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節 再度忙碌(4)
字數:8943 加入書籤
蔣緯國意識到自己又遭到刺殺了,他對此非常清楚,因為累計遭到的五次刺殺(暗殺)每一次都讓他刻骨銘心,跟死神擦肩而過的恐怖經曆無法不令人刻骨銘心。實際上,蔣緯國被刺殺次數不止五次,總數起碼還要翻兩倍,大部分都在刺殺者付之行動前就已經被挫敗了。
埋伏在那棟高樓的天台上的那個狙擊手的槍法是射石飲羽的,他這一槍打得極其精準,準得令人歎為觀止,盡管蔣緯國車子周圍聚著上千人,甚至二三十人就緊貼在蔣緯國車子邊,但他還是一槍毫無偏差,子彈呼嘯而來後,從兩個相距不足三厘米的學生腦袋中間的空隙裏貫穿而過,結結實實地射向車裏的蔣緯國。“嘭!”高速飛行破空而來的子彈像弩箭般擊中汽車前方的擋風玻璃,蔣緯國就在玻璃後麵半米處,並且眉心完全就在子彈的彈痕中,這顆閃電般的子彈隻需再用一毫秒時間、繼續飛行半米就會射入蔣緯國額頭、鑽透蔣緯國的顱骨、攪爛蔣緯國的大腦,讓他死得不能再死。
猛烈的撞擊聲中,擊中擋風玻璃的子彈在玻璃上打開一個小白點,然後呼嘯著反彈開,周圍人群響起一片驚叫聲,車子邊的一個學生顫顫巍巍地捂住自己的脖子,五指間血如泉湧,跳彈擊中了他的脖子,猶如匕首般切開了他的頸部大動脈。周圍人群先是驚叫,然後都發愣,繼而在驚恐萬狀中拚命呼喊、四散奔逃,正在現場維持治安的軍警憲們急忙趕來,一邊搶救中彈學生一邊警戒四周。“那裏!”坐在蔣緯國車子後麵第二輛車上的陳明大吼著指著一個方向,“那棟樓!在天台上!快去抓人!”
大批的軍警憲特飛奔著而去,蔣緯國的衛兵們沒有動,他們不會去抓人,因為那麽做的話就極有可能中對方的調虎離山之計,他們的責任是密切地保護蔣緯國本人,陪同他身邊。
蔣緯國的車子裏,孫濤猛踩油門,車子在街道上走著“s”軌跡並飛馳離開,萬一對方還有機槍、擲彈筒、迫擊炮,車子呆在原地就是等死,柳無垢和藍慕竹剛才都嚇得花容失色,兩人一起驚聲叫了出來,隨後捂住嘴,因為車子前麵的擋風玻璃上濺開了一團放射狀的鮮血,是那個學生的。蔣緯國同樣驚魂未定:“我操!”他眼睛死死地盯著擋風玻璃上那個小白點。
“緯國...”柳無垢瑟瑟發抖地抓住蔣緯國,“好險啊!真的好險啊!幸好...希特勒元首送你的這輛車是防彈的...”她渾身哆嗦個不停。
蔣緯國今天能夠大難不死全靠兩個人,一是希特勒,蔣緯國第二次出使德國並在結束行程回國時,希特勒送給他好幾件禮物,價值上萬美元的勞力士手表是其中之一,還有一個就是蔣緯國此時乘坐的德國大眾牌汽車,並且是特製“限量版”,車身外殼是高強度的合金,玻璃都是防彈玻璃,子彈是打不穿的,可以承受輕機槍或通用機槍掃射幾分鍾(重機槍肯定扛不住),擲彈筒炮彈也炸不爛這輛車(不排除車裏人會被爆炸震死)。靠著希特勒送的車,蔣緯國撿了一條命,沒被那個對他進行刺殺的不明身份的狙擊手給一槍斃命;另一人是孫濤,因為他阻止蔣緯國下車,可以想象,如果蔣緯國剛才下車,沒有防彈車保護,他的結果就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一槍爆頭。那個狙擊手本來是等著蔣緯國下車的,沒想到蔣緯國沒下車,所以直接對車子前方的擋風玻璃開槍,想要子彈打穿擋風玻璃擊斃蔣緯國,但玻璃是防彈的。
抵達北平市政府大樓後,蔣緯國勉強喘了一口氣,這場節外生枝的刺殺事件讓他沒有精力去接待學生代表了。“你替我去吧!”蔣緯國吩咐柳無垢。
柳無垢想了想,點點頭:“好,交給我吧!”她先前也是熱血青年,現在因為蔣緯國的熏陶而已經變得理智了,畢竟是“過來人”,她對外麵那些熱血青年的心理是非常清楚的,說服起來自然遊刃有餘。
