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節 九月風暴(4)
字數:8611 加入書籤
中國軍隊收複外蒙古的軍事行動堪稱石破天驚,一下子震撼了全世界。
柏林和東京爆發的歡呼聲甚至不亞於武漢和北平,德國和日本都興奮不已。希特勒等德國高層幾乎是喜形於色、心花怒放,因為中國軍隊收複外蒙古等於中蘇交惡,意味著中國已經下定決心要跟蘇聯徹底翻臉,要做蘇聯的敵人,外蒙古是中國的領土,但長期是蘇俄的勢力控製區,中國收複外蒙古,無疑會徹底惡化中蘇關係,中蘇不可能還像以前那樣友好了,並且中蘇以前的“友好”也是同床異夢,隻是為了對付日本這個共同敵人而勉強進行合作的。本來,德國高層是“非常放心”中國的,但確實也存在一點若有若無的疑慮,擔心中國可能兩麵三刀或見風使舵,甚至被蘇聯拉攏過去,要麽不跟德國一夥,要麽站到德國的敵對陣營,而眼下,外蒙古戰役徹底地讓德國高層放心了,中國通過此戰證明了中國不可能跟蘇聯聯合,並且把自己徹底地推到了蘇聯的對立麵上,也向德國證明了自己的誠意。當晚,希特勒特地在總理府舉辦了一個高層晚宴,興致極高的他舉起酒杯,紅光滿麵地說道:“第一,讓我們慶祝中國朋友收回了他們的外蒙古,第二,讓我們慶祝德國從這一刻開始真正地擁有了中國這個對付蘇聯的堅定幫手!”
東京方麵同樣是彈冠相慶,高層們無不喜上眉梢、興高采烈,中國軍隊對外蒙古下手,表示中蘇正式開戰,中國不可能聯合蘇聯一起對付日本了。沒有什麽比這個更讓惴惴不安的東京高層們更加高興的了,畢竟日本人最擔心的就是中國突然對日本翻臉,合起夥來打日本。
蔣緯國隨即抓住時機,通過德國方麵的渠道要求日方“不得瞞著中方與蘇聯簽署雙邊條約或達成雙邊協議”,蔣緯國這是防患於未然,此次的遠東戰爭中,中國並沒有出賣日本,但也要防備被日本出賣。對於蔣緯國的要求,德國方麵是鼎力支持的,給日方下達了等於“命令”的要求,要求日方不得與蘇聯進行暗通款曲或媾和,即便與蘇聯停戰,也應該中日同步,在對付蘇聯這件事上,中日必須“同氣同力、同心同德、同進同退”,絕對不允許出賣暗算。
對此,東京方麵給予了肯定的答複。
遠東戰場上,雖然中日仍然不是朋友並且各自為戰,但確實是同仇敵愾了。除此之外,蔣緯國特地請希特勒“在歐洲那邊搞點事”,讓斯大林陷入首尾難顧,從而迫使斯大林放棄在遠東展開大型戰爭的計劃。蔣緯國很清楚,目前就跟蘇聯展開全麵大戰,中日哪怕捆一起,恐怕都不是蘇聯的對手(日本此時的軍力重心是海軍,日本海軍實力遠超過蘇聯海軍,但是,對蘇作戰基本上是陸戰和空戰,日本人的強大海軍在對蘇作戰中顯然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這場遠東戰爭一不能拖二不能擴大化,必須見好就收。希特勒對此自然滿口答應並付諸行動。
克裏姆林宮裏,斯大林徹底暴怒了。
斯大林暴怒,因為他的“遠東計劃”基本上全盤失敗了,第一,蘇軍並未勢如破竹地打敗日軍,打了一個月也隻是占領了黑龍江省西部的一些地區,距斯大林計劃中的“閃電般占領黑龍江省和吉林省”顯然是天差地別,在對日作戰上,蘇軍已經喪失先機和戰略主動權;第二,中國不但沒有被蘇聯拉攏,反而還在背後捅了蘇聯一刀,趁遠東蘇軍跟日軍陷入鏖戰,趁其不備地拿下了外蒙古,很明顯,中國人和日本人是一夥的,先前的外交都是在欺騙蘇聯;第三,蘇軍發動這場戰爭,根本目的是在蘇日之間獲得一大塊戰略緩衝區,這個緩衝區就是中國領土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外蒙古和新疆都是蘇中之間的蘇聯戰略緩衝區),萬萬沒想到,日軍並不弱,硬生生地在黑西戰場上頂住了蘇軍,最為嚴重的是,中國軍隊還拿下了外蒙古,外蒙古是蘇中之間的兩大戰略緩衝區,丟失之後,對蘇聯的負麵影響實在太大了,並且蘇軍未能拿下黑吉二省,未能獲得在遠東的第三塊、日蘇之間的戰略緩衝區,卻又丟掉了外蒙古,完全就是雞飛蛋打、一無所獲。斯大林希望能改善蘇聯在遠東的安全處境,沒想到事實恰恰相反,使得“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他陷入了極度的暴躁和狂怒中,他實在是氣急敗壞到極點。
