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節 九月風暴(8)
字數:6396 加入書籤
外蒙古戰場上的南京軍堪稱犁庭掃穴、勢不可擋,新疆戰場上的南京軍也是摧朽拉枯、所向披靡。說到底,喬巴山之所以能在外蒙古鬧獨立、盛世才之所以能在新疆搞割據,並非他們自身實力有多強,而是先前的中國實在太衰弱、太混亂,而中國的中央政府也太“忙”,無暇顧及蒙疆藏這種邊遠地區,再加上喬巴山和盛世才都數典忘祖、賣國求榮,借外邦之力,牟求一己私利,維持自身地位,甚至不惜認賊作父、引狼入室,這才導致他們如此肆無忌憚。沒有蘇聯的撐腰,喬巴山和盛世才都是烏合之眾。眼下,南京軍迅猛崛起、實力強大,蘇聯遠東軍隊又被日本人在黑西戰場上牽製著,沒了“幹爹”,喬巴山和盛世才自然迎來了末日。
喬巴山很弱,因為外蒙古總麵積156萬餘平方公裏,總人口僅七十多萬,盛世才同樣不強,因為新疆總麵積166萬餘平方公裏,總人口也不過二百六十多萬,都難以獨力發展成強大的割據勢力。根據蔣緯國“當軍閥”的經驗,想要成為一個強大的軍閥,必須具備五大條件,一是首領自身必須有能力,還要有對自己忠心耿耿並且辦事效率很高的軍政領導機構,二是“朝中有人”,三是地盤不能太小,起碼十萬平方公裏,四是治下人口不能太少,起碼一千萬,五是地盤裏必須要有豐富的資源,要能發展起不錯的經濟。比如桂係,就非常典型,所以蔣介石拿桂係一直很頭痛;至於喬巴山和盛世才,除第三點和第五點,其餘三點都沒有,所以他們便走上了令人不齒的“最終割據道路”:投靠國外列強,甘當被外邦扶植的兒皇帝。
盛世才的軍隊在新疆內戰期間被稱為“省軍”,結束新疆內戰後,被盛世才改名為“反帝軍”,初時總兵力約1.2萬人,此時已擴充至約7萬人,裝備大批的蘇製武器,全軍包括40個步兵團、18個騎兵團、5個炮兵營、5個工兵營、3個坦克隊、5個飛機隊,整個新疆被盛世才劃分為11個軍區。值得一提的是,盛世才原本手上有一支白俄“歸化軍”,此時已經不存在了,因為盛世才投靠了蘇聯,蘇聯是“紅色俄國”,為表達忠心,由白俄組成的歸化軍遭到盛世才的全麵清洗,基層官兵被遣散或被流放,將領和高級軍官被殺掉或被囚禁。
盛世才的“七萬大軍”在南京軍麵前無異於土雞瓦狗。9月10日,南京軍第17師一舉殲滅星星峽的蘇軍第八團,長驅直入,攻進新疆,並且行軍極快、動作神速。第17師本就擅長長途奔襲,加上配備了大批的汽車、馱畜、自行車,更是星夜兼程、馳騁如飛。在當天後半夜,第17師第18旅便抵達哈密,盛軍(盛世才軍隊)哈密軍區司令堯樂博斯派人秘密聯絡第18旅旅長張雲,表示願意棄暗投明,但希望以後“長駐哈密”。堯樂博斯跟盛世才素來不和,並且堯樂博斯是維吾爾族人,在新疆維族民眾裏有一定影響力,盛世才是滿族人,對他比較猜忌,因此堯樂博斯並不想給盛世才賣命,但他並非真的棄暗投明,而是想當上“哈密王”。哈密地區在九年前是王公統治製度,統治當地的是哈密王沙木胡索特,沙木胡索特在九年前病逝後,新疆省政府廢除了哈密王製度,但堯樂博斯因為從前在哈密王王府裏當差,目睹了王公的特權和享樂,因此想要當上新的哈密王。張雲回複堯樂博斯,他如果棄暗投明,幫助政府收複失地,維護國家統一,政府肯定會對他重重有賞,不會虧待他,但眼下是民國,不可能還設立王公侯爵,至於他以後能不能率領軍隊長期駐紮哈密或當哈密的父母官,需要服從中央安排。對於張雲的回複,堯樂博斯十分不滿意,因此遲遲沒有答複。
張雲看出了堯樂博斯的搖擺不定,他不想浪費時間,在等了半小時後,看到堯樂博斯沒有投順,他幹脆利索地下達了攻擊命令。
第18旅先是一頓大炮猛轟,繼而是坦克掩護步兵展開衝鋒,同時還有馬家軍騎兵助陣,哈密盛軍立刻土崩瓦解,被打死打死幾百人,其餘要麽投降要麽逃散,堯樂博斯也倉惶西逃。
“老虎管不到,猴子稱大王!”張雲鄙夷不已,“就這點實力居然也敢搞割據鬧獨立!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要不是國家衰弱並且騰不出手,豈會讓你們這些跳梁小醜如此囂張?”
