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節 隻進不退(3)
字數:8134 加入書籤
發生在庫頁島的“邊界事件”無異於這場日蘇遠東戰爭的一劑催化劑。事情起因看似很簡單,10月22日深夜,因為夜色漆黑、風雪彌漫、氣候惡劣、可視條件極差,日蘇平分庫頁島的北緯五十度邊界上,一支日軍巡邏隊在例行巡邏時誤打誤撞地越過邊界,繼而遭遇一支蘇軍巡邏隊,雙方隨即爆發衝突(到底是哪一方打響的第一槍,這個問題一直撲朔迷離,已經難以找到答案),由於蘇軍人多、日軍人少,日軍巡邏隊支撐不住而敗逃,途中碰到了中國軍隊駐紮在日占庫頁島南部的榮譽第一團的一支巡邏隊,該巡邏隊官兵雖然討厭、憎惡、仇恨日本人,但中日畢竟已經議和停戰,加上蘇聯人是中日的共同敵人,因此該巡邏隊官兵果斷出手,幫助日軍巡邏隊還擊追趕過來的蘇軍巡邏隊,殺傷大批蘇軍,致使蘇軍惱羞成怒,由於蘇聯和中國、日本已經處於實質上的交戰狀態,所以庫頁島北部的蘇軍大舉出動,反擊庫頁島南部的日軍和中國軍隊,屬於兩個陣營的三方爆發了一場萬人級別的大戰,死傷數千,導致庫頁島局勢一下子一發不可收拾。
庫頁島上的三國軍隊分別是這樣的:島北是蘇軍第75步兵師,該師總兵力約7500人,師長是巴圖羅夫少將;島南是日軍第7師團第14旅團,該旅團總兵力約8000人,旅團長是鯉登行一少將,還有中國軍隊榮譽第1團,該團總兵力3500人。看上去,中日聯軍總兵力大大超過蘇軍,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麽一回事,因為中日兩軍並非聯軍,而是互相提防的“友軍”,不向彼此開火就不錯了,根本就不會配合作戰。蘇軍既防備日軍也防備南京軍,日軍既防備蘇軍也防備南京軍,南京軍既防備蘇軍也防備日軍。庫頁島戰役爆發後,迅速驚動了三國高層,這場戰役大出日蘇兩國高層意料,因為兩國開戰時都把重心放在黑西戰場,此時已經準備不打了,自然不會節外生枝,所以兩國都準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南京軍沒有善罷甘休,南京軍總部宣稱“蘇軍無端攻擊駐庫頁島南部的中國軍隊,中國軍隊必給予最大力度的反擊”,同時抨擊日本軍方“日軍被蘇軍攻擊時,中國軍隊立刻施以援手,但是,中蘇軍隊交戰時,日軍卻裝聾作啞、推三阻四,不給予配合,嚴重地違背了聯盟國條約精神”,南京軍總部隨即通知日方“中國軍隊準備出動一個師登陸庫頁島對島上蘇軍進行全麵報複”。
對於南京軍的強硬態度,日方顯得很遲疑和抵觸,回複道:“庫頁島南部是日本領土,中國軍隊無權登陸庫頁島,無權增兵庫頁島。”
南京軍總部回複道:“廢話!庫頁島南部是日本領土,我們在北部登陸和增兵!”
