就此被打通,華中、華北方麵軍連為一體;如果第9、第10、第14師團沒能打下徐州,或者“故意放水”,可以虛張聲勢地攻打徐州,引誘中國軍隊精銳主力趕去徐州增援(南京戰役四個多月了,中國軍隊統帥部重振旗鼓並且建立了300萬大軍,日本人是知道的,並且日本人估計,這300萬大軍裏,有戰鬥力的應該隻有50萬,日本人打算以徐州為誘餌,吸引中國軍隊的幾十萬精銳去救援),繼而再出動不少於六個師團的兵力(這批兵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準備從包圍南京的華中方麵軍裏抽調出來的,所以日軍高層對恢複攻打南京有些遲疑,因為恢複攻打南京會造成軍力上的極大消耗),來一個“徐州大包圍”,一口氣地吃掉中國軍隊的主力精銳。

    日軍高層已經反複研究過了,得出以下兩大結論:

    第一,日中戰爭確實不能拖下去,拖下去對日本很不利,日本必須快速地贏得這場戰爭,威逼或利誘或既威逼又利誘中國政府乞降;

    第二,日本想要快速地贏得戰爭,必須要做三件事,一、占領中國的東部富庶發達地區,二、消滅中國軍隊的主力部隊,三,拿下中國首都南京。其中,前麵兩點是在南京難以拿下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做到,如果三點都能達到,三管齊下,自然最好不過,如果第三點做不到,就必須要做到前麵兩點。

    很顯然,南京軍反其道而行之的突圍作戰,隱隱地讓日本軍方的這個“龐大計劃”遭到一定的挫敗,帶來了很大的隱患。當此時刻,吉住中將知道自己責任重大,自己雖然隻指揮一個師團,但卻直接關係到這場“徐州大包圍”重大計劃的是否成功。經過反複思考並權衡利弊後,吉住中將認為,第9師團不能撤退,一旦撤退,掌握在中國軍隊手裏的蘇北就得到穩定和鞏固,蘇中也會被中國軍隊奪走,“徐州大包圍圈”的南部會徹底形成一個巨大缺口,整個計劃就付諸東流了,同時,第9師團一旦撤退,就會陷入腹背受敵,北麵的桂軍會追擊,南麵的南京軍會堵截,製空權也在中國軍隊手裏,第9師團確實會很危險,通過地圖可看出,第9師團此時攻打淮安,淮安西邊是洪澤湖,東邊是蘇北蘇中大平原,一路向東就是海岸線,一個港口都沒有,淮安以南的高郵的西邊是高郵湖,東邊情況跟淮安一樣,洪澤湖和高郵湖之間,水域遍布、河網縱橫,完全被支離破碎的河流湖泊給連著,第9師團屆時會無路可退。吉住中將最後當機立斷,一方麵維持在淮安前線的主力部隊,既牽製住桂軍,也繼續吸引著中國軍隊後續部隊,一方麵抽調了三個齊裝滿員的步兵大隊和一個炮兵大隊增援高郵,從而穩住第9師團的後方。

    4月19日晚,南京軍突圍部隊抵達高郵城外時,高郵城內的日軍已經是一個加強步兵聯隊(第7聯隊)、1個炮兵大隊、2個輜重兵大隊,總兵力超過7500人(步兵5000餘人,炮兵500餘人,輜重兵2000餘人),指揮官是第7聯隊聯隊長伊佐一男大佐。對此,吉住中將深信不疑,這麽多兵力是綽綽有餘的,足以給第9師團以及日軍整體拖延到足夠的時間。

    高郵是一座小城,城區人口約七萬,核心城區總麵積約二十平方公裏,並且四麵環河(西邊是高郵湖和大運河)。伊佐大佐腦子清醒,他也吸取到了揚州城日軍加藤憐三大佐的教訓,因此甘心當起“縮頭烏龜”,堅決不出城區展開野戰,一門心思地收攏兵力,死守核心城區。當晚後半夜,即4月20日淩晨一時,第99師副師長邱清泉奉李玉堂的命令,率領該師最為精銳並且得到了很大補充的第1旅第1團,對高郵城區南部的五裏壩展開試探性的夜襲強攻。

    兩個小時後,第99師的前敵指揮部內,李玉堂忍無可忍地對邱清泉大發雷霆:“荒唐!是不是離開南京就不會打仗了?看你打的什麽爛仗!殺敵不足三百,卻死傷了一千多弟兄!並且寸步未進、寸土未得!簡直就是恥辱!”

    邱清泉被罵得灰頭土臉,但又有些不服氣:“師座,不是弟兄們無能,而是鬼子太狡猾!還有,這是城市攻堅戰,咱們在南京打的是城市防禦戰,本來就不同嘛!城內到處都是咱們自家老百姓,投鼠忌器,弟兄們施展不開的!”