柳無垢離去後,蔣緯國點起一根香煙,他低著頭,緩緩地抽著:“你說,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誤解我呢?為什麽還有人想殺我呢?我一直在盡心盡力地為國為民啊!”他歎口氣。
房間裏沒有第三個人,除了蔣緯國就是藍慕竹,雖然蔣緯國沒看著藍慕竹,但藍慕竹知道蔣緯國在跟自己說話。藍慕竹想了想,神色和語氣都很同情蔣緯國:“我也不是很清楚,也許...”她頓了頓,“你的動機和出發點是對的,但你的方法或路線可能並不是完全正確的。你看,學生們說得有道理啊,**明明能打敗日軍,明明能把戰爭打下去,真正地抗戰到底,收複全部失地,取得最終的勝利,可國府卻在這個時候半途而廢,甚至還跟日本人展開合作,說實話,我也有些不能理解。”
蔣緯國苦笑:“打個屁!抗戰到底個屁!都打得傾家蕩產了!沒錢,戰爭怎麽打下去?搜刮老百姓麽?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好好地發展經濟啊!”
藍慕竹點點頭:“是的,發展經濟是正確的、應該的,可是,辦法或路線出錯就可能本末倒置的。國家的根本是人民,是最廣大的勞苦大眾,你要為他們的利益而奮鬥,而不是...”她欲言又止,膽怯地看了看蔣緯國,似乎不敢說下去。
“而不是什麽?”蔣緯國驚訝地看著她。
藍慕竹定了定神,鼓起勇氣,她並不害怕蔣緯國,她跟蔣緯國認識的時間已經不短了,知道蔣緯國“好脾氣、軟性子”的脾性,所以她繼續說道:“而不是...讓一小撮既得利益者發財,讓廣大人民繼續生活得那麽貧困。”
“沒有吧?”蔣緯國覺得自己太冤枉太委屈了,“我一直都想讓廣大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啊!”
藍慕竹點點頭:“我知道你憂國憂民,可是,你的辦法好像不太對,你看你,花費了那麽多的巨資,辦廠、辦企業、招商引資,搞出了一大堆的企業家,讓他們個個都富得流油,個個都賺得日進鬥金,但廣大老百姓呢?他們的財富不就被那些企業家給掠奪了嗎?”
“不不不!”蔣緯國搖頭,“你說得不對!財富並不是固定不變,財富是可以增長的,是可以創造的,那些企業家並不是掠奪廣大老百姓的財富,而是在創造財富,同時促進國家經濟增長,回饋社會,帶動廣大老百姓一起富裕。企業家的財富不是白來的,也是勞動所得。”
“可是...”藍慕竹訝然地道,“財富一點都不平均啊!一個農民種一年田的總收入不過一百元左右,可一個辦廠的企業家一個月就能盈利幾千甚至上萬元。這樣下去,社會豈不是富者更富、窮者更窮嗎?難道社會不應該是人人平等嗎?還有那些官員,貪汙了多少錢啊...”
“宣傳!”蔣緯國猛地掐滅煙頭,他想到什麽了,“華北政務委員會現共有十五個司,還缺一個,宣傳司!”他越想越覺得自己是對的,“必須要展開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宣傳工作!讓廣大老百姓知道政府的工作和工作目的!不能讓老百姓對政府產生誤解!否則,還會出現這種要求恢複戰爭、打砸日商企業的不理智的事情!對了,還有反貪問題!這也是頭等大事!”他受到藍慕竹的提醒,愈發的急促,因為從他當初著手對魯晉二省進行建設和發展以來,貪官汙吏就層出不窮,必須想出一個有效的辦法、一個有效的機製,“廉政公署!”蔣緯國一拍大腿,“成立一個直屬於華北政務委員會的廉政公署!在各省、各市、各縣設立分署!政府公務人員、軍隊軍官都必須向廉政公署進行個人和直係三代親屬的財產公開報告!財產收入、財產支出都要清清楚楚地列出來!讓社會輿論進行監管,保持財產的公開透明度!”
