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節 九月風暴(7)

字數:7920   加入書籤

A+A-


    外蒙古西北部,外蒙古第一大湖泊烏布蘇湖,該湖絕大部分在外蒙古範圍內,東北部極小一部分位於蘇聯附庸國“圖瓦人民共和國”境內。

    猶如一顆巨大藍寶石的烏布蘇湖的東北湖畔,天蒼蒼野茫茫,南京軍第74師一隊官兵在原本是蘇聯和偽蒙古人民共和國“國界線”但此時是中國和蘇聯國界線的邊境線上巡邏著,眼下,這樣的邊境巡邏隊很多,基本上都位於外蒙古的北部,他們的任務有兩個,一是防備國界線對麵的蘇軍,二是收攏外蒙古居民。外蒙古居民除了住在城鎮裏的,大部分都是行蹤不定的牧民,並且外蒙古地廣人稀,兩家牧民鄰居可能相隔幾十甚至上百公裏,外蒙古此時交通和通訊都極度落後,所以,雖然中國軍隊已經收複外蒙古,外蒙古已經不是一個所謂“獨立國家”,而是重新成為了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但大部分外蒙古牧民根本就不知道這件大事,他們沒有電話,沒有收音機,沒有報紙,完全不知道這件大事。南京軍巡邏隊要做的,就是告訴牧民們“外蒙古已經變天了”“你們都是中國人了”,宣傳“漢蒙是一家人”“外蒙古屬於中國”“喬巴山暴政已經被推翻,中國政府會對外蒙古實行更好的政策,讓你們盡快地過上豐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同時勸說牧民們前去庫倫,一方麵是讓牧民們遠離以前很太平但現在已是中蘇兩國隨時可能擦槍走火的前沿戰線的國界線,另一方麵是讓牧民們前去庫倫新政府那裏進行戶口登記、戶籍統計、領取生活用品、分發土地牛羊、得到新政策實惠等等。南京軍每支巡邏隊裏都配有二三名內蒙古(綏遠、察哈爾、熱河)籍貫的蒙古族士兵,這樣,就可以用蒙語跟外蒙古牧民進行交流。

    一陣粗暴的馬蹄聲傳來,國界線對麵出現了一支小股的蘇軍騎兵。蘇聯軍隊此時仍然擁有著大規模的騎兵,不但有騎兵旅、騎兵師,甚至還建立編製更大的騎兵軍、騎兵集團軍。之所以這樣,一是蘇軍戰爭思想落後,仍然迷信騎兵,蘇軍五大元帥之一、蘇聯此時國防部副部長布瓊尼就是堅定的“騎兵無敵、騎兵至上、騎兵必勝”思想推崇者,認為“揮舞馬刀、高喊烏拉,紅色騎兵就能一路搗破柏林、巴黎、羅馬,解救被奴役的歐洲人民”;二是蘇軍統帥部根據蘇聯此時土地遼闊、地形複雜、交通落後的客觀因素而決定繼續發展騎兵部隊的。

    國界線這邊的南京軍官兵們立刻舉槍,子彈上膛,怒視那邊的蘇軍。

    呼嘯而來的蘇軍騎兵沒有踏過國界線,停留在國界線邊緣處,然後哈哈大笑地對中國軍人們指指點點,嘴裏嘰裏哇啦地說著什麽,雖然中國軍人們聽不懂俄語,但通過蘇軍那些明顯帶有侮辱性手勢的動作,也能明白蘇軍語言裏的不恭含義。中國軍人們冷冷地看著蘇軍,德式鋼盔下,一雙雙東方的黑眼睛像石頭般堅硬。

    幾個蘇軍掏出酒瓶,蘇軍騎兵們輪流喝酒,然後旁若無人地唱起某種俄羅斯戰爭歌謠,故意挑釁著國界線另一邊的中國軍人們。

    中國軍人們猶如雕塑般一動不動地舉著槍,蓄勢待發。

    雙方對峙了十幾分鍾,蘇軍騎兵有點意猶未盡地策馬揚鞭而去,其中一個會一點漢語的蘇軍騎兵突然回頭大喊道:“中國豬!”然後哈哈大笑著離開,舉手大喊道,“征服東方!”

