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節 新開始(2)

字數:7886   加入書籤

A+A-


    蔣介石在武漢的官邸,位於內堂的書房密室。

    蔣緯國進房間後,蔣介石遞給蔣緯國一份文件:“看看吧!”他顯得語重心長,“緯兒,我知道你很不甘心,但是,眼下議和停戰確實是我們的最好選擇,繼續打下去,凶多吉少啊!”

    蔣緯國接過文件看了看,是軍政部關於這場中日戰爭的統計報告,是軍方的“內部資料”。認真看完後,蔣緯國的心情也變得沉甸甸起來。

    這場中日戰爭在嚴格意義上不是戰爭,因為中日兩國並沒有互相宣戰,所以隻是“武裝衝突”,由於蔣緯國對曆史的重大幹涉,這場中日戰爭沒有打八年,而是打了一年零三個月,爆發於1937年7月7日,結束於1938年9月底(中日兩國是在10月1日簽署停戰協議的)。在這一年零三個月內,中日兩國先後爆發了平津、淞滬、南京、太原、徐州共五場大型會戰以及上百場中小型交戰,中國軍隊累計投入超過250萬兵力參戰,日軍累計投入超過95萬兵力參戰,雙方都死傷慘重、損失巨大。經過嚴格統計,中國軍隊陸海空三軍累計傷病亡者約130萬人,其中,死亡者約60萬人,空軍損失飛機900多架,海軍損失艦艇400多艘(大部分是魚雷艇);約150萬平民死於戰爭以及戰爭帶來的其它因素,約500萬平民流離失所;財產損失方麵,直接財產損失達150億美元以上,間接損失達100億美元以上,同時,中國軍民讓日本也付出極大代價,日本陸海軍在中國境內累計死傷病約65萬人(一半多在南京),其中,死亡者約35萬人(光是死在南京的日軍就高達約20萬人),日軍飛機被擊落擊毀了超過2500架,日軍艦艇和日本民間船舶累計被擊沉超過130艘(有的被中國空軍飛機擊沉,有的被中國陸軍火炮擊沉,更多的是被中國海軍的魚雷艇、輔助巡洋艦、潛艇、水雷擊沉的),損失總噸位超過50萬噸,日本平民死傷病者超過15萬人(主要是死於中國海軍潛艇對日本民船的攻擊以及海統局在日本本土發動的恐怖襲擊),日本的軍費開支累計高達90億日元,各方麵損失超過60億日元。

    “國府已經打得傾家蕩產了。”蔣介石歎口氣,“就算想繼續打下去,也是有心無力啊!所以,緯兒,議和停戰雖然有些屈辱,但卻是最理想的結局。”

    蔣緯國點點頭:“父親,我知道,我理解您。”

    “不止如此。”蔣介石顯得愈發的推心置腹,“中央軍部隊打得元氣大傷,國內的那些地頭蛇都在蠢蠢欲動。韓複榘和劉湘正密謀準備‘逼宮’,中央軍目前還被川軍阻擋在重慶以東,龍雲、劉文輝、李宗仁態度曖昧,這幾個西南軍閥要是抱成團反抗中央,禍害無窮啊,搞不好,當年中原大戰的局勢又要重演,另外,韓複榘打算重回山東,閻錫山打算重回山西,這兩個省豈能再變成他們的私人地盤?還有,李宗仁的桂軍出桂參加抗戰,其部兩個集團軍目前在徐州戰場,跟我說要退到安徽省境內休整,實際上是打算賴在安徽省不走,紮根當地,把安徽變成桂係的新地盤,變成第二個廣西。所以,中央現在跟日本人議和停戰,是必須的,因為國內太需要時間去好好地清理、好好地整頓了。”

    蔣緯國頗為同情地看著蔣介石,自己這個老頭子活得真是累。

    “緯兒,你打算帶著部隊去山東山西,父親知道,你打算好好地做一番事業。”蔣介石看著蔣緯國,目光很銳利,同時也有幾分鼓勵,“父親自然是全力支持你的。你就放開手腳,好好幹吧!”