日方迅速覺察到南京軍這個回複的另一層含義:中國軍隊想趁機拿下庫頁島北部地區,以後,庫頁島就不再是日蘇南北分占了,而是日中南北分占。客觀上講,庫頁島北部的蘇軍其實實力不強,日軍隻是不想節外生枝,懶得打,畢竟會影響日蘇停戰,如果中國軍隊下手,庫頁島北部就被中國搶走了,想通這一點後,日方立刻有些沉不住氣。這同時,庫頁島上的南京軍已經動手了,榮譽第1團的三千餘官兵在茫茫風雪中勇猛地向北推進,一路勢不可擋。
榮譽第1團雖然隻是一支象征性的部隊,但畢竟要駐紮在龍潭虎穴裏,對麵是蘇聯人,身邊是日本人,這支部隊的人數又被日本人限定死了,數量不能擴大,自然就要加強質量了。全團堪稱武裝到牙齒,人人一支步槍外加一支衝鋒槍或一支駁殼槍,團屬炮兵連擁有十多門大口徑榴彈炮和十多門八八高射炮,機槍、擲彈筒、迫擊炮、步兵炮的普及率更是比南京軍五個主力師還要高,彈藥儲備非常充足,另外有超過三百輛汽車、裝甲車、輕型坦克,由於庫頁島是冰雪世界,所以全團還有上千匹戰馬馱畜。毋庸置疑,榮譽第1團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勁的。三千多南京軍精銳主動攻擊七千多蘇軍,雖然是以寡敵眾,但照樣做到了勢不可擋。實際上,中蘇庫頁島戰役爆發時,南京軍有三千多,蘇軍則沒有七千多,而是同樣的三千多,其餘的都死傷在跟日軍的交戰中了。
庫頁島的“邊界事件”是南京軍榮譽第1團在請示過南京軍總部並得到批準後秘密地搞出的“一場陰謀”。當天深夜,該團經過精心策劃和充分準備,先是在北緯五十度的日蘇邊界線處伏擊了一支日軍巡邏隊,三十多個日軍在措手不及中全被該團殺死,接著,該團的一部分事先穿上日軍製服的官兵越過邊界線,主動攻擊一支蘇軍巡邏隊,邊戰邊退,該團的主力隨即趕來“支援”,一頓劈頭蓋腦的子彈炮彈,殺傷蘇軍一百多人,但故意放走了幾個蘇軍活口回去通風報信,再接著,該團收殮了現場被他們打死的日軍的屍體和一些蘇軍屍體,一邊準備戰鬥一邊通知日軍第14旅團旅團長鯉登行一,聲稱“在邊界線北部發現這些屍體,疑似貴軍巡邏隊不慎越界,結果跟蘇軍交火並遭到全殲,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和聯盟條約責任,我方帶回了這些貴軍官兵的屍體和部分蘇軍屍體”。鯉登少將十分震驚,但他回過神後感到半信半疑,畢竟這些都是南京軍的一麵之詞,參與此事的日方人員都死光了,完全死無對證,因此他隻是進行禮貌性的道謝,同時派人前去調查。不過,事態已經失控了,因為島北蘇軍已經展開了報複,上千蘇軍越過邊界線,殺進了日占庫頁島南部。看到蘇軍殺過來,南京軍立刻全團撤退、腳底抹油,他們的邏輯是現成的:“庫頁島南部是日本領土,保衛日本領土是日本軍人的事,我們作為中國軍人肯定不可能為保衛日本領土而犧牲流血。”南京軍跑得理直氣壯,日軍自然不能,因為他們腳下的庫頁島南部是“大日本帝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蘇軍入侵了,他們隻能反擊。於是,日軍和蘇軍在邊界線偏南地域內打得你死我活,南京軍則在日軍後麵“津津有味地欣賞戰爭”。雙方大戰一場,日軍死傷二三千,蘇軍死傷四五千。接下來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遭到蘇軍無端攻擊的南京軍在義憤填膺之下,向庫頁島北部的蘇聯領土發動大舉進攻,一是為了報複蘇軍,二是為了收複原屬於中國的庫頁島的北部地區。跟日軍大戰一場後的島北蘇軍隻有三四千兵力,並且彈藥損失很大、士氣消沉,遭到三千餘武裝到牙齒、士氣高昂的南京軍的猛烈攻擊後,自然難以招架,被南京軍打得一路節節敗退。
