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節 風雲湧動(4)
字數:10214 加入書籤
柏林,總理府。
在沿途衛兵的敬禮中,商震大步流星地走向總理府最深處的一間房間,那是希特勒的辦公室。推開門後,商震一眼看到希特勒正站在牆壁前的歐洲地圖前,眼神發亮、滿麵春風。
“尊敬的元首。”商震禮貌地行禮,“您如此急切地把我傳喚來,發生什麽事了嗎?”
“啊,商將軍,快過來!”希特勒神采奕奕,顯然正沉浸在極度的興奮中,他指點著地圖上德國和蘇聯之間最大也是“最礙事”的一個國家,“波蘭駐德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剛剛過來正式通知我,波蘭願意退出英法同盟,加入聯盟國陣營。”
商震頓時喜上眉梢:“這樣就太好了!”聯盟國高層都很清楚,聯盟國的敵人有兩個,一是蘇聯,一是英法集團以及英法背後的美國,同時與之交戰是下下策,逐個擊破才是上策,先打哪個再打哪個?答案是無需多言的,先打蘇聯,滅亡掉蘇聯、瓜分掉蘇聯,聯盟國就能在亞歐大陸上徹底連成一片,戰略環境會得到完美的解決,並且聯盟國的國力軍力都會暴漲,擁有與美英法一決雌雄的決戰條件。不過,打蘇聯最大的麻煩就是德國和蘇聯並不直接接壤,德國和蘇聯之間夾著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三國,其中又以波蘭最重要,德軍通過波蘭的便利性大大地超過通過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並且波蘭還跟英法穿一條褲子。因此,德國為了先打蘇聯而先打波蘭,就會在跟蘇聯交戰前或交戰時與英法進入戰爭狀態,這就本末倒置了,所以,拉攏波蘭是德國在蘇聯戰爭前最重要的事。這也是希特勒以及蔣緯國的心病,搞不定波蘭,蘇聯戰爭就要節外生枝了。眼下,這個心病終於得到徹底的解決。
“波蘭高層很清楚,如果他們不投順德國,就可能遭到德蘇的夾擊和瓜分,英法對其鞭長莫及,他們沒有更好的選擇,但是,他們也向我提出了一係列令我感到很不愉快的條件。”希特勒侃侃而談,“比如,他們聲稱他們不一定在蘇聯戰爭期間出兵,我明白他們的意思,如果德國打輸了或跟蘇聯打得兩敗俱傷,他們就會置身事外、隔岸觀火,如果德國打得一帆風順,他們就會跟著德國乘火打劫、坐地分贓,另外,他們胃口很大,他們要求德國在戰爭初期就占領寇鬆線以西地區並全部歸還給波蘭,哼,這幫可惡的波蘭人,他們的算盤簡直是令人惱火,他們這是企圖讓德國軍隊給他們當雇傭軍,幫他們收複寇鬆線以西的波蘭被蘇聯占領的那十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不止如此,他們還要求德國在全麵戰勝蘇聯後能把蘇聯的白俄羅斯地區全境(超過二十萬平方公裏)都劃分給波蘭。”希特勒眼中閃過一道寒光,“為了大局,德國可以暫時容忍波蘭如此不知廉恥的敲詐,如果波蘭人繼續變本加厲,我不介意在蘇聯戰爭結束後跟他們好好地秋後算賬!”
商震笑了笑:“元首閣下目光長遠、魄力廣大,真是令我佩服。波蘭人雖然在敲竹杠,但也無所謂了,等蘇聯的東歐都變成德國的新領土,波蘭完全被德國包圍,到那時候,他們還沒有自知之明的話,他們會為之付出代價的。不管怎麽說,波蘭願意加入聯盟國,讓德軍可以通過波蘭境內,這是價值非常巨大的好事,值得德國暫時性地對波蘭做出讓步。”
希特勒搖搖頭:“波蘭人沒有這麽慷慨大方。是的,波蘭願意加入聯盟國,允許德軍通過波蘭境內,但也提出了幾點限製要求。第一,德軍在任何時候隻要沒得到波蘭高層同意,不允許在波蘭境內駐紮一兵一卒;第二,德國隻有跟蘇聯完全爆發戰爭,德軍才能通過波蘭,也就是說,德軍的南路部隊必須先通過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攻入蘇聯境內,德軍的北路部隊才可以通過波蘭,在此之前,波蘭是不放行的,波蘭人這是擔心德軍會打著借道的名義轉而對波蘭下手,嗯,就像你們‘三十六計’裏的那個哪一計的?”