    “滾!”南京軍巡邏隊裏的軍官憤憤地怒喝道,“狗日的老毛子!繼續巡邏!”

    重新回歸中國的外蒙古雖然在內部沒有太大的紛爭,但在外部卻存在錯綜複雜的矛盾,主要就是外蒙古和蘇聯接壤的地方,因為很多邊境線都是含糊不清的,這就導致問題很棘手,比如外蒙古西北部的烏布蘇湖,該湖97%在外蒙古境內,還有3%在所謂“圖瓦人民共和國”境內,外蒙古被收複前是所謂“蒙古人民共和國”,偽蒙和偽圖瓦都是蘇聯的附庸國,因此這個烏布蘇湖雖然不在蘇聯境內,但完全被蘇軍控製著(圖瓦人民共和國此時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原先曆史上,該國在1944年被改名“圖瓦共和國”並被蘇聯吞並,真正地成為了蘇聯領土),眼下,烏布蘇湖的控製問題自然就很尖銳,該湖內存在著幾艘蘇軍武裝汽艇和幾艘蘇軍運輸船。9月13日這天,南京軍第74師一支巡邏隊在烏布蘇湖東北處湖畔向當地的十幾戶外蒙古牧民進行宣傳工作時,一艘蘇軍汽艇在湖麵上開過來,岸上的南京軍立刻用俄語喊話:“你們已經進入中國領土的湖泊範圍內!立刻離開!否則我們將動用武力!”

    蘇軍汽艇立刻開走,但沒有撤離,而是開到湖泊遠處,故意逗留著。南京軍毫不含糊,用迫擊炮進行轟擊,炸得湖麵上水柱衝天,蘇軍汽艇不得不狼狽逃離。在南京軍巡邏隊準備離開時,看到一群外蒙古牧民哭泣著跌跌撞撞地從外蒙古和偽圖瓦的邊界線那邊過來,場景頗為淒慘,不少人臉上還有血,南京軍官兵上前詢問,為首一名牧民長者哭訴說他們回來時經過蘇軍關卡,被蘇軍搶劫了,蘇軍搶走了他們的羊群和所有的隨身財產,還"qiang jian"並扣押了十幾名外蒙古年輕女牧民或牧民女眷,他們進行反抗時遭到蘇軍毆打,還有多人被蘇軍射殺。

    官兵們頓時大怒:“不要怕!我們會幫你們討還公道的!”

    外蒙古先前是偽蒙古人民共和國,與偽圖瓦人民共和國接壤,由於偽蒙和偽圖瓦都是蘇聯附庸國,並且完全被蘇軍控製,因為兩國都是蘇聯的“兒子”,所以兩國關係非常友好,兩國的國界線存在與不存在沒什麽區別,偽蒙牧民逐水草而居,有時也進入偽圖瓦境內放牧,先前自然沒事,現在則“有事了”。外蒙古被南京軍收複時,有幾百名外蒙古牧民在偽圖瓦,他們並不知道外蒙古已經變天,他們的國籍身份也變了,他們像往常那樣打算返回外蒙古時,邊境線上的蘇軍對他們沒有以前那麽“友好了”,因為“這些外蒙古人已經不是蘇聯的朋友,而是可惡的中國人”,因此對他們進行了公然的劫掠,搶走了他們的羊群和所有的隨身財產,甚至"qiang jian"並扣押了十幾名外蒙古年輕女子,打死外蒙古牧民五人,打傷外蒙古牧民三十多人。

    這件事在被邊境巡邏隊火速匯報給第74師師長邱清泉後,邱清泉勃然大怒:“王八蛋!老毛子這是找打!”

    副師長齊學啟也憤怒不已:“外蒙古既已被收複,那些外蒙古牧民就是我中華公民了,他們遭到蘇軍殺害、毆打、"qiang jian"、淩辱、扣押、搶劫,我們豈能坐視不管?我們是中國軍人,這是我們的恥辱!”