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哈密後,官兵們飽餐一頓哈密瓜、新疆大棗和葡萄酒,繼而馬不停蹄地高歌猛進,一天一夜後抵達吐魯番。盛軍吐魯番軍區司令孫慶麟毫無鬥誌,直接投降,由於吐魯番是迪化(烏魯木齊)的東大門,位置重要,孫慶麟也是盛世才的心腹之一,所以吐魯番的盛軍擁有兩萬餘兵力,並且裝備精良,還擁有一個坦克隊,結果一槍不放,都隨著孫慶麟的投降而化為鳥雀散,其中,盛軍第12步兵團團長張鳳儀、第4騎兵團團長尹清波、第6騎兵團團長切爾聶夫等少數死硬分子拒絕投降、率部抵抗,結果可想而知,盡皆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占領吐魯番後,張雲等軍官驚喜地發現當地有一個盛軍的機場,停駐著十幾架蘇製飛機,這個機場正好被部隊所用。
同樣沒怎麽費多大力氣地拿下吐魯番後,南京軍繼續高歌猛進,很快就兵臨迪化城下。眼看迪化城近在咫尺,張雲、成康等第18旅的官兵們無不摩拳擦掌、躊躇滿誌,但沒想到,戰鬥根本沒有爆發,迪化已經降城了,城市上空的六星旗被降下,升起了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大批盛軍打著白旗開出城,並且五花大綁著幾十個人,張雲、成康等軍官仔細一看,被綁的那幾十人為首者赫然就是麵如死灰的盛世才。
“這...”張雲、成康等軍官麵麵相覷,都感到這一切簡直是不可思議。
“各位長官!”出城投降的盛軍由三名軍官帶領,分別是盛世才的衛隊團團長馬英奇、迪化城防團團長尤德勝、盛世才軍隊教導團團長柳正欣,三人十分誠懇地道,“盛世才賣國求榮並且倒行逆施,新疆各界都對他恨之入骨,我們也對他深惡痛絕,所以我們活捉他前來投降!各位長官,歡迎你們的中央大軍開進迪化、收複新疆!”
馬英奇、尤德勝、柳正欣都是盛世才的心腹,但內心都對盛世才不滿,甚至很憎惡他,三人或多或少都具有愛國精神,不希望新疆被盛世才割據或被蘇聯吞並,加上新疆收複戰役之前,海統局早就派人潛入新疆,對盛軍骨幹將領或曉以大義或重金收買,使得末日到來時,盛世才眾叛親離,完全成了孤家寡人(在原先曆史上,盛世才被調離新疆時,迪化全城沸騰,百姓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因為盛世才對新疆實施的是高壓統治,殘酷壓榨新疆各界,殺人如麻、罪行累累,使得新疆各地怨聲載道,後來,盛世才嶽父全家在1949年5月被東北軍舊部軍人滅門,即便逃到台灣後,盛世才也屢屢被控訴和聲討,可謂過街老鼠。至於馬英奇、尤德勝、柳正欣三人,都在原先曆史上盛世才即將失勢時反對他或拒絕繼續服從他的命令。若不是盛世才背靠著蘇聯這棵大樹,他的殘酷統治早就被新疆民眾給推翻了)。南京軍一路打進新疆時,盛世才惶惶不可終日,他一邊向國民政府表示願意歸順,一邊向蘇聯拚命求援,但國民政府拒絕他在名義上的歸順,蘇聯則自顧不暇,使得他無路可退,他知道自己的軍隊肯定打不過南京軍,所以打算逃之夭夭。起初,盛世才想坐飛機逃往蘇聯,但國軍飛機已經出現在迪化上空,沒有轟炸,隻是投下傳單,安撫迪化各界各族民眾,號召盛軍反叛盛世才,使得盛世才不敢坐飛機離開,害怕被國軍飛機擊落,於是他改為坐汽車離開,結果已經準備反水的馬英奇、尤德勝、柳正欣三人率領各自部隊將其及其家屬、心腹、親信全部攔截扣押,繼而交給了城外的南京軍。
“操!”張雲點起一根香煙,笑罵道,“老子還以為會大戰一場呢!沒想到居然這麽輕鬆!早知如此,我們何必那麽辛苦!”
