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節 再戰(4)

字數:10130   加入書籤

A+A-


    一九三九年的元旦,整個中國都沉浸在濃濃的喜悅和期待中。

    國人當然沒有忘記,在前年七月份,中日正式開戰了,打了一年零三個月,又在去年九月份議和停戰了,雖說國民政府從談判桌上成功收複了被日本人侵占的江蘇、浙江、山東、山西四省,但卻還是淪喪了河北、綏遠、察哈爾、北平、天津、上海這三省三市,至於東北四省和台灣地區,收複的希望更加的飄渺無影了。雖說這樣的議和停戰對中國並不是“割地求和、喪權辱國”,但消息被公布後,還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地引起全國各界極大的輿論風暴,支持者很多,反對者也很多,戰爭期間,中國軍隊打的還不錯,特別是南京軍,更是打出了奇跡般的戰績,使得很多國人都或多或少地“高估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低估了日軍的戰鬥力和完全獲得戰爭勝利的難度”,所以反對議和停戰,要求繼續對日開戰,“直至收複全部淪陷國土”。反對的人裏大部分人是思想單純的,但不少組織者則暗藏著“不和諧想法”,懷著不純動機地鼓動社會各界反對國民政府與日本議和停戰,要求把戰爭進行到底。而眼下,國軍打響了反擊作戰,一方麵讓國民政府理直氣壯地堵住了那些反對派的嘴,一方麵也再次極大地振奮了人心,並且反擊作戰開始後,國軍(南京軍)進展神速、戰果輝煌,半個月內就光複了綏遠、察哈爾二省,殺傷日軍三萬五千餘人,剿滅了偽政權“內蒙古聯合自治政府”,不得不讓全國上下歡欣鼓舞、揚眉吐氣。

    南京軍能取得這麽大的戰果,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在綏察二省境內參戰的中國軍隊就是南京軍,完完全全地屬於“寧係”、屬於同一個派係,所以不同部隊之間同心同德、團結一心,不存在因為派係不同而互相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的情況,因此配合程度是很高的。

    元旦這天,軍政部部長陳誠在武漢召開新聞發布會和記者招待會,容光煥發地宣布“國軍連戰連捷,已完全光複綏察二省”,隨後他又滿臉沉痛地公布了關於“青島刺殺事件”的後續內容(蔣緯國、楊傑、蔣百裏是在濟州島被刺殺的,但濟州島的三方會談是德中日三國的高級機密,並且這場會談也見不得光,所以國民政府宣稱蔣緯國三人是在青島遭到刺殺的,日本人當然不會“糾正”國民政府這個隱瞞手段)。陳誠宣布道:陸軍大學代理校長、軍事委員會高級顧問蔣百裏中將在青島刺殺事件中當場不幸身亡,舉國哀悼,國民政府特此追晉蔣百裏為陸軍二級上將並對其進行國葬;參謀總長楊傑上將(二級上將)在青島刺殺事件中身受重傷,左臂被日本特工投擲的手榴彈炸斷,經多方緊急搶救,現已化險為夷,傷勢穩定、性命無礙;至於蔣緯國,由於傷勢極重,眼下還在緊急搶救中,生命跡象微弱,始終未脫離危險期,隨時都可能離開人世。

    “隨時都可能離開人世”的蔣緯國其實啥事都沒有,根本就是活蹦亂跳,不過,他的日子也很不好過,他此時就像南京會戰後期的蔣介石一樣,明明沒事卻要裝作有事,憋得他好不難受。蔣緯國此時在濟南,因為他“傷勢極重、性命垂危”,加上青島“可能還活動著很多日本特工人員”,所以他在“受傷後”被火速空運到濟南,住進了南京軍在濟南的軍區醫院,並且是一間地下密室,整個軍區醫院被上千名荷槍實彈的南京軍官兵包圍得水泄不通。蔣緯國在密室裏表麵上是被搶救,實際上就是吃吃睡睡,跟被囚禁沒區別,雖然沒有鐵欄杆,但他肯定是不能出去露麵的,並且他也不能見到他的女朋友們,所以住得非常憋屈。實際上,蔣緯國此時也無心想那些兒女情長的小事,他的心思都在三件大事上,一是蔣百裏的葬禮和楊傑的傷勢,蔣百裏的遇難讓蔣緯國久久地沉浸在痛苦中;二是此時的反擊作戰,三是德方正在中日間的政治調停和外交斡旋。德國人並沒有死心,還想組織第二次“德中日三方會談”。德國人不傻,他們已經看出來,中國軍隊的反擊作戰雖然氣勢洶洶,但實際上並不想跟日軍展開戰略大決戰,因為中國沒這個實力,中國隻想著“借助著”濟州島刺殺事件,趁機再在戰場上獲得局部性勝利,從而雙管齊下地逼壓日本人進行更大的讓步。這就好像吵架,中國確實占理,日本確實理虧,所以中國擺出一副要跟日本“徹底算賬”的架勢,德國負責拉架,如果德國撒手不管,不在中日之間拉架,中國肯定不打下去。沒有拉架的人,還吵什麽架呢?