商震笑道:“三十六計第二十四計,假道伐虢。”
“對對對!”希特勒連連點頭,“波蘭人就是擔心這一點,擔心通過波蘭境內的德軍在名義上是攻打蘇聯,實際上是攻打波蘭的,那麽,波蘭人就犯了引狼入室的大錯了。所以,波蘭人提出了四個限製要求,除了我剛才說的第一點和第二點,第三點就是通過波蘭境內的德軍在路線上、數量上都要得到波方的監管和限製,比如,德軍隻能通過波蘭的南部,德軍通過波蘭的軍隊要維持在一個月不超過十五萬人、總數不超過五十萬人的數量上,簡直豈有此理!這些條件就像一道道枷鎖,嚴重地束縛了德國的軍事計劃和軍事行動!最可恨的還是他們提出的第四點,他們居然跟我們收錢!每一批德軍通過波蘭境內,德國都要向波蘭支付一筆不菲的資金!”希特勒越說越生氣。
商震再度笑了笑:“元首閣下,我們要將心比心地想一想,波蘭夾在德國和蘇聯之間,本來就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們唯一的靠山就是跟他們簽署軍事同盟的英國和法國,眼下,他們拋棄英法,轉投德國,但又不敢確定德國的真實意圖,為求自保,所以才開出這些看似令人難以接受的條件。我們也要理解波蘭人的。不管怎麽說,波蘭願意加入我們,允許德軍借道波蘭,這都是裨益極大的好事,我們為此付出一定的犧牲和代價,從長遠角度出發都是值得的。”
希特勒點點頭:“你說的對,正因如此,我才同意波蘭人的要求。不過,我已經打算,如果波蘭到時候言而無信,那麽,準備通過波蘭境內攻擊蘇聯的德軍部隊就索性先解決波蘭,然後再攻擊蘇聯!”他雙拳緊握,臉色緊繃。
商震雖然心頭一驚,但也理解希特勒,畢竟這是無可奈何的唯一辦法。
希特勒望向商震:“商將軍,你覺得德國什麽時候正式與波蘭簽署聯盟協議最合適?”
商震笑道:“當然是蘇聯戰爭爆發前一天。波蘭一直不倒向德國,蘇聯就會心存僥幸,這不正是麻痹蘇聯的好辦法嗎?”
希特勒也笑起來:“說得對,說得對。”他隨後問道,“中國會在德國進攻蘇聯後的三個月內同樣對蘇聯展開全麵攻擊,是不是?”
商震驚訝地道:“這是聯盟條約裏規定好的,是中國的責任和義務,中國當然這麽做,因為這是中國必須要做的,難道不是嗎?”
希特勒微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莫斯科,克裏姆林宮。
某間會客廳內,莫洛托夫陰沉著臉,懷著厭煩和憎惡的心情迎接著兩名別國外交特使,坐在他對麵的兩人都是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一個是楊傑,一個是中華民國駐蘇大使蔣廷黻。
楊傑和蔣廷黻都麵帶微笑,氣定神閑的、穩操勝券的微笑。
“小人得誌的嘴臉!”莫洛托夫在心裏惡狠狠地想道,“就像當初贏得日俄戰爭後的日本人一樣!得意忘形、耀武揚威!”日俄戰爭是近代以來日本人第一次戰勝俄國人,也是黃種人第一次戰勝白種人,不久前的遠東戰爭則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第一次戰勝俄國人(蘇俄人),也是黃種人第二次戰勝白種人。贏得日俄戰爭的日本人得意非凡,而贏得遠東戰爭的中國人也一樣的誌得意滿。莫洛托夫竭力不讓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浮現在臉上,他繃著五官,語氣幹巴巴、硬邦邦地道:“楊將軍、蔣大使,此次會晤是因為貴方提出要徹底解決中蘇(中俄)之間的領土爭端和利益衝突,對此,我方表示無法理解,通過《中蘇尼布楚條約》這份嚴重損害蘇聯利益的條約,蘇聯已經做出重大犧牲從而解決了中蘇之間的領土爭端和利益衝突,不知道貴方說的‘徹底解決’從何談起?”