成康笑道:“旅座,話不能這麽說,新疆很大的,並且民族問題複雜,我們隻是收複從星星峽到迪化這一路的十多個城鎮,新疆絕大部分的地區還沒有真正地被收複呢!接下來,我們要把整個新疆都掃蕩一番呢!任重道遠啊!”
“對!對!”張雲點點頭,“任重道遠。”
馬英奇三人不但扣押了盛世才及其家屬、心腹、親信,還扣押了他準備出逃的汽車隊。張雲和成康帶人去檢查時都嚇了一跳,足足十幾輛蘇聯大卡車,上麵裝滿了金銀珠寶,都是盛世才盤踞新疆六年期間搜刮的民脂民膏。拿起一根沉甸甸的金條,張雲笑道:“咱們此次遠征新疆的軍費總算有著落了!”
成康更正道:“這些是重建新疆的經費。盛世才取之於民,咱們要用之於民。”
隨著迪化被南京軍占領、盛世才被活捉(後被送去武漢並被國民政府判了二十年大牢),新疆宣告被收複,實際上,新疆十分之九地區還未被真正地收複,南京軍隻是占領了星星峽、哈密、吐魯番、迪化等地,收複部分東疆和小部分北疆,大部分北疆和全部南疆都沒被收複,包括阿勒泰、克拉瑪依、伊寧、伊犁、喀什、和田等地。收複新疆全境,是任重道遠的過程,因為新疆篇幅遼闊、山脈聳立、全境三分之二是沙漠,並且民族問題複雜,存在形形色色的很多股分裂勢力,南京軍在後期足足花了半年時間才真正地肅清全疆,完成整個新疆的收複。
收複了新疆、外蒙古還有唐努烏梁海地區,這是蔣緯國為他的祖國做出的又一大功績,三地總麵積高達345萬餘平方公裏。蔣緯國能完成如此豐功偉績,因為他抓住了機會,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他這邊,最重要的是“天時”。蘇聯遠東軍的實力是不可小覷的,但基本上都被日本人在黑西戰場上牽製住了,所以讓蔣緯國趁虛而入,一下子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蘇軍在黑西戰場上跟日軍打得你死我活,南京軍乘火打劫、渾水摸魚,在這場“三國演義”中,中國堪稱“最大贏家”,蘇聯人日本人流血流汗、累死累活,中國人卻大賺特賺、大撈特撈,不過,蘇日兩國領導高層都不是傻瓜,很快就覺察到了這一點,蘇聯不願意雞飛蛋打,日本也不願意給中國火中取栗。自然而然,南京軍的這段“好日子”很快就要到頭了。
日蘇爆發的齊齊哈爾會戰開始於9月底,鏖戰半個多月,蘇軍死傷七八萬,日軍死傷四五萬,可以說是兩敗俱傷,總體而言,蘇軍更加得不償失,完全把寶貴的軍力用於消耗在日軍身上,從而顧此失彼,被南京軍在背後連連“捅黑刀、下黑手”,另一方麵,日蘇兩軍雖然都損失慘重,但都談不上元氣大傷或油盡燈枯,雙方打半個多月後都還擁有七成以上的實力。這場會戰,對於莫斯科高層而言是一記不折不扣的敗筆,但還是被發動了,主要原因共有四點,一是斯大林想要獲得黑龍江省和吉林省作為蘇日之間的戰略緩衝區,二是斯大林擔心蘇軍在初期失利後就撤退會損害蘇聯的國威、蘇軍的軍威,必須要獲得一場大勝再結束,三是斯大林擔心蘇軍在跟南京軍“秋後算賬”時會被日軍在背後“捅黑刀、下黑手”,所以必須在此之前重創日軍;四是遠東蘇軍總指揮布柳赫爾元帥恐懼斯大林,不敢對其說出真話,導致斯大林誤判了遠東戰局,認為遠東蘇軍在積攢實力後隻需一鼓作氣,就能獲得一場大勝,擊潰乃至消滅東北境內日軍主力,繼而占領黑吉二省或黑龍江省。其中,第四點是根本原因,如果斯大林知道日軍並不好打,他很有可能放棄這個“先解決日本人,再跟中國人算賬”的作戰計劃。眼下,斯大林確實到了“不得不放手”的時候了,因為繼續打下去,蘇聯在遠東會徹底滿盤皆輸。