    “不錯,不錯!”蔣緯國看著前線部隊發來的捷報,喜形於色,“弟兄們打得很好啊!居然半個月就收複了綏察二省!了不起啊!”他除了喜悅和激動,還有一種驕傲,因為收複國土的是南京軍,而南京軍是他創建的中國最強軍隊。

    “不要太高興。”把捷報遞給蔣緯國的蕭爻神色很平靜,還有著一種不安和憂慮,“我們之所以取得這麽輝煌的戰果,一來我軍擁有短期優勢,二來日本人被我們打了一個極大的措手不及,三來綏察二省都地廣人稀,拿下省會基本上就等於收複全省。獲得戰果很不容易,但真正困難的,是如何保衛戰果。日軍從東北已經調來兩個師團的援兵,接下來很可能反擊綏察二省,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另外,我最擔心的是,這場反擊作戰會不會失控?會不會演變成新一場的全麵戰爭?參座,我這麽跟你說吧,在過去兩個多月裏,我們積攢下的本錢隻能打一個月的高強度戰鬥,一個月後,我們就要疲軟,就要成為強弩之末了。如果日本人狠下決心跟我們耗下去,打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我們必定撐不住、頂不住、熬不住。說句不好聽的,我們表麵上看似勢不可擋,實際上是色厲內荏。”蔣緯國沒有受傷是“高級機密”,知道這件事的人極少,隻有蔣介石、楊傑、蕭爻、舒國生等不超過十個人。

    蔣緯國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軍師啊,你說得對。”

    蕭爻道:“接下來,我們就要轉攻為守了,如果守住綏察二省,我們就能見好就收了。接下來,再度重啟三方會談,我們手裏多了兩個省,談判資本就更雄厚了。”

    “對!對!”蔣緯國連連點頭,“是啊,接下來要打防禦戰了。”

    實際上,前線的南京軍在接下來並沒有立刻轉入防禦戰,而是在繼續打進攻戰。

    南京軍攻占張垣後,日軍高層大為震驚,一方麵是日軍在短時間內接連淪喪綏察二省,一方麵是南京軍已經威脅到了北平重地,因為張垣距北平隻有短短的一百三十多公裏。丟了北平,對日軍而言,華北戰局會全麵惡化,首先,北平是中國北方政治核心,意義非常重大,北平被中國軍隊奪去,對日軍在各方麵的打擊都是無需多言的;其次,北平被中國軍隊占領,毗鄰北平的天津就唇亡齒寒了,平津二市如果一起丟了,河北與東北的陸上通道就會被掐斷,河北和河北境內的五個師團的日軍除了東麵的渤海,會陷入中國軍隊的三麵包圍。雖然中國軍隊是否具有攻占北平、天津這樣的大城市以及能在日軍掌握製海權的情況下殲滅日軍五個師團是十分值得懷疑的,但日軍是冒不起這麽大的風險的,並且日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些“自亂手腳”。寺內大將完全地急紅了眼,此時,華北日軍的情況是這樣的:河北境內的第11、第12、第13、第15師團已在冀南戰場上與中國軍隊打成一團,平津二市的第10師團剛剛被調去增援冀南,綏遠的第5師團和察哈爾的第14師團剛剛被狼狽不堪地趕出了綏察二省,兩個師團都損失嚴重,第5師團損失兵員約2.2萬,第14師團損失兵員約1.3萬(注,日軍損失兵員不等於死亡兵員,損失數量裏約三分之一是死亡,還有約三分之二是受傷,但受傷日軍在短時間內肯定無法再度參加戰鬥),兩師團目前合計還有兩萬餘可戰之兵。寺內大將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命令第5、第14師團撤到平津二市,展開全線防禦,死守平津重地以及河北境內日軍的大後方通道。

