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節 轉戰徐州(3)
字數:7068 加入書籤
泰安,日軍華北方麵軍前線總指揮部。
城郊某片風景如畫的山麓湖畔,原先屬於韓複榘某個姨太太的一棟別墅大宅裏,十多名日軍高級將領正在舉行著聚會,談笑風生、觥籌交錯,坐在首席上的是親自從北平趕來視察的方麵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不過,寺內大將隻是客人,“地主”則是用武力奪取這裏的日軍第10師團師團長磯穀廉介中將。磯穀中將整個人紅光滿麵,他高高地舉起一杯日本大吟釀清酒,已有四五分醉意的他神采飛揚地大聲道:“諸君,請舉杯!第一,讓我們遙祝天皇陛下萬壽無疆,大日本帝國萬世不衰;第二,讓我們熱烈歡迎寺內大將親臨泰安對我們進行作戰指導;第三,讓我們預祝大日本皇軍在接下來的徐州會戰乃至整場日支大戰中取得輝煌大捷!去年的今天,帝國征服支那聖戰開始,明年的今天,支那將是帝國的一部分!幹!”
“幹杯!”現場眾將領一起在熱烈氣氛中齊齊舉杯並一飲而盡。
寺內大將微笑著抿了一口酒,然後稱讚道:“磯穀君,我原先以為,帝國陸軍內,第二、第六、第五、第九、第十八師團是最強勁的五個師團,真沒想到,你的第十師團也如此了得!別的不說,一個大隊就拿下濟南,如此輝煌戰績,確實是罕見啊!你不愧是帝國陸軍的骨幹,第十師團也不愧是帝國陸軍的精銳!”
方麵軍副參謀長武藤章大佐也趁機道:“是啊,第二、第六師團號稱帝國的‘陸軍雙壁’,我看,以後必須要加上第十師團,三師團三足鼎立,一起撐起帝國陸軍永遠常勝不敗的支柱!”
“寺內大將抬愛了!武藤大佐過獎了!”磯穀中將笑得合不攏嘴,他雖然嘴上說抬愛和過獎,但從他眉宇間按捺不住的喜悅神色和得意神色完全看得出,他完全不覺得這是抬愛和過獎,覺得是理所當然、名至實歸的,並且讓他聽得很受用。
“磯穀君...”寺內大將臉上的微笑變成了一種凝重,“接下來,你和第十師團即將麵臨更大的考驗,還希望你能不負眾望、再接再厲啊!”
磯穀中將豪氣幹雲:“寺內大將您隻管下命令就可以了!”
寺內大將輕輕地歎了口氣:“磯穀君,你剛才說‘明年的今天,支那將是帝國的一部分’,雖然這個前景很美妙,但可惜...怕是難以實現的了。”他點到為止,沒有繼續說完,“總而言之,接下來的徐州會戰不隻是一場軍事上、戰略上的會戰,更重要的是一場政治上的會戰。帝國在這場日支戰爭中消耗太巨大,實難以在短時間內征服支那,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力求能在談判桌上征服支那。德國人那邊...也給了帝國政府很大的壓力。”
磯穀中將等幾名不清楚內情的將領都十分詫異:“大將閣下...”
寺內大將換上一副堅毅的麵容,兩眼目光炯炯:“磯穀君,你師團的任務,是攻占徐州,徹底打通津浦線。接下來的徐州攻略,你的第10師團是主力。”
“哈伊!”磯穀中將立刻起身,肅然立正,“下官明白!另外,不知大將閣下可否告知,同時與我第10師團參戰的,還有哪幾個師團?”