    蔣緯國咧嘴笑了,蔣介石這話是他此時最想聽的。蔣緯國此時的思想正向一個軍閥緊急靠攏,因為他發現,自己想要幹大事,必須要有自己的實力和勢力,除了錢、人、槍、後台,地盤也是不能缺少的。蔣緯國以前沒有自己的地盤,他的勢力是“寄生”在蔣介石勢力上的,所以做事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有了自己的地盤,一切就好辦了。蔣緯國並不想“裂土稱王”,他的地盤是“黑吃黑”得到的,比如山東山西二省,這兩省本來是地方軍閥的地盤,日本人搶走了,蔣緯國再搶來並且納為己用,自然是名正言順的。

    在武漢逗留的這幾天,蔣緯國從蔣介石、何應欽、陳誠那裏得知,國軍(陸軍)馬上會進行全麵的整頓,這場中日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大洗牌,同時給蔣介石提供了“剪除異己”的好機會,很多在抗日戰場上損失慘重的地方軍會被縮減編製、撤銷番號,中央軍則正好相反。蔣緯國的“南京軍”是中央軍嫡係中的嫡係,並且戰功輝煌,自然得到擴軍的權力。南京軍原本共有11個師,分別是第77師、第88師、第99師、第100師、第74師、預備第2師、第145師(川軍)、第170師(桂軍)、第182師(滇軍),以及在戰爭中被南京軍控製的第17、第177師。戰爭結束時,第145師、第170師、第182師都脫離了南京軍這個集體,因為這三個師各自所屬的川桂滇三地軍閥不希望自己被中央軍吞並掉一個師,所以都找借口收回去了,因此南京軍還有9個師。考慮到“服眾”,預備第2師和第177師並入第17師,最終,南京軍共保留6個師:第77師、第88師、第99師、第100師、第74師、第17師。

    蔣緯國打算率軍去山東山西二省,按道理,他可以吞並魯軍和晉軍,但他對此不感興趣,因為他不希望自己的嫡係部隊裏被摻沙子,成為龍蛇混雜的大雜燴,到時候,內部就不純粹、不團結了,南京軍肯定是要不斷擴充的,但這種事是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的。擴得太快,數量上去了,但質量就下降了。蔣緯國對他現有的6個師還是十分滿意的,根據他從蔣介石那裏要來的尚方寶劍,他的這6個師都會是“三旅九團製”,每個師可以達到三萬兵力以上,一個師可以單挑日軍一個主力師團,加上其它附屬部隊,南京軍目前可擁有20餘萬兵力(需要注意的是,南京軍的第100師不是野戰部隊,而是生化兵部隊,是國軍唯一的生化兵部隊)。

    十月初,蔣緯國返回南京,開始他的雄心壯誌。

    南京此時就是一堆廢墟,全城九成建築物遭到毀壞,遍地都是戰爭遺留下的痕跡和不計其數的地雷,國府沒有舉行“還都儀式”,因為南京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再成為中國的首都,甚至都難以住人,保守估計,清理南京的廢墟需要兩年時間,重建南京則需要十年以上時間,紫金山等山丘上更是光禿禿一片,幾乎沒有樹木,隻有無數的彈坑、塹壕、坑道,所以國府此時的首都還暫時放在武漢。蔣緯國回到南京後,先是整頓了部隊,南京的南京軍目前僅剩三萬人不到(沒有老兵民兵的界限了,因為民兵此時都已經是擁有豐富實戰經驗和過硬作戰技能的老兵),其中一萬多是傷兵。蔣緯國又聯係上在徐州和在濟南的南京軍部隊,總人數一萬餘,其中一半是傷兵。扣除掉無法再回歸部隊的傷殘軍人,南京軍滿打滿算還有三萬人。

