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節 鐵血爭鋒(2)
字數:7090 加入書籤
襲取濟南的南京軍第17師來不及喘口氣,連夜展開著整軍備戰的事務。日軍必定反撲濟南,並且很快就會來,這是毋庸置疑的。第17師想要堅守濟南,困難眾多,最大的兩個困難分別是:濟南沒有防禦工事,守城官兵人數有限。趙壽山清點了一下部隊,除去陣亡者和受傷者,他手裏的可戰之兵約1.3萬人,分為兩大部分,傘兵團的傘兵約1300人,其餘都是第17師的,包括9000餘名老兵和4000餘名第17師在山東省境內作戰時新收的青壯年,九千老兵裏,步兵六千、騎兵三千(突襲濟南時,騎兵沒有參加攻城和巷戰,所以傷亡輕微)。
“日軍來一個旅團,可以扛得住,日軍來一個師團,就扛不住了。”趙壽山反複思量著,他此時已經認定了一件事,第17師注定會全軍覆沒在濟南,濟南,肯定會被日軍再度奪去,第17師,肯定會被日軍在濟南戰場上殺得幹幹淨淨。趙壽山排除雜念,他心裏隻想一件事,第17師如何撐得更久一些?如何牽製住更多的日軍?無疑,第17師在濟南撐得越久、牽製日軍越多,對徐州會戰自然越有利。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趙壽山歎息一聲,“也該到為國成仁的時候了。”想到自己是**抗戰以來第一個收複淪陷大城市的將軍,趙壽山心裏釋然開懷,如此地戰死,也死而無憾了。
第17師需要爭分奪秒地做兩件事,一是修建濟南的防禦工事,二是“擴軍”。濟南城此時共有70餘萬人口,如此巨大而豐富的人力資源寶庫,就地取材顯然是第17師唯一對策。夜幕下的濟南城燈火通明,各個大街上、十字路口都被官兵們點起一堆堆熊熊的火堆,照得全城一片通明,官兵們在趙壽山等軍官的調動下開始各司其職,有的去守衛城北的黃河天險,有的去城南的山巒丘陵進行設防,有的去城東城西的野地上巡邏戒備,有的在城內維持治安,有的在城內搜剿日軍散兵遊勇或漢奸間諜,有的開始挖掘工事,盡管官兵們急行軍一天並且戰鬥了一場,都筋疲力盡,但都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工作,炊事兵做好晚飯送到各部隊陣地,熱騰騰的肉湯裏放了很多的辣椒,辣得官兵們渾身冒汗、嘴裏冒火,借此提神,還有很多的軍官承擔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在城內招募新兵、招募民工。
這些軍官的文化素質都很高,所以能說會道,他們在城內到處張貼告示,到處進行演講,鼓動市民們勇敢地挺身而出,與**一起戰鬥:
“濟南的父老鄉親們!我們是**第17師,我們已經光複濟南!但是,日軍馬上就要反撲濟南了!我們兵力不足,希望你們援助我們!或者加入民工,幫助我們修建工事,或者加入我們,拿起槍,跟日本鬼子拚了!隻要撐一段時間,**的大部隊就會來了!”(最後這句話其實是騙人的。)
“濟南的同胞們!難道你們還想被日本人奴役嗎?難道你們還想被日本人欺淩嗎?如果不想,就跟我們一起戰鬥!一起保衛濟南!否則,日本人會再次占領濟南的!”
“濟南的同胞們!你們難道都忘了十年前的的濟南慘案了嗎?難道你們還想等著日本人再在濟南大開殺戒嗎?如果不想,就跟我們一起保衛濟南!”
“山東人難道沒有種嗎?難道山東大漢都是孬種不成?當年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就是出自你們山東的,到了現在,山東人已經沒有血氣了嗎?帶種的,就跟我們一起打日本鬼子!”
“你們山東可是孔老夫子的故鄉啊!你們要是膽小如鼠,恐怕孔老夫子都要感到羞恥的!看看人家山西人吧!日本鬼子打進山西,人家山西人拚死戰鬥到底,你們山東人呢?你們的韓主席居然被日本鬼子嚇得抱頭鼠竄,齊魯大地居然一個月都不到就被日本人占領了,濟南甚至被一千多個日本鬼子就拿下了!你們不感到羞恥嗎?鬼子打進河北,河北人跟鬼子血戰,鬼子打進山西,山西人跟鬼子血戰,鬼子打進江蘇,江蘇人跟鬼子血戰,並且,人家四川人、雲南人、廣西人、湖南人都上戰場跟鬼子拚命了,你們山東人就沒有膽子嗎?”