    邱清泉和齊學啟立刻把此事匯報給軍長黃維、副軍長王耀武,兩位將軍也都怒發衝冠,隨即匯報給蔣緯國。蔣緯國怒不可遏,首先,這事本身就是不可容忍的,其次,外蒙古剛剛被收複,如果外蒙古民眾遭到外辱,中國政府和中國軍隊卻不為他們主持公道,不成為他們的堅定後盾,必然產生很大的人心動搖。至於如何還擊,蕭爻幹脆利索:“直接出兵偽圖瓦!拿下偽圖瓦!”

    蔣緯國吃了一驚:“可行嗎?”他有點吃驚,但更多的還是興奮。

    “怎麽不可行?”蕭爻顯得成竹在胸,“齊齊哈爾大戰打得熱火朝天,遠東蘇軍絕大部分軍力以及蘇軍外貝加爾軍區的大部分精華都被日軍牽製住了,正是我們乘火打劫的大好機會。”他看著蔣緯國,“反正我們是在乘火打劫,幹嘛不一次性劫個夠呢?偽圖瓦,可是我們的唐努烏梁海啊!”

    蔣緯國心動不已,他覺得蕭爻此話非常有理:對啊,老子出兵外蒙古和新疆已經是“得罪”斯大林了,反正得罪了,也無所謂程度深淺了,既然老子在斯大林背後捅刀子,捅一刀、捅三刀,有什麽區別嗎?斯大林肯定都恨死老子了,但老子卻能多收複一些失地,為何不幹?

    打定主意後,蔣緯國立刻召請楊傑、傅作義、衛立煌、張發奎、馮治安等南京軍高層進行商議。蔣緯國對外素來是“膽大手狠”,楊傑、傅作義、衛立煌、張發奎、馮治安等人雖然沒有蔣緯國那麽“膽大包天、想幹就幹”,但他們本身就不是對外軟弱,再加上這麽久深受蔣緯國的“熏陶”,也都具有蔣緯國的部分膽氣和魄力。根據情報,蘇軍在偽圖瓦境內兵力並不多,隻有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旅,並且還是二三流的部隊,因為一流部隊都忙著跟日本人作戰,眼下確實是消滅偽圖瓦、收複唐努烏梁海的大好機會,但是,高層們也清楚,乘火打劫容易,等蘇聯人回過神、緩過氣,必然反撲,怎麽守?到時候,必然會有一場惡仗。

    對此,邱清泉和齊學啟回複道:“蘇軍若反撲,我師要麽將其擊敗,要麽死守國土至全軍覆沒!絕不會撤退!因為我們是中國軍人,怎麽能被外敵從中國國土上趕走?”

    “好!”蔣緯國下定了決心,“就要這樣!”他目光炯炯,“豁出去,誰怕誰?收複唐努烏梁海,就在今朝!現在不收複,什麽時候收複?難道交給子孫後代嗎?”

    唐努烏梁海跟外蒙古一樣,都是中國北方失地的一部分,都是中國人心裏永遠的傷口。狹義上的唐努烏梁海就是蘇俄的偽圖瓦人民共和國(偽圖瓦共和國),總麵積約17萬平方公裏,但廣義上的唐努烏梁海不隻是偽圖瓦,還包括蘇俄的“阿爾泰共和國”和外蒙古的“庫蘇古爾省”的大部分,總麵積約24萬平方公裏。需要說明的是,在原先曆史上,國民政府被迫承認外蒙古獨立時並沒有承認唐努烏梁海的歸屬,即便到了1948年,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也向蘇聯當局鄭重聲明“唐努烏梁海是永遠屬於中國的神聖領土”,蘇聯沒理睬。

    第74師分散在外蒙古北部邊境,集結需要時間,並且南京軍總部還需要抽調別的部隊接替第74師,但兵貴神速,更何況,敵軍不強,所以第74師可以直接先期投入一個旅參戰,後續兩個旅可以一邊集結一邊跟進。9月16日,第74師第74旅集結到外蒙古和偽圖瓦的邊境處,同時,蔣緯國向蔣介石發去電報,匯報了這件事。

    蔣介石大吃一驚,他急忙勸解蔣緯國“事關重大,不可輕易行動”。

    蔣緯國回複道:“偽圖瓦和偽蒙是一樣性質,都是中國的領土,都被蘇俄分裂出去並扶植傀儡政權,都不是蘇俄的本土,國府既從未承認過偽蒙也從未承認過偽圖瓦,出師有名、名正言順,我們有何懼哉?”