“第14師團和第7師團。”寺內大將回答道,“你們的任務共有2個,一是攻占徐州,二是聚殲支那軍在徐州的重兵集團。”
“啊?”磯穀中將驚訝了,任憑他再怎麽狂妄,任憑他再怎麽蔑視中國軍隊,也不得不對寺內大將的這個作戰目標感到詫異,三個師團,打下徐州還是做得到的,但還要聚殲徐州一帶的中國軍隊重兵集團,就算磯穀中將,也感到這個任務有些難以承受。“隻有三個師團?”磯穀中將酒意消散了幾分,他小心翼翼地問道。
“嗯,就三個師團。”寺內大將點點頭。
“大將閣下,請恕我直言,三個師團拿下徐州不成問題,但是...”磯穀中將遲疑道。
“我知道很難,但是...再難也要克服啊!”寺內大將顯得感同身受地歎息道,“帝國與支那的這場戰爭,已經持續整整一年了,過去這一年來,帝國軍在支那境內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但是,也遭受到了極其重大的損失。平津會戰,皇軍死傷約5萬人,戰死約2.7萬人;淞滬會戰,皇軍死傷約10.5萬人,戰死約5.5萬;太原會戰,皇軍死傷約6.5萬,戰死約2.8萬;南京會戰...”寺內大將臉上的肌肉輕輕抖動了一下,因為“南京”這個地名、這個詞語已經是日本陸軍的噩夢,“皇軍累計死傷約31萬,戰死約18萬(寺內大將說的數字是南京保衛戰和南京會戰的總和),林林總總...”寺內大將痛徹心扉地唏噓道,“過去的這一年內,皇軍已經死傷約55萬,戰死約30萬!太大了!真的太大了!至於軍械、彈藥、火炮、飛機、艦船等方麵的損失,也是令人觸目驚心!不瞞你們,截止到此時,帝國的軍費支出已經正式突破70億日元!70億日元啊!帝國的財力已經枯竭了!為了維持這一年來的高強度的戰事,帝國軍甚至把軍校裏用於訓練的槍械都收集走供應給前線部隊。你們必須明白,帝國軍雖然已經占領了支那的大片土地,但還來不及獲得財富和資源,‘以戰養戰’畢竟是需要時間的,比如我們現在占領山東省,但山東省的糧食需要時間去種植,山東省的資源需要時間去開采。可以說,接下來的徐州會戰,是帝國軍在兩年內能打的最後一場大型會戰。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也!就是這個道理啊,帝國軍在眼下確實是...強弩之末了!”
現場的日軍眾將領都聽得心頭沉重、表情沉鬱。
“打南京,真的是一個無法挽回的重大錯誤。”一直沒說話的第14師團師團長土肥原賢二中將悶悶地開口。土肥原中將不隻是第14師團的師團長,還是日本情報機構對華展開間諜活動的總頭子,南京戰役前,他苦勸軍部的那些驕橫跋扈的將軍們“南京最好不要去打”,但他的金玉良言完全沒有被那些將軍們聽進去。一年來,日軍死傷55萬、死亡30萬,光是在南京戰場上就死傷31萬、死亡18萬,死傷總數占56%,死亡總數占60%,數字很清楚,侵華日軍一半以上的死傷都在南京戰場上,一半以上的軍力、一半以上的軍費都被消耗在了南京戰場上,如果當初日軍跳過南京,日軍的處境自然絕非眼下可比,但世上沒有後悔藥賣。
“所以,隻能動用三個師團打徐州會戰。”寺內大將總結道,“因為若動用更多的部隊,軍費、軍械、器材、設備、燃油、彈藥等方麵就完全不夠了。”他望向磯穀中將,“磯穀君,你的第10師團的任務是強攻徐州,但不能急切地攻下徐州,要在徐州外圍大打特打或攻入徐州城內後點到為止,然後,等著支那軍重兵救援徐州,包圍你的師團,到時候,土肥原君的第14師團和園部君(第7師團師團長園部和一郎中將)的第7師團會猶如兩把鋼鐵鉗子左右包抄向徐州,一口氣吃掉雲集在徐州的支那軍重兵集團!四麵埋伏、中心開花!明白嗎?”他目光炯炯,“三個師團都會得到加強,每個師團實際兵力約3萬,總兵力約10萬。十萬皇軍,也是十萬精兵!拜托你們了!”
磯穀中將、土肥原中將、園部中將一起凜然立正:“哈伊!誓死完成任務!”
“其實共有4個師團。”武藤大佐補充道,“在蘇北地區的第9師團雖然不能直接參戰,但在徐州南部會牽製大批支那軍,有力地配合你們的正麵作戰。”
磯穀中將三人一起點頭:“我們明白了。”
寺內大將最後舉起酒杯:“諸君,大戰在即,軍情似火,我就不多說什麽廢話了,切記,徐州會戰,皇軍隻能勝利!皇軍必須勝利!來,請讓我們舉杯預祝皇軍於徐州獲得空前大捷!”