“你們看看東北人!東北軍一槍不放丟了東北,現在悔恨得嚎啕大哭,三千多萬東北人都做了日本人的亡國奴,你們山東想成為第二個東北嗎?”
在南京軍的號召下、鼓勵下、激勵下,大批熱血沸騰的濟南居民爭先恐後地報名,協助軍隊守城:
“保衛濟南!保衛咱們的家園!”
“不讓鬼子第二次進濟南了!”
“誰說我們山東人是膽小鬼?我們要跟日本人好好地算賬!”
群情激奮的呼喊聲響徹夜幕下的濟南城,第17師的招募處霎那間排起了一條條蜿蜒的長龍,不計其數被激起滿腔熱血的青壯年居民自願協助第17師作戰。第17師的很多官兵(除馬家軍騎兵和打遊擊時新招募的山東新兵)都來自南京軍,對南京軍發動民眾的傳統和具體做法都是了如指掌,迅速在濟南城內照葫蘆畫瓢,挑選了約六萬身強力壯的青壯年男子充當預備兵員,另外招募七八萬男子充當民工,緊鑼密鼓地開始挖掘戰壕、構建工事。濟南城內出現了一幕幕蕩氣回腸的壯烈畫麵:第17師眼下肯定沒錢作為軍餉或酬勞發放給民兵民工,濟南城內報名協助第17師作戰的民兵民工都是自願的,沒有錢,但義無返顧,民兵民工們舉著火把,根據第17師軍官的吩咐急匆匆地奔赴向各自的戰鬥或工作崗位,父母妻兒簞食壺漿,做好飯菜給自家即將上陣參戰的子弟兵。民工被編為一隊隊,滿城地挖掘戰壕,民兵被打散補充進部隊裏,在各集結地分配武器彈藥。
“三個人一組!三個人一支槍!”分發武器的第17師軍官大聲吼道,“第一個人領槍、領三十子彈,第二個人領兩顆手榴彈和三十發子彈,第三個人領三十發子彈!記住!參戰後,第一個人負責開槍,第二個人負責扔手榴彈,第三個人負責搬運彈藥!第一個人陣亡或受傷,第二個人就拿起槍繼續射擊,第二個人陣亡或受傷,第三個人就拿起槍繼續射擊!千萬別亂!”
第17師在濟南城內繳獲到大批的日軍武器彈藥,都是日軍從東北、朝鮮運來的,武器不是很多,畢竟前線日軍更需要子彈而不是需要槍,但彈藥很多,子彈有幾百萬發,手榴彈也有幾萬枚,日軍的三八式步槍約有兩萬支,所以濟南城的六萬民兵平均三個人用一支步槍。由於沒有時間訓練這些民兵,所以民兵不被單獨組建為部隊,而是被補充進部隊裏,按照“一三原則”,即一個正規軍士兵配三個民兵(三個民兵是同一組),戰鬥打響前,正規軍士兵臨陣磨槍地教民兵怎麽使用步槍和手榴彈,戰鬥打響後,民兵跟隨正規軍士兵後麵參加戰鬥。
“這樣上子彈,這樣退子彈,刺刀這樣上,看清楚了沒有?”各個陣地上,民工們揮汗如雨地挖掘戰壕,士兵們急如星火地教導自己身邊的民兵們,“手榴彈這樣扔,射擊的時候,三點一線進行瞄準!不要亂打!切記,鬼子的槍法很準,不要輕易露出頭,跟鬼子拚刺刀時,我們四個人一起上,鬼子拚刺刀技術也非常厲害...”