看到南京軍打得順風順水並且庫頁島北部大有被中國獨吞的跡象,哪怕日軍已經打算跟蘇軍議和停戰,也心癢癢得按捺不住了,接下來的事情仍然還是水到渠成:中日雙方達成協議,合夥消滅庫頁島北部蘇軍,然後瓜分庫頁島。庫頁島南部自然還屬於日本,中日雙方以北緯51度為分界線,重新劃分庫頁島。庫頁島總麵積約7.64萬平方公裏,該島南北兩端長約950公裏,先前日蘇以北緯50度為分界線,基本上從庫頁島中部攔腰一分為二,蘇占島北的南北長度約460公裏,日占島南的南北長度約490公裏,但在麵積上,蘇占島北要比日占島南略大一些,中日重新劃分庫頁島,把分界線從北緯50度向北移動1度,變成北緯51度,地理上緯度1度約等於實地距離111公裏,這樣子,日占島南的分界線向北移動了一百多公裏,算是日軍參加庫頁島戰役的回報。經過這樣的劃分,庫頁島南北長約950公裏,屬於中國的島北的南北長度約350公裏,屬於日本的島南的南北長度約600公裏;在麵積上,中國得到庫頁島約40%的3萬餘平方公裏,日本則得到了庫頁島約60%的4.6萬餘平方公裏。
值得一提的是,以北緯51度為中日分界線的庫頁島上,日軍隻能在分界線以南的日本領土,中國駐軍既能在分界線以北,也能在分界線以南,因為前者是中國軍隊駐紮中國領土,名正言順、理所當然,後者是根據聯盟國條約,中國軍隊有權駐紮在屬於日本的庫頁島南部地區(此時的日屬庫頁島南部要比原先的日屬庫頁島南部更大一些了)。榮譽第1團在此戰結束後被擴建為榮譽第1旅,下轄3個主力團,2個團在島北,1個團在島南。
自1858年被蘇俄奪走的庫頁島在整整81年後終於被中國軍隊收回了島北一部分。
盧欣榮等軍官在庫頁島上搞出的這一手,在客觀上對日蘇維持戰爭狀態產生了一定的推動效果,因為庫頁島戰役爆發時,日蘇已經開始議和停戰,但日軍在庫頁島上展開新攻勢,使得蘇聯方麵疑心大作,認為日本人跟自己的和談隻是煙霧彈,實際上日軍還想繼續打下去,所以雙方因為互相猜疑而又打了好幾天,讓南京軍獲得了更多的寶貴時間,除此之外,此戰主要的成果是收複了庫頁島北緯51度以北的失地。此時的遠東戰場上,南京軍已經展開“驅虎吞狼”作戰計劃。
蒙古高原,天蒼蒼,野茫茫,風起雲湧,大軍蜿蜒如龍。
南京軍雖然擁有百萬之眾,但受此時國力所限,無法全部參戰,被投入此戰的南京軍仍然以五大主力師為骨幹,其餘幾個參戰的師隻是輔助。南京軍的五大主力師,每一個都是從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每一個都擁有驕人輝煌的戰績,每一個都是踏著敵軍的屍骨而成就自己的勝利的。時間太緊急,日軍已經不想繼續跟蘇軍死拚下去,蔣緯國不得不下了點血本,拉上希特勒,一起給日軍支付了三千萬美元的經費(大部分都是希特勒給的,不過,希特勒絕不是冤大頭,他花錢雇傭日軍南京軍打蘇軍,對他、對德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好說歹說,日本人才願意把齊齊哈爾戰事延遲到10月25日,在蘇軍準備撤退時,日軍展開追擊,死死地拖住蘇軍,給南京軍爭取到幾天的寶貴時間。南京軍爭分奪秒,立刻展開雷厲風行的新一輪行動,第74師以雷霆萬鈞之勢殺向了蘇聯西伯利亞鐵路幹線的核心樞紐伊爾庫茨克,第17師在迪化(烏魯木齊)全城備戰;第77師、第88師、第99師則風雷滾滾地從外蒙古境內急行軍、強行軍地撲向滿洲裏,截斷黑西戰場上的幾十萬蘇軍的退路,三個師,十萬餘虎狼銳士,匯聚成蒙古高原上自成吉思汗後第一次堪稱氣吞山河的大軍狂瀾。
獵獵招展的“無敵”“常勝”“不敗”戰旗下,十萬餘南京軍全速地前進,沒有鐵路,也基本沒有公路,官兵們坐著汽車、騎著馱畜、蹬著自行車,人喊馬嘶車鳴口號聲震耳欲聾,車隊裏除了汽車,還有數量更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製造的”木炭車、桐油車、酒精車、瓦斯車,車上滿載著燃料、軍人、物資,濃煙滾滾地開動著,突突突地發出巨大的機械噪音,坐在車上的軍人不管是士兵還是將軍,都被濃煙熏得灰頭土臉。濃煙滾滾間,被熏成鍋底臉的士兵們努力地睡覺,準備到時間後接替騎自行車的兄弟,同樣被熏成過鍋底臉的將軍們則互相開著玩笑,時不時擦擦臉或眼鏡上的煙灰,研究地圖、探討軍情。中國確實很窮,窮得連供應十萬軍人的足夠汽車都拿不出來,但再怎麽窮,也不能成為不敢迎戰強敵、不敢收複失地、不敢堅守領土的借口。碧空下,雄壯的軍歌聲響徹在這支即將踏上戰場的軍隊的上空: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歎息,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複開疆,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