楊傑和蔣廷黻對視一眼,都露出一種輕蔑的輕笑。楊傑不緊不慢地道:“中蘇之間的領土爭端、利益衝突以及民族仇恨,堪稱源遠流長,二三百年下來已經到了錯綜複雜的地步,又豈會一下子就全麵解決掉?光是領土方麵,貴國還欠我們很多很多呢!比如外新疆地區(外新疆泛指中亞地區東部與新疆西部、西北部接壤的大片土地),我國還有大片領土仍掌握在貴國手中呢!貴國故意選擇性失明,我國可沒有忘記,領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豈能忽略?”
莫洛托夫頓時怒氣填膺:“貴國未免太貪得無厭、得寸進尺了吧?”
蔣廷黻冷笑道:“說到貪得無厭、得寸進尺,我國哪裏比得上貴國呢?貴國版圖基礎繼承於先前的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而羅曼諾夫王朝起初也隻是掌握著部分東歐的閉塞國家,雖說不小,但也不大,總麵積二三百萬平方公裏而已,之所以時至今日能夠擴大十倍,不就是靠對鄰國的貪得無厭和得寸進尺嗎?蘇聯或者俄國,真正的領土在東歐,至於中亞和北亞(西伯利亞),並非你們的傳統領土,而是你們近代強取豪奪來的。”
莫洛托夫臉色陰沉得猶如一塊石頭,他單刀直入:“貴國到底想怎麽樣?”
楊傑微笑道:“我國提議,中亞、北亞,中蘇平分。”
“什麽?”莫洛托夫瞪大眼,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楊傑點點頭:“隻有這樣,中蘇兩國之間的領土爭端和利益衝突才會得到徹底解決。”
“簡直是...”回過神的莫洛托夫幾乎氣炸了肺,他勃然大怒、聲色俱厲,“貴國簡直是癡心妄想!居然提出如此匪夷所思、信口開河的要求!”他站起身,冷冷地道,“本人覺得貴方提出的建議根本不具備可討論性!失陪了!”
楊傑眯著眼,不動聲色地看著準備甩袖而去的莫洛托夫,蔣廷黻仍然是氣定神閑:“莫洛托夫先生,國家和國家之間解決問題的辦法無非兩種,一種是談判,另一種是戰爭。我方認為,談判是最利於貴方的,為何貴方卻不理解我方的一番苦心呢?因為另一種辦法基本上會導致貴方不得不要讓出更多。貴方早晚要與我方解決這個問題,既然可以選擇談判,為何還強迫我方選擇另一種呢?我方的真誠善意,還請貴方給予領會和理解。”
莫洛托夫怒不可遏,他七竅生煙地怒視著蔣廷黻和楊傑,兩眼冒火:“貴國是在恐嚇蘇聯嗎?”他隨即心頭一動,產生了強烈的懷疑和警覺。
蔣廷黻和楊傑都微笑著看著莫洛托夫,沒有說話,不置可否。
莫洛托夫心裏電閃雷鳴,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麽,推門而出,然後急匆匆地奔向另一個地方。
會客廳內,蔣廷黻和楊傑互相對視一眼,一起露出含義複雜的微笑。
十分鍾後,斯大林的辦公室內。斯大林鐵青著臉,一言不發地聽著莫洛托夫的匯報。
“中國人在獅子大開口、"chi luo"裸地訛詐我們,並且似乎有恃無恐、勝券在握。”莫洛托夫額頭上已經滲出汗珠,“斯大林同誌,我覺得這件事絕對沒有表麵上看起來的這麽簡單。中國的國力大大不如蘇聯,中國人哪怕打贏遠東戰爭並因此而狂妄自大,也不應該如此信口雌黃,他們知道,蘇中爆發全麵戰爭的話,中國並非蘇聯的對手。可是,他們卻表現得非常驕橫,好像他們已經吃定了我們。”
斯大林深深地吸了一口煙:“莫洛托夫同誌,中國人的行為讓我想起了他們語言裏的一個詞語,狐假虎威。”
莫洛托夫驚訝地看著斯大林:“斯大林同誌,您的意思是...”