民兵們都瞪大眼睛,認真地看著、聽著、學著。
準備死守濟南的中**隊不隻是第17師、傘兵團、濟南民兵,還有大大小小二三十股部隊在朝著濟南城匯聚,這些部隊都是**在山東省內的敵後遊擊隊。跟後世一般人認知的不同,抗戰時期的敵後遊擊隊不隻是**軍獨有的,還有**(**的敵後遊擊隊跟**軍的敵後遊擊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前者一門心思地打仗,後者則注重紮根群眾、發展根據地)。眼下,**外圍的主力部隊是沒辦法靠近濟南的,但山東省境內的敵後遊擊隊能做到這一點。當然了,這些遊擊隊跟蔣緯國的第17師是完全不同的,他們是真的遊擊隊,沒實力跟日軍硬碰硬,第17師則是實行敵後運動戰的正規軍精銳部隊。為加強濟南守軍的實力,蔣緯國絞盡腦汁,連發好幾封電報給武漢軍委會,讓軍委會命令在山東省境內並且比較靠近濟南的**敵後遊擊隊前往濟南增援,一時間,百川入海,大的遊擊隊有上千人,小的隻有百餘人,但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最重要的是,這些遊擊隊的隊員都是有實戰經驗的,戰鬥力肯定是超過臨時參軍的濟南民兵的,其中,規模比較大的遊擊隊共有五支(都是**的敵後遊擊隊),分別是竇來庚率領的**山東省保安第17旅、付忠貴率領的**魯北遊擊軍、韓炳宸率領的**即墨縣抗日遊擊隊、周複率領的**第五戰區山東省獨立遊擊隊、高道先率領的**山東省鐵道破壞總隊,人數都超過一千人,最多的達到三千餘人(日軍因為快速占領山東省,並且占領山東省後又急切地發動徐州會戰,無時間無足夠兵力“掃蕩”山東省,所以山東省境內的**敵後遊擊隊比較多,並且人數也都不少)。這些遊擊隊接到武漢軍委會的命令後,都急速向濟南匯聚,有的成功進入濟南城,有的半路上遭遇日軍而被迫撤退,有的在濟南城外圍伺機遊擊打擊日軍,策應濟南城守軍,陸續進入濟南城的**敵後遊擊隊成員約八千人。
當日軍反撲濟南時,準備死守濟南的中**隊已經高達八萬人,當然了,這八萬大軍“水分很大”,不過,無論是正規軍、遊擊隊還是民兵、民工,同仇敵愾的殺敵士氣都是一樣的。
當寺內大將得知濟南被中**隊襲取後,他震驚得不亞於迎頭一個晴天霹靂,日軍丟了濟南,帶來的種種負麵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別的不說,光是黃河大橋被炸斷、津浦線被截斷,這一點就足以讓日軍發動徐州會戰在軍事上的意義不複存在了,日軍打徐州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打通津浦線,把華北日軍和華中日軍連為一體,如果拿下徐州卻丟了濟南,津浦線還是處於斷裂狀態,華北日軍和華中日軍還怎麽連為一體?至於其它方麵的負麵影響,寺內大將更是心頭發毛、頭皮發麻。
華北方麵軍參謀長河邊正三少將、副參謀長武藤章大佐帶著一群參謀軍官經過緊急並且反複的研究,認為:如果皇軍不立刻收複濟南,首先,津浦線被截斷,華北、東北、朝鮮的軍械物資難以運到徐州前線,在這同時,因為支那海軍潛艇的襲擾,皇軍海上運輸線遭到了很大破壞,海路艱難,如果陸路再阻塞,後勤不力,這對前線皇軍的戰鬥力肯定帶來極大的負麵影響;其次,皇軍丟失濟南,開了此次戰爭中支那軍奪取被皇軍占領的大城市並且還是省會級大城市的先河,對皇軍的榮譽、士氣、信念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麵影響,皇軍的戰鬥力會從此被世界列強所輕視,帝國聖戰在民眾支持上也會受到打擊,打不下南京,已經讓皇軍難以繼續自稱“攻必克”,丟失了濟南,則會讓皇軍難以繼續自稱“守必堅”,皇軍的威名會因此而被抹上汙點;第三,此次徐州會戰,如果皇軍攻占徐州,卻丟了濟南,那麽,皇軍打通津浦線的目的就完全沒有實現,攻占徐州也沒有意義了,會戰以皇軍攻占徐州而結束後,勉強可以稱之為平局,但在第三國(主要是德國)看來,皇軍是敗方,這對帝國政府很不利。
寺內大將沉吟再三,問道:“皇軍如果反擊濟南,需要投入多少兵力?”