“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壯誌淩雲的呼喊聲久久地回蕩在蒙古高原上。
“弟兄們!看看這些吧!好好地看看!”大軍開過的路邊,一隊隊南京軍特有的文化教員揮汗如雨地向經過自己身邊的官兵們不停分發宣傳單,“我們就要跟蘇聯人展開大戰了!但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麽要跟蘇聯人開戰嗎?甚至要跟日本人聯手打蘇聯人嗎?因為蘇聯人比日本人更加凶殘、更加狠毒、更加無恥、更加卑鄙、更加貪婪、欠我們中國人的血債更多!看看傳單上的地圖,這個黃色的海棠形狀的是我們中國,北方那麽多紅色的地方,看到了嗎?都是蘇聯和蘇聯前任俄羅斯帝國搶走的原屬於我們中國的領土!蘇俄原先隻是歐洲東部的國家,領土並不大,為什麽現在會有比我們中國還大的領土呢?全是搶來的!包括搶我們中國!蘇俄搶了我們多少土地呢?多得簡直無法想象!弟兄們啊,蘇俄人比日本人更加可恨!我們必須打敗他們!世界上這麽多洋鬼子裏,蘇俄人掠奪我們土地是最多的!比日本人要多得多!蘇俄人在過去兩百多年內累計霸占了我們超過一百七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還吞並了我們的很多藩屬國,不止,蘇俄人還讓麵積高達一百五十六萬的外蒙古分裂出中國,同時又不停地想要把麵積高達一百六十六萬的新疆也分裂出中國,蘇俄人很早就製定了一個‘黃俄羅斯計劃’,想要把整個中國北方都吞並掉!蘇俄人最凶殘、最狠毒的不隻是他們瘋狂地侵占我國領土,還把被他們侵占的我國領土裏原先生活的我國同胞都殺光了!弟兄們,日本人霸占了我們的台灣和東北,但台灣人和東北人基本上都活著,但是,蘇俄人不同,他們在霸占中國領土後,把當地中國人統統都殺光了!殺絕了!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我們要向他們報仇了!”
南京軍官兵們的文化水平都不低,即便是文盲,在參軍後也要按照規定進掃盲班學習,學習文字和曆史。文化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思想覺悟自然會水漲船高,所以南京軍官兵們都具備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意識,此時誓師出征,與蘇軍交戰,在明白蘇聯及其前身俄羅斯帝國對中國犯下的無數罪行後,官兵們都對蘇俄人充滿了刻骨仇恨,而仇恨,恰恰就是軍隊戰鬥力、戰鬥精神、戰鬥意誌的一大來源。
“還我河山!雪我國恥!”憤怒的吼叫聲猶如雷鳴海嘯。
“近代以來,我們東方黃種人一直被西方白種人欺負!隻有一次我們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就是當年日本人和俄國人的日俄戰爭!弟兄們!小日本都能打敗蘇俄人,我們能不能也做到?”有軍官大喝著問道。
“能!”士兵們士氣猶如火山噴發般沸騰炙熱。
當第77、第88、第99師全速穿過外蒙古東部時,第74師已經閃電迅雷般地一舉攻克目標伊爾庫茨克。10月24日,第74師通過風餐露宿、披星戴月的急行軍,翻越克孜勒和伊爾庫茨克之間的西薩彥嶺山脈,長驅直入、直搗黃龍,駐紮伊爾庫茨克的蘇軍一個步兵旅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就被第74師殺得幹幹淨淨。僅付出七百餘人的傷亡,第74師就成功占領了伊爾庫茨克這個西伯利亞鐵路幹線上的重要樞紐。從這一刻開始,伊爾庫茨克以東的三千多公裏的西伯利亞鐵路宣告斷絕,完全地跟東歐、跟莫斯科被截斷,蘇聯下半身癱瘓了。