“該死的日本侏儒!該死的中國豬!”斯大林實在是忍無可忍,不顧形象地破口大罵,整個人咬牙切齒、怒發衝冠,並且眼睛發紅得猶如一頭要吃人的棕熊。
最高領袖的歇斯底裏讓辦公室內的幾名蘇聯軍政高層無不噤若寒蟬。
斯大林非常地輕視甚至蔑視東方人,他雖然警惕中日,但完全看不起中國人和日本人,在他心裏,日本人的形象是“矮個子、羅圈腿、近視眼的侏儒”,中國人的形象則是“麵黃肌瘦、渾渾噩噩、腦後拖著一根豬尾巴般的辮子”,這是一種因為實力和種族而產生的心態,但眼下,他暴怒不已,因為他深深地感到自己“被中國人日本人兩群黃皮猴子給狠狠地耍了”,特別是中國人,在外蒙古戰事前故意花言巧語地哄騙蘇聯政府,甚至還詐騙了蘇軍一批重炮,這讓斯大林越想越恨之入骨。“必須要好好地教訓蔣介石!”斯大林咬緊牙關,握著煙頭的右手因為用力過猛而關節發白。
政治局委員、國防人民委員會委員、蘇聯紅軍此時主要統帥之一的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元帥鼓起勇氣、戰戰栗栗地問道:“斯大林同誌,請問...我們這是也要對中國人開戰嗎?”
斯大林猛地看著伏羅希洛夫,兩眼噴射出兩道寒冰般的烈火,讓伏羅希洛夫麵如土色。伏羅希洛夫是這次蘇軍“遠東戰爭”的主要策劃者和積極推動者(原先曆史上,他也是蘇聯侵略芬蘭的蘇芬戰爭的主要策劃者和積極推動者),並且他是斯大林最忠心的親信,忠心得已經到了沒有良心的地步,大清洗期間,他毫不猶豫、積極無比地按照斯大林吩咐的對他的同僚、朋友、部下大揮屠刀,踩著別人的屍體讓自己步步高升並且越來越得到斯大林的信任,當那些遭到逮捕和處決的戰友在向他求助時,他完全不顧以前的友情,冷酷無情地進行拒絕甚至還向斯大林告密,甚至,他還公開宣稱“斯大林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人”,雖然他高居蘇軍元帥,打仗也比較勇猛,但他根本不是一個軍事家,隻是一介武夫,隻不過絕對服從斯大林而位居高位。遠東戰爭前,斯大林提出他的構思時,伏羅希洛夫立刻一如既往地積極支持,讚頌“斯大林同誌高瞻遠矚、洞若觀火、獨具慧眼”,繼而張羅這場大型的戰事。因為軍事才幹並不高,隻知道盲目服從和附和斯大林,所以伏羅希洛夫組織戰事時破綻百出,這也是前線的日軍、南京軍能擊敗蘇軍的一大主要原因。眼下,遠東戰局惡化,斯大林自然把滿肚的怒氣噴射向了伏羅希洛夫,斯大林可沒有忘記,當時就是他支持和組織這次戰事的。
“伏羅希洛夫同誌!”斯大林勃然大怒,“我鄭重提醒你!不是我們要對中國人開戰!而是中國人對我們開戰了!你難道沒有看到嗎?他們已經在攻擊我們了!就在外蒙古的庫倫!他們的手上已經沾上了蘇聯紅軍的鮮血!難道我們要當做這件事沒有發生嗎?這就是戰爭!”
伏羅希洛夫兩腿輕輕發抖,麵如死灰,他魂不守舍,完全不敢說話。
莫洛托夫硬著頭皮地開口:“斯大林同誌,我們目前已經跟日本開戰,如果再跟中國開戰,並且中日極有可能已經聯手,同時對中日開戰,我們的困難必然大大增加。另一方麵,德國也在歐洲那邊虎視眈眈、磨刀霍霍,如果我們跟中日陷入戰爭泥潭,希特勒求之不得...”