    華北日軍與南京軍大打出手時,東北日軍接到了開赴華北增援作戰的命令。東北境內此時共有日軍5個師團,分別是第2、第4、第6、第7、第8師團(第17師團在台灣地區)。中日議和停戰後,日占東北的處境十分不妙,南方是隨時可能反擊的中國軍隊,北方是素來虎視眈眈並且搞不好會乘虛而入的蘇聯,因此日軍在東北保留5個師團,另有十餘萬偽滿軍協同作戰,隻是,這5個師團裏,第2、第6師團都在南京戰場上被打殘了,第8師團同樣被打得半身不遂,隻有第4師團還是齊裝滿員的,第7師團在徐州會戰期間遭到一定的損失,但實力基本還在。考慮到蘇聯軍隊的威脅比中國軍隊更大,所以齊裝滿員的第4師團駐紮在黑龍江省,第2、第6師團都駐紮在吉林省一邊“維持治安”一邊忙著恢複元氣,第7師團駐紮在熱河省境內,第8師團駐紮在遼寧省。第7師團和第8師團進行對比的話,相對而言,第7師團更加完整,擁有兵員約兩萬,第8師團在中華門惡戰中險些被打癱,休整兩個多月,也隻是恢複到一萬四五千兵員。接到寺內大將的請求後,關東軍總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急忙調兵遣將,他先命令第2師團從吉林開赴遼寧,然後命令駐紮在朝鮮半島北部的第19師團也開赴遼寧,充當關東軍入關參戰部隊的預備隊,繼而命令原本在遼寧的第8師團和原本在熱河的第7師團開赴華北參戰。由於第7師團比第8師團更加靠近河北,因此提前抵達河北,急火火的寺內大將原打算把第7師團投入冀南戰場,但隨著張垣丟失、北平危險,他不得不改變主意,把第7師團投入平津,鞏固對平津的占領,同時對張垣展開反擊,試圖奪回張垣。

    原本駐紮在熱河的第7師團抵達冀北後被投入平津,原本駐紮在遼寧的第8師團還在趕來的路上,這就導致兩個師團出現了一個時間差。

    張垣的第17師的師部內,張雲正在以慷慨陳詞的勢頭向陳明仁闡述著他的新構思:“師座!我們不能停步!必須繼續前進!”

    “繼續前進?”陳明仁驚訝地看著張雲,“你還想去哪裏?”

    張雲目光炯炯地看著地圖上的一個地方:“承德!”

    “什麽?”陳明仁大為詫異,“承德?熱河省的省會?”

    “對!”張雲神采奕奕,“長驅直入,拿下承德!根據情報,原本駐紮在熱河的日軍第7師團已經開赴向平津,而原本駐紮在遼寧的日軍第8師團也在開赴向華北,但隻是經過熱河,而不是接替第7師團的防禦,所以,熱河此時敵軍兵力空虛,隻有一些二鬼子偽滿軍,隻要我軍抓緊時機、果斷出擊,很有可能出其不意地再度取得重大戰果!”張雲的這些情報都來自海統局,因為熱河省原屬於中國,是中國國土,當地民眾也都是中國人,所以海統局在這種淪陷國土裏搞情報是十分便利的。國軍在本國境內作戰,日軍在異國境內作戰,打起情報戰,日軍天然地就落下風。