    蔣介石擔憂道:“此舉怕是會徹底激怒蘇聯當局的。”

    蔣緯國反駁道:“怎麽?父親難道認為我們對外蒙古和新疆已實施的行動還沒有徹底激怒蘇聯當局?請父親相信我,也相信您的軍隊,我們可以的,我們做得到的。”

    蔣介石沉默許久後回複了一份相當於默認的叮囑電報,要求蔣緯國“小心行事”。

    蔣緯國不是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日本關東軍,不是發動七七事變的日本駐屯軍,更不是日本皇道派,他不會瞞著蔣介石擅自行動,雖然蔣介石的“落後思想”有時候會成為蔣緯國的阻礙,但蔣緯國從來不做出自作主張的事情,那樣子,雖然可以取得更多的成果,但早晚會導致蔣介石對他“不放心”。任何一個領袖,對部下的第一要求都是忠誠,沒有哪個領袖喜歡那種瞞著自己行事雖然屢建功勳的部下,因為那就是一種不忠誠的表現。領袖們需要的,是忠誠並且能幹的部下,在“忠誠但不能幹”“能幹但不忠誠”之間,領袖們肯定選擇前者,所以蔣介石用了很多對他忠心耿耿的酒囊飯袋,正如張學良背後說的,“他(蔣介石)隻要奴才,不要人才”,其實,蔣介石也沒辦法,試問,哪個領袖敢使用對自己兩麵三刀的部下?哪怕是蔣介石兒子蔣緯國,也不敢背著蔣介石在大事上擅自做主,那樣既會導致他“不放心”,也是對蔣介石作為最高領袖的藐視。

    得到蔣介石的批準,已經收複外蒙古的南京軍立刻一鼓作氣地打響了收複唐努烏梁海的戰役。

    戰鬥過程堪稱順風順水,因為蘇軍主力和精銳都在忙著跟日本人打仗,南京軍如此“得寸進尺”的舉動大出蘇軍的預料,並且南京軍的戰鬥力也是十分強勁的,官兵們都很有民族意識,知道自己參加的這場攻擊是在收複失地,所以一如既往的士氣鼎盛、鬥誌昂揚。進入偽圖瓦境內後,第74旅勢如破竹,經過一場激戰,擊潰了偽圖瓦境內的蘇軍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旅,殺傷蘇軍五六千、俘虜蘇軍三四千,自損三千餘人,一天之內就攻入了偽圖瓦的“首都”克孜勒,俘獲了絕大部分來不及逃跑的偽政權首腦。邱清泉隨即下令,將偽政權成員統統處決,一口氣殺了一千多人,齊學啟找來那批受到蘇軍殘害的外蒙古牧民,對蘇軍俘虜進行指認,辨認出曾幹過殺害、毆打、搶掠、"qiang jian"外蒙古牧民的施暴者,一律格殺勿論。

    存在十八年的偽圖瓦人民共和國因此而被滅亡。

    戰鬥結束後,邱清泉、齊學啟、廖耀湘、劉耀寰等高級軍官一邊興奮地給武漢和北平發去捷報,一邊聊天。

    “太輕鬆了!”邱清泉大發感慨,“沒想到老毛子這麽不堪一擊!”

    “師座,別掉以輕心。”齊學啟提醒道,“我們隻是鑽了空子,老毛子主力都在忙著跟小鬼子狗咬狗,所以我們才乘虛而入。等老毛子主力反撲過來,我們才會迎來真正的惡戰。”

    “戰就戰,誰怕誰!”邱清泉豪氣大發,“都是兩個肩膀扛著一顆腦袋,小鬼子這樣,老毛子也是這樣!”他感慨不已,“真想不到,我邱清泉居然能收複唐努烏梁海!注定青史留名啊!這才是軍人的真正追求!”