    三萬人,很少,但都是種子。

    急於擴充實力的蔣緯國命人在南京、徐州、濟南、武漢等地大開招兵處,結果無需多言,想要加入蔣二公子麾下的中國軍人可以說是多如過江之鯽,各個招兵處都排起了長龍,不過,蔣緯國可不是饑不擇食、來者不拒的人,他招兵的條件是很嚴格的,根本就不招募新兵壯丁,他隻招募三種軍人:一是具有實戰經驗的老兵,二是文化水平較高的青年,三是接受過完整軍事訓練的士兵。南京軍的招兵原則是寧缺毋濫,加入南京軍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必須做到“隨時隨地準備為國家獻出生命”。

    盡管條件嚴格,但蔣緯國還是在短短一周內就招募到了六七萬兵員,他麾下又有了十萬大軍。至於武器裝備方麵,南京軍完全不缺,南京會戰前的南京軍就是十萬人馬十萬套裝備,戰爭期間雖然遺失損毀很多,但又接收了很多、生產了很多、繳獲了很多,所以武裝十萬人完全是綽綽有餘。南京軍現有的十萬官兵清一色裝備著德式98k步槍,倉庫裏還有很多的98k存貨和大批的中正式、三八式存貨,供應給二十萬人是不成問題的,彈藥也是很充足的。

    蔣緯國一邊大肆擴軍,一邊爭分奪秒地率領大軍前往他的地盤:山東省、山西省。

    魯晉二省內,蔣緯國控製山東是水到渠成的。抗戰爆發前,韓複榘盤踞山東,他的魯軍包括5個師、1個獨立旅(手槍旅,相當於韓複榘的衛隊旅)、5個地方民團,十萬餘兵力,抗戰爆發後,魯軍在對日作戰中傷亡了二三萬人,但因為在自家地盤裏作戰,補充十分方便,所以韓複榘拋棄山東時仍然有十來萬人馬,這支部隊一分為二,精華五六萬人被韓複榘帶去豫南避戰以保存實力,剩下的四五萬人在魯軍二號人物孫桐萱率領下參加了徐州會戰。此時,韓複榘那幾萬人還在豫南,孫桐萱那幾萬人已經損失殆盡了。韓複榘此時有兩個打算,一是重返山東,二是聯合劉湘等軍閥“和日反蔣”,前者需要他帶著部隊趕回山東,後者則需要他帶著部隊向豫西移動,所以他舉棋不定,另外,軍委會也沒有給韓複榘下令率部回到山東,不給韓複榘部隊提供鐵路運輸,所以韓複榘想回山東也行動緩慢,遠遠比不了蔣緯國的速度。

    沒費什麽太大的力氣,蔣緯國帶著第74師和第100師於九月中旬乘坐火車,一路順風順水地通過津浦線,從南京出發,經過徐州,抵達濟南,進入山東境內。此時山東境內局勢十分詭異:南京軍第17師掌控著濟南,商震第20集團軍在魯西一帶,日軍第106師團也在山東境內。第106師團還沒有撤離山東,因為根據中日秘密協議,山東境內日軍“暫時不走”,如果非中央軍的中國軍隊進入山東,日軍就與之交戰、不予放行,幫助中央軍完全控製山東。

    第74師和第100師抵達濟南後,商震奉命率領第20集團軍撤離山東,撤到豫北,使得蔣緯國輕而易舉地控製了山東。新到的第74師、第100師加上本就在山東境內的第17師,南京軍共有三個師在山東境內。這三個師裏,第100師接替第17師防衛濟南,第17師前往魯東的青島、煙台、威海等地,“歡送”日軍並接收日軍遺留下的物資、火車、鐵路等設施;第74師則駐紮在魯西和魯西南的泰安、曲阜、棗莊等地,防止魯軍重回山東。

    “真是諷刺啊!”蔣緯國看著這一幕,忍不住大發感慨,“外寇還沒有離開國土,國內自家人卻已經開始互相暗算了!”山東境內的南京軍三個師,基本上都是防賊似的防自家人。

    不費吹灰之力,總麵積15萬餘平方公裏、總人口3700多萬、擁有眾多優良港口、金礦儲量全國第一、石油儲量全國第三、農業產糧量全國第三(第一是黑龍江省,第二是河南省)的山東省成了蔣緯國的領地。