通過外交渠道,蘇日展開了秘密接觸,蘇聯提議“雙方議和停戰,蘇軍撤離黑龍江省,日軍不追擊蘇軍,蘇軍也不再進攻日軍”。對於蘇聯的提議,日本是求之不得的,打這麽久,日軍損失嚴重、耗費巨大,繼續打下去沒什麽意義,並且日本高層也已經看出中國坐收漁利的行為,日軍繼續跟蘇軍死拚下去,既無必要也無收益,最大的贏家還是坐山觀虎鬥的中國。日軍之所以會在齊齊哈爾全麵迎戰蘇軍,一是蘇軍來勢洶洶,日軍不得不戰(因為斯大林的死命令,蘇軍確實是懷著攻占齊齊哈爾、消滅日軍主力的目的打響此會戰的,日軍退無可退),二是日本想以此證明自身對四國聯盟的忠誠,從而對德國和中國都有個交代,三是為了報複泄恨,跟蘇聯人鬥氣。眼下,三個原因都不存在了,蘇軍已經不想打了,日軍殺傷大批蘇軍,完全可以對德中有個交代了,日軍把蘇軍打狠了、打痛了,算是出了那口惡氣了。自然而然,蘇聯人不想打了,日本人也不想打了,蘇聯人的求和正中日本人的下懷。不過,日本人仍然在談判桌上跟蘇聯人索要了戰爭賠償,但跟上次不同,日本人上次漫天要價,隻是為了拒絕,此次日本人沒有再度獅子大開口,目的不是為了刁難蘇聯人、拒絕蘇聯人,而是要一些實惠,彌補在此戰中損失巨大的自己。一番討價還價後,莫斯科方麵勉強答應東京方麵賠償五千萬美元的戰爭賠款。
9月20日,日本當局通知德中兩國,蘇聯向日本求和,願意停戰並且退出黑龍江省(日本人沒提他們敲詐了蘇聯人一億美元的事),參戰日軍損失慘重、元氣大傷,無法追擊蘇軍,特此通知德中兩個友邦盟國,日本軍隊在此次遠東戰爭中已經盡到責任和義務,完成了任務。
“我操!”接到來自武漢的電報後,蔣緯國頓時又急又火,“小日本不想繼續跟老毛子死磕了!媽的!那幾十萬蘇軍豈不是要打老子的南京軍了?這可不妙!”
蔣緯國隨即發電報給希特勒,拉著希特勒一起給日本人施壓,要求日軍主動追擊蘇軍,繼續戰事,起碼再殺傷五萬蘇軍並把戰事延遲半個月,這樣,可以減輕接下來反撲南京軍的蘇軍的實力,也能為南京軍爭取到更多的備戰時間。
日方“勉為其難地”通知德中兩國:參戰日軍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實在無法再戰了,特別是軍費開支,已經耗盡了日本陸軍今年的全部軍費,並且挪用了一部分日本海軍的軍費。
“他媽的!”蔣緯國又氣又怒,“小日本這不是擺明了想要敲老子的竹杠麽?狗日的!還真會趁人之危、坐地起價!”他不得不忍住惡心,在跟希特勒聯係後,很不情願地表態“日方需要多少經費,德中作為盟友,必然大力支持。”
日本人很快就開價了:一億美元經費,並且需要中國空軍出動更多飛機協助日軍作戰,最好出動轟炸機,越境轟炸蘇聯的西伯利亞鐵路幹線,打擊蘇軍的後勤運輸。
“我操他媽的!”蔣緯國大怒,“居然要這麽多!這幫小日本,還真好意思開口!”(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