“廉政公署?財產公開?”藍慕竹聽得十分驚訝,她被蔣緯國嘴裏的新名詞和腦裏的新主意給弄得反應不過來,“你也要公開你的財產嗎?”
“當然!”蔣緯國聳聳肩,“反正我腰包裏的每一分錢都是幹淨的!我又不心虛!”
“緯哥!”孫濤風風火火地推開房門,“刺客逮到了!”
“怎麽樣?”蔣緯國急忙望向他,“什麽人?誰指派他的?”
孫濤搖搖頭:“已經死了。弟兄們趕過去包圍了那棟樓,他插翅難飛,弟兄們挨層地進行搜索,發現他還在天台上,已經開槍自殺,身邊放著一支佩備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和一把手槍。我們檢查了屍體,什麽線索都沒有,穿著平民服飾,身上沒有任何證件,但他右手上特別是食指和虎口處都有老繭,耳朵鬢角處有戴過軍帽的痕跡,可以判定他是一個職業軍人,但身份不明,不是我們部隊的。至於他用的武器,狙擊槍是德製98k,手槍也是德國駁殼槍。”
“他根本就沒打算逃跑或反抗?直接自殺?”蔣緯國大感驚訝。
孫濤點點頭:“這麽死硬的分子,還真罕見!”
“可惡!到底又是誰想要我的命呢?”蔣緯國又疑惑又驚怒。
十多分鍾後,柳無垢昂首挺胸地以勝利者的姿勢回來:“都被我說服了!”
“辛苦了,辛苦了!”蔣緯國連連表示讚許,“怎麽說服的?”
柳無垢得意地道:“靠我的智慧和口才,當然,還有你教我的那些歪理。我對他們說,要麽立刻參軍當兵,要麽回學校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否則又不肯當兵又不肯好好學習,隻知道天天上大街遊行集會,豈不是給國家不幫忙盡添亂?”
蔣緯國點點頭:“好吧,我們趕緊走吧,去武漢,飛機已經耽擱很久了。”
當天傍晚,蔣緯國在武漢見到蔣介石,父子倆展開單獨商談。
“父親,對於西南四省問題,我的態度是必須徹底解決。”蔣緯國開門見山並且態度旗幟鮮明。
蔣介石神色欣悅地點點頭,看到兒子跟自己一條心,這讓他頗為欣慰。
“徹底解決是必然的,”蔣緯國話鋒一轉,“但是,能不動用武力還是就不動用為好,盡量和平解決。徹底解決,同時和平解決。”
“緯兒...”蔣介石輕輕地歎口氣,“我知道你的理由是什麽,但你記住,攘外必先安內!西南那些地頭蛇,夜郎自大、得寸進尺,完全不把中央放在眼裏!都已經是軍令政令暢通的時期了,卻還做著裂土稱王、當土皇帝的美夢!簡直就是癡心妄想!春秋大夢!是把個人和小團體淩駕在黨國之上!”他說著,語氣和表情都愈發嚴厲,“緯兒,我估計你不是太清楚,西南那幾個軍閥,龍雲、鄧錫侯、劉文輝幾個倒是胸無大誌,隻想守著他們的那一畝三分地當個地方諸侯,但李宗仁不同,李宗仁野心很大的,當廣西區區一省的土皇帝不是他的誌向,他的誌向是問鼎中央!把你父親我從這個椅子上趕下去,然後取而代之!我擔心,川桂滇康這四個省,會成為李宗仁的西南小王國!現在放過他們就是姑息養奸!就是養虎為患!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軍隊會越來越多,他們的實力會越來越強,搞不好,還跟國內其它反我、反中央的人或勢力勾結起來,甚至跟國外列強勾結起來!那時候,再想鏟除,就尾大不掉了!”