第74師對伊爾庫茨克的攻擊仍然是順風順水,“運氣”好得出奇,但這肯定不是運氣,之所以會打得這麽順,一是遠東蘇軍主力都在黑西戰場,二是蘇軍高層從斯大林到布柳赫爾都完全沒有想到中國軍隊會如此“狂妄”竟敢攻擊蘇聯本土,從而導致在戰局上先入為主地沒有保留後方預備隊,三是第74師發揮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翻越西薩彥嶺山脈,神兵天降般地出現在伊爾庫茨克城下,打了蘇軍一個措手不及,實際上,蘇軍在伊爾庫茨克也沒有什麽城防工事,守城的又是二三流的部隊,第74師如果要經過一番苦戰才拿下城市,那反而不正常了。
捷報傳來後,南京軍總部歡聲一片,蔣緯國又欣喜若狂又拽拽不安,他發去電報:“你們現在是釘在蘇軍死穴上的一根釘子,蘇軍接下來肯定會拚盡全力想要拔除你們的。”
邱清泉回複道:“我們會像釘子一樣死死地釘在這裏的。”
伊爾庫茨克是一座擁有300多年曆史的城市,也是西伯利亞最大的工業城市、交通和商貿樞紐,還是東西伯利亞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是克拉斯諾亞爾思克,但伊爾庫茨克的規模隻是略遜於克拉斯諾亞爾思克),全城人口超過30萬(在西伯利亞地區,人口大部分都會集中在城市,因為都是靠工業而維持和發展的,農村人口很少,因為農村很少,因為在西伯利亞是很難種田放牧的),城內工廠眾多,並且因為該城是鐵路樞紐,所以物資數量非常多,因為駐守該城的蘇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並且蘇軍不太有日軍那種在末日到來時拚命銷毀物資的“壞習慣”,所以第74師繳獲到了極其豐富的戰利品。在火車站的幾十個大倉庫裏,官兵們發現了堆積如山的糧食和蘇製武器彈藥,光是重炮就有一百多門、坦克就有一百多輛,子彈、手榴彈、炮彈、炸彈、汽油等物資更是不計其數。邱清泉、齊學啟、廖耀湘、高吉人、彭璧生等高級軍官都笑得合不攏嘴:“老毛子真是太他媽的大方了!給我們這麽多軍火物資!”
部隊隨即掃蕩全城,全城蘇聯平民驚恐萬狀地打量著這些黃皮膚的東方軍人。邱清泉對這座城市和城市居民采取了冷酷無情的霹靂手段,他一連下達了好幾個近乎冷血的命令:
第一,全城的所有物資都屬於第74師,特別是糧食、藥品、被服等,居民家中的物資都要集中到第74師的手裏,居民所需的糧食、藥品、被服等物資都由第74師實行配給製度;
第二,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沒有傷殘病的男子和十六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的沒有傷殘病的女子都被征用為勞工,協助第74師挖掘戰壕、構築防線、修建工事;
第三,不服從安排者、不配合者、破壞者、搗亂者、通風報信者、消極罷工者,一律格殺勿論。
全城三十餘萬居民,符合第二點的居民超過十五萬,第74師的官兵們毫不客氣地將其驅趕到城外城內需要修建工事,挖掘戰壕、挖掘塹壕、挖掘交通壕、挖掘地道、挖掘地下室、把民房改造為火力點、在城內夷平一大片民房用於修建國軍飛機使用的機場等。官兵們基本不用自己動手,反正有大把的異國免費勞動力可用,施工現場,一個個士兵揮舞著木棍木棒,喝罵著督工:“俄國豬!別偷懶!給老子快點!”一開始,大批居民不願意當這種苦力勞工,邱清泉毫不客氣,下令殺一批以此殺一儆百,足足一千多個不配合或反抗的居民被掃射打死,血淋淋的、慘不忍睹的屍體又被邱清泉下令吊在施工點附近示眾,用於震懾那些幹活的勞工。反正此時天氣很冷了,屍體不會腐爛,可以長時間地吊在那裏,時時刻刻地提醒該城蘇聯人:必須服從,否則死路一條。
伊爾庫茨克的臨時野戰機場被修好後,中國空軍的“熊貓”戰略轟炸機以此為根據地,對伊爾庫茨克東西兩端一千公裏內的西伯利亞鐵路幹線展開了狂轟濫炸,炸得這條蘇聯至關重要的鐵路線天翻地覆、寸斷尺裂。第74師輕取伊爾庫茨克的次日,第77、第88、第99師也對滿洲裏發動了排山倒海的強攻,十餘萬南京軍猶如萬丈鋼刀般狠狠地插向了黑西戰場上的蘇軍主力的後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