    比起山東省的輕易得手,山西省的得手則十分麻煩。

    山西省境內的中國軍隊在對日作戰時累計共有5個集團軍,分別是第6集團軍(晉軍)、第7集團軍(綏軍)、第13集團軍(晉軍)、第14集團軍(中央軍)以及在名義上聽命於閻錫山的第18集團軍,總兵力約40萬,以晉綏軍為主。閻錫山的晉綏軍共有二三十萬人馬,精華約十萬,經過山西抗戰後,晉綏軍拚光了精華,此時僅剩五萬人左右的缺槍少炮的殘兵。中日議和停戰時,山西淪陷四分之三以上,隻剩晉南,閻錫山率殘部暫處晉南一帶苟延殘喘。閻錫山也想重振旗鼓,無奈他此時條件太差,地盤狹小、人口不多、經濟凋敝,再加上時間有限,所以盡管他使出渾身解數,晉綏軍還是萎靡不振。此時,山西境內仍然有日軍盤踞著,就是板垣征四郎的第5師團。

    中日議和停戰後,閻錫山大喜過望,因為他接到消息,山西被日軍讓出來,歸還給中國,所以他欣喜若狂,認為可以兵不血刃地收複山西,但是,武漢方麵卻隨即給閻錫山發來了“就地駐守”命令,同時又命令衛立煌的第14集團軍前去接收太原等淪陷區。獲悉後的閻錫山立刻醒悟過來,知道武漢方麵這是要讓中央軍搶占山西,因此在極度的驚怒中命令晉軍第6、第13集團軍“不管武漢命令”,從晉南揮師北上,搶占地盤。

    10月10日,霍州戰役爆發。

    這場戰役的規模不是特別大,但意義極其重大,因為這是中日議和停戰後中日軍隊首次交戰,一方是日軍第5師團第9旅團,另一方是晉綏軍第13集團軍,並且交戰態勢很怪異。霍州位於山西省中南部,扼守晉中盆地和臨汾盆地交界,是晉南中國軍隊北上的必經之地。10月9日,衛立煌的第14集團軍通過霍州,霍州的日軍第9旅團與之井水不犯河水,次日,晉綏軍第13集團軍也要通過霍州,霍州的日軍第9旅團先發出警告,在晉綏軍繼續前進時,日軍毫不客氣地對晉綏軍開火,晉綏軍猝不及防,在日軍的猛擊和衝殺下潰不成軍,激戰了一個白天,日軍傷亡兩千餘人,晉綏軍傷亡一萬餘人。

    這場戰役中最吊詭的是:日軍與晉綏軍大打出手,在戰場邊緣的中央軍部隊卻袖手旁觀,並且日軍還出動轟炸機群轟炸晉綏軍,中央軍的飛機則若無其事,根本沒有出動增援晉綏軍,任憑晉綏軍被日軍轟炸機群炸得血肉橫飛也隔岸觀火。

    蔣緯國此時在帶著南京軍第77師、第88師、第99師坐火車沿著盧漢鐵路/京漢鐵路(北平盧溝橋到武漢漢口的鐵路幹線)從武漢一路北上,前往鄭州。10月13日,作為先頭部隊的第77師抵達鄭州,全師兩萬精兵,橫跨黃河,經豫北的焦作,進入山西省東南部的晉城。在晉城,蔣緯國得到了閻錫山的親自迎接。

    “閻長官,好久不見。”見到閻錫山後,蔣緯國笑容可掬,“當初我在西安受傷於洛陽養傷,閻長官來看望過我的,緯國一直銘記在心,一年多不見,閻長官可以說是風采依舊啊!”