斯大林冷冷地道:“中國人是一隻狐狸,一隻弱小的但狡猾的狐狸,他們之所以如此囂張跋扈,因為這隻狐狸躲在一頭猛虎的背後。”他臉色陰沉得可怕,五官緊繃,牙齒緊咬,一股近乎窩囊的怒氣讓他幾乎難以忍受心頭的雷霆大怒,“這幫黃皮猴子,簡直是不知死活!他們的如意算盤,真是太可恨了!”
沉吟一下後,斯大林望向莫洛托夫:“莫洛托夫同誌,我需要你立刻親自去一趟東京。”他神情猶如鋼鐵,冷酷而果決,“必須要讓那兩群黃皮猴子自己打起來!”
“是,斯大林同誌。”莫洛托夫肅然領命,然後輕聲道,“英法特使已經再次來到了莫斯科,希望與蘇聯締結秘密軍事同盟,還希望得到您的親自接見。”
斯大林冷哼一聲:“還是那套陳詞濫調!英法表麵上要跟蘇聯締結軍事同盟,實際上包藏禍心!英法的真實目的就是希望把蘇聯變成它們對付德國的擋箭牌!戰爭一旦全麵爆發,它們隻會見死不救!根本就不能指望它們!張伯倫為了跟希特勒談判,親自從倫敦飛到柏林,但現在跟我們談判,隻派了副部長級別的官員,說明它們根本就不重視我們!莫洛托夫同誌,你派兩三個委員去接見一下就可以了,我本人沒必要去見!”
莫洛托夫點點頭:“我知道了。”他走向辦公室房門,準備離去。
“等等!”斯大林突然叫住莫洛托夫,臉上露出一絲遲疑神色,“算了,我還是親自去見見英法特使吧。”(原先曆史上在1939年3月至8月間,英法兩國曾派特使秘密抵達莫斯科,商討與蘇聯當局締結“英法蘇三國軍事同盟”,談判最終破裂,因為談判雙方各懷鬼胎,並非真心跟對方締結同盟,隻想讓對方被己方利用,讓對方跟德國打起來從而讓己方渾水摸魚。)
爾虞我詐,這個成語無疑是此時世界八大列強之間外交關係的最好寫照。從表麵上看,世界一片和平,中日不打了,德國和蘇聯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全球都籠罩在和平裏,但是,這種和平隻是假象,隻是泡沫,甚至是麻醉劑,用來麻痹敵對國,掩蓋自己暗地裏磨刀霍霍、準備戰爭的真實意圖。根據自己掌握的“曆史先知”、用原先曆史軌跡進行推測、搜集到的各方麵情報,蔣緯國反複地判斷著八大國的真實態度:
中國,無需多言,厲兵秣馬、積極備戰,準備在這場全球大洗牌的世界大戰中謀取到最大限度的利益以完成中國的複興和崛起;
德國,同樣無需多言,厲兵秣馬、積極備戰,第一個目標就是蘇聯;
意大利,也是不需要說的,意大利現在已經被德國控製,身不由己,完全跟著德國走;
日本,從表麵上看,經過蔣緯國對曆史的全麵幹涉和改變,日本已經完全地改變戰爭策略,因為打不動中國並且死傷巨大、損失慘重,繼續對華戰爭得不償失,加上德國的撮合以及中德的威逼利誘,日本轉而跟中德聯盟,裁減陸軍、擴建海軍,日本接下來的戰爭計劃是這樣的(按照聯盟國計劃是這樣的):打蘇聯,不直接出手,協助中德即可(基本上隻是協助中國,德國不需要日本的協助,日本也協助不了德國),等中德消滅蘇聯後,坐地分贓,中國用一大塊蘇聯土地贖回還被日本占領著的中國領土,徹底解決中日之間的領土爭端(台灣諸島、朝鮮半島、琉球群島的解決是比較麻煩的),然後,跟著中德意對英法(十有八九還有美國)開戰,發揮其海軍優勢,大殺四方、贏得戰爭,與中德意瓜分世界;