蔣緯國點點頭:“父親說得對。”
蔣介石繼續道:“一個國家想要真正地強大起來,中央集權是必須的!必須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個領袖!各自為政,怎麽行?豈不是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德國國內有軍閥嗎?美國國內有軍閥嗎?蘇聯國內有軍閥嗎?就算是英聯邦,英國本土國內也沒有地方割據勢力啊!就咱們中國國內派係林立、軍閥割據!你父親我一直在幹這件事,別人說我是鏟除異己、黨同伐異,這是廢話!或者說,是居心不軌地在混淆是非!因為這是我必須要做的事!因為這件事利國利民!說我是為我的位置而幹這件事,要麽是糊塗蟲要麽是用心險惡!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李宗仁是黨國領袖,我在廣西裂土稱王,他會放過我嗎?當然是不可能!這是國家領袖必須要做的!不是你父親我自己想做這種事!哪怕是清朝康熙,他不也是要撤藩嗎?這麽多年來,我為這事是焦頭爛額、筋疲力盡,抗戰前,福建的李濟深、湖南的何鍵、廣東的陳濟棠、貴州的王家烈、東北的張學良、陝西的楊虎城,個個都是割據一方,還有河北的宋哲元、山東的韓複榘、山西的閻錫山,多如牛毛!不鏟除他們,行嗎?這個國家還有救嗎?”
蔣緯國默然不語,蔣介石這番話雖然有美化他自己的嫌疑,但也是實情。
蔣介石又道:“以前忍著他們、讓著他們、慣著他們,甚至讓他們蹬鼻子上臉,因為中央太忙,分身乏術,特別是日本人,牽製了中央太多的軍力和精力,但是現在,徹底解決這件事的時機確實到了!這件事,絕不能姑息!絕不能拖延!必須要一勞永逸!要斬草除根!否則,豈不是九年前那場中原大戰再度重演!”他言語愈發嚴厲,神色間閃過一絲殺伐森然。
中日戰爭是這件事的導火索,也徹底地激化了這件事。因為日本人“幫忙”,宋哲元、韓複榘、閻錫山都垮了,劉湘也撒手人寰,此次中日大戰雖然讓以蔣介石為首腦的國民政府中央軍派係損失慘重,但畢竟沒有戰敗,還趁機“曲線收複”好幾個省,所以實力不減反增,至於地方軍閥,地方軍在抗戰中浴血奮戰、戰功蕾蕾,同時承受了慘重的傷亡和巨大的損失,使得桂軍、滇軍、川軍都元氣大傷,蔣介石當然不會給地方軍閥補充,除了發一大堆勳章外,什麽都不給,沒有大洋,沒有新地盤,沒有新番號,並且還趁機裁減地方軍的部隊,儼然間進行借刀殺人,使得地方軍閥們一方麵心寒齒冷,一方麵都產生了極大的危機感,所以西南四省“集體造反”。對於這個大問題,國府**高層裏分為兩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戰”。
主和派認為:不能打,必須安撫,因為,第一,地方軍在抗戰中出力很大,中央故意冷落甚至趁機削弱,確實在道義上和輿論上陷入下風,中央打的話,會更加在公信力、威望、名譽上得不償失;第二,打起來,不管戰事和戰局怎麽樣,都會耗費大量軍力、人力、物力、財力,耗費經過中日戰爭後已經大損的中國國力,眼下,雖然中日議和停戰了,但國際局勢仍然還遠沒有到可以睡安穩覺的地步,中日隨時可能再戰,蘇聯也虎視眈眈,中國不能內戰;第三,中央如果這樣薄情寡義、趕盡殺絕,肯定讓地方寒心,中日再戰或爆發別的外敵入侵戰事,地方軍必然消極罷工甚至跟外敵暗通款曲;第四,經過這場中日戰爭,中央已經收複山東、山西、河北、綏遠、察哈爾、熱河等大片原先地方軍的地盤或日占區,中央實力大增,至於李宗仁他們,盤踞的也不過是西南四省,實力大不如中央,中央暫時留著他們,諒他們也翻不起什麽大浪;第五,不打也不是不能解決西南四省,可以通過滲透、分化、蠶食等“溫和手段”進行漸進式的收複。