    劉耀寰笑道:“這就是跟了二公子的好處啊!”

    廖耀湘扶了扶眼鏡:“師座,你此話不對,偽圖瓦隻是唐努烏梁海的主體,還有很大地區還沒有收複呢!”

    “什麽?”邱清泉目光炯炯,“哪裏?”

    廖耀湘說道:“廣義上的唐努烏梁海可不隻是偽圖瓦,還有兩部分,一部分在外蒙古境內,當然了,那一塊已經隨著收複外蒙古而被我們收複了,剩下的一塊,在蘇聯的阿爾泰共和國境內,也是那個阿爾泰共和國的大部分領土,總麵積超過七萬平方公裏。清朝的唐努烏梁海分為三部,其中一部叫‘阿爾泰烏梁海’,就是蘇聯的阿爾泰共和國四分之三的領土,當地是沙俄在1864年強迫清政府簽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條約後被蘇俄掠走並霸占的。”

    邱清泉大喜,他摩拳擦掌:“那我們還等什麽呢?一次性全部收複吧!”

    廖耀湘吃驚道:“師座,阿爾泰跟偽圖瓦不同的!偽圖瓦是蘇聯扶植的附庸國,畢竟還是‘獨立國家’,不是蘇聯本土領土,阿爾泰則是蘇聯的俄羅斯聯邦的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的阿爾泰共和國加盟,是蘇聯本土領土!政治性質跟偽圖瓦截然不同!我們打阿爾泰,就是攻擊蘇聯本土!”

    邱清泉冷靜下來,他思索一下,說道:“你說的對,政治性質不同,但是,軍事性質完全一樣!打不打阿爾泰,蘇聯當局都已經跟我國政府徹底地翻臉了,打不打阿爾泰,蘇軍都會大舉反撲我們,這樣看來,打不打,有何區別?”

    廖耀湘遲疑道:“可我們就真的是打進蘇聯本土了!”

    劉耀寰冷哼一聲:“那又怎麽了?別忘了,此時此刻,幾十萬蘇軍就在黑龍江省境內,就在我國本土境內!”(蘇聯此時未與日本簽署《蘇日中立條約》,因此蘇聯還未承認偽滿洲國並與之建立外交關係,所以在國際外交準則上,蘇聯是默認偽滿洲國還是中國領土的。)

    邱清泉一拍大腿:“請示一下二公子,他讓打,我們就打!”

    廖耀湘搖頭苦笑:“這不是廢話麽!二公子的態度,還用說?”

    果不其然,蔣緯國的態度是:如果可以打,就打。

    大喜過望的邱清泉立刻帶著第74旅繼續推進,一夜之間就殺進了蘇聯的阿爾泰共和國,自損兩千餘人,殺、傷、俘蘇軍五千餘人,摧毀掉了阿爾泰政權,輕輕鬆鬆地收複了阿爾泰共和國境內的唐努烏梁海地區。阿爾泰共和國總麵積9.26萬平方公裏,約四分之三的領土屬於唐努烏梁海地區,第74師並沒有全部占領阿爾泰共和國,隻是收複了該國境內原屬於唐努烏梁海地區的領土。

    兩天兩夜間,第74師連續滅亡兩個國家,收複國土超過22萬平方公裏,完全收複了整個唐努烏梁海地區,戰績輝煌得令人不敢相信。在蔣緯國的請求下,南京軍五大主力師裏唯一沒有榮譽稱號的第74師獲得了“虎賁”榮譽稱號。

    看著蔣緯國發來的捷報,蔣介石“三分喜七分憂”,他歎息道:“這下子,真的算是天都被捅出一個大窟窿了!”他憂心忡忡不已,因為他知道,收複失地固然是好事,但中蘇兩國注定因為這次交戰而徹底地成為敵對國了,如果沒有德國協助,中國獨力根本無法對抗蘇聯,因此,徹底“得罪”蘇聯的中國等於徹底上了德國的“賊船”,必然要參加世界大戰,再也不能明哲保身和獨善其身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