美國,從表麵上看,美國目前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獨居北美大陸上置身事外,但可以肯定,美國高層裏具有長遠目光的人在暗中不動聲色地窺探世界風雲,可能伺機出手;
英國,從表麵上看,英國對德國采取綏靖政策,推動德國跟蘇聯火拚,但暗中跟蘇聯進行一些秘密往來,似乎要把蘇聯綁上英國的戰車,讓蘇聯成為英國抵禦德國的炮灰擋箭牌;
法國,法國的利益跟英國基本上是一體的,所以法國的對外策略跟英國大體保持一致,英法素來“夫唱婦隨”;
蘇聯,跟德國、中國、日本都是死敵世仇,十分孤立,因為意識形態原因也被美英法所排斥敵視,經過遠東戰爭,蘇聯損失巨大,此戰卻也對蘇聯當局是一記警鍾,蘇聯在國際舞台上形單影隻,德中日意圖謀蘇聯的跡象越來越明顯,蘇聯不得不改善跟英法的外交關係,試圖跟英法聯手抗衡德中日意,不過,英法並不信任蘇聯,甚至很期待德國和蘇聯兩敗俱傷,所以希望蘇聯陷入跟德國的戰爭裏。英法隻想利用蘇聯,並不想真的跟蘇聯同仇敵愾、並肩作戰。
蔣緯國認真地思索著、分析著、推測著。聯盟國如果在美英法不幹涉的情況下滅亡掉、瓜分掉蘇聯,無疑是最好的結果,肢解掉蘇聯的中德都會國力軍力暴增(日本和意大利肯定也能分一杯羹,但分到的好處肯定大不如中德),繼而具有跟英法開戰甚至挑戰美國的實力,再加上原子彈搶占先機,中德真的與美國展開大戰,也會立於不敗之地,隻不過,戰爭需要慎重再慎重,不能存在重大隱患,聯盟國的戰爭計劃裏,存在哪些隱患呢?蔣緯國不敢大意,他認為,主要隱患有三個:
第一,日本突然反水;
第二,美國突然插手;
第三,英法真的跟蘇聯締結軍事同盟。
蔣緯國點起一根香煙,反複地思索,距離世界大戰已經進入倒計時了,越到這個時候,他反而越患得患失。毋庸置疑,如果日本不突然反水,如果美國不突然插手,如果英法不會跟蘇聯真的締結軍事同盟,德中日意四國合力圍攻蘇聯,蘇聯是必死無疑的,但是,萬一呢?第一點,日本突然反水。這一點,可能性不能排除,但確實不是很大,想要策反日本,必須拿出足夠的好處,根據同盟國內部條約,西伯利亞的一半多以及東南亞在赤道以南的地區和全部的大洋洲都會分給日本,好處不可不說是極其巨大,哪國能拿出更多的好處來策反日本呢?蘇聯?似乎不可能,日本跟蘇聯狼狽為奸、出賣中德,得到的好處肯定遠不如中德承諾給日本的好處,蘇聯自身難保,日本隻要坐視中德滅亡蘇聯就可以分到大量好處,所以何必反水?美國?美國富得流油,是有錢,但沒有什麽地盤,美國總不能把屬於盟友英法的遠東殖民地作為籌碼來收買日本吧?當然,不排除這個“籌碼”是中國,蘇聯或美國在暗中支持日本再度侵華、滅亡和吞並中國,不過,可行性不高,日本實際上此時也沒有足夠軍力再度侵華,此時日本的國力軍力不如原先曆史上同期的日本,真的這樣的話,德國會跟蘇聯大戰,中國無法跟德國一起打蘇聯,會跟日本繼續一對一,這個局勢最有利於美英法,德蘇和中日都忙著打仗,它們可以高枕無憂了,也有利於蘇聯,蘇聯不擔心兩線作戰了,但不利於日本,即便有美國或蘇聯的撐腰,日本也無法吃掉中國,日本人不會那麽蠢,甘心成為別國的工具,拚得傾家蕩產卻血本無歸。