“斯大林同誌,莫洛托夫同誌說得很對。”現場的副國防人民委員會委員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元帥、蘇軍總參謀長鮑裏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大將表示讚同。
斯大林臉色繃得五官猙獰,表情殺氣騰騰。斯大林能夠當上蘇聯最高領袖,光靠心狠手辣肯定不夠,他有著雷厲風行的鐵腕手段、高瞻遠矚的精明眼光以及很強的自控力等很多過人之處,此時的他雖然心情極度惡劣,險些情緒失控,但他已經迅速地恢複了清醒的理智,知道莫洛托夫說的確實是對的。狠狠地抽了一口煙後,斯大林臉色鐵青:“按照你們的意思,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
沙波什尼科夫低低地歎口氣:“斯大林同誌,請恕我直言,此次遠東戰事,我們準備不足,並且嚴重地低估了日軍,也低估了中國人,中國人居然沒有聯合我們進攻日軍,確實大出我們的預料,由此可見,中日已經在暗中達成某種協議,並且很有可能是在德國主持下進行的,這個重大的情況也讓我們嚴重地失策了。如果事實的確如此,中日都暗中服從德國,那麽,希特勒此時正懷著得意的心態看著我們跟中日拚殺,並且,希特勒很可能會抓住這個機會,對我們發動攻擊甚至是全麵的戰爭。為今之計,我們必須及時收手,趁早從遠東脫身。”
斯大林噴出一口濃煙:“沙波什尼科夫同誌,‘及時收手’是什麽意思?”
沙波什尼科夫頓了頓,直言不諱地道:“放棄跟中國人開戰,立刻和日本人議和停戰,我軍遠東部隊退出黑龍江省,也退出...”他艱難地道,“外蒙古。”
“胡說八道!”斯大林怒不可遏,“沙波什尼科夫同誌,你這番話簡直太不負責任了!按照你的意思,我們付出了這麽重大的犧牲和損失,不但沒有得到黑龍江省和吉林省,還要失去已經被我們辛辛苦苦地控製住的外蒙古!前線紅軍將士的鮮血豈不是都白流了!蘇聯和蘇聯紅軍豈不是成為全世界的笑柄?蘇聯的國家尊嚴和蘇聯紅軍的榮譽在哪裏?不止如此,蘇聯遠東的安全處境會進一步惡化!中國人得到外蒙古,蘇中國境線就是以前的蘇蒙國境線!中國人一下子把他們的北方國界線向北推動了五百多公裏!五百多公裏!西伯利亞鐵路幹線一下子就暴露在中國人的刀鋒前!我們至關重要的西伯利亞鐵路幹線從此就要緊貼著蘇中國境線了!這是多麽的危險!烏蘭烏德(蘇聯在西伯利亞境內的城市,西伯利亞鐵路線的重要樞紐)距離外蒙古邊境線隻有多遠?兩百公裏!博爾賈(蘇聯在西伯利亞境內的小鎮,西伯利亞鐵路線的一個中轉站)距離外蒙古邊境線隻有多遠?三十公裏!三十公裏!真的這樣了,以後,你們還能睡個安穩覺嗎?”