    李玉堂怒不可遏,但看到邱清泉因為親自帶隊衝鋒導致額頭被日軍子彈擦過的血跡斑斑樣子,再想到這種作戰模式確實跟南京之戰不同,因此怒氣也慢慢地消了:“算了,相信你盡力了。成功可以獲得經驗,失敗可以獲得教訓,你剛才沒得手,說說看,得到哪些經驗了?”

    “多了去了!”邱清泉一邊摸著額頭上的傷口一邊有條不紊地開始逐一敘述。

    在南京戰場上,南京軍之所以可以痛擊日軍、屢創佳績,除了南京軍官兵們的武器裝備、戰鬥力、兵員素質、士氣、精神、意誌等方麵都不輸給日軍甚至超越日軍外,南京軍依靠的堅固而完善的城防工事、五座炮山等十分有利於作為守方的南京軍的防禦條件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大製勝因素,但在高郵戰場上,雖然作戰模式還是城市攻防戰,但南京軍此時變成攻方,日軍則變成了守方。兩個小時前,邱清泉率領五千餘南京軍精兵在五裏壩一帶展開夜襲強攻,官兵們先要橫渡五裏壩前的澄子河,結果渡河時被河對岸日軍發現,暴風雨般的機槍火力網立刻籠罩河麵,射殺得河麵上河水血水一起瓢潑飛濺,大批官兵在渡河時陣亡或受傷,見此情景,邱清泉急忙命令步兵部隊後麵的炮兵部隊開火,一頓炮彈飛過河去,炸得河對岸日軍控製區內電閃雷鳴、天崩地裂,一片片建築房屋轟然坍塌,炮擊中,日語的慘叫聲沒有多少,倒是當地老百姓的哭喊聲、驚叫聲、痛嚎聲響成一片。冒著日軍的火力網,官兵們奮勇渡河,發現遍地的殘垣斷壁、瓦礫廢墟間,日軍屍體隻有百八十具,倒是當地老百姓的屍體橫臥得交相枕藉、血流成河,死難者是日軍十幾倍,受傷未死的老百姓在死人堆和血泊裏慘呼哀鳴、苦不堪言,死難者或受傷者的家屬在旁邊呼天搶地、放聲號哭。官兵們稍微深入城區一部後,立刻遭到城區內日軍的猛烈反擊,隱藏在民房裏的一支支步槍、一挺挺機槍、一門門迫擊炮、一具具擲彈筒從四麵八方地掃射向官兵們、轟擊向官兵們,打得官兵們暈頭轉向,難以進行針鋒相對的還擊。激戰一個多小時後,官兵們深入城區不到五百米,但舉步維艱、裹足不前,由於傷亡對比不劃算且給當地居民帶來太大災難,邱清泉不得不下令撤退。

    “師座,弟兄們進入城區後,隻能沿著街巷前進,街巷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民房,鬼子就躲在裏麵開火,我們怎麽辦?用大炮轟?炸死一個鬼子起碼要炸死二十個甚至上百個我們自家老百姓,弟兄們不忍心啊,耳邊都是自家老百姓的哭喊聲,特別是小孩子那種驚嚇啼哭,我們不得不畏手畏腳,重武器不敢輕易用,鬼子就是在利用這一點占我們的便宜。不止如此,鬼子在民房區內神出鬼沒的,一百棟民房,也許隻有三十棟裏麵有鬼子,我們總不能一股腦都炸了吧?並且鬼子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冷不丁間,一挺歪把子在一棟民房的窗戶口伸出來,對我們一頓掃射,然後鬼子機槍手就跑掉了,換另一棟民房繼續這樣偷襲我們,至於我們呢?我們必須要先檢查那棟有鬼子機槍手出沒的民房,同時還要提防周圍的民房,進攻效率自然可想而知。”邱清泉惱怒不已,“二營一個排,在穿過一條小巷子時,突然間遭到鬼子爆破,鬼子炸毀了那條小巷子兩邊的民房,嘩啦啦的,把那個排都活埋了,同時還炸死了或活埋了好幾百咱們的老百姓。鬼子肯定不在乎這一點,反正他們在我國城市內打仗,當然毫無顧忌。”

    李玉堂聽得又憤怒又焦躁又無奈。確實,中國軍隊攻打被日軍占領的中國城市,確實是比較棘手的,中國軍隊也很缺乏這方麵的經驗和技術。幾千日軍跟幾萬中國老百姓混在一個城市內,天亮後,中國空軍的轟炸機群都會英雄無用武之地,一頓炸彈下去後,不知道炸死多少自己的老百姓。

    4月20日白天裏,進攻高郵的南京軍對被日軍盤踞的高郵主城區先後展開了四次進攻,都沒有取得成功,累計殺傷日軍不足一千,自損三千餘人,同時殃及城區內一萬多平民死傷。在伊佐大佐的命令下,日軍對受傷未死的平民進行簡單的包紮(基本上沒用藥物,隻是為了止血,讓其死得慢一點),然後把這些受傷平民搬到日軍防線上,使得受傷平民的哀嚎慘叫、"shen yin"哭泣、痛苦求救聲響徹在進攻南京軍官兵們的頭上。十幾個漢奸在日軍的指示下,拿著高音喇叭,趴在日軍陣地後麵,對南京軍官兵們喊道:

    “外麵的國軍老總們,我們代表高郵的父老鄉親,求求你們了!不要打了!日本人占領高郵,咱們高郵老百姓死傷不到一百人(因為高郵在淪陷前基本上沒有正規軍,隻有當地的保安團,跟日軍打了幾場小規模戰鬥後被迫撤離,日軍死傷不足四十人就拿下了高郵,另外,日軍在占領高郵期間迫於各種原因,基本上沒在城內大開殺戒或"jian yin"婦女,隻是擄掠物資),你們國軍來了,說要光複高郵,但才打了一夜一天,就已經讓我們高郵老百姓死傷上萬人了!你們到底是來解救我們的還是禍害我們的?我們求求你們了,別打了!照這個架勢,等你們光複了高郵,我們也都死光了!求求你們了,放我們一條活路吧!...”

    南京軍官兵們聽著這番話,心裏都極度不是滋味。這些漢奸雖然說的是詭辯謬論,隻是,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部分高郵老百姓的心裏話。說到底,此時中國大部分老百姓的覺悟並不高,他們隻想著安逸地過他們的小日子,被滿清統治時是這樣,被國民黨統治時是這樣,被日本人時統治似乎也是這樣。千百年來的苦難讓中國基層百姓們獲得了像野草一樣的堅韌頑強,但也獲得了像野草一樣的卑微低賤。

    二十多架機身上噴塗著青天白日軍徽的bf-109戰鬥機和ju-88轟炸機在滾雷般的引擎轟鳴聲中出現在高郵城區上空,反複地盤旋著、徘徊著、踟躕著,最後一彈未投地無奈而去。

    城區內,伊佐大佐滿意地看著這一幕,他很得意,得意自己的成功。對方的重武器不敢輕易使用,對方的大炮不敢輕易轟擊,對方的飛機不敢輕易轟炸,沒了重火力優勢,攻城的南京軍隻能用人命來填。伊佐大佐很有信心,自己的部隊可以依靠各方麵的“優勢”在這場城市防禦戰中取得非常理想的戰果,拖延到師團長吉住中將規定的時間。

    憤怒的喊殺聲和並不太猛烈的炮擊聲再度響起。“聯隊長閣下!”幾名軍官火急火燎地打電話給伊佐大佐,“支那軍進攻了!南麵有!東麵有!北麵也有!”

    伊佐大佐十分鎮定地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日頭,此時是傍晚四點半,還有一個多小時就天黑了。伊佐大佐十分肯定,這是敵軍在今天白天裏的最後一次進攻,並且與其說是進攻,還不如說是一種很不甘心的發泄。“三麵開花,想打出我防線的薄弱處?”伊佐大佐冷笑著,他十分有信心,自己的部隊可以撐到天黑,撐到對方無可奈何地再次铩羽而歸。

    圍繞著城區的南、東、北三麵,彈火如雨,人數是日軍好幾倍的南京軍紅著眼地展開了全麵攻擊,每一個攻擊麵都是主攻,進攻的南京軍官兵爆發出在南京戰場上讓日軍心驚膽寒的虎賁本色,怒吼著、視死如歸地展開著衝鋒,舍生忘死、前赴後繼,武器精良,槍法精準,確實讓日軍有些兵力吃緊。伊佐大佐為防止意外,命令城區內兩個輜重兵大隊出動一個填補前線漏洞。就在這時,天空中再次出現了轟隆隆的飛機引擎聲,伊佐大佐急忙抬頭順聲看去,他看到夕陽的萬丈霞光間,足有一百多架中國空軍的飛機正在氣勢恢宏地奪空而來。

    “難道這些支那軍決心不管他們自家平民的死活,對高郵城區進行大轟炸?”伊佐大佐頓時有些心驚肉跳,但他隨即又心安了不少,因為他詫異地發現飛來的這些飛機裏,約五分之二是戰鬥機,剩下的都是運輸機,都是中國空軍的那種德製容克-52運輸機。“難道他們是在用運輸機給地麵部隊空投物資?”伊佐大佐狐疑不已。

    短短的幾分鍾後,伊佐大佐的心髒猶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一開始竄到嗓眼,繼而又落回去,但再度竄到了嗓眼,並且他驚得瞠目結舌,眼珠子幾乎要滾出了眼眶,因為他呆若木雞地看到盤旋在高郵城區上空的那些運輸機正漫天綻放著蒲公英般密密麻麻的白色傘花,每朵傘花下麵都懸掛著一個荷槍實彈的中國軍人。

    “空降兵?”大腦死機了足足五分鍾後才回過神的伊佐大佐發出了一聲駭然的驚叫。

    中國軍隊的空降兵部隊正式登上了實戰舞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