    陳明仁蹙眉凝神,思索著張雲這個構思的可行性。

    張雲顯得信心十足,他有條不紊地剖析道:“如果我軍襲取承德,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第一,承德是熱河省的省會,雖然我軍無法光複整個熱河,但拿下省會,也可以把我們已有戰果從兩個省擴大到三個省;第二,熱河省是偽滿洲國的‘國土’,我軍拿下承德,相當於第一次進攻偽滿洲國、打響收複東北四省的第一槍!意義無窮啊!第三,按照原計劃,我們接下來要轉攻為守,開始防禦綏察二省,但是,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我們為什麽要挨打呢?為什麽不繼續進攻呢?如果襲取承德,我軍一個師防守承德,打一場城市防禦戰,這種作戰模式可是最利於我軍的,我軍一個師防禦一座城市,日軍要多少兵力才能打下來?最少一個師團!那麽,我軍就可以用一個師牽製住日軍一個師團!即便日軍來兩個師團,我軍一個師起碼也能撐一段時間吧?無論是牽製住大批日軍還是拖延時間,都不是大大地有利於我軍的這場華北反擊嗎?”

    陳明仁反複而謹慎地思索著,他半褒半貶地道:“張雲啊,你可真敢想!你這個構思,略顯想當然了,太大膽,最嚴重的就是,執行這個任務的我軍這個師,幾乎注定要陷入日軍全麵包圍中,搞不好會全軍覆沒的!”他其實已經明白,張雲既然提出這個構想,十有八九承擔任務的就是第17師。

    “師座啊!”張雲很誠摯而動情地道,“咱們師是第17師,您對第17師是怎麽來的肯定是清清楚楚的。徐州會戰期間,第17師奉命在魯南魯西一帶打運動戰,後來襲取濟南,牽製住日軍第106師團,全師和濟南民眾死傷慘重,但硬生生地守住濟南,打殘第106師團,為徐州前線國軍擋住了日軍一個師團。說起來,咱們第17師幹這種長途奔襲的事情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輕車熟路嘛!濟南也好,承德也好,都一樣。至於孤軍死守孤城,不一樣嗎?第17師當初沒在濟南全軍覆沒,已經是賺了!”

    陳明仁被說得也心神感動:“是啊,你說得對。”

    陳明仁隨後把這個作戰構思匯報給南京軍總部,蔣緯國十分吃驚,他征詢蕭爻的意見,蕭爻想了想,說道:“我們畢竟不在前線,所以,我們對前線的情況遠遠地不如陳師座他們,他們如果覺得可以,就讓他們放手去做吧!我們給他們提供最大的支持就可以了。”

    蔣緯國連連點頭:“說得對。”

    陳明仁給蔣緯國提了一個要求:希望能得到空軍空降兵部隊的增援。

    蔣緯國欣然批準。

    國軍的空軍空降兵部隊原本是一個團,在戰爭期間損失很大但戰功也很大,所以得到擴建,此時的編製是一個旅,下轄三個團。國軍空軍基本上聽蔣緯國的,而空降兵部隊更是蔣緯國一手創建的,所以國軍的傘兵旅在實質上也是南京軍的一部分,因此國軍傘兵旅就在魯晉,基地位於魯北濱州的郊區(國軍擁有空降兵已經不是秘密了,所以沒必要太藏著掖著),濱州和承德的直線距離約400公裏,完全在容克運輸機的航程內,但略超過bf-109戰鬥機的航程。不過,傘兵旅軍官們知道這個問題後都義無返顧,“為了勝利,有危險也完全值得”。由於傘兵旅原沒有組建成(原先的傘兵團已經損失嚴重了),加上航程較遠,所以約一千名傘兵參加此戰,需要調動50架左右的運輸機。

    南京軍第17師對承德的長途奔襲充滿了南京軍的特有風格:大膽、敏銳、果斷、迅猛。張垣是在1938年12月31日被南京軍攻克的,第三天,1939年1月2日,南京軍第17師就展開了襲取承德的行動,速度之快,堪稱奔雷閃電,全師僅僅休息了一夜便踏上新的征途。同在張垣的兄弟部隊第88師、第99師一方麵積極準備展開防禦戰一方麵竭力幫助第17師,兩師把大半汽車、自行車、騾馬補充給第17師以加強第17師的機動性,又把大批武器彈藥、精悍老兵補充給第17師以加強第17師的戰鬥力(張垣距晉北很近,數萬山西民工正在搬運武器彈藥從晉北趕到張垣從而支前,所以第88師、第99師自身的武器彈藥是會得到補充的)。出擊時,第17師共有官兵20000餘人以及汽車600多輛、自行車1萬多輛、騾馬1000多匹。