斯大林幾乎是大發雷霆,雖然他竭力地控製住心頭的驚怒,但還是忍無可忍。斯大林就像一個賭徒,手裏已經有了外蒙古和新疆,但他貪得無厭,還想要獲得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結果不但沒額外地贏到東西,還把手裏的本錢輸掉了一半,外蒙古雖然荒涼,但它是蘇聯的重要戰略緩衝區,丟了它,斯大林實在是無法接受。
沙波什尼科夫深深地吸口氣,堅持他的看法:“斯大林同誌,我理解您的憂慮,沒能得到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已經讓我們處境不安,失去外蒙古,更是讓我們的處境雪上加霜了,可是...我們在遠東已經陷入全局不利和全麵被動中,繼續打下去的話...前景實在是很不樂觀。如果真的要繼續打下去,我建議,放棄對黑龍江省的攻擊,集中力量,收回外蒙古,最起碼,這樣可以讓我們恢複到先前的處境。”
斯大林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他怒視著沙波什尼科夫,但很快,他眼中的惱怒消散了。對於沙波什尼科夫,斯大林還是比較敬重的,因為沙波什尼科夫性格溫和、淡泊名利、博學多才、功績卓越。斯大林不糊塗,他知道,維持他的統治光靠伏羅希洛夫那種隻有忠心沒有腦子的鷹犬是絕對不能的,還需要沙波什尼科夫這種有能力、辦實事、雖然不刻意地討好他但也並不違抗他的“能臣”。對於沙波什尼科夫提出的反對意見,斯大林雖然非常不願意聽,但心裏知道他是對的。
布瓊尼補充道:“德國剛剛宣布裁軍了,我看,希特勒一時間難以對我們展開真正的全麵戰爭,我相信,希特勒需要時間進行備戰,而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解決遠東問題。”
半晌後,斯大林悶悶地道:“好吧,莫洛托夫同誌,那就麻煩你一趟,聯係日本政府,表示我們願意跟他們停戰。”
莫洛托夫急忙道:“好的,斯大林同誌,我立刻就去辦理這件事。”
由於中國軍隊出兵外蒙古並且中蘇兩軍爆發戰鬥,使得中蘇兩國關係驟然間跌至冰點,處於隨時爆發戰爭的危險邊緣,莫斯科當局清楚地認識到蘇聯不能對中日同時開戰,一方麵戰場是在遠東,距離蘇聯核心地區東歐實在太遠,一方麵蘇聯對中日同時開戰明顯實力不足,最關鍵的是,蘇聯在中日以外還有德國這個潛在大敵。搞不好,蘇聯甚至會陷入三線作戰中,那就是蘇聯最大的噩夢了。
9月10日,中國軍隊收複外蒙古的第二天,蘇聯當局秘密地聯係了日本政府,請求“雙方停戰”,並提出“蘇聯誓言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同時,日本誓言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日本高層在第一時間就把這件事通知給了德國高層和中國高層。
日本人這麽做,出於“真心誠意”有一點,但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人答應跟蘇聯議和停戰,對日本沒什麽好處。日蘇單方麵議和停戰,首先,德中馬上就會覺察得到,日本此舉無疑是對德中日意四國聯盟的"chi luo"裸的背叛,在眼下這個大局勢下,日本背棄四國聯盟無疑是極大的得不償失;其次,日本此舉會激怒德國和中國,接下來,很可能再度爆發中日戰爭,日本已經站到蘇聯那邊,而德國肯定堅定地拋棄日本、支持中國,戰爭就是中德對決日蘇,日本明顯劃不來,日本人不相信蘇聯人,並且日蘇有著深仇大恨;第三,日本人十分惱怒蘇聯人“突然間明火執仗地打過來”,現在見勢不妙,又想全身而退?豈不是戲弄堂堂大日本帝國?豈不是把堂堂大日本皇軍視為無物?哪有這麽便宜的事!當日本是好欺負的不成?想打就打,想停手就停手?另外,經過戰事初期的“考驗”,日本高層內“親華派”勢力大增,越來越多的日本高層支持“聯合德中,滅亡並瓜分蘇聯”,更不願意跟蘇聯言和。
“嘖嘖...”蔣緯國看到來自柏林和武漢的絕密電報,忍不住笑了,“老子突然間都有點喜歡日本人了!居然沒有在背後出賣老子!”他心裏其實有點後怕,萬一日蘇真的議和停戰,那麽,遠東戰場上的幾十萬蘇軍就要都壓向南京軍了,日本人退出,留下中國獨力抗拒蘇聯,甚至,日本人還跟蘇聯人暗中勾結一起打南京軍,這個局麵顯然對南京軍、對中國十分不利。