主戰派認為:不能姑息,必須打,因為,第一,中國之所以會如此積弱,任列強魚肉,就是因為軍閥割據、一盤散沙,剿滅軍閥、完成統一,是必然和迫切要做的事,這是大原則;第二,如果縱容地方軍閥,他們一方麵可能東山再起、卷土重來,一方麵會仗著有自己地盤、自己勢力而脅迫中央,中央威信何在?川桂滇康這四個省,加起來總麵積約150萬平方公裏,比日占區還大,總人口約7500萬,比日占區人口還多,這麽大的地方、這麽多的人口以及四省的財政、各種資源不收回中央,更待何時?四省本就屬於中央,而不是地方軍閥的私產;第三,四省土地遼闊、人口眾多,如果放任不管,過四五年甚至隻過二三年,四省得到喘息之機,實力就會激增,甚至還跟西北馬家軍三省聯合起來,甚至的甚至還會跟國外列強進行勾結,在黨國關鍵時候背叛中央(可想而知,如果中日再戰,西南四省肯定消極避戰,並且搞不好會在中央軍跟日軍打的時候落井下石,留著西南四省,等於在中日再戰時留著禍害);第四,正因為國際局勢仍然還遠沒有到可以睡安穩覺的地步,所以長痛不如短痛,速戰速決,徹底把這些國家毒瘤鏟除掉;第五,眼下可以說是中央鏟除地方軍閥的最好時機,中日已經議和停戰,日本不再威脅中國,中央軍主力不再被日本人牽製,可以全力地投入剿匪戡亂中,並且,經過中日戰爭,地方軍元氣大傷、實力大損,中央基本上沒有給予補充,導致其此時萎靡不振,地方軍衰微、中央軍振奮,此消彼長,不果斷出手簡直就是錯失良機,如果采取姑息對策,地方軍休整幾年後又會恢複元氣,到時候再鏟除,難度就大了,無異於養虺成蛇。中央現在掌握著大好機會和極大的優勢實力,完全沒有必要再對地方軍閥手下留情、客氣了。中央收複西南四省,獲得當地的遼闊土地、眾多人口、豐富資源,對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自然大有裨益,因此,此戰並不會耗損國力,反而是增長國力的。
陳誠是主戰派的核心人物,他預測:隻要中央下最大決心、施最大力度,一口氣投入重兵,以中央軍的實力和地方軍的現狀,“三個月內就能蕩平西南四省”,其中,“打四川一個月,打西康五天,打雲南十天,打廣西短者一個月長者一個半月”,“無需用政治解決,隻需用軍事解決”“西南四省雖然聯盟,但就是一群各懷鬼胎的烏合之眾,中央軍大兵壓境,他們內部肯定會有識時務者見勢不妙、棄暗投明,從而導致整個聯盟分崩離析”。
蔣介石本來就傾向於“武力解決”手段,聽到陳誠這麽分析,愈發堅定了信心和決心。原先曆史上,劉湘於1938年初病逝,蔣介石通過“不流血的政治手段”,直到1941年底時才完成對四川省的控製,前後花了差不多四年時間(武漢會戰時,四川仍然不在蔣介石手裏,武漢丟了,蔣介石退到重慶的處境幾乎是“寄人籬下”)。眼下,蔣介石顯然沒有那個耐性,並且也沒有那個必要,他不可能打算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地花幾年時間“溫和解決”,直接調動大軍以犁庭掃穴、摧朽拉枯之勢解決。
“父親...”聽完蔣介石的描述後,蔣緯國很鄭重地道,“毋庸置疑,看這個樣子,使用武力解決未嚐不是最好的,可我要提醒您一件事,根據我獲得的可靠情報,蘇聯人眼下正在大規模地向遠東調運軍械和物資。”
“什麽?”蔣介石吃了一驚,“緯兒,這是真的?”
蔣緯國點點頭:“父親,軍中無戲言,我怎麽可能跟您在這種大事上開玩笑呢?”
蔣介石臉上立刻浮出一層厚厚的陰霾:“蘇聯人這是要幹什麽?”
“目前還不清楚。”蔣緯國歎口氣,“還在調查、刺探、分析。不過,我們可以推測,蘇聯人此舉是在加強其遠東方麵軍的實力,要麽是防備我們,要麽是防備日本,要麽是防備已經握手言和並且還跟德國人暗中聯盟的中日,當然,蘇聯人不一定隻是被動防禦,蘇聯人也許想先發製人、主動出擊。”
“先發製人?主動出擊?”蔣介石再次吃了一驚,“對我們?還是...”
蔣緯國搖搖頭,神色跟蔣介石一樣凝重,“不知道,也許是對日本人,也許是對我們,但是,父親您不要忘了,我們已經跟日本人簽署了聯盟條約,如果日本人被蘇聯人打,我們恐怕也不能置身事外的。”
“這...”蔣介石遲疑了,畢竟這個重大的突發情況非常出乎他的預料。
“父親。”蔣緯國歎口氣,“西南問題,我堅定地支持‘徹底解決’,同時也堅定地支持‘和平解決’。外敵可能又要來了,我們沒多餘的力量用來打內戰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