“必勝!”現場眾日軍將領一起舉杯。
寺內大將深知徐州會戰的重要性,不敢懈怠的他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嘔心瀝血,製定了這份“四麵埋伏、中心開花”作戰計劃,應該說,這份計劃還是可圈可點的,不過,日本人特有的並且根深蒂固的特性已經讓這份計劃被埋下了一個重大的隱患。參加徐州會戰的日軍共有4個師團、總兵力約13萬,兵力不算薄弱,如果這十餘萬日軍被集中起來,不管別的,一門心思地打徐州,拿下徐州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但是,寺內大將卻給磯穀中將等人兩個任務,一是攻占徐州,二是聚殲支那軍在徐州的重兵集團,很顯然,這兩個任務超出了日軍四個師團的作戰能力。寺內大將的計劃是這樣:故意讓第10師團孤軍冒進,兵臨徐州城下,到時候,中國軍隊一方麵要保衛徐州,一方麵很有可能想吃掉第10師團,所以會調集大批精銳部隊雲集在徐州,如果有五十萬,那這五十萬中國軍隊肯定是三百萬中國軍隊的精華了,因此,第10師團會陷入重圍,不過,這正是寺內大將的目的,用第10師團作為誘餌和中心,吸引大批中國軍隊的精銳,最後第7、第9、第14師團一起上,狠狠地吃掉徐州的中國軍隊。
按照常理,日軍拿下徐州就夠了,為什麽要畫蛇添足地增加第二個目標呢?因為日本人冒險好賭、越輸越紅眼、不輸到底不死心。寺內大將判定,徐州會戰的勝敗對日軍意義重大,日軍會投入精兵,蔣介石也會投入精兵,因為徐州會戰的勝敗直接關係到雙方在談判桌上的得失進退。在眼下,雙方談判,日本願意“讓出”一二個省給中國,從而換來雙方停戰言和,如果日軍打贏徐州會戰,日本頂多“讓出”半個省給中國,反過來,如果日軍打輸徐州會戰,日本可能就要“讓出”二三個省給中國。因此,日軍高層估計中國軍隊會調集精兵主力參戰,如果,日軍一方麵成功地攻占徐州,一方麵成功地吃掉蔣介石的幾十萬精兵主力,可想而知,不管是在戰場上還是在談判桌上,局勢對日方是何等的大大好轉,所以,日軍高層不顧此時日軍軍力已經嚴重不足的隱患,製定了這份具有兩個作戰目標的計劃書,打算與中國軍隊“決戰徐州”。
在力不從心的情況下還強行上陣,危險性可想而知。但是,日本人的本性就這麽決定了,決定了這個充滿賭徒風格的軍事行動。
蔣緯國在這件事中起到了“歪打正著”的作用。
日本人的算盤打得非常精明,可惜,蔣介石根本不按常理出牌,蔣介石根本就沒有打算派遣中央軍精銳在徐州跟日本人展開決戰,具體可參見原先曆史上的徐州會戰,蔣介石塞了幾十萬地方軍給李宗仁,李宗仁艱難地靠著幾十萬雜牌軍打出了台兒莊大捷,眼下原本也是一樣的,所以日本人真的想要來一個“徐州大包圍”,也吃不到蔣介石的中央軍主力,隻是,蔣緯國突然間橫插一腳,迫使蔣介石不得不調遣中央軍精銳前去徐州參戰,導致日本人這份原本並不會如願的計劃書在陰差陽錯中反而得到了化為現實的可能性。
7月1日,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徐州,中國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所在地。
清晨六時,旭日東升,擁有二百萬人口的徐州在萬丈霞光中迎來了新的一天,城內炊煙嫋嫋、雞犬相聞,人流如織、人聲鼎沸,晨起的徐州市民向往常一樣開始這天的忙碌。城內最繁華熱鬧的徐海路上,幾匹膘壯體健的駿馬在清脆的馬蹄聲中不緊不慢地穿過大街,路邊市民看到後紛紛熱烈歡呼:“李長官早!”“李長官,您早啊!”