作為聯盟國“總盟主”的希特勒在接到東京的電報後,大加讚賞日本政府“言而有信,履行了聯盟條約的責任和義務”,他非常高興地說道“遠東戰爭爆發後,一開始,中國朋友沒有出賣日本,證明了他們的誠意,現在,日本朋友也沒有出賣中國,也證明了他們的誠意,四國聯盟是牢不可破的”。這場遠東戰爭相當於是中日的一個“試金石”,事實證明,中日都通過了考驗,沒什麽比這個更讓希特勒高興的了,他苦心經營的聯盟被證明確實是可行的。
根據蔣緯國的提議和希特勒的囑咐,日本給蘇聯開出了議和停戰的條件:第一,蘇聯政府立刻賠償日本政府五億美元的戰爭賠款;第二,已經進入“滿洲國”的蘇聯軍人要全部向日軍繳械,手無寸鐵地離開“滿洲國”;第三,蘇聯政府把庫頁島北部永久性割讓給日本。
看到日方提出的條件後,斯大林險些氣炸了肺,因為日本人的這三項條件一項比一項苛刻,任何一項都讓斯大林無法接受。實際上,日本人心知肚明他們的條件是讓斯大林無法接受的,他們之所以這麽獅子大開口,根本目的還是拒絕蘇聯的求和,當然,為防止蘇聯人真的會答應,繼而導致遠東蘇軍都去打南京軍,所以他們提出了第二項要求,讓蘇軍都繳械,解除蘇軍的武器,削弱蘇軍的力量,迫使蘇軍無法對南京軍發動大規模的攻擊。
不過,日本人的“後備招數”顯然是畫蛇添足,因為斯大林根本就不想答應。
“這幫日本侏儒!簡直是恬不知恥!得寸進尺!”斯大林幾乎掀翻了他的辦公桌,“立刻給我聯係布柳赫爾!”他算是恨透了“乘火打劫”的日本人,雖然理智告訴他不能跟日本真的全麵開戰,但他決定狠狠地重創日本人,獲得一個巨大的戰果,到時候,無論再接再厲還是全身而退、跟日本議和停戰,蘇聯都能從容不迫,最後再騰出手對付外蒙古的中國軍隊。
正在遠東最前線的遠東蘇軍總指揮布柳赫爾懷著堪稱心驚肉跳的心情接到了斯大林的電報,電報裏,斯大林詢問他戰事進展如何。
布柳赫爾有苦難言,前線蘇軍打得非常糟糕,死傷巨大、損失慘重,勉強推到了齊齊哈爾城下,隻拿下了滿洲裏、呼倫貝爾兩座有價值的城市。實際上,蘇軍拿下滿洲裏是因為滿洲裏孤懸在外,日軍難以進行全麵防守,所以棄守,而蘇軍拿下呼倫貝爾,完全是日軍“故意放水”,眼下,蘇軍推到了齊齊哈爾,日軍開始認真地、全力以赴地對戰蘇軍,蘇軍幾場試探性攻擊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不止如此,日軍雖然隻是進行防禦戰,並沒有主動進攻,但不是日軍畏戰避戰,而是日軍在等待後續部隊。日軍的後續部隊包括3個師團和2個旅團,3個師團是日本本土的3個新師團,2個旅團是日軍從駐紮在天津的第14師團、駐紮在上海的第3師團裏抽調出來的。因為中國軍隊證明了他們的“誠意”,並不會聯合蘇軍攻打日軍,所以日軍高層放心大膽地從天津、上海抽調部隊,準備集中優勢兵力對蘇軍展開大型聚殲戰。
對於這些,布柳赫爾不是很清楚,但也知道一點情報,他已經意識到蘇軍繼續拖下去會陷入非常險惡的境地裏,可是,他不敢跟斯大林說實話,或者說,不敢跟斯大林說完全的實話,因為他差點兒在大清洗末期人頭落地,這讓他從此對斯大林感到了深深的恐懼。因此,躊躇再三後,布柳赫爾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地回複斯大林:“我軍目前已經推進到齊齊哈爾,並對齊齊哈爾進行了幾次試探性攻擊,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戰果,但因為我軍後勤補充不及時,導致前線部隊戰力疲弱,若強行攻擊齊齊哈爾,傷亡和損失恐怕很大,也難以抵禦日軍反撲。”
斯大林憤恨地回複布柳赫爾:“我會讓伏羅希洛夫加強對你的後勤補充,你務必攻取齊齊哈爾!在目前情況下,解放黑龍江省甚至黑龍江省和吉林省都確實很難,但你必須解放黑龍江省的西部和北部!”他在電報裏聲色俱厲,“必須要做到這一點!”斯大林認為自己已經非常“體恤”布柳赫爾了,因為大大地降低了目標,既不要求他攻占黑龍江省和吉林省,也不要求他攻占黑龍江省全境,隻要求他攻占黑龍江省西部和北部,如此,成功率肯定很高,如果連這麽低微的任務都完成不了,那他完全就是酒囊飯袋。(注,民國時期黑龍江省麵積超過40萬平方公裏,但人口很少,隻有400萬不到,作為對比,同年的吉林省人口800萬,遼寧省人口1600萬。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都是山林,因此,蘇軍隻要拿下齊齊哈爾等為數不多的幾個重要城市,就可以控製黑龍江省西部、北部的大片土地。)
看著斯大林的新命令,布柳赫爾不但沒有感到輕鬆,反而感到徹底的騎虎難下,因為他心知肚明,這是一個凶多吉少、前景黯淡的任務。(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