第二點,美國突然插手。這一點,可能性同樣不能排除,但同樣確實不是很大。原先曆史上,德國橫掃歐洲,把跟美國穿一條褲子的英國打得奄奄一息了,美國也沒有直接參戰,直到日本主動招惹美國,美國才參戰了。由此可以肯定,若沒有一個強大的理由,美國很難直接參戰,哪怕羅斯福意識到美國再不參戰就不利了,他也無法靠一個人就讓美國參加世界大戰,這是美國的政治製度決定的。羅斯福不能像希特勒、斯大林、蔣介石那樣,大權獨攬,對外宣戰隻需要一錘定音。羅斯福的重大決定需要通過國會。那麽,美國頂多像原先曆史上那樣,出錢出槍出物資出誌願者進行增援,無法直接參戰。
第三點,英法真的跟蘇聯締結軍事同盟。關於這一點,可能性還是不能排除,但還是確實不是很大。英法說到底都是鼠目寸光,災難沒有到它們自己頭上時,它們就像鴕鳥那樣閉目塞聽、安逸怠惰,英法即便跟蘇聯締結軍事同盟,也隻是利用蘇聯。就好像原先曆史上,英法跟波蘭締結軍事同盟,結果波蘭被德蘇瓜分時,英法卻一動不動地見死不救,在眼下的時空裏,蘇聯若成為第二個波蘭,結局十有八九跟原先那個波蘭一樣,被英法利用再被拋棄。
“似乎沒有什麽大的隱患。”蔣緯國仍然不放心,“順利地滅亡掉蘇聯、搶在美英法前麵研製出原子彈,隻要這兩件大事都落實,中國就注定是世界大戰的勝利者。隻要美英法不幹涉聯盟國進攻蘇聯並取勝,世界大戰的最終結果基本上就塵埃落定了。這一關隻要過了,一切就都柳暗花明了,接下來的國際局勢、戰爭局勢無論有什麽變化,中國都能遊刃有餘地應付。隻是,我到底有沒有疏忽什麽?不能大意,我要是疏忽了什麽,給中國埋下戰敗隱患,那我就變成中國的千古罪人了。”蔣緯國苦苦地思索著,他害怕自己疏忽了某個重大的隱患。
夜深了,蔣緯國辦公室裏的燈光還亮著。蔣緯國老僧入定般地坐著,聚精會神地看著牆壁上的世界地圖,絞盡腦汁地思索著,煙蒂塞滿了煙灰缸。
藍慕竹推開房門,立刻捂住口鼻,因為房間裏被蔣緯國抽得烏煙瘴氣。“少抽點香煙。”她忍不住叮囑蔣緯國,“對身體不好的。”
蔣緯國笑了笑,又點起一根香煙。
藍慕竹看了看牆上的掛鍾:“都淩晨兩點了,你怎麽還在這裏?”
蔣緯國入神地看著地圖:“太多的事情需要我思考。哦,你怎麽還不下班?”
藍慕竹拿起掃帚簸箕打掃房間,抿嘴微笑著回答蔣緯國:“我陪你。”
蔣緯國嘻嘻一笑:“長夜漫漫,但有佳人相伴,也不錯,不過...你真的可以下班了。”
藍慕竹驚訝地看了看蔣緯國,然後順從地放下清潔工具:“嗯,好的。”
看到藍慕竹離開,蔣緯國拿起辦公桌上的一個電話:“喂...馮玉祥已經到蘭州了?很好,接下來你知道該怎麽做。”
放下電話後,蔣緯國走到窗戶邊,外麵夜色蒼茫。“又要打仗了。”他感慨不已。
中國北方的遼闊領土內,數十萬南京軍正在蜿蜒不息地開動著,準備踏上新的戰場。(m.101novel.com)