眾騎士為首的赫然是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上將。麵對民眾的熱烈歡呼,李宗仁滿麵微笑地頻頻揮手示意,整個人顯得鎮定自若、悠然自得。
李宗仁這麽做肯定不是閑得沒事做,也不是為了散心或練習騎術,他這是為了穩定民心。日軍大舉進攻山東省時,戰爭陰雲就開始飄到徐州了,濟南淪陷後,徐州城內更是人心惶惶,隨著華北日軍一路勢如破竹地南下,徐州越來越不安全,日軍距徐州越來越近,徐州市民們自然日益焦躁不安,有錢的、有權的、有勢的都開始收拾家產準備逃跑,普通老百姓在看到這一幕後自然也被帶動起來,正所謂三人成虎,哪怕局勢並沒有那麽緊張,老百姓也被自己嚇得心驚膽寒了,整個徐州人口銳減、市麵蕭條。李宗仁見此場景,每天清晨或午後都騎馬在徐州城內主要街道巡視一番,看到他談笑自若、毫無驚慌,百姓們自然人心逐漸安定下來,城內又熱鬧起來。實際上,李宗仁悠閑輕鬆的外表下是深深的憂慮,如山壓力讓他食之無味。
“徐州之戰,得失太重大了!”李宗仁在心裏歎息道,“真沒想到,整個山東居然不到一個月就全境淪陷!這個韓複榘,簡直跟張學良一樣!如果都這樣,抗戰究竟還怎麽抗下去?而眼下,徐州之戰的勝敗,不僅關係到軍事上、戰略上的得失,還跟政治上息息相關。老蔣正在跟日本人談判,戰場上打不贏,談判桌上就算口若懸河,又能怎麽樣?老蔣明知這一點,卻偏偏不肯投入資本!他當我李宗仁是神仙?撒豆成兵?空手套白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是打仗!”
李宗仁想到這裏,心裏愈發的憤憤然。
徐州會戰的勝敗意義,蔣介石最清楚不過了,畢竟抗戰爆發後,他就是“軍事解決為輔,政治解決為主”,因為他不認為中國靠武力能獨自打敗日本,他認為,中國想要獲勝或是“體麵地停戰”,隻有兩個辦法,一是得到列強大國的強力幹涉,二是國軍在戰場上打贏幾場仗,然後趁熱打鐵、見好就收,跟日本人議和停戰。眼下,德國人居中調停,蔣介石是求之不得,而這場徐州會戰,正是談判停戰的關鍵所在。蔣介石一方麵望眼欲穿地等著徐州能打大勝仗,一方麵卻又舍不得下血本,因此,他一邊不停發電報給李宗仁,要求“死守徐州、痛擊日寇”,一邊對李宗仁要兵要槍要炮要彈藥要錢的要求推三阻四,采取一推二拖三研究對策。蔣介石又要打勝仗又舍不得下血本,李宗仁如何不氣?
“李長官!”身後傳來的急切呼喊聲讓李宗仁從遐想冥思中回過神。
第五戰區參謀長徐祖貽少將乘著一輛軍車在後麵追趕來,車子開得太急,一路上撞翻了好幾個小攤,但徐祖貽完全不管,他滿麵喜色,顯然有極大的好消息讓他徹底失態了。
“燕謀(徐祖貽表字),看你這樣子,成何體統!我真該治你一個擾民之罪!”李宗仁笑著打趣道。
“李長官!”徐祖貽跳下車,風風火火地跑著奔到李宗仁身邊,他滿麵春風,“好消息!委員長派部隊來了!”
李宗仁倒沒有太大興奮:“哦?是他的那個天子門生帶的部隊啊?”李宗仁心裏很清楚,第五戰區真來了中央軍部隊,實際上也是受蔣介石遙控指揮的,根本就不聽他這個戰區司令長官的命令。
“李長官,是蔣緯國!是蔣緯國帶部隊來了!”徐祖貽喜上眉梢。
“什麽?”李宗仁吃了一驚,“蔣緯國?他不是在南京麽?他怎麽會來徐州?”
“聽說他是主動要求來徐州的。”徐祖貽解釋道。
“蔣緯國...蔣緯國...”李宗仁反複地思索著,隨後他臉上露出了一絲發自肺腑的笑意,“好啊,好啊,這場仗,真的有得打了!走,快去迎接這位小財神爺!”他心懷大開,興奮不已。(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