    閻錫山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苦笑,他知道,蔣緯國來到山西是不折不扣的“來者不善”,在艱難地斟酌了一下詞匯後,他滿嘴苦澀地道:“二公子說笑了,不知二公子來晉所為何事?”

    “根據武漢軍委會的命令。”蔣緯國笑得活像笑麵虎,“山西省以後的軍事防務將交給我部第77師、第88師、第99師。緯國來晉,當然是為了公事了。”

    “什麽?”閻錫山大吃一驚,“這...那我...”

    蔣緯國笑眯眯地道:“閻長官自辛亥革命至今,治晉足足27年,可以說是勞苦功高啊,怎麽說呢,閻長官您也該好好地休息休息了。根據武漢軍委會的命令,山西軍隊在抗戰期間戰功赫赫,同時也承受了慘重的傷亡,所以,第13集團軍要被撤銷番號和編製,其餘部隊退往河南省,好好地休整。閻長官放心,保護山西省的大好河山和良善人民的這份重責以後就交給我了。”

    閻錫山呆呆地看著蔣緯國,隨後感到一股無法抑製的怒氣:“二公子!你父親此舉未免太冷酷無情了吧!”

    “冷酷無情?”蔣緯國笑了,“八年前中原大戰期間,閻長官您反叛中央、反叛我父親,按照您當年的罪責,您當年就應該退位讓賢了,甚至要上軍事法庭受審,我父親留您到現在,已是手下留情、法外開恩。閻長官,您還有什麽不滿的?閻長官,您必須明白一件事,山西,它是中國的國土,不是屬於您私人的領地。您當‘山西王’這麽多年,也夠了。如果您妄想東山再起,好啊,您要麽通過日軍的控製區,要麽直接對我開槍,前者嘛,日本人會幫助我消滅你的晉綏軍,後者嘛,會讓你成為人人得而誅之的叛國賊,並且讓你的晉綏軍成為叛軍。”

    閻錫山臉色發青地看著蔣緯國,他渾身發抖,但他明白,時至今日,他確實大勢已去了。強忍住心頭的極度不甘,閻錫山慘然地苦笑兩聲:“二公子,你好狠啊!”言罷長歎著離去。

    閻錫山離去後,幾個日本人來找蔣緯國,為首的是一名大佐。

    “我是第五師團的師團參謀長西村利溫。”大佐向蔣緯國自我介紹,然後取出一疊文件遞給蔣緯國,“這是我師團在過去五天內在晉南一帶阻擋晉綏軍北上的耗費,包括部隊出動所需的軍餉經費、官兵傷亡所需的撫恤金、武器彈藥的消耗、汽車燃油的消耗、飛機和炸彈的消耗等等,總計138萬日元,請閣下查閱。”

    蔣緯國接過文件,看了看後點點頭:“知道了,我馬上支付。另外,告訴你們的師團長板垣征四郎,當我部進入太原後,第五師團就可以撤出山西了,後續經費我方都會如數支付。”

    西村大佐點頭:“好。”

    送走前來討債的日本人後,蔣緯國走出指揮部,心頭不甚悲涼:“老子居然資助日本人打自家同胞!真他媽的可悲!為什麽會這樣呢?晉綏軍、中央軍,不都是中國軍隊嗎?但是,為什麽老子卻要花錢雇日軍打晉綏軍?”他長長地歎口氣,“山西基本上在日軍手裏,不讓日軍‘幫’我阻擋晉綏軍搶地盤,山西又會變成閻錫山的私人領地,老子就沒法得到山西了,隻能出此下策了!隻可歎,霍州戰役中倒在戰場上的那些晉綏軍將士,他們的鮮血都白流了!他們跟日本人打仗,何錯之有?中央軍部隊和中央軍的飛機卻見死不救,看著他們被日軍殺,看著他們被日軍飛機炸。敵人成了朋友,同胞卻成了敵人。這真是莫大的悲哀啊!”他苦笑。

    通過這種極度不光彩的辦法,蔣緯國搶在閻錫山前麵得到了山西省。(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