武藤章大佐回答道:“起碼一個師團。襲取濟南的支那軍應該是一個師,兵力一萬餘人,如果隻派一個旅團,怕是難以迅速取勝,戰事可能陷入拉鋸僵持。”
寺內大將思索道:“看來,隻能從第15或第17師團內抽調一個去收複濟南了...”
“大將閣下!”河邊少將苦澀地道,“怕是很難抽出來,您是知道的,山東省與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交界,目前,隻有河北省完全被皇軍控製,河南、安徽、江蘇三省還在支那軍手中,豫東、皖北、蘇北的支那軍對山東省造成了很大威脅,第15、第17師團一方麵要抵禦山東省外圍的支那軍,一方麵要肅清山東省內的反日勢力,如果抽調一個師團攻打濟南,兵力就大大捉襟見肘了,更何況,第15和第17師團都不滿員,實在難以承擔此任務。”
“你的意思是...”
“大將閣下,隻能從參加徐州會戰的皇軍部隊裏抽調一個師團了。”
“這怎麽行?”寺內大將難以接受,“徐州戰場上的皇軍部隊也十分吃緊,還需要吃掉徐州戰場上的支那軍主力,抽調一個師團?恐怕...”他憂心忡忡,“也許,我們可暫時放著濟南,等拿下徐州後再收複濟南也不遲...”
“大將閣下,請恕我直言,這樣不妥。”武藤章大佐反對道,“濟南如果不迅速地收複,津浦線就一直處於中斷狀態,徐州戰場上的皇軍也會如芒在背,另外,濟南的支那軍也可以獲得充足時間修建工事、進行戰備,搞不好的話,魯西的支那軍主力會攻入山東省,與濟南連成一片,到時候,再收複濟南就難了!我們不能顧此失彼啊!”
“武藤君此言甚是!”河邊少將表示讚同,“另一方麵,皇軍打贏徐州會戰後,必然會筋疲力盡、元氣大傷,回頭再收複濟南,實在是夜長夢多啊!”
“你們的意思是...”寺內大將深深地吸一口氣。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武藤章大佐堅定地道,“抽調出一個完整的主力師團,速戰速決地收複濟南!讓徐州戰場上的皇軍多堅持幾天即可!”
寺內大將背著手,來回踱著步子,反複地思索著,最後,他無奈地點頭:“看來,事情隻能如此了。”實際上,寺內大將不得不如此,因為東京大本營已經發來了措辭嚴厲的電報,嗬斥他立刻收複濟南,挽回帝國和皇軍的顏麵。
下定決心後,寺內大將召見了剛剛進入山東省、準備前往徐州參戰的第106師團師團長鬆浦淳六郎中將。按照寺內大將的計劃,日軍用於徐州會戰的部隊包括第10、第14、第7、第9、第102、第105、第106師團,七個師團裏,前麵六個都已經在徐州戰場上,輕易地不能調動,一旦調動,日軍的整體戰線馬上就會崩潰,因此收複濟南的任務隻能交給剛來的第106師團。從宏觀角度出發,寺內大將把六個師團投入徐州戰場後,徐州戰局還是個平局,雙方繃得緊緊的,但等到第七個師團即第106師團被投入後,戰局就徹底倒向日軍了,不過,寺內大將不得不痛苦萬分地先把第106師團用於別處,解決節外生枝的濟南。
“鬆浦君!”看著鬆浦中將,寺內大將顯得語重心長,“本來,你的第106師團被投入徐州戰局後,一切就都塵埃落定了,隻是...濟南很不幸地被支那軍鑽了個空子,所以你師團必須要承擔收複濟南的任務,然後再移師徐州。你師團接下來不去徐州,去濟南,收複濟南,但是,徐州前線吃緊,我很想給你時間,但戰局無法給你太多時間。”他豎起一根手指,“一個星期,拿下濟南,做得到嗎?鬆浦君。”
鬆浦中將肅然立正:“請問大將閣下,濟南的支那軍有多少兵力?”
“應該是一個師,一萬餘人。”
鬆浦中將接下來的反應很讓寺內大將吃驚,他哈哈一笑道:“一個師?一個星期?大將閣下,您未免對鬆浦、對第106師團太沒有信心了!快者三天、慢者五天,我即可拿下濟南!”
寺內大將大喜:“如此,真是再好不過了!鬆浦君,拜托你了!”
“大將閣下放心!”鬆浦中將神色倨傲,“您很快就能等到第106師團的捷報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