    元旦晚上,第17師的官兵們在張垣飽餐一頓,這是他們新年的第一頓晚飯。次日淩晨,全師火速從張垣開拔。從張垣向東,共有兩條路,一條通往東南,一百多公裏後就是北平市,一條通往東北,二百多公裏後就是承德。在北平,日軍共三個師團(第7、第5、第14師團)嚴陣以待,在承德,日軍僅一個大隊。

    把第7師團從熱河調到北平,是寺內大將在此戰中犯下了重大錯誤,因為南京軍根本就沒有打北平,而是避實擊虛,殺去了承德。

    長途奔襲,這在軍事上是非常普通的戰術,但南京軍的“長途奔襲”跟常規的“長途奔襲”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常規的“長途奔襲”是快速抵達敵軍薄弱處或重要處,大肆破壞一番後撤退,南京軍的“長途奔襲”是這樣的:快速抵達敵軍後方薄弱處或重要處進行占領,然後展開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戰。南京軍第17師準備長途奔襲承德,參戰官兵心裏都很清楚,他們占領承德後,是沒有後續部隊趕來的,因為南京軍兵力不夠,他們占領承德後就要死守承德,以抱定全軍覆沒的心態死守承德。第17師極有可能全軍覆沒在承德,但他們的犧牲值得的,因為他們可以為主力部隊牽製日軍、拖延時間,為勝利爭取更大的勝算,所以值得他們去犧牲。為勝利大局而主動犧牲自己、陷入死地而無懼,這就是南京軍的鐵血軍魂之一。

    張垣和承德間的壩上高原內的山路上,第17師的兩萬官兵或坐汽車或騎自行車或騎馬,浩浩蕩蕩、川流不息,展開著具有南京軍特色的急行軍,駕駛汽車的汽車兵小心翼翼地踩著油門,騎自行車的士兵猛蹬腳蹬,騎馬的士兵不停地大聲吆喝。為了加快速度,坐汽車士兵和騎自行車士兵進行兩班倒輪換,先是拚命地騎自行車,累了困了後上汽車休息,把自行車交給在汽車上已經歇夠了的輪換士兵,輪換士兵接過自行車後同樣拚命地蹬腳蹬。三種工具,汽車和自行車並駕齊驅,騾馬落在後麵,畢竟騾馬不是汽車或自行車,是也需要休息的活物,但因為行軍路線是壩上高原,騾馬比汽車和自行車更加便利適宜,所以騾馬也沒有落得太遠。

    一個白天,第17師急行軍加強行軍,在壩上高原間足足行進了一百三十多公裏。

    夜幕降臨,部隊繼續前進。

    “不許睡!打起精神!”軍官們在隊伍裏大聲喝道,“睡覺也得一邊走路一邊睡!”

    軍需官給隊伍裏的士兵們分發香煙和辣椒,疲憊不堪、又困又乏的士兵們一邊狠狠地抽著香煙一邊狠狠地嚼著辣椒以提神。隊伍裏,抽煙的咳嗽聲和被辣椒辣得抽氣聲連續不斷,士兵們被香煙嗆得被辣椒辣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拚命前進。

    “弟兄們!你們辛苦了!”陳明仁騎著一匹駿馬在隊伍裏來回穿梭巡視,“還請你們繼續堅持!拜托你們了!”他一邊說一邊也在往嘴裏塞辣椒。

    官兵們看到師長跟自己一樣,都深為感動。

    日軍不是瞎子、聾子,也不是傻子,在第17師行軍一半時察覺到了這支南京軍的動向,繼而判斷出了這支南京軍的目的。寺內大將大驚失色,他意識到,這支南京軍的目標是承德,但他幾乎手足無措,因為承德附近沒有大批日軍,第7師團已經從熱河抵達平津,第8師團則在從熱河南部開赴河北。寺內大將急得團團轉,不得不讓承德和承德附近的偽滿軍先做好戰鬥準備,再命令第8師團急速回師增援承德。

    1月3日清晨,在壩上高原內星夜兼程二百二十多公裏的第17師正式兵臨承德城下。

    六年前的1933年3月,日軍兵臨承德城下,兵臨承德城下的日軍總計僅有128名騎兵,熱河省主席湯玉麟便嚇得望風披靡、不戰而逃,導致承德幾乎被日軍兵不血刃地就給占領了;

    六年後的1938年1月,南京軍兵臨承德城下,展開了收複承德的戰役。

    承德城完全處於一個狹小的盆地中,並且不是碗狀的盆地,而是多叉形的盆地,城區呈現“丫”字形狀,就像被鑲嵌在支離破碎的山巒間,不同城區之間相隔得很遠,城區之間就是大山,並且還有多條大河橫穿城區。這種地形注定承德城的防禦是十分麻煩的事,如果兵力很多,承德城就是易守難攻,因為城區邊緣處的眾多山嶺山巒都是天然的防線,但如果兵力不多,承德城就是易攻難守,因為需要防禦的地方太多,導致兵力會很分散,顧此失彼。就像數學上的一個定理:麵積相同時,圓形邊長最短,形狀越不規則邊長就越大。在軍事上,形狀越不規則的城區,受力麵、受力點就越大、越多,防禦起來就越困難。承德城的城區“非常不規則、非常分散”,如果兵力不多,幾乎無法打城外陣地防禦戰,隻能收縮進城打巷戰。

    盡管緊趕慢趕,第17師還是稍微來遲了一步。承德城內,已有偽滿軍兩個旅以及日軍一個聯隊,偽滿軍是偽滿洲國第五軍管區的步兵混成第24、第26旅以及騎兵第3、第7旅,日軍是第8師團第16旅團第17聯隊,該聯隊本要經過寬城前往平津,接到命令後連夜趕到承德。承德城的日偽軍總指揮官是一個“著名人物”,此人正是九一八事變爆發前的東北軍司令部參謀長榮臻。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榮臻在北平,平津會戰後,日軍占領了北平,此人便投靠日軍,當了漢奸,隨後搖身一變,成了偽滿洲國的“陸軍上將”,統領第五軍管區(該軍管區轄區就是熱河省)。承德城內,偽滿軍兩個步兵旅兩個騎兵旅,約一萬五千人,日軍一個步兵聯隊,約四千人,雖然偽滿軍人數是日軍四倍,但榮臻也不得不聽命於第17聯隊聯隊長橫山靜雄大佐。

    兵臨城下後,陳明仁看了看承德城,沒有下令攻城,而是下令:“兩班倒就地休息!”

    軍官們都不解,但陳明仁下這個命令是有他的用意的,首先,承德城的偽滿軍不算多,總人數約兩萬,跟第17師旗鼓相當,日軍的戰鬥力和戰鬥精神是無需多言的,偽滿軍雖然意誌不堅定,但畢竟武器裝備還可以,所以日偽軍的防禦力不是太低,第17師急行軍一天一夜,官兵們都疲憊不堪,此時就展開強攻,必然增大傷亡。陳明仁需要等一等,中途時間正好讓官兵們休息一下。

    兩個多小時後,承德的天空中雷霆滾滾,空軍的運輸機群來了。

    陳明仁看著天空,滿意地笑了,時間正好。

    看到中國空軍的運輸機群在城區上空空投傘兵,日偽軍果然大為驚亂,畢竟城內出現敵方傘兵,破壞力是毋庸置疑的,榮臻不得不從城外抽調部隊進入城區搜剿中國軍隊的傘兵,導致日偽軍的城外防線上出現了多處漏洞。見此時機,陳明仁立刻大吼著下令:“全體進攻!”

    休息兩個多小時的官兵們雖然沒有歇夠睡飽,但確實恢複了很大的精神和精力,繼而在震天的怒吼殺聲中勢不可擋地對承德城展開了強攻。因為地形的原因,承德城在守軍兵力不多時是易攻難守的,日偽軍共計兩萬,顯然屬於“兵力不多”的情況。第17師兵分多路,翻越城區外延的山嶺山巒,湧進了承德城。

    激戰至黃昏,熱河省會承德城大部分城區被南京軍第17師控製,這是南京軍在此次的反擊作戰中攻占了第三個淪陷省的省會,更加是中國軍隊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七年半後第一次打回東北,打進“滿洲國”的“國土”,意義極其重大。但同時,南京軍的“銳氣”也在承德戰役後正式停止了,接下來,南